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9939发布日期:2020-06-30 20:13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领域,特指一种注塑机锁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机是常用的塑料机械,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生产时,在注塑机上安装成型模具,塑料制品在成型模具中成型,制品成型时需要很大的成型压力,所以注塑机上基本都安装有锁模装置,用于承受成型模具的成型压力;如现有技术201320863366.2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吹成型机充液式锁模机构,但现有的锁模缸行程比较大,不仅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且需要的油流量极大,使得机器不得不配备大排量的液压源(如液压泵),导致机器的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如在先申请专利号为2019207373881公开的一种具有抱闸机构的增压缸,由于抱闸缸中的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不可控的,导致在运动过程中会与缸体发生剧烈碰撞,不仅降低了抱闸缸的使用寿命,且会产生噪音,同时还会影响整个抱闸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锁模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锁模装置,包含设置在注塑机上方且通过四根导柱固定连接的固定座、分别竖直设置在固定座上端两侧用于驱动上模板沿四根导柱升降的小缸径合模油缸、分别设置在上模板下端两侧的锁模机构;每个所述锁模机构均包括设置在上模板底部且位于两根导柱之间的大缸径增压油缸、上端与大缸径增压油缸输出端连接且下端竖直穿过上模板的抱闸杆、设置在上模板上用于夹紧或松开抱闸杆的抱闸机构、驱动抱闸机构动作的抱闸油缸;所述抱闸油缸包括缸套、分别与缸套两端通过螺纹连接的前盖和后盖、分别位于前盖、缸套和后盖腔体内且一端伸出前盖的活塞杆、套设在活塞杆上且镶入前盖前端的导向套、分别设置在前盖和后盖上且由外到内依次间隔放置的大孔油口、密封圈、小孔油口;所述前盖和后盖与缸套的连接处、导向套与前盖的连接处以及活塞杆与缸套和导向套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盖和后盖上的小孔油口均设置有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抱闸机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上模板上端且位于抱闸杆前后两侧的滑轨、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根滑轨上且位于抱闸杆左右两侧的外闸块和内闸块、竖直设置在内闸块一侧的连接板、两根一端设置在连接板上且另一端穿过内闸块与外闸块连接的连接杆、两根平行设置在上模板上端且分别位于外闸块和内闸块外侧的挡杆;所述抱闸油缸的前盖固定在连接板上,且活塞杆穿过连接板与内闸块连接。

优选的,两根所述挡杆的间距为外闸块和内闸块的宽度以及抱闸油缸的行程之和,且两根挡杆到外闸块和内闸块的距离相同。

优选的,所述大缸径增压油缸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底部的腔体、活动设置在腔体内可上下运动的活塞、设置在固定座底部对腔体进行密封的端盖;所述抱闸杆的上端与活塞连接;所述固定座顶部和端盖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油口和下油口;所述活塞与腔体之间、抱闸杆与端盖之间以及端盖与腔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油口设置在端盖的表面,且呈l形。

优选的,两个所述小缸径合模油缸分别设置在固定座的对角。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小缸径合模油缸驱动上模板升降,能大大提高合模效率,而大缸径增压油缸只需要对抱闸杆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与抱闸机构配合实现锁模,因此工作行程短,不占用空间,能有效减少所需液压油的容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又可以减少油箱的容积,使得客户更换液压油的成本也有所降低;

2、本实用新型中大缸径增压油缸只有在更换新的模具时才会重新调整位置,大大降低了活动次数,从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中抱闸油缸与现有普通油缸相比,前盖和后盖上均增加了密封圈和小孔油口,不管活塞杆是伸出还是缩回,当活塞杆端部未到达密封圈时,是通过大孔油口出油,当到达密封圈后,改为小孔油口出油,油口由大孔变小孔,活塞杆就会产生阻尼作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能有效防止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与缸体发生剧烈碰撞,提高了抱闸油缸的使用寿命,且能降低噪音,同时还能提高整个抱闸机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机锁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机锁模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抱闸机构夹紧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抱闸油缸缩回状态的剖视图。

其中:1、导柱;2、上模板;3、锁模机构;31、大缸径增压油缸;311、活塞;312、腔体;313、端盖;314、下油口;315、上油口;32、抱闸杆;33、抱闸机构;331、连接板;332、连接杆;333、内闸块;334、滑轨;335、外闸块;336、挡杆;34、抱闸油缸;341、后盖;342、缸套;343、前盖;344、大孔油口;345、导向套;346、活塞杆;347、密封圈;348、小孔油口;4、固定座;5、小缸径合模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机锁模装置,包含设置在注塑机上方且通过四根导柱1固定连接的固定座4、分别竖直设置在固定座4上端两侧用于驱动上模板2沿四根导柱1升降的小缸径合模油缸5、分别设置在上模板2下端两侧的锁模机构3;每个所述锁模机构3均包括设置在上模板2底部且位于两根导柱1之间的大缸径增压油缸31、上端与大缸径增压油缸31输出端连接且下端竖直穿过上模板2的抱闸杆32、设置在上模板2上用于夹紧或松开抱闸杆32的抱闸机构33、驱动抱闸机构33动作的抱闸油缸34;所述抱闸油缸34包括缸套342、分别与缸套342两端通过螺纹连接的前盖343和后盖341、分别位于前盖343、缸套342和后盖341腔体内且一端伸出前盖343的活塞杆346、套设在活塞杆346上且镶入前盖343前端的导向套345、分别设置在前盖343和后盖341上且由外到内依次间隔放置的大孔油口344、密封圈347、小孔油口348;所述前盖343和后盖341与缸套342的连接处、导向套345与前盖343的连接处以及活塞杆346与缸套342和导向套345之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工作时,先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注塑机锁模装置安装到注塑机上,再将注射机构安装到上模板2上,然后通过小缸径合模油缸5驱动上模板2向下运动,直到模具合模,接着注塑机控制器自动记录模具的高度,因为每副模具的高度不同,容易导致抱闸机构33上的螺牙无法准确卡入抱闸杆32上的螺牙内,所以需要通过大缸径增压油缸31对抱闸杆32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最后通过抱闸油缸34驱动抱闸机构33夹紧抱闸杆32,实现锁模,在这里,大缸径增压油缸31只有在更换新的模具时才会重新调整位置,大大降低了活动次数,从而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且由于大缸径增压油缸31只需要对抱闸杆32的上下位置进行微调,因此工作行程短,不占用空间,能有效减少所需液压油的容量,降低使用成本;其中抱闸油缸34与现有普通油缸相比,前盖343和后盖341上均增加了密封圈347和小孔油口348,不管活塞杆346是伸出还是缩回,当活塞杆346端部未到达密封圈347时,是通过大孔油口344出油,当到达密封圈347后,改为小孔油口348出油,油口由大孔变小孔,活塞杆346就会产生阻尼作用,从而起到缓冲作用,能有效防止活塞杆346在运动过程中与缸体发生剧烈碰撞,提高了抱闸油缸34的使用寿命,且能降低噪音,同时还能提高整个抱闸机构33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前盖343和后盖341上的小孔油口348均设置有节流阀,可以人为调节活塞杆346的缓冲状态,操作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抱闸机构33包括两根平行设置在上模板2上端且位于抱闸杆32前后两侧的滑轨334、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根滑轨334上且位于抱闸杆32左右两侧的外闸块335和内闸块333、竖直设置在内闸块333一侧的连接板331、两根一端设置在连接板331上且另一端穿过内闸块333与外闸块335连接的连接杆332、两根平行设置在上模板2上端且分别位于外闸块335和内闸块333外侧的挡杆336;所述抱闸油缸34的前盖343固定在连接板331上,且活塞杆346穿过连接板331与内闸块333连接;夹紧时,通过抱闸油缸34通过活塞杆346先驱动内闸块333沿着滑轨334向右滑动与抱闸杆32的左侧卡死,由于抱闸油缸34是活动设置的,抱闸油缸34会在反作用力的驱动下依次带动连接板331和连接杆332向左运动,从而带动外闸块335沿着滑轨334向左滑动与抱闸杆32的右侧卡死,实现锁模。

进一步,两根所述挡杆336的间距为外闸块335和内闸块333的宽度以及抱闸油缸34的行程之和,使得外闸块335和内闸块333的移动范围刚好等于抱闸油缸34的行程,且两根挡杆336到外闸块335和内闸块333的距离相同,使得外闸块335和内闸块333移动的范围相同。

进一步,所述大缸径增压油缸31包括设置在固定座4底部的腔体312、活动设置在腔体312内可上下运动的活塞311、设置在固定座4底部对腔体312进行密封的端盖313;所述抱闸杆32的上端与活塞311连接;所述固定座4顶部和端盖313上分别对应设置有上油口315和下油口314;所述活塞311与腔体312之间、抱闸杆32与端盖313之间以及端盖313与腔体3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通过将固定座4作为缸体,不仅便于安装和制造,且节约了空间。

进一步,所述下油口314设置在端盖313的表面,且呈l形,能有效避免上模板2在上下移动过程中,抱闸机构33与下油口314的油管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进一步,两个所述小缸径合模油缸5分别设置在固定座4的对角,不仅能与锁模机构3错开,且结构更加稳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