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3002发布日期:2020-09-23 01:34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特别是涉及pe给水管管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管最常用的是pe水管,安全,无毒,安装方便,价格低廉等诸多原因,使其成为家装最常用的水管,给水管各项性能指标都比较严,特别是用在生活饮用水上面,需要管道具有无毒无辐射,不能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耐腐能力要好,而现有的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较大型,使用者在拆装时十分的不便捷,影响到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且因为是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外缠绕的方式为环绕式,成品边缘容易出现成型时留下的压合边,影响到外观,故而,我们提出使用者在外筒与内筒连接过程中,仅需要转动外筒即可,拆装工作均方便,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成品出产时边缘不易出现压合边,提高美观的优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使用者在拆装时十分的不便捷,影响到使用者的工作效率,且因为是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外缠绕的方式为环绕式,成品边缘容易出现成型时留下的压合边,影响到外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所述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包括:

外筒,所述外筒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且支架顶端中心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支杆,所述支杆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芯,且支杆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侧杆,所述侧杆末端内侧均焊接有弧板,且支杆正上方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呈环绕开有滑道,且连接块顶端焊接有连接板;

内筒,所述内筒套接在外筒内部,且内筒底端设置有托盘,所述内筒底端嵌入设置于托盘内,且托盘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支架位于外筒顶端左右侧之间,且支杆通过支架与外筒连接,并支杆位于外筒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位于弧板之间,且转芯嵌入设置于连接块底端,所述转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弧板之间相对应,且弧板均位于滑道内部,所述弧板通过转芯与滑道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支杆呈上下垂直排布,且支杆通过转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筒和内筒呈重叠排布,且外筒底部延伸至托盘内部,所述外筒底部通过螺纹与托盘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使用者在外筒外侧转动外筒,让外筒在内筒外下降的同时进行转动;

外筒转动的同时支杆也会进行转动,转芯在连接块的底端进行转动,而侧杆同样进行转动,避免外筒出现大弧度晃动,转芯和弧板均可支持外筒的转动工作,外筒转动的状态下,表面的螺纹状与内筒表面的螺纹状不会出现冲突,可顺利的将外筒放下,且因为使用者在外筒与内筒连接过程中,仅需要转动外筒即可,拆装工作均方便,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外筒底部与托盘的之间为密封连接,这时外筒与内筒完成连接,外筒与内筒之间相隔有缝隙,使用者可将制作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倒入到外筒与内筒之间相隔的缝隙中,倒入后等待成型,成型完毕后,使用者再将外筒吊起,同时旋转外筒,外筒会以转动的方式从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外脱离出来,因为采用的是全包围形式对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进行成型,所以成品出产时边缘不易出现压合边,提高美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块结构配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结构:外筒1、支架101、支杆2、转芯201、侧杆202、弧板203、连接块3、滑道301、连接板302、内筒4、托盘401、螺纹4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所述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模具包括:

外筒1,所述外筒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01,且支架101顶端中心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支杆2,所述支杆2顶端固定连接有转芯201,且支杆2左右两侧均焊接有侧杆202,所述侧杆202末端内侧均焊接有弧板203,且支杆2正上方设置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外壁呈环绕开有滑道301,且连接块3顶端焊接有连接板302,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外筒1连接在外部的起吊设备上,连接板302顶面四侧均开有螺孔,使用者把外部螺栓拧入到螺孔中,通过外部的螺栓将连接板302连接好,连接板302被安装好;

如图1-图3所示,内筒4,所述内筒4套接在外筒1内部,且内筒4底端设置有托盘401,所述内筒4底端嵌入设置于托盘401内,且托盘401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架101位于外筒1顶端左右侧之间,且支杆2通过支架101与外筒1连接,并支杆2位于外筒1正上方,连接板302被安装好后,外筒1被间接的安装好,外筒1被安装好后,使用者把托盘401平稳放置好,使用者再操控外部的起吊设备将外筒1吊起,且将外筒1对准内筒4放下,外筒1套接在内筒4外部,且因为外筒1和内筒4外表面均有与给水管外缠绕层形状相同的环绕螺纹状,所以外筒1和内筒4之间无法被直接连接,使用者在外筒1外侧转动外筒1,让外筒1在内筒4外下降的同时进行转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接块3位于弧板203之间,且转芯201嵌入设置于连接块3底端,所述转芯201与连接块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3与支杆2呈上下垂直排布,且支杆2通过转芯201与连接块3转动连接,因为此时的连接块3呈固定状态,所以外筒1转动的同时支杆2也会进行转动,转芯201在连接块3的底端进行转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弧板203之间相对应,且弧板203均位于滑道301内部,所述弧板203通过转芯201与滑道301滑动连接,而侧杆202同样进行转动,弧板203呈弧形,且弧板203的弧度与滑道301的弧度一致,弧板203通过侧杆202在滑道301中转动,通过弧板203与滑道301提高外筒1转动时的稳定性,避免外筒1出现大弧度晃动,转芯201和弧板203均可支持外筒1的转动工作,外筒1转动的状态下,表面的螺纹状与内筒4表面的螺纹状不会出现冲突,可顺利的将外筒1放下;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外筒1和内筒4呈重叠排布,且外筒1底部延伸至托盘401内部,所述外筒1底部通过螺纹与托盘401转动连接,随着外筒1的位置持续下降,外筒1的底部渐渐延伸到托盘401内部,转动时的外筒1通过螺纹与托盘401进行转动连接,所以外筒1底部与托盘401的之间为密封连接,这时外筒1与内筒4完成连接,外筒1与内筒4之间相隔有缝隙,使用者可将制作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倒入到外筒1与内筒4之间相隔的缝隙中,倒入后等待成型,成型完毕后,使用者再将外筒1吊起,同时旋转外筒1,外筒1会以转动的方式从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外脱离出来,因为采用的是全包围形式对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进行成型,所以成品出产时边缘不易出现压合边,提高美观,且因为使用者在外筒1与内筒4连接过程中,仅需要转动外筒1即可,拆装工作均方便,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通过外部的螺栓将连接板302连接好,外筒1被间接的安装好,外筒1被安装好后,使用者再操控外部的起吊设备将外筒1吊起,因为外筒1和内筒4外表面均有与给水管外缠绕层形状相同的环绕螺纹状,所以外筒1和内筒4之间无法被直接连接,使用者在外筒1外侧转动外筒1,外筒1转动的同时支杆2也会进行转动,转芯201在连接块3的底端进行转动,侧杆202同样进行转动,通过弧板203与滑道301提高外筒1转动时的稳定性,外筒1转动的状态下,表面的螺纹状与内筒4表面的螺纹状不会出现冲突,可顺利的将外筒1放下,随着外筒1的位置持续下降,外筒1的底部渐渐延伸到托盘401内部,转动时的外筒1通过螺纹与托盘401进行转动连接,所以外筒1底部与托盘401的之间为密封连接,这时外筒1与内筒4完成连接,外筒1与内筒4之间相隔有缝隙,使用者可将制作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倒入到外筒1与内筒4之间相隔的缝隙中,倒入后等待成型,成型完毕后,使用者再将外筒1吊起,外筒1会以转动的方式从pe给水管管外缠绕包覆层的材料外脱离出来,成品出产时边缘不易出现压合边,提高美观,且因为使用者在外筒1与内筒4连接过程中,仅需要转动外筒1即可,拆装工作均方便,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