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2541发布日期:2020-06-26 22:3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产品加工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



背景技术:

磁力吸盘换模系统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模具切换系统,是塑料制件生产的一个环节。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是一种模具切换系统,在塑件制造过程中,将模具从注塑机上取下放置模具库,或是将模具从模具库上取下正确安装到注塑机,实现多个模具之间的快速切换,从而提高加工效率。

现有换模系统主要有以下不足:

1.由于现有换模系统都是采用半自动化换模,对工人的依赖性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

2.现有换模系统对注塑机工作台依赖性强,不同注塑机之间的互换性较差,长期使用对注塑机精度影响较大。

3.现有换模系统模具加热过程在注塑机上进行,加工周期较长,加工效率低。

4.现有换模系统依赖人工对模具进行选择,模具库自动化程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快速、准确和高效的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解决了现有换模系统自动化程度差、加工周期长、效率低,不同注塑机之间的互换性较差,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由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所述执行机构由储存模具的模具库、运输机构、抬升机构、模具锁紧器和加热系统组成;所述模具锁紧器安装在注塑机上,运输机构、抬升机构联合输送模具于模具库和模具锁紧器之间;所述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活塞的运动,为运输机构提供动力,电路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动作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库包括转盘底座,缠绕有转盘线圈的转盘铁芯置于转盘底座内,转盘底座和齿轮均通过止转销与轴承套固定连接;齿轮与步进电机连接;

所述抬升机构包括模具台,模具台上设有圆形电磁吸盘,模具台的下端通过第五螺栓固定在模具架上,第一径向承重轴承与模具架的下端面能相对滑动,模具架通过第四螺栓与用于限制第一径向承重轴承的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第一径向承重轴承的内圈与第二曲板的上端过盈配合;另一第二曲板的下端安装第二径向承重轴承,两个第二曲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曲板,第一曲板、第二曲板均呈x状交叉设置,第一曲板的交叉部位、第二曲板的交叉部位分别与拉轴间隙配合,至少两个拉轴与弹簧板固定连接;

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轨道,第二径向承重轴承能在轨道上滑动,第二限位块通过第三螺栓与轨道的右端连接;右边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与第一压轴间隙配合,左边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上安装第二压轴,第二压轴通过螺栓与拉杆连接;轨道的中间设有s型的重力卡板,重力卡板右端设有卡槽,卡槽与第一压轴相配合;

所述模具锁紧器包括模具锁紧器底座,缠绕有线圈的铁芯置于模具锁紧器底座内,用于盖封铁芯的模具锁紧器端盖与模具锁紧器底座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模具锁紧器下方设有注塑机;

所述模具库的中心线、所述运输机构的轨道中心线和所述模具锁紧器的中心线共面;模具锁紧器位于轨道右端上方,模具库位于轨道左端上方,模具库的位置低于模具锁紧器的位置;

所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分布在模具库周围组成温控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杆与运输机构的拉杆连接;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启动开关s、单程接触开关s1、单程接触开关s2、单程接触开关s3、单程接触开关s4、单程接触开关s5、单程接触开关s6和单程速度开关sh1;单程接触开关s1安装在模具台上,单程接触开关s2安装在模具锁紧器上,单程接触开关s3安装在模具库上,单程接触开关s4安装在轨道的左端,单程接触开关s4与步进电机的电路连接,单程接触开关s5安装在轨道的右端;单程接触开关s6安装在注塑机的工作台上,启动开关s与液压控制系统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左端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单程速度开关sh1包括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左端固定,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滑块连接,滑块能在固定面上滑动,固定面随转盘底座转动或停止,第一触杆与第三弹簧固定,第一触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性触头p1和导电性触头p2;第一活动杆一端设有触头p3,触头p3的右半部分具有导电性,触头p3的左半部分具有绝缘性;第一活动杆的非触头端与第一弹簧固定,第一活动杆通过第一支点与线路a接通,第一活动杆能绕第一支点转动;第二活动杆一端设有触头p4,触头p4的右半部分具有导电性,触头p4的左半部分具有绝缘性;第二活动杆的非触头端与第二弹簧固定,第二活动杆通过第二支点与线路b接通,第二活动杆能绕第二支点转动;第三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导电性触头p1、导电性触头p2均位于触头p3、触头p4的左边,线路a与线路b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单程接触开关s1、单程接触开关s2、单程接触开关s3和单程接触开关s5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六弹簧,第六弹簧的上端与第二触杆固定连接,第二触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性触头p7和导电性触头p8;导电性触头p9与线路c接通,导电性触头p10与线路d接通;第三活动杆一端设有触头p5,第四活动杆一端设有触头p6,触头p5、触头p6的上半部分均具有导电性,触头p5、触头p6的下半部分均具有绝缘性;第三活动杆的非触头端与第四弹簧固定,第三活动杆通过第三支点与线路x接通,第三活动杆能绕第三支点转动;第四活动杆的非触头端与第五弹簧固定,第四活动杆通过第四支点与线路y接通,第四活动杆能绕第四支点转动;第六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导电性触头p7的上半部分与导电性触头p9接触,导电性触头p8的上半部分与导电性触头p10接触,线路c与线路d接通;触头p5、触头p6均位于导电性触头p7、导电性触头p8的下方,且触头p5与导电性触头p7不接触,触头p6与导电性触头p8不接触,线路x与线路y不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单程接触开关s4和单程接触开关s6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九弹簧,第九弹簧的上端与第三触杆固定连接,第三触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性触头p13和导电性触头p14;第五活动杆一端设有触头p11,第六活动杆一端设有触头p12,触头p11、触头p12的上半部分均具有导电性,触头p11、触头p12的下半部分均具有绝缘性;第五活动杆的非触头端与第七弹簧固定,第五活动杆通过第五支点与线路m接通,第五活动杆能绕第五支点转动;第六活动杆的非触头端与第八弹簧固定,第六活动杆通过第六支点与线路n接通,第六活动杆能绕第六支点转动;第九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触头p11与导电性触头p13不接触,触头p12与导电性触头p14不接触,线路m与线路n不接通。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泵,增压阀与液压泵相连,液压泵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液压缸左室连接,液压缸的右室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与油箱连接,液压缸的活塞上设有液压杆。

进一步的,所述重力卡板与短轴间隙配合,短轴分别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间隙配合,短轴与卡板底座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电磁吸盘上端通过第六螺栓连接有模具台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套和轴向承重轴承底座之间存在间隙,滚珠置于间隙中,间隙的底部设有滚珠保持架,滚珠保持架用于保证滚珠的轴线与轴向承重轴承底座的轴线共面;用于盖封转盘铁芯的转盘端盖和转盘底座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注塑机以模具库和加热系统为中心呈星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库以步进电机为动力选择模具,运输机构以液压缸为动力输送模具,通过重力卡板、弹簧板和液压系统的配合将模具平稳地从模具库上取下或将模具放置模具库上,通过控制电路实现一键换模,无人化操作,换模安全、快速,实现单分钟换模;模具锁紧器使得模具在注塑机上能取得正确位置,提高换模精度。

加热过程从内加工过程移到外加工过程,使得塑件加工过程与模具加热过程并行,缩短加工周期,提高加工效率。本系统能安装在地面以下,极大地节省工厂空间,提高工厂的空间利用率,减少热量散失,降低生产成本。若注塑机以模具库和加热系统为中心呈星形分布,本系统中的模具库和加热系统能够实现对多注塑机之间的共享,即多台注塑机可以共享一个模具库和一个加热系统,节约能源,延长注塑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紧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模具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行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图。

图10是图9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路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液压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程速度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程接触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种单程接触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库,2.运输机构,3.抬升机构,4.模具锁紧器,5.第一螺栓,6.转盘底座,7.轴承套,8.转盘端盖,9.转盘线圈,10.转盘铁芯,11.第二螺栓,12.滚珠,13.轴向承重轴承底座,14.滚珠保持架,15.止转销,16.齿轮,17.模具台压板,18.第六螺栓,19.圆形电磁吸盘,20.模具台,21.模具架,22.第一限位块,23.第一径向承重轴承,24.第一曲板,25.弹簧板,26.拉轴,27.第二曲板,28.加热系统,29.第二限位块,30.第三螺栓,31.第一压轴,32.螺母,33.第二压轴,34.拉杆,35.短轴,36.卡板底座,37.第一套筒,38.重力卡板,39第二套筒,40.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1.第五螺栓,42.轨道,43.第四螺栓,44.液压杆,45.加热线圈,46.液压泵,47.增压阀,48.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9.液压缸,50.油箱,51.第一支点,52.第一弹簧,53.第一活动杆,54.第二支点,55.第二弹簧,56.第二活动杆,57.第一触杆,58.第三弹簧,59.滑块,60.第四弹簧,61.第三活动杆,62.第三支点,63.第五弹簧,64.第四活动杆,65.第四支点,66.第六弹簧,67第二触杆,68.第五活动杆,69.第五支点,70.第七弹簧,71.第八弹簧,72.第六支点,73.第六活动杆,74.第三触杆,75.第九弹簧,76.模具锁紧器底座,77.模具锁紧器端盖,78.线圈,79.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安全快速转换模系统,由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2所示,执行机构由运输机构2、抬升机构3、模具库1、模具锁紧器4、加热系统28组成;模具库1的中心线、轨道中心线和模具锁紧器4的中心线共面,模具锁紧器4位于运输机构2的轨道42右端上方,模具库1位于运输机构2的轨道42左端上方,模具库1的位置低于模具锁紧器4的位置;模具库1用来储存模具,加热系统28用来对模具加热,运输机构2、抬升机构3联合用来在模具库1与模具锁紧器4之间输送模具,模具锁紧器4安装在注塑机上,使得模具在注塑机上能取得正确位置;控制系统由液压控制系统和电路控制系统组成,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液压缸活塞的运动,为运输机构2提供动力,电路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整个系统的动作过程。

模具紧锁器4的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模具锁紧器端盖77将缠绕有线圈78的铁芯79压入模具锁紧器底座76内,模具锁紧器端盖77与模具锁紧器底座76通过第一螺栓5连接。模具锁紧器4下方设有注塑机,使得模具在注塑机上能取得正确位置,提高换模精度。

模具库1的结构,如图4所示,转盘铁芯10置于转盘底座6内,通过转盘端盖8盖封,转盘铁芯10上缠绕有转盘线圈9,转盘端盖8和转盘底座6通过第二螺栓11连接;轴承套7和轴向承重轴承底座13之间存在间隙,滚珠12置于间隙中,间隙的底部设有滚珠保持架14,用于保证滚珠12的轴线与轴向承重轴承底座13的轴线共面,转盘底座6和齿轮16均通过止转销15与轴承套7固定连接;齿轮16和步进电机连接,对模具进行选择。

运输机构2和抬升机构3的结构,如图5-8所示,模具台20上端设有圆形电磁吸盘19,圆形电磁吸盘19上端通过第六螺栓18连接有模具台压板17,模具台20下端通过第五螺栓41固定在模具架21上,第一径向承重轴承23与模具架21的下端面能相对滑动,模具架21通过第四螺栓43与第一限位块22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22用以限制模具架21与第一径向承重轴承23的相对滑动,第一径向承重轴承23的内圈与第二曲板27的上端过盈配合;另一第二曲板27的下端安装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两个第二曲板2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曲板24,第一曲板24、第二曲板27均呈x状交叉设置,第一曲板24的交叉部位、第二曲板27的交叉部位分别与拉轴26间隙配合,至少两个拉轴26与弹簧板25固定连接;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能在轨道42上滑动,第二限位块29通过第三螺栓30与轨道42的右端连接;右边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与第一压轴31间隙配合,拉轴26和第一压轴31联合限定第一曲板24和第二曲板27的轴向移动;左边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上安装第二压轴33,第二压轴33通过螺栓与拉杆34连接,拉杆34与液压杆44连接;轨道42的中间设有s型的重力卡板38,重力卡板38右端设有卡槽,卡槽与第一压轴31相配合,重力卡板38与短轴35间隙配合,短轴35分别与第一套筒37和第二套筒39间隙配合,短轴35与卡板底座36间隙配合。

如图9-10所示,加热系统28采用加热线圈45对模具加热,加热线圈45为圆形,分布在模具库1周围组成温控系统,随时对模具实施加热,在塑件加工的同时,加热系统28对下一模具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塑件加工过程与模具加热过程并行。

液压控制系统,如图12所示,增压阀47与液压泵46相连,液压泵46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与液压缸49左室连接,液压缸49的右室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与油箱50连接,液压缸49的活塞上设有液压杆44;液压泵46将液压油送入增压阀47增压后,经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流入液压缸49左室,液压缸49右室的液压油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流入油箱50,从而完成液压回路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系统:

单程接触开关的分布:单程接触开关s1安装在模具台20上,单程接触开关s2安装在模具锁紧器4上,单程接触开关s3安装在模具库1上,单程接触开关s4安装在轨道42的左端,单程接触开关s5安装在轨道42的右端;单程接触开关s6安装在注塑机的工作台上;启动开关s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左端电路连接。

单程速度开关sh1的结构,如图13所示,单程速度开关sh1安装在转盘底座6上,第三弹簧58的左端固定,第三弹簧58的右端与滑块59连接,滑块59能在固定面上滑动,固定面随转盘底座6转动或停止,第一触杆57与第三弹簧58固定,第一触杆57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性触头p1和导电性触头p2;第一活动杆53一端设有触头p3,触头p3的右半部分具有导电性,触头p3的左半部分具有绝缘性;第一活动杆53的非触头端与第一弹簧52固定,第一活动杆53通过第一支点51与线路a接通,第一活动杆53能绕第一支点51转动;第二活动杆56一端设有触头p4,触头p4的右半部分具有导电性,触头p4的左半部分具有绝缘性;第二活动杆56的非触头端与第二弹簧55固定,第二活动杆56通过第二支点54与线路b接通,第二活动杆56能绕第二支点54转动;第三弹簧58处于自由状态时,导电性触头p1、导电性触头p2均位于触头p3、触头p4的左边,线路a与线路b断开。

单程速度开关sh1的工作原理:第三弹簧58处于自由常态时,线路a和线路b断开;当转盘底座6转动时,由于滑块59受到向心力,第三弹簧58伸长,导电性触头p1与触头p3的绝缘部分接触、导电性触头p2与触头p4的绝缘部分接触后继续向右运动,此时线路a和线路b不会被接通;当转盘底座6停止转动时,由于第三弹簧58的弹力作用,第三弹簧58恢复收缩,滑块59将被拉至初始位置,期间导电性触头p1与触头p3的导电部分接触、导电性触头p2与触头p4的导电部分接触,线路a和线路b接通。

单程接触开关s1、单程接触开关s2、单程接触开关s3和单程接触开关s5的结构相同,结构如图14所示,第六弹簧66的上端与第二触杆67固定连接,第二触杆67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性触头p7和导电性触头p8;导电性触头p9与线路c接通,导电性触头p10与线路d接通;第三活动杆61一端设有触头p5,第四活动杆64一端设有触头p6,触头p5、触头p6的上半部分均具有导电性,触头p5、触头p6的下半部分均具有绝缘性;第三活动杆61的非触头端与第四弹簧60固定,第三活动杆61通过第三支点62与线路x接通,第三活动杆61能绕第三支点62转动;第四活动杆64的非触头端与第五弹簧63固定,第四活动杆64通过第四支点65与线路y接通,第四活动杆64能绕第四支点65转动;第六弹簧66处于自由状态时,导电性触头p7的上半部分与导电性触头p9接触,导电性触头p8的上半部分与导电性触头p10接触,线路c与线路d接通;触头p5、触头p6均位于导电性触头p7、导电性触头p8的下方,且触头p5与导电性触头p7不接触,触头p6与导电性触头p8不接触,线路x与线路y不接通。

单程接触开关s1、单程接触开关s2、单程接触开关s3和单程接触开关s5的工作原理:第六弹簧66处于自由状态时,线路c与线路d接通;线路x与线路y不接通;当第二触杆67受压时,随着第六弹簧66的压缩,导电性触头p7、导电性触头p8运动到gh位置,导电性触头p7离开导电性触头p9,导电性触头p8离开导电性触头p10,线路c与线路d断开;同时,导电性触头p7与触头p5的导电部分接触,导电性触头p8与触头p6的导电部分接触,线路x与线路y接通;随着第六弹簧66继续被压缩,导电性触头p7、导电性触头p8继续向下运动到ef位置,线路x与线路y断开,线路c与线路d断开;由于第六弹簧66的弹力,第六弹簧66恢复伸长,导电性触头p7、导电性触头p8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导电性触头p7与触头p5的绝缘部分接触,导电性触头p8与触头p6的绝缘部分接触,线路x和线路y不会被接通。

单程接触开关s4和单程接触开关s6的结构相同,如图15所示,第九弹簧75的上端与第三触杆74固定连接,第三触杆74的两端分别设有导电性触头p13和导电性触头p14;第五活动杆68一端设有触头p11,第六活动杆73一端设有触头p12,触头p11、触头p12的上半部分均具有导电性,触头p11、触头p12的下半部分均具有绝缘性;第五活动杆68的非触头端与第七弹簧70固定,第五活动杆68通过第五支点69与线路m接通,第五活动杆68能绕第五支点69转动;第六活动杆73的非触头端与第八弹簧71固定,第六活动杆73通过第六支点72与线路n接通,第六活动杆73能绕第六支点72转动;第九弹簧75处于自由状态时,触头p11与导电性触头p13不接触,触头p12与导电性触头p14不接触,线路m与线路n不接通。

单程接触开关s4和单程接触开关s6的工作原理:第九弹簧75处于自由状态时,线路m与线路n不接通,当第三触杆74受压时,随着第九弹簧75的压缩,导电性触头p13与触头p11的上半部分接触,导电性触头p14与触头p12的上半部分接触,线路m与线路n接通,随着第九弹簧75继续压缩,导电性触头p13、导电性触头p14继续向下运动,导电性触头p13离开触头p11,导电性触头p14离开触头p12,线路m与线路n不接通,当第三触杆74不受压时,第九弹簧75的弹性恢复,导电性触头p13、导电性触头p14向上运动,导电性触头p13与触头p11的下半部分接触,导电性触头p14与触头p12的下半部分接触,线路m与线路n不接通。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输入所选模具信息,按下启动开关s,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左端电路接通,液压缸49的活塞通过连接杆带着拉杆34一起伸长,拉杆34推动第二压轴33进而推动整个运输机构2向右运动,当第一压轴31被第二限位块29限制时,第一压轴31位置暂时不再发生改变,随着第二压轴33继续向右运动,模具台20被抬起;当模具台20上的单程接触开关s1受到注塑机上模具的挤压时单程接触开关s1闭合,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左端电路被切断,模具锁紧器4上的吸盘电路被切断,模具从模具锁紧器底座76上释放,圆形电磁吸盘19上的电路接通,模具被锁到模具台20上,模具锁紧器张开电路被接通;当安装在注塑机工作台上的单程接触开关s6受到模具锁紧器4挤压时,模具锁紧器张开电路被切断,模具锁紧器4停止张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右端电路被接通,液压缸49的活塞通过连接杆带着拉杆34缩短,在模具及模具架21的重力作用下,第一压轴31位置不发生改变,第二压轴33随着拉杆34向左运动;当模具及模具架21的重力与弹簧板25的变形弹力相等时,模具的垂直位移不再发生改变,此时模具及模具运输机构2一起向左运动,第一压轴31也向左运动;当第二压轴33接触到重力卡板38的非开槽端时,非开槽端被压下,开槽端被抬起,当第一压轴31经过开槽端时被卡在卡槽内,第一压轴31位置不再发生改变,由于第二压轴33继续向左运动,模具向下运动;当安装在转盘底座6上的单程接触开关s3受到模具挤压时,圆形电磁吸盘19上的电路被切断,模具被从模具台20上释放,模具库1上的电磁吸盘电路被接通,模具被锁在转盘底座6上;当轨道42左端的单程接触开关s4受到与第二压轴33同轴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的挤压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右端电路被切断,液压缸49的活塞停止移动,步进电机的电路被接通,带动模具库1转过一定角度切换到下一模具;由于向心力作用,单程速度开关sh1被启动,当单程速度开关sh1检测到模具库1停止转动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左端电路被接通,液压缸49的活塞伸长,通过连接杆带动拉杆34向右运动;当模具台20上的s1受到挤压时,模具库1上的电磁吸盘电路被切断,模具从模具库1上释放,圆形电磁吸盘19上的电路被接通,模具被锁到模具台20上;当轨道42右端的单程接触开关s5受到与第二压轴33同轴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的挤压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左端电路被切断,液压缸49的活塞停止移动,模具锁紧器闭合电路被接通;当安装在模具锁紧器底座76上的单程接触开关s2受到挤压时,模具锁紧器闭合电路被切断,模具锁紧器4停止闭合;圆形电磁吸盘19上的电路被切断,模具从模具台20上被释放;模具锁紧器闭合电路被接通,模具被锁在模具锁紧器4上;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右端电路被接通,液压缸49活塞收缩;当轨道42左端的单程接触开关s4受到与第二压轴33同轴的第二径向承重轴承40的挤压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8的右端电路被切断,液压缸49活塞停止移动;至此,一个控制周期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