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式顶出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4812发布日期:2020-04-17 18:13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式顶出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腔模具脱模领域,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式顶出工装。



背景技术:

在橡胶油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用到橡胶模具,且多为多腔模具,因此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顶出工装,以便于橡胶油封的脱模处理。

现有的顶出工装一般根据橡胶模具上腔体的多少配备相应数量的顶柱,利用油缸或气缸等带动若干顶柱运动,以推动油封使之脱离模腔,达到脱模的目的。但是油封生产所使用的模具大多具有9个甚至更多的模腔,一次性顶出全部的油封需要较大的气缸或油缸,尤其是对于大型油封而言,所需压力更大,不仅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成本,还容易造成顶出工装损坏变形或缩短工装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顶出工装,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顶出工装所需压力大,易造成工装损坏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分段式顶出工装,包括连接板以及若干顶柱,所述顶柱均匀排布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顶柱与所述连接板垂直设置,所述顶柱之间至少具有两种长度规格,不同长度的所述顶柱的长度差不小于待顶出工件的厚度。

通过本方案,不同长度的顶柱能够使顶出工装在顶出工件时,长度较大的顶柱首先顶出,然后依次按照顶柱的长短分段顶出,无需一次性顶出全部工件,因此减小了顶出时的压力,使顶出工装在顶出时受力更小,提高了使用寿命;无需使用更大的气缸或油缸,节省了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

优选地,位于所述连接板中间的顶柱长度最大,越靠近所述连接板边缘,所述顶柱的长度依次减小;以中间的顶柱为中心的相互对称的所述顶柱长度一致。

通过本方案,使本装置在顶出时受力均匀,防止发生偏转现象。

优选地,所述顶柱位于所述连接板的靠近待顶出模板一侧,所述顶柱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推缸推动所述连接板移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固定至待顶出模板底面,所述顶柱与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推缸顶部固定有推板,所述推板四周均铰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铰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滑动并转动连接至所述连接板的边缘,所述压杆以及所述推板推动所述顶柱运动。

通过本方案,推缸推动推板运动从而带动压杆旋转,推板推动中间的顶柱移动,顶出工装;压杆在杠杆作用下压动剩余的顶柱,更加省力。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四周朝向远离模板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撑缘,所述压杆连接至所述支撑缘上。

通过本方案,提高压杆的支撑点,从而能够增加顶柱的长度,便于顶柱的伸出,提高了本装置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压杆上固定有若干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顶柱的端面相抵。

通过本方案,利用压板来扩大压杆的压动范围,能够减小压杆的数量,从而减小压动时的摩擦力。并且通过压板能够压动更多的顶柱,提高适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压板为条状,所述压板以所述推板为中心呈对称排布。

通过本方案,能够减小本装置的重量;对称分布使得顶出时压力均衡,防止本装置受力不均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压板上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与所述顶柱接触的一端为半球体,所述连接头具有磁性。

通过本方案,半球形状的连接头能够与顶柱端面接触更圆滑,减小摩擦力;磁性的连接头使本装置在顶出后,推缸带动压板缩回时,能够带动顶柱缩回。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顶出工装能够减小顶出工件时所需的压力,从而能够减小本顶出工装所述压力,提高顶出工装的使用寿命;无需使用大型的推缸,从而减小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段式顶出工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段式顶出工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段式顶出工装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段式顶出工装顶柱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段式顶出工装顶出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段式顶出工装,包括连接板1100以及若干顶柱1200,所述顶柱1200均匀排布于所述连接板1100上,所述顶柱1200与所述连接板1100垂直设置,所述顶柱1200至少具有两种长度规格,不同长度的所述顶柱1200的长度差不小于待顶出工件的厚度。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不同长度的顶柱1200能够使顶出工装在顶出工件时,长度较大的顶柱1200首先顶出,然后依次按照顶柱1200的长短分段顶出,无需一次性顶出全部工件,因此减小了顶出时的压力,相应的使顶出工装在顶出时受力更小,提高了使用寿命;无需使用更大的气缸或油缸,节省了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连接板1100中间的顶柱1200长度最大,越靠近所述连接板1100边缘,所述顶柱1200的长度依次减小;以中间的顶柱1200为中心的相互对称的所述顶柱1200长度一致,使本装置在顶出时受力均匀,防止发生偏转现象,从而造成的工装损坏。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顶柱1200位于所述连接板1100的靠近待顶出模板一侧,所述顶柱1200与所述连接板1100固定连接;推缸推动所述连接板1100移动,从而使顶柱1200穿过模板,从内部将工件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本顶出工装能够减小顶出工件时所需的压力,从而能够减小本顶出工装所述压力,提高顶出工装的使用寿命;无需使用大型的推缸,从而减小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段式顶出工装,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连接板1100固定至待顶出模板3000底面,所述顶柱1200与所述连接板1100滑动连接,推缸2000顶部固定有推板1310,所述推板1310四周均铰接有压杆1320,所述压杆1320的一端与所述推板1310铰接,所述压杆1320的另一端滑动并转动连接至所述连接板1100的边缘,所述压杆1320以及所述推板1310推动所述顶柱1200运动。

通过本实施例该方案,推缸2000推动推板1310运动从而带动压杆1320沿滑动端旋转,推板1310推动中间的顶柱1200移动,顶出工装;压杆1320在杠杆作用下压动剩余的顶柱1200,由于中间的顶柱1200数量最少,因此所需压力最小,越靠近边缘,同时压动的顶柱1200越多,所需压力越大,但是由于更加靠近压杆的滑动端,因此推缸2000在此产生的压力越大,进一步减少了顶出时所需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1100的四周朝向远离模板3000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撑缘1110,所述压杆1320连接至所述支撑缘1110上。提高压杆1320的支撑点,从而能够增加顶柱1200的长度,有利于提高顶柱1200伸出模板3000的长度,提高了本装置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杆1320上固定有若干压板1330,所述压板1330与所述顶柱1200的端面相抵。利用压板1330来扩大压杆1320的压动范围,能够减小压杆1320的数量,由于活动部件主要在压杆1320的连接部位,从而减小压动时的摩擦力。并且通过压板1330能够压动更多的顶柱1200,提高适用范围。本实施例中的压板1330排布与顶柱1200的排布相适应,该压板1330可以是可拆卸式固定至压杆1320上,能够根据需要调整压板1330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板1330为条状,所述压板1330以所述推板1310为中心呈对称排布。条状的压板1330能够减小本装置的重量;对称分布使得顶出时压力均衡,防止本装置受力不均而损坏。

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板1330上设置有连接头1331,所述连接头1331的与所述顶柱1200接触的一端为半球体,所述连接头1331具有磁性。半球形状的连接头1331能够与顶柱1200端面接触更圆滑,减小摩擦力,便于压杆1320的转动;磁性的连接头1331使本装置在顶出后,推缸2000带动压板1330缩回时,能够带动顶柱1200缩回。该实施例中的顶柱1200为铁制金属制成。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