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高光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05625发布日期:2020-07-24 17:05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高光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蒸汽高光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个人消费品迅速成为了社会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也日益提高,汽车装饰件也日益新颖、造型曲面也越来越复杂。例如:以往的皮纹格栅、钣金a/b/c柱、由喷涂或水转印工艺制成的换挡和开关面板现在都要求高光品质。

蒸汽高光模具近年来主要运用于电视机面框,该模具工艺是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将注塑模具的型腔或型芯快速加热至接近或者高于聚合物的热变形温度,然后将聚合物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在注射和保压过程中就开始快速冷却模具型腔或者型芯,当模具温度被冷却到一定程度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即可得到具有高光、高亮表面的产品。

蒸汽高光模具要求在模具加热、冷却过程中模具各部分温度均匀。如图1所示,传统蒸汽高光模具包括模板1和型芯2,型芯2内设置有用于加热和冷却的通道,受通道结构的限制,传统蒸汽高光模具只能适用于表面平直产品,对于汽车上表面复杂的零部件,传统蒸汽高光模具上的通道无法实现均匀热交换,导致产品表面光影效果不一致,从而影响产品的品质。而立柱护板的边缘形状并不平直,多带曲面以及凸起结构,热应力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开裂,因此需要一款适用于立柱护板便于其成形时均匀散热,以防模具热疲劳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蒸汽高光模具用于生产立柱护板时因模具表面形状分布不均匀,造成应力分布不集中导致模具热疲劳开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高光模具,包括,承载组件,包括外模板、型芯和连接管,所述型芯设置于外摸板内,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外摸板和所述连接管;热传递组件,包括推动块、容置腔和冷却液,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型芯中,所述推动块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与外侧连通处,所述冷却液填充于于所述容置腔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冷却槽,所述第二冷却槽通过第一导向槽与外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块包括第一顶出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顶出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冷却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置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型芯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二冷却槽通过沉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模板内设置有放置内槽,所述放置内槽位于所述外模板内侧的内开口与所述卡槽位置对应,并在所述外模板侧面有侧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凸轮轴,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外模板侧面,所述凸轮轴设置于所述放置内槽内;所述凸轮轴凸轮部分设置于所述内开口出,所述凸轮轴轴部分穿过所述侧开口与所述电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推动块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块底部并穿过沉孔与所述凸轮轴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槽底部设置有回位弹簧与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高光模具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冷却槽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模具可使模具内部热能分布均匀,避免热应力集中,防止模具热疲劳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传统蒸汽高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蒸汽高光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蒸汽高光模具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a-a剖视图中承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3b-b剖视图中承载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蒸汽高光模具中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高光模具,包括承载组件100和热传递组件200,其中承载组件100包括外模板101、型芯102和连接管103,型芯102设置于外摸板101内,连接管103连接外摸板101和连接管103;热传递组件200包括推动块201、容置腔202和冷却液203,容置腔202设置于型芯102中,推动块201设置于容置腔202与外侧连通处,冷却液203填充于于容置腔202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该蒸汽高光模具为用于生产立柱护板的模具,其可以有效在模具进行高效的热传递,以使内部温度均匀,避免热应力集中,防止模具热疲劳开裂,以保证模具的寿命和塑件制品的精度。应说明的是,图2~8仅给出了模具整体的下半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说明其内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实际的模具整体应为上半模与下半模的结合,用于对产品的浇筑和成形。因上半模的内部结构与导热原理与下半模相似,故只对下半模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的,型芯102设置于外摸板101内侧,其一端与外模板101表面形状配合,用于将型芯102稳定的装入外模板101内侧固定;型芯102的另一端表面形状为待成形的零件表面形状,以满足零件的生产需求。在型芯装入外模板101内侧后,需从侧面插入连接管103,以将型芯102稳定的设置于外模板101内固定。容置腔202与型芯102与零件接触的一端表面相通,推动块201设置于相通处,冷却液203设置于容置腔202内,推动块201将冷却液203密封于容置腔内。冷却液203设置于容置腔内具有吸热润滑的作用,因此在对向模具内浇筑高温液态原料时可有效进行热传递,使模具承受热应力均匀分布。

实施例2

参照图2~8,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容置腔202包括第一导向槽202a和第二冷却槽202b,第二冷却槽202b通过第一导向槽202a与外部连通。推动块201包括第一顶出块201a和第二限位块201b,第一顶出块201a设置于第一导向槽202a内,第二限位块201b设置于第二冷却槽202b内。第二限位块201b上设置有通孔201b-1。第一导向槽202a和第二冷却槽202b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出块201a可沿着第一导向槽202a向上运动,在模具内零件冷却成形后,可将零件顶出便于零件脱模。第二限位块201b设置于第二冷却槽202b内,用于将第一顶出块201a限制在容置腔202内,同时对第一顶出块201a可将成形零件顶起的高度进行限制。因此第二限位块201b的截面大于第一顶出块201a的截面,且第二冷却槽202b的截面形状大小与第二限位块201b的相配合。为了保证第一顶出块201a对设置于容置腔202内冷却液203的密封性,第一导向槽202a和第二冷却槽202b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以保证第一顶出块201a在沿着第一导向槽202a运动时可保持高密封性,是冷却液203不会进入到第一导向槽202a内,更不会进入到零件浇筑腔内。由于冷却液203将第二冷却槽202b内充满,第二限位块201b有配合设置于第二冷却槽202b内,因此第二冷却槽202b内被第二限位块201b隔离为两部分空间,两部分空间内均填充有冷却液203,因第二冷却槽202b内部空间整体处于密封,故上下两部分空间内冷却液203对第二限位块201b的压力处于平衡状态,故无法使第二限位块201b在第二冷却槽202b内运动将第一顶出块201a带出第一导向槽202a内,从而把成形零件顶出辅助脱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故设置通孔201b-1于第二限位块201b上,以将被第二限位块201b隔开的第二冷却槽202b的两部分空间相连,其内的冷却液203得以相互流通,第二限位块201b可在第二冷却槽202b内自由滑动。密封件为密封垫片。

实施例3

参照图2~8,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型芯102底部设置有卡槽102a,卡槽102a与第二冷却槽202b通过沉孔102b连通。外模板101内设置有放置内槽101a,放置内槽101a位于外模板101内侧的内开口101a-1与卡槽102a位置对应,并在外模板101侧面有侧开口101a-2。该蒸汽高光模具还包括,驱动组件300,包括电机301和凸轮轴302,电机301设置于外模板101侧面,凸轮轴302设置于放置内槽101a内;凸轮轴302凸轮部分设置于内开口101a-1出,凸轮轴302轴部分穿过侧开口101a-2与电机301连接。推动块201还包括推杆201c,推杆201c设置于第二限位块201b底部并穿过沉孔102b与凸轮轴302接触。第二冷却槽202b底部设置有回位弹簧202b-1与第二限位块201b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推动块201在容置腔202内的运动由驱动组件300进行驱动。具体的,推杆201c设置于第二限位块201b底部,对推杆施以向上的力即可将第一顶出块201a推出第一导向槽202a将成形零件你顶出脱模。设置于第二冷却槽202b底部与第二限位块201b底部连接的回位弹簧202b-1用于在撤去将推杆201c向上顶的外力时,可以使第一顶出块201a回位,回到第一导向槽202a内。具体的,推动块201在受力整体向上运动时,回位弹簧202b-1处于拉伸状态,储集弹性势能,在撤去对推动块201的外力后,回位弹簧202b-1会回位,即将推动块201拉回原位。

对推杆201c的推力由电机301驱动凸轮轴302实现,推杆201c在回位弹簧202b-1的作用下始终与凸轮轴302的凸轮部分接触,在凸轮轴302转动时,因凸轮部分与推杆201c的接触点距凸轮轴302的转动轴心的距离发生改变,故实现将推杆201c向上推,又在回位弹簧202b-1作用下下降,实现推动块201的上下起伏。应说明的是,凸轮轴302的凸轮部分处于内开口101a-1与卡槽102a共同组成的空间内,推杆201c穿过沉孔102b与凸轮轴302接触。同时凸轮轴302与内开口101a-1和卡槽102a的连接也对型芯102在外模板101中的固定起辅助作用。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