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热处理炉。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热处理。
申请号为201420218297.4,专利名称为聚酰亚胺薄膜热处理炉的技术方案,在通过加热炉之后解决了原来不连续性压痕和褶皱,不稳定性、复合性差、剥离强度差、薄膜的卷曲等不稳定问题,从而大大地加强了聚酰亚胺薄膜的亲水性,使胶黏剂、金属粘合性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该技术方案中,炉体左右两侧的放卷辊和磨砂包胶辊仅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支撑,没有对薄膜进行固定的装置,若两端的薄膜发生松动,薄膜子在炉体内的位置发生改变,影响热处理的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保持薄膜张紧度的聚酰亚胺薄膜热处理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热处理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热处理炉,包括底座和炉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一组上加热管和一组下加热管,所述炉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底座包括两个支撑侧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板,支撑横板上连接炉体,两个所述支撑侧板的上端均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侧壁上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套接有下压辊,所述第一转轴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的通孔中固定插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均与安装座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固定套接有上压辊。
优选的,所述下压辊与第一转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套接,所述下压辊由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组成,两个第一弧形板和两个第二弧形板间隔分布,
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两个固定杆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连接有两个套筒,所述套筒中活动插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位于套筒外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板连接,所述套筒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位于套筒内部的一端与移动杆相抵。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板包括弧形基体,弧形基体的两端均连接有弧形搭边,弧形搭边与第一弧形板的内圈侧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为规格相同的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下压辊和上压辊相对转动,对薄膜进行夹持传送,防止薄膜的两端发生松紧度改变时,位于炉体内部的薄膜位置发生改变,影响薄膜的受热效果,影响整个热处理的质量;
下压辊与第一转轴活动套接,需要将薄膜放置在下压辊和上压辊之间时,使第二弧形板位于两个第一弧形板的内部,增大下压辊和上压辊之间的距离,方便对薄膜进行操作,弧形搭边的设置,对第二弧形板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方便第二弧形板准确快速的恢复到应有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弧形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01-支撑侧板;102-支撑横板;103-安装座;2-炉体;3-上加热管;4-下加热管;5-驱动电机;6-第一转轴;7-第一齿轮;8-下压辊;801-第一弧形板;802-第二弧形板;8021-弧形基体;8022-弧形搭边;9-第二齿轮;10-第二转轴;11-上压辊;12-固定杆;13-套筒;14-移动杆;15-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热处理炉,包括底座1和炉体2,炉体2上设置有一组上加热管3和一组下加热管4,炉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底座1包括两个支撑侧板101,两个支撑侧板101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板102,支撑横板102上连接炉体2,两个支撑侧板101的上端均连接有安装座103,安装座103的侧壁上连接有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外部开关和外部电源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电路,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上连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套接有下压辊8,第一转轴6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啮合有第二齿轮9,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9为规格相同的齿轮,第二齿轮9位于第一齿轮7的正上方,第二齿轮9上开设的通孔中固定插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的两端均与安装座103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0固定套接有上压辊11。
聚酰亚胺薄膜从左侧下压辊8和上压辊11之间,经炉体2的进料口进入炉体2的内部,经炉体2的出料口、从右侧下压辊8和上压辊11之间穿过,上加热管3和下加热管4工作对聚酰亚胺薄膜进行热处理,
驱动电机5通电并启动,带动第一转轴6转动,第一转轴6带动下压辊8转动,第一转轴6通过第一齿轮7、第二齿轮9带动第二转轴10转动,第二转轴10带动上压辊11同步转动,本装置下压辊8和上压辊11相对转动,对薄膜进行夹持传送,防止薄膜的两端发生松紧度改变时,位于炉体2内部的薄膜位置发生改变,影响薄膜的受热效果,影响整个热处理的质量。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下压辊8与第一转轴6的连接方式为活动套接,下压辊8由两个第一弧形板801和两个第二弧形板802组成,两个第一弧形板801和两个第二弧形板802间隔分布,第二弧形板802包括弧形基体8021,弧形基体8021的两端均连接有弧形搭边8022,弧形搭边8022与第一弧形板801的内圈侧壁相抵,
第一转轴6通过两个固定杆12分别与两个第一弧形板801连接,第一转轴6连接有两个套筒13,套筒13中活动插接有移动杆14,两个移动杆14位于套筒13外部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弧形板802连接,套筒13侧壁上开设的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锁紧螺钉15,锁紧螺钉15位于套筒13内部的一端与移动杆14相抵。
需要将薄膜放置在下压辊8和上压辊11之间时,根据下压辊8和上压辊11相对位置,选择对哪个第二弧形板802进行调节,将锁紧螺钉15松动,减小套筒13和移动杆14的整体长度,使第二弧形板802位于两个第一弧形板801的内部,增大下压辊8和上压辊11之间的距离,方便对薄膜进行操作,
弧形搭边8022的设置,对第二弧形板802的位置进行限定,同时方便第二弧形板802准确快速的恢复到应有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