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开盖成型模快速清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5243发布日期:2020-08-14 20:0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扭开盖成型模快速清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开盖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扭开盖成型模快速清理结构。



背景技术:

铝在金属包装行业中,密封胶垫作为包装密封的关键零件广泛使用,且密封胶垫基本上都与内容物相接触,特别是食品罐头、饮料包装用密封胶垫,为保证食品安全,密封胶垫不能被污染包括原材料的微粒污染;但在成型密封胶垫的模具结构中,用于顶出卸下产品零件的活动处,因活动间隙的存在,必然会沉积微粒需要定期清理。

现有技术中密封胶垫成型模具的局部结构如图6所示,这种模具结构的成型外套5套设在上模1的上模芯3上,不能单独取出,在清理时需要将整个上模拆卸下来,同时由于上模拆卸还涉及冷却水道,在上模拆卸下来清理后,因为上模拆卸较完全,因此重新装模、测量及调试所用的时间很长,并且要求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技工人员才能进行,不但费工费时成本很高,而且对生产进度、产量的影响也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扭开盖成型模具清理时拆装繁琐,不但费工费时成本很高,而且影响生产进度及产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快速拆卸的模具结构,只用简单工具在短时间内即可拆装模具,且普通工人即可胜任模具的拆装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模具清理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扭开盖成型模快速清理结构,所述的成型模包括上模及下模,所述的上模呈阶梯轴状,其下端设有上模芯,下模内设有下模芯,所述上模的下端外周设有成型外套,所述的成型外套为组合结构,包括外套座及与外套座连接的成型圈,所述外套座下端部的外径与成型圈上端部的内径相适配,外套座下端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外凸扣,成型圈上端部的内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外凸扣适配的内凸扣,成型圈通过所述的内凸扣扣接在外套座的下端部,成型圈与外套座之间还设有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外套为组合结构,由外套座与成型圈扣接固定而成,当需要清除清除成型外套与上模芯之间的污物时,只需要解除成型圈与外套座之间的固定关系,转动成型圈使其与外套座脱扣,再向下拉动成型圈即可将成型圈与外套座分离,使上模芯完全显露,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清理上模芯;同时成型圈也成为一个独立的零件,用擦试布或纸也非常容易与方便地擦去成型圈内孔的污物,擦干净后将成型圈上的内凸扣对准外套座上相邻两个外凸扣之间的弧面,再向上一推,到底后转动成型圈,使成型圈上的内凸扣与外套座上的外凸扣轴向对齐,再将成型圈固定在外套座上即可完成清理工作。这样,本实用新型只需简单工具即可完成成型圈的拆卸与装配,且拆装后成型圈定位精确,装上后即可达到装配精度要求,不需要调整自动定心定位,普通的工人即可完成装卸工作,可以大大节省清理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成型圈上端部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在成型圈的上端部均匀布置;外套座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螺孔,成型圈与外套座扣接时,成型圈与外套座通过防转螺钉固定。成型圈与外套座之间采用防转螺钉固定,简单方便,同时成型圈上的固定孔与外套座上螺孔对应可以起到定位作用。

作为优选,外套座上的外凸扣为3-8个,外套座上相邻两个外凸扣之间的外周面弧长大于外凸扣两端所对应的外周面弧长,所述的螺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外凸扣之间;成型圈上的内凸扣数量与外套座上的外凸扣数量相同,成型圈上相邻两个内凸扣之间的内周面弧长大于内凸扣两端所对应的内周面弧长,所述的固定孔设置在相邻两个内凸扣之间。成型圈上的内凸扣数量与外套座上的外凸扣数量相同,且相邻两凸块之间的弧面长度大于凸块所占的弧面长度,使成型圈上的内凸块可以方便地插入外套座,转动后即可与外套座上的外凸块相互扣接,再通过防转螺钉,即可将成型圈固定在外套座上。

作为优选,外套座的内周面中部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耐磨导向环,外套座上部的外径与成型圈的外径相同。外套座上部的外径与成型圈的外径相同,组合后构成一个外圆完整的成型外套。

作为优选,外套座的顶部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螺接在上模的压力调节螺母抵接。

作为优选,外套座与上模之间的间隙为0.01-0.015毫米,外套座与成型圈之间的间隙为0.005-0.02毫米,成型圈与上模芯之间的间隙为0.04-0.06毫米。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在上述的精度控制范围内,卸下成型圈清理后拧上固定即可完成装配,且定位精确,装上后即可达到装配精度要求,不需要调整自动定心定位,这样普通工人即可完成装卸工作,大大节省了模具清理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上模的上部设有调节柱,调节柱的下端抵接在上模的台阶结构上,调节柱的上端通过螺母与上模固定,所述的调节柱通过两端的锁紧螺母固定在上转盘上。

作为优选,下模设在中转盘及下转盘上,下模的一侧设有拉料导杆,成型外套的外周设有卸料板,卸料板上的卸料孔直径与成型外套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的拉料导杆穿过中转盘及下转盘其上端与卸料板的一边固定,拉料导杆的下端固定在下模上。在密封胶垫定型完成后,在模具主轴作用下,下模部分从端面凸轮上滑到工作台上,下模拉动拉料导杆,将扭开盖连同密封胶垫从模具上卸下,实现产品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扭开盖成型模具清理时拆装繁琐,不但费工费时成本很高,而且影响生产进度及产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结构只用简单工具在短时间内即可拆装模具,且普通工人即可胜任模具的拆装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模具清理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扭开盖成型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圈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4是成型圈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套座的一种结构剖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成型模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2.下模,3.上模芯,4.下模芯,5.成型外套,6.外套座,7.成型圈,8.外凸扣,9.内凸扣,10.固定孔,11.螺孔,12.防转螺钉,13.环形槽,14.耐磨导向环,15.弹簧,16.压力调节螺母,17.调节柱,18.锁紧螺母,19.上转盘,20.中转盘,21.下转盘,22.拉料导杆,23.卸料板,24.主轴,25.工作台,26.扭开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在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扭开盖成型模快速清理结构,所述的成型模包括上模1及下模2,所述的上模呈阶梯轴状,其下端设有上模芯3,下模内设有下模芯4,所述上模的下端外周设有成型外套5,所述的成型外套为组合结构,包括外套座6(见图5)及与外套座连接的成型圈7(见图3图4),所述外套座下端部的外径与成型圈上端部的内径相适配,外套座下端部的外周面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外凸扣8,成型圈上端部的内周面上沿周向设有与所述外凸扣适配的内凸扣9,成型圈通过所述的内凸扣扣接在外套座的下端部,成型圈与外套座之间还设有固定装置。

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成型圈上端部的6个固定孔10,所述的固定孔在成型圈的上端部均匀布置;外套座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螺孔11,成型圈与外套座扣接时,成型圈与外套座通过防转螺钉12固定。外套座上的外凸扣为6个,外套座上相邻两个外凸扣之间的外周面弧长大于外凸扣两端所对应的外周面弧长,所述的螺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外凸扣之间。成型圈上的内凸扣数量与外套座上的外凸扣数量相同,成型圈上相邻两个内凸扣之间的内周面弧长大于内凸扣两端所对应的内周面弧长,所述的固定孔设置在相邻两个内凸扣之间。

外套座的内周面中部设有环形槽13,环形槽内设有耐磨导向环14,外套座上部的外径与成型圈的外径相同。外套座的顶部中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弹簧15,弹簧的上端与螺接在上模的压力调节螺母16抵接。

本实施例的外套座与上模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01-0.015毫米之间,外套座与成型圈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005-0.02毫米之间,成型圈与上模芯之间的间隙控制在0.04-0.06毫米之间。

本实施例的上模的上部设有调节柱17,调节柱的下端抵接在上模的台阶结构上,调节柱的上端通过螺母与上模固定,所述的调节柱通过两端的锁紧螺母18固定在上转盘19上。下模设在中转盘20及下转盘21上,下模的一侧设有拉料导杆22,成型外套的外周设有卸料板23,卸料板上的卸料孔直径与成型外套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的拉料导杆穿过中转盘及下转盘其上端与卸料板的一边固定,拉料导杆的下端固定在下模上。在扭开盖26内的密封胶垫定型完成后,在主轴24作用下,下模部分从端面凸轮上滑到工作台25上,下模拉动拉料导杆,将扭开盖连同密封胶垫从模具上卸下,实现产品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外套为组合结构,由外套座与成型圈扣接固定而成,当需要清除清除成型外套与上模芯之间的污物时,只需要松开防转螺钉,转动成型圈使其与外套座脱扣,再向下拉动成型圈即可将成型圈与外套座分离,使上模芯完全显露,这样就可以方便的清理上模芯;同时成型圈也成为一个独立的零件,用擦试布或纸也非常容易与方便地擦去成型圈内孔的污物,擦干净后将成型圈上的内凸扣对准外套座上相邻两个外凸扣之间的弧面,再向上一推,到底后转动成型圈,使成型圈上的内凸扣与外套座上的外凸扣轴向对齐,再通过防转螺钉将成型圈固定在外套座上即可完成清理工作。这样,原本要3-4个小时才能完成模具清理的工作,变成10多分钟即可完成,大大减少了清理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实用新型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