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伞骨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0367发布日期:2020-07-04 01:24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纤伞骨成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纤伞骨成型生产线。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伞一般包括手柄、伞杆、伞骨、伞帽、以及伞面,随着科技的发展,伞也有了变化,从之前的油纸伞,到现在花样繁多的伞,随着伞面的改变,伞骨也有了改变,以前的伞骨大多为木质、竹制伞骨,后来出现有铁制的伞骨,铁铁制伞骨具有坚硬不易折断,防风性好,生产成本低的优点,但是铁制伞骨使用时间长后极易生锈。随着产品不断升级,现在越来越多的伞骨采用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做的伞骨与钢骨铁骨相比,具有不生锈、耐高温、防风抗暴雨的特点,做出的伞架不容易折断,结实耐用。

现有技术中生产伞骨的设备品质繁多,但是多数设备不能做到伞骨的一次成型,这就导致伞骨在加工过程中需多次转运,伞骨不能连续生产,一方面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常因转运可靠性低造成伞骨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玻纤伞骨成型生产线,通过沿着机架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浸胶槽、挤出模具、牵引机构和切断机构,玻璃纤维纱经浸胶槽浸胶处理后在挤出模具的作用下胶凝并固化成半成品且经牵引机构拉拔并传送至切断机构切割成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伞骨不能连续生产、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纤伞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机架,沿着机架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浸胶槽、挤出模具、牵引机构和切断机构,所述浸胶槽内盛放用于玻璃纤维纱浸渍的树脂胶,所述挤出模具包括通过加热控制的上模和下模且因加热温度不同依次划分为预热区、胶凝区和固化区,上模和下模之间设有用于半成品挤出的孔,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压紧或松开半成品的升降单元和驱动升降单元往返于挤出模具和切断机构之间的牵引丝杠,所述切断机构用于将半成品定长切割成伞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沿着机架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浸胶槽、挤出模具、牵引机构和切断机构,玻璃纤维纱经浸胶槽浸胶处理后在挤出模具的作用下胶凝并固化成半成品且经牵引机构拉拔并传送至切断机构切割成段,从玻璃纤维纱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成段的伞骨,保证了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而且无需人工频繁转运,劳动强度低,产品品质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线传动简图。

图中:机架1、导纱板10、导向机构11、导向轴110、浸胶槽2、挤出模具3、上模31、下模32、牵引机构4、升降单元40、压板401、升降气缸402、切断机构5、切刀组件50、滑块501、切刀502、转动丝杠503、夹紧组件51、压块511、夹紧气缸512、传送板6、传送管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玻纤伞骨成型生产线,其包括机架1,沿着机架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有浸胶槽2、挤出模具3、牵引机构4和切断机构5,所述浸胶槽2内盛放用于玻璃纤维纱浸渍的树脂胶,所述挤出模具3包括通过加热控制的上模31和下模32且因加热温度不同依次划分为预热区、胶凝区和固化区,上模31和下模32之间设有用于半成品挤出的孔,所述牵引机构4包括压紧或松开半成品的升降单元40和驱动升降单元40往返于挤出模具3和切断机构5之间的牵引丝杠,所述切断机构5用于将半成品定长切割成伞骨。具体的,所述升降单元40包括作用于半成品的压板401和驱动压板401上下运动以压紧或松开半成品的升降气缸402。机架1的起始端还设置有导纱板10,所述导纱板10上均匀开设多个用于玻璃纤维纱穿梭进入所述浸胶槽2的导纱孔。浸胶槽2和挤出模具3之间还设置有导向机构11,所述导向机构11包括竖直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两个立柱和可拆卸式设置在两个立柱之间的导向轴110。

本方案通过设置浸胶槽2并在浸胶槽2的输入端设置导纱板10,玻璃纤维纱经导纱板10进入浸胶槽2浸透树脂胶液,在浸胶槽2的输出端设置导向机构11,导向机构11包括设置在机架1两侧的两个立柱和可拆卸设置在立柱之间的导向轴110,浸胶后的玻璃纤维纱环绕导向轴110进入到挤出模具3,导纱板10和导向机构11的设置给玻璃纤维纱的路径进行限定,有效提高浸胶效果,同时使得浸胶后的玻璃纤维纱顺利进入到挤出模具3,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挤出模具3包括上模31和下模32,半成品从上模31和下模32之间的孔挤出,上模31和下模32均带加热控制,因加热温度的不同挤出模具3依次划分为预热区、胶凝区和固化区,包覆在玻璃纤维纱外的树脂胶液在预热区中温度逐渐升高,粘度降低,通过预热区后,树脂体系开始胶凝、固化,基本固化的树脂体系以均匀的速度在模具表面摩擦运动,在固化区继续固化成半成品,以保证出模时有足够的固化度;牵引机构4由升降气缸402驱动,压板401压紧半成品的同时在牵引丝杠的作用下,将半成品持续从挤出模具3中拉拔并传送至切断机构5,随后压板401由升降气缸402驱动而松开半成品,牵引机构4在牵引丝杠的作用下回位,周而复始,在传送的同时起到拉直的效果,切断机构5用于将半成品定长切割成伞骨,全过程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为了使固化成型后的半成品进一步冷却,本方案增设了传送板6,具体的,牵引机构4和切断机构5之间还设置有传送板6,所述传送板6上设置多个传送管60。所述传送板6倾斜设置在切断机构5上方。在牵引机构4和切断机构5之间设置传送板6,延长了半成品的传送路径,为半成品的冷却定型提供了时间,使得半成品进一步冷却,设置传送管60以减少半成品之间的摩擦,规范了半成品的传送路径,进一步保证产品品质,此外,将传送板6设置在上层,节省了占地面积,使得整个生产线结构紧凑。

上述方案中的切断机构55的一种实现方式为,所述切断机构5包括用于滑动切割半成品的切刀组件50和用于定长压紧半成品并输送至切刀组件50的夹紧组件5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感应半成品长度的行程开关。所述切刀组件50包括滑块501和设置在滑块501底部的切刀502,所述滑块501可滑动的设置在连接在机架1两侧的转动丝杠503上。所述夹紧组件51包括压紧或松开半成品的压块511和驱动压块511上下运动的夹紧气缸512,所述夹紧组件51由传送丝杠驱动以输送半成品至切刀组件50。

本方案通过设置夹紧组件51,具体通过夹紧气缸512驱动压块511夹紧半成品且夹紧组件51在传送丝杠的作用下可以靠近切刀组件50,当传送到特定长度时,行程开关反馈至控制系统从而驱动转动丝杠503转动带动滑块501在垂直于半成品传送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切刀502对半成品进行切割,夹紧组件51松开半成品并在传送丝杠的作用下不断远离夹紧组件51然后再次压紧半成品并不断靠近切刀组件50,依次反复完成伞骨的定长切割。

上述方案中的浸胶槽2的一种优选结构为,所述浸胶槽2外壁上还设置有夹套,所述夹套内盛放加热水。本方案通过调控夹套中的水温来保持树脂胶液的温度,防止因树脂胶液中溶剂挥发而造成树脂粘度增大,进一步保证浸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玻璃纤维纱经导纱板进入浸胶槽浸透树脂胶液,浸胶后的玻璃纤维纱环绕导向轴进入到挤出模具,包覆在玻璃纤维纱外的树脂胶液在预热区中温度逐渐升高,粘度降低,通过预热区后,树脂体系开始胶凝、固化,基本固化的树脂体系以均匀的速度在模具表面摩擦运动,在固化区继续固化成半成品,以保证出模时有足够的固化度,升降气缸驱动压板压紧半成品的同时在牵引丝杠的作用下,将半成品持续从挤出模具中拉拔并传送至切断机构,夹紧气缸驱动压块夹紧半成品且夹紧组件在传送丝杠的作用下靠近切刀组件,当传送到特定长度时,行程开关反馈至控制系统从而驱动转动丝杠转动带动滑块在垂直于半成品传送方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切刀对半成品进行切割。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