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9098发布日期:2020-06-20 16:09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模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技术中模具在进行脱模时存在以下弊端:一方面顶针板在向上顶出产品时的稳定性较差,脱模位置存在偏移现象,影响产品质量,产品顶出时,顶针还嵌入在产品的内部,若直接进行对产品抓取脱模,容易使产品损坏;另一方面,设备的脱模机构存在误动作的可能性,在模具还未完全顶出时动作机构之间将发生碰撞或对产品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脱模不稳定、定位不准确、产品易损坏、机构间有碰撞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模脚,所述模脚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下模,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有锥度定位块和顶针,且所述顶针板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焊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的端部活动铰接有锁杆,所述锁杆滑动设置在下模的内部,所述下模的一侧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气缸,气缸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开设有凹槽,且所述下模的顶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座,所述脱模座上开设有脱模槽孔,所述承重板穿过脱模槽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所述上模与下模相对设置,且上模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位于脱模座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顶针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两侧均装设有缓冲滚珠,所述导柱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滚珠与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部开设有与锥度定位块相匹配的锥度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杆嵌入在伸缩槽的内部,所述下模上开设有内槽,内槽的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座,所述转动杆的一侧与固定座活动铰接。

优选的,所述下模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与内槽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锁杆与滑孔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脚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模脚的内部开设有侧槽,所述连接板位于侧槽的内部,且侧槽与内槽的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导向槽、缓冲滚珠、锥度定位块、锥度槽等结构的设置,顶针板在向上移动将产品顶出时,顶针板在导柱上滑动,经过缓冲滚珠增加顶针板的移动稳定性,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和锥度槽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提升脱模精度,使产品的质量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缸、活塞杆、承重板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将产品顶出后,气缸驱动承重板对产品的底部进行承重,顶针复位后再由机械手将产品取出,确保取出产品时顶针与产品脱离,避免产品的外部有损伤。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杆、转动杆、锁杆、凹槽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板和顶针配合将产品顶出后,连接板在顶针板的作用下使转动杆转动,拉动锁杆向下滑动对承重板解锁,在解锁前承重板不会动作,消除了机构间存在碰撞可能性的隐患,对产品和设备进行了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的标号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承重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脱模座的侧视图。

图中:1底座、2模脚、21侧槽、3下模、31锥度槽、32内槽、33固定座、4顶板、5上模、51收纳槽、6支架、61气缸、62活塞杆、63承重板、631凹槽、7脱模座、8脱模槽孔、9顶针板、91锥度定位块、92导向槽、93缓冲滚珠、10顶针、11导柱、111滑槽、12连接板、13顶杆、14转动杆、15伸缩杆、16锁杆、17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注塑产品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和顶板4,所述底座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模脚2,模脚2的顶部通过六角螺钉连接有下模3,底座1的顶部焊接有导柱11,导柱11的外部滑动设置有顶针板9,顶针板9的顶部依次通过螺丝连接有锥度定位块91和顶针10,且顶针板9的一端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顶部焊接有顶杆13,顶杆1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伸缩杆15,伸缩杆15的端部活动铰接有锁杆16,锁杆16滑动设置在下模3的内部,下模3的一侧通过螺母螺栓固定有支架6,支架6的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气缸61,气缸61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62,通过顶杆13、转动杆14、锁杆16、凹槽631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板9和顶针10配合将产品顶出后,连接板12在顶针板9的作用下使转动杆14转动,拉动锁杆16向下滑动对承重板63解锁,在解锁前承重板63不会动作,消除了机构间存在碰撞可能性的隐患,对产品和设备进行了保护,活塞杆6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承重板63,承重板63上开设有凹槽631,且下模3的顶部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脱模座7,脱模座7上开设有脱模槽孔8,承重板63穿过脱模槽孔8的内部,通过导向槽92、缓冲滚珠93、锥度定位块91、锥度槽31等结构的设置,顶针板9在向上移动将产品顶出时,顶针板9在导柱11上滑动,经过缓冲滚珠93增加顶针板9的移动稳定性,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91和锥度槽31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提升脱模精度,使产品的质量提高,顶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模5,上模5与下模3相对设置,且上模5上开设有收纳槽51,收纳槽51位于脱模座7的正上方,顶针板9上开设有导向槽92,导向槽92的内壁两侧均装设有缓冲滚珠93,导柱1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111,缓冲滚珠93与滑槽111滑动连接,下模3的底部开设有与锥度定位块91相匹配的锥度槽31,转动杆14上开设有伸缩槽,伸缩杆15嵌入在伸缩槽的内部,下模3上开设有内槽32,内槽32的内壁一侧焊接有固定座33,转动杆14的一侧与固定座33活动铰接,下模3上开设有滑孔17,滑孔17与内槽32的内部相连通,锁杆16与滑孔17的内部滑动连接,模脚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其中一个模脚2的内部开设有侧槽21,连接板12位于侧槽21的内部,且侧槽21与内槽32的内部相连通,通过气缸61、活塞杆62、承重板63等结构的设置,在顶针10将产品顶出后,气缸61驱动承重板63对产品的底部进行承重,顶针10复位后再由机械手将产品取出,确保取出产品时顶针10与产品脱离,避免产品的外部有损伤。

本实施例中,本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产品注塑成型后,上模5与下模3开模,上、下模分离,随后再驱动机构左右下顶针板9向上滑动推动顶针10将产品顶出,驱动机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顶针板9在导柱11上滑动,通过缓冲滚珠93和滑槽111配合加强顶针板9的移动稳定性;

产品顶出时锥度定位块91嵌入到锥度槽31中,对脱模位置进行定位,避免产品偏移,提升加工精度,在顶针板9向上顶出的过程中,与之刚性连接的连接板12同时在侧槽21中向上移动,带动顶杆13推动转动杆14转动,转动杆14的另一端向下移动,设计伸缩杆15可在转动杆14中滑动,适应锁杆16在向下滑动时产生的位移差,脱模完成的同时,锁杆16正好脱离凹槽631的内部,在脱模之前,锁杆16将承重板63挡住,避免承重板63误动作;

进一步的,产品完全顶出后,气缸61经活塞杆62推动承重板63向左移动,使承重板63移动至产品的底部,凹槽631用于顶针10穿过,在承重板63移动到位后,顶针10复位,产品的底部由承重板63进行支撑,气缸61随后向右动作活塞杆62,使承重板63复位,而产品被脱模座7挡住掉落完成脱模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