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注塑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0459发布日期:2020-06-09 21:10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注塑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适用于注塑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挤塑是将塑料原料加热,使之呈黏流状态,在加压的作用下,通过挤塑模具而成为截面与口模形状相仿的连续体,然后进行冷却定型为玻璃态,经切割而得到具有一定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挤塑机,又称注塑机,是用于完成挤塑工艺的生产设备。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522965u的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注塑机上料装置,包括有输送管道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置于输送管道内部,输送管道倾斜设置,输送管道倾斜设置,且输送管道包括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设置于输送管道倾斜向下的一端,出料口设置于进料斗的开口的正上方,塑料原料在驱动组件作用下沿输送管道向上运动至出料口处并下落至进料斗内。使用者将塑料原料从进料口处投入并填充输送管道,塑料原料在驱动组件的作用下沿输送管道倾斜向上运动至出料口处,并下落至下方的进料斗内,使用者不再需要搬运塑料原料或者通过注塑机加料架进行上料作业,只需将塑料原料投入进料口即可,自动化上料程度高,从而达到降低使用者劳动强度的目的。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针对于大批量生产的挤塑机,塑料原料的投入量巨大且需要连续投入,使用者将塑料原料投入进料斗的工作量依旧很大,且需要一直站在进料斗旁边持续喂料,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注塑机的上料装置,便捷上料且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适用于注塑机的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注塑机旁的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有进料斗和内部中空的储料桶,所述进料斗和储料桶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蛟龙,所述第一输送蛟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进料斗的底部和储料桶的上部连接,所述储料桶的下部连接有用于向注塑机的进料口输送原料的第二输送蛟龙,所述第二输送蛟龙的输出端上固定用于检测投放量和投放速度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控制器和第二输送蛟龙的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储料桶内设置有用于干燥原料的干燥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上料时将所有的原料投入进料斗中,通过第一输送蛟龙将原料移至储料桶内储存,第二输送蛟龙根据上料需求连续地将储料桶内原料输送至注塑机的进料口中,且上料速度因流量计的监控而可实时调整,干燥机构可去除储料桶内的原料的水分,降低大批量暂存原料并连续送料时对原料质量的影响,通过上述操作实现一次投料,连续上料,免去人工持续操作的麻烦,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桶内旋转连接有轴线竖直的打散轴,所述打散轴上固定有若干用于打散结块原料的打散叶,所述打散轴的顶端连接有打散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通过打散电机驱动打散轴旋转,打散叶被带动旋转搅乱原料,有效增加原料的松散度,方便第二输送蛟龙运输运原料,上料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设置在打散轴内的烘干空腔,所述烘干空腔连通有若干延伸至打散轴外的烘干孔,所述烘干孔上固定有用于防止原料进入烘干空腔内的拦截网,所述烘干空腔通过管道连接有用于往烘干空腔内吹入热风的热风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需要烘干原料以防止原料中的水分影响生产时,启动热风机,热风顺序通过烘干空腔和烘干孔后与原料接触,打散轴旋转热风改向且打散叶拨乱原料使得烘干彻底,干燥操作简单,干燥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轴线竖直的排气孔,所述储料桶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用于封闭排气孔的封塞,所述封塞的形状与排气孔完全一致且封塞通过与排气孔嵌合来封闭排气孔,所述储料桶上固定有用于保证常态下封塞封闭排气孔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用的热风在储料桶内积聚到气压足以客服弹性件的弹力驱动封塞向上移动时,热风从封塞和排气孔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储料桶内气压不会过大,储料桶爆炸的概率被降低,常态下封塞在弹性件的驱动下封闭排气孔,灰尘因封塞的拦截而无法接触原料,从而用储料桶中的原料生产的产品不会有杂质,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桶内顶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储料桶是否装满的位移传感器,所述储料桶内底面上固定有用于检测原料重量变化的重量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重量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获取储料桶内的余量信息,方便及时补充原料,方便在储料桶快装满时停止向进料斗中喂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桶为方桶且储料桶的正面上设置有于检修储料桶内部和移出未使用的原料的开口,所述储料桶上通过螺纹件可拆卸固定有用于封闭开口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旋转螺纹件可以便捷拆安挡板,方便使用者从开口处彻底清走储料桶内的原料或对储料桶内部进行检修,原料可完全移走方便使用者更换原料,生产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料桶上位于与第一输送蛟龙和与第二输送蛟龙的连接处均固定有用于控制连通状态的启闭阀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通过关闭启闭阀门使得储料桶完全封闭,避免干燥原料时热风流入第一输送蛟龙或第二输送蛟龙中被浪费,干燥保存的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孔为大径端靠近储料桶外的锥形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孔使得封塞在向下滑移封闭排气孔时封塞和排气孔的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性更好,灰尘从封塞和排气孔之间的间隙中进入储料桶内污染原料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进料斗和第一输送蛟龙使得使用者可在低处投放原料,免去了在高处投放原料的麻烦,降低了上料难度;

2.储料桶内可容纳大量原料,并通过第二输送蛟龙连续上料,免去了人工连续上料的麻烦,上料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例一的针对储料桶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例一的针对开口处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机架;11、进料斗;12、第一输送蛟龙;13、第二输送蛟龙;14、流量计;2、储料桶;21、排气孔;22、封塞;23、弹性件;24、位移传感器;25、重量传感器;26、开口;261、挡板;3、打散轴;31、打散叶;32、打散电机;4、烘干空腔;41、烘干孔;42、拦截网;43、热风机;5、启闭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注塑机的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注塑机旁的机架1,机架1上固定有进料斗11和内部中空的储料桶2。进料斗11的高度小于储料桶2的高度且与人体的操作高度相适配,进料斗11和储料桶2之间设置有第一输送蛟龙12,储料桶2和注塑机之间设置有第二输送蛟龙13。第一输送蛟龙12的输送端和输出端分别与进料斗11的底部和储料桶2的上部连通,第二输送蛟龙13的输入端与储料桶2的下部连通,第二输送蛟龙13的输出端位于注塑机的进料口上方且朝向注塑机的进料口。储料桶2内设置有干燥机构供使用者干燥原料,第二输送蛟龙13的输出端上固定有容积式流量计14,流量计14的控制器和第二输送蛟龙13的控制器电连接。

使用者将所有的原料一次性投入进料斗11,投入过程中第一输送蛟龙12工作并将原料移动至储料桶2内,第二输送蛟龙13将储料桶2内的原料输送至注塑机的进料口内。上料过程中一旦投放流量与上料需求不吻合,流量计14的控制器就会向第二输送蛟龙13的控制器发出信号,第二输送蛟龙13调整上料速度,上料效果好。大量原料常态下在储料桶2内储存,并通过干燥机构以免受潮,方便原料直接用于生产。通过上述操作实现无需长时间人力操作的便捷上料,储料桶2作为上料的中间缓冲媒介可暂存大量原料,自动化连续上料,使用方便。

参考图1和2,为了保证第二输送蛟龙13移料顺畅,储料桶2内旋转连接有打散轴3,打散轴3上固定有若干打散叶31,打散轴3的顶端延伸出储料桶2且通过齿轮啮合传动连接有打散电机32。使用者定期通过打散电机32带动打散叶31和打散轴3旋转,通过旋转的打散叶31破开板结的原料,增强储料桶2内的原料的松散度,第二输送蛟龙13移料更均匀且顺畅,上料效率更高。

参考图2和3,干燥机构包括设置在打散轴3内的烘干空腔4,烘干空腔4呈圆柱形设置且烘干空腔4连接有若干个延伸至打散轴3外的烘干孔41。烘干孔41沿打散轴3的母线方向线性阵列设置,烘干孔41上固定有空隙大小小于原料的颗粒大小的拦截网42。储料桶2的顶部固定有热风机43,热风机43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烘干空腔4连通。参考图1和4,储料桶2的顶部设置有两个轴线竖直的排气孔21,排气孔21为锥形孔且排气孔21的顶端直径大于底端直径。储料桶2上沿竖直向滑移连接有锥台形的封塞22,储料桶2的内顶壁上通过支架固定有弹性件23,弹性件23选用弹簧且弹簧的顶端与封塞22固定。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封塞22与排气孔21完全嵌合,排气孔21封闭。

使用者需要干燥原料时,通过热风机43制造热风并将热风输送进烘干空腔4内,热风从烘干孔41处流出干燥原料。干燥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打散电机32驱动打散轴3缓慢转动,松散原料使得热风与原料充分接触,干燥效果好且改变热风流向方便。烘干用的热风驱动封塞22远离储料桶2移动,热风从封塞22和储料桶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储料桶2不会因为内部气压过高而有爆炸的危险,干燥方便,使用安全。且烘干孔41呈锥形孔状设置,当封塞22封闭烘干孔41时封塞22不易位移,封闭效果好,外部灰尘难以进入储料桶2内污染原料,使用方便。

参考图2,为了增强储料桶2的封闭性,储料桶2和第一输送蛟龙12的连接处以及储料桶2和第二输送蛟龙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启闭阀门5,使用者可以通过关闭启闭阀门5来阻止储料桶2内的原料和热风进入第一输送蛟龙12和第二输送蛟龙13内,热风利用率高,使用效果更佳。

参考图2,为了方便使用者确定储料桶2内的原料余量,储料桶2的内顶面上固定有可检测原料的堆积高度的红外线式位移传感器24,储料桶2内底面上固定有重量传感器25。使用者通过重量传感器25实时监测储料桶2内的原料重量,通过位移传感器24实时监测原料的堆积高度,通过原料的堆积高度和原料的重量综合判断原料的数量变化,判定误差小,方便使用者确定是否需要向储料桶2内补充原料。

参考图5,为了方便使用者取出未用完的原料,储料桶2上设置有开口26,储料桶2为方桶且开口26设置在在储料桶2的正面下部。开口26为方形,储料桶2上通过螺纹件可拆卸固定有用于封闭开口26的挡板261。使用者需要对储料桶2的内部进行检修或要彻底取出储料桶2内的原料时,顺序拆下螺纹件和挡板261,即可从开口26处操作,使用方便,方便使用者更换储料桶2内的原料。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将所有的原料一次性投入进料斗11中,并通过第一输送蛟龙12将原料运输至储料桶2中暂存,需要上料时通过第二输送蛟龙13将储料桶2内的原料投放进注塑机的进料口,投放过程中通过流量计14检测投放速度和投放量,并实时调整第二输送蛟龙13的输送速度,储料桶2内的原料打散轴3和打散叶31的旋转而不易板结,上料顺畅且效率高,通过上述操作免去了使用者一直上料且需要到高处上料的麻烦,节省人力,上料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