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2299发布日期:2019-12-03 17:17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造压延膜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压延膜是通过压延工艺制得的,压延是将受热的聚氯乙烯塑料通过一对或多对相向旋转的辊筒的间隙,使物料承受挤压、延展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厚度、宽度的薄型制品的过程。而压延膜就是将聚氯乙烯薄膜通过压延工艺制造出来的产品,压延膜作为一种装饰膜,具有各色各样的纹路和良好的触感,越来越受市场的欢迎。

压延膜制造过程中,聚氯乙烯薄膜受热挤压后,需要快速冷却成型,目前大部分厂家采用自然冷却或强制通风的方式进行冷却处理,但这种方法冷却效果不好;由于冷却的时间比较长,制造厂家会增大压延膜传动的距离,从而使受热后的压延膜能够冷却到常温,但增大传动距离就会增大设备的占用面积,这样就会增大厂房占地的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能够快速冷却通过压延处理后形成的压延膜,提高了冷却效率,缩短了工艺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包括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箱体,喷淋箱体设有进口和出口,喷淋箱体顶部内壁处设有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下方设有多个用于传动压延膜的第一转辊;

喷淋装置出口处设有水分吸收装置,水分吸收装置包括汇流箱体,汇流箱体上部贯穿设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由驱动电机驱动,且中心转轴外部设有弹性吸水层;弹性吸水层下部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由伸缩杆支撑,伸缩杆另一端固定在汇流箱体底部;

弹性吸水层上部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的第二转辊与弹性吸水层之间形成的间隙用于将压延膜夹持住;经过第二转辊后的压延膜由暖风机除湿;

水分吸收装置的汇流箱体底部通过管道与过滤罐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罐进水口还与喷淋装置的喷淋箱体底部连通,过滤罐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槽连通,水槽内的水通过水泵输送至喷淋水管。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喷淋箱体底板为斜面,喷淋箱体底板的最低处通过管道与过滤罐进水口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喷淋水管呈s形,且喷淋水管外壁朝下设有多个喷水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流板为拱形板,导流板的拱顶朝上设置,且所述导流板拱顶与弹性吸水层中心转轴的间距小于弹性吸水层厚度;导流板与汇流箱体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流板拱顶与弹性吸水层中心转轴的间距为弹性吸水层厚度的0.25-0.75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伸缩杆由两根圆管套接而成,且伸缩杆两根圆管之间连接有弹簧;伸缩杆外部设有保护壳,伸缩杆贯穿保护壳与导流板连接,保护壳位于汇流箱体内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汇流箱体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位于汇流箱体内壁与保护壳外壁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汇流箱体顶部设有汇流漏斗,汇流漏斗上边缘与喷淋装置出口贴合。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转辊上方设有第三转辊,第三转辊斜下方设有第四转辊,第三转辊和第四转辊均用于传动压延膜,且第二转辊与第三转辊之间设有暖风机,第三转辊与第四转辊之间设有暖风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过滤罐顶部设有过滤罐盖,过滤罐盖下表面竖直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上设有多个过滤网。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喷淋装置通过喷淋水管喷出的水对压延膜进行降温,能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压延膜经过水降温后,需要立即对压延膜表面的水进行干燥处理,而水分吸收装置先将大量的水分吸收,再通过暖风机干燥除湿,能提高压延膜干燥效果,缩短干燥时间;

2、水分吸收装置中旋转的弹性吸水层,可实现持续性对压延膜水分的吸收,从弹性吸水层挤出的水又可以回收再次利用,能够起到节约水资源目的;

3、第三转辊位于第二转辊上方,当压延膜上的流动的水没有彻底吸收时,由于压延膜向上传动,从而使压延膜上的水回流至水分吸收装置进行重复吸收;

4、汇流漏斗紧贴与喷淋装置出口,这样可以确保压延膜携带的水分未达到弹性吸水层时,就可以汇流到水分吸收装置的汇流箱体内,避免水洒落在地面上,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5、保护壳可以防止伸缩杆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损坏;

6、过滤罐结构简单,采用多块过滤网对水进行过滤,可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分吸收装置侧视图,虚线表示内部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分吸收装置外观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板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罐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罐的支撑杆和过滤网结构图。

图中:喷淋装置1、喷淋箱体101、喷淋水管102、第一转辊103、水分吸收装置2、汇流箱体201、驱动电机202、弹性吸水层203、导流板204、伸缩杆205、保护壳206、汇流漏斗207、第二转辊3、暖风机4、过滤罐5、过滤罐盖501、支撑杆502、过滤网503、水槽6、水泵7、第三转辊8、第四转辊9。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方案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压延膜制造工艺的冷却系统,包括喷淋装置1,喷淋装置1包括喷淋箱体101,喷淋箱体101设有进口和出口,喷淋箱体101顶部内壁处设有喷淋水管102,喷淋水管102下方设有多个用于传动压延膜的第一转辊103;压延膜通过喷淋箱体101的进口,再放置在第一转辊103进行传动,最后经过喷淋箱体101的出口;第一转辊103数量优选采用十个,第一转辊103之间的间距优选采用20cm,且十个第一转辊103中,位于中间的第一转辊103高度略低于两边的第一转辊103,这样可以减少压延膜携带的水分传输至后工序;

喷淋装置1出口处设有水分吸收装置2,水分吸收装置2包括汇流箱体201,汇流箱体201上部贯穿设有中心转轴,中心转轴由驱动电机202驱动,且中心转轴外部设有弹性吸水层203;驱动电机202通过钢板固定在汇流箱体201外壁,驱动电机202选用单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可选择1kw-3kw;

弹性吸水层203下部设有导流板204,导流板204由伸缩杆205支撑,伸缩杆205另一端固定在汇流箱体201底部;所述的弹性吸水层203为海绵、聚乙烯醇胶棉或乳胶等具有弹性的吸水材料均可满足本技术方案的要求;

弹性吸水层203上部设有第二转辊3,所述的第二转辊3与弹性吸水层203之间形成的间隙用于将压延膜夹持住;经过第二转辊3后的压延膜由暖风机4除湿,暖风机4采用美峰bg-e3b工业暖风机,可起到快速除湿的效果;

水分吸收装置2的汇流箱体201底部通过管道与过滤罐5进水口连通,所述过滤罐5进水口还与喷淋装置1的喷淋箱体101底部连通,过滤罐5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槽6连通,水槽6内的水通过水泵7输送至喷淋水管102;水泵7采用sgrw不锈钢卧式离心泵。

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喷淋箱体101底板为斜面,喷淋箱体101底板的最低处通过管道与过滤罐5进水口连通。

所述的喷淋水管102呈s形,且喷淋水管102外壁朝下设有多个喷水头。

优选的方案如图2和图4所示,导流板204为拱形板,导流板204的拱顶朝上设置,且所述导流板204拱顶与弹性吸水层203中心转轴的间距小于弹性吸水层203厚度;导流板204边缘与汇流箱体201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导流板204拱顶与弹性吸水层203中心转轴的间距为弹性吸水层203厚度的0.25-0.75倍,这里优选为0.5倍。

优选的方案如图2所示,伸缩杆205由两根圆管套接而成,且伸缩杆205两根圆管之间连接有弹簧;伸缩杆205外部设有保护壳206,伸缩杆205贯穿保护壳206与导流板204连接,保护壳206位于汇流箱体201内部。

优选的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汇流箱体201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排水口位于汇流箱体201内壁与保护壳206外壁之间;汇流箱体201的排水口为两个。

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汇流箱体201顶部设有汇流漏斗207,汇流漏斗207上边缘与喷淋装置1出口贴合,汇流漏斗207高度小于弹性吸水层203高度;压延膜从喷淋装置1出口出来时,会携带一定量的水分,而汇流漏斗207上边缘与喷淋装置1出口贴合,可以防止水滴落入到底面,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优选的方案如图1所示,第二转辊3上方设有第三转辊8,第三转辊8斜下方设有第四转辊9,第三转辊8和第四转辊9均用于传动压延膜,且第二转辊3与第三转辊8之间设有暖风机4,第三转辊8与第四转辊9之间设有暖风机4。

优选的方案如图1、图5和图6所示,过滤罐5顶部设有过滤罐盖501,过滤罐盖501下表面竖直设置有支撑杆502,支撑杆502上设有多个过滤网503;

所述的过滤网503为四个,四个过滤网503从上向下依次排列并垂直与支撑杆502固定,四个过滤网503的网格口孔径从上向下依次减小;定期检查和清洗过滤网503,可提高本系统的水质。

水槽6上部设有水槽进水阀,当水槽6内的水位减少时,可以往水槽6内添加水。

整个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1、水分吸收装置2工作原理:驱动电机202带动弹性吸水层203旋转,弹性吸水层203将压延膜表面的水分吸收,弹性吸水层203吸水饱和后,经过导流板204挤压的作用,弹性吸水层203所含的水分会被挤压到汇流箱体201,汇流箱体201汇流的水排出至过滤罐5;弹性吸水层203通过反复的吸水和排水的过程完成了持续性的吸收压延膜上水分的目的;

2、本系统的工作原理:经过压延成型后的压延膜具有很高的温度,通过喷淋装置1冷却降温,压延膜携带的水分再经过水分吸收装置2吸收,暖风机4会对压延膜进行干燥处理;

喷淋箱体101和汇流箱体201中的水经过过滤罐5过滤后流入到水槽6,水泵7再将回收的水再次输送至喷淋水管102,完成水的循环利用;

当水槽6内的水不够时,可以随时添加水进行补充。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