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切型吹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6371发布日期:2020-09-08 18:43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切型吹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切型吹塑模具。



背景技术:

吹塑,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中空容器的体积可达数千升,有的生产已采用了计算机控制。适用于吹塑的塑料有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酯等,所得之中空容器广泛用作工业包装容器。根据型坯制作方法,吹塑可分为挤出吹塑和注射吹塑,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吹塑和拉伸吹塑。因此吹塑工艺被广泛使用普及。

与此同时,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而吹塑工艺必须通过吹塑模具才可进行实施,因此吹塑模具变得格外重要。然而,目前现有的传统吹塑模具还存在着无法满足集吹塑、开孔、切口与去边于一体的使用需求,吹塑必须与开孔、切口与去边等后期工艺单独分开实施,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加工时间长,产品产能也得不到保障,产品制备工艺还需改进。

因此,市场急需一种通过采用切割组件的结构设计,在模具内部即可实现开孔、切口与去边后期工艺,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加工时间与提高产品产能的同时,改善产品制备工艺的内切型吹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内切型吹塑模具,通过采用切割组件的结构设计,在模具内部即可实现开孔、切口与去边后期工艺,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加工时间与提高产品产能的同时,改善了产品制备工艺,实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切型吹塑模具,其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与切割组件,所述上模座盖合于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上模座设置有上模仁,所述下模座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仁与下模仁相合形成吹塑模腔,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切割组件、第二切割组件与第一刀具导向槽,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设置于下模座内部且位于第一切割组件与第二切割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切割组件与第二切割组件分别设置于下模座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切割组件与第二切割组件均包括动力件、动力件固定支架、切割固定支架、切割导向与切割刀具,所述动力件设置于下模座的外侧,所述动力件固定支架设置于动力件与下模座之间,所述切割固定支架设置于动力件的前端,所述切割刀具的后端固定于切割固定支架的前端,所述切割刀具的刀身活动设置于第一刀具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动力件为切割刀具在第一刀具导向槽的内部滑动提供动力来源。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座设置有第一水口,所述下模仁包括第一模仁单元与第二模仁单元,所述第一模仁单元与第二模仁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设置于第一模仁单元与第二模仁单元之间,所述第一水口分别与第一模仁及第二模仁相连通,所述第一模仁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所述第二模仁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模仁与第四模仁,所述第一模仁与第三模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模仁与第四模仁相对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座设置有第二水口,所述上模仁包括第三模仁单元与第四模仁单元,所述第三模仁单元与第四模仁单元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水口分别与第五模仁及第六模仁相连通,所述第三模仁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五模仁与第六模仁,所述第四模仁单元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七模仁与第八模仁,所述第五模仁与第七模仁相对设置,所述第六模仁与第八模仁相对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模仁与第五模仁相合形成第一吹塑模腔,所述第二模仁与第六模仁相合形成第二吹塑模腔,所述第三模仁与第七模仁相合形成第三吹塑模腔,所述第四模仁与第八模仁相合形成第四吹塑模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位于第一模仁单元与第二模仁单元之间,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切割刀具切割槽,所述切割刀具活动设置于第一切割刀具切割槽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切割固定支架相匹配的切割固定支架收纳槽,所述切割固定支架卡设于切割固定支架收纳槽处,所述第三模仁单元与第四模仁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刀具导向槽,所述所述第二刀具导向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切割刀具切割槽,所述切割刀具活动设置于第二切割刀具切割槽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件为气缸或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新颖,通过采用切割组件的结构设计,当吹塑型腔内部的吹塑产品成型后,气缸或液压缸通过行程或旋转的驱动方式带动切割刀具对吹塑模腔内部的产品进行开孔、切口与去边后期工艺,在模具内部即可实现开孔、切口与去边后期工艺,提升工作效率、缩短加工时间与提高产品产能的同时,改善产品制备工艺,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附图1所示,一种内切型吹塑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与切割组件3,所述上模座1盖合于下模座2的上方,所述上模座1设置有上模仁11,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下模仁21,所述上模仁11与下模仁21相合形成吹塑模腔,所述切割组件3包括第一切割组件31、第二切割组件32与第一刀具导向槽,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设置于下模座2内部且位于第一切割组件31与第二切割组件32之间,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1与第二切割组件32分别设置于下模座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切割组件31与第二切割组件32均包括动力件34、动力件固定支架35、切割固定支架36、切割导向37与切割刀具38,所述动力件设置于下模座的外侧,所述动力件固定支架设置于动力件与下模座之间,所述切割固定支架设置于动力件的前端,所述切割刀具的后端固定于切割固定支架的前端,所述切割刀具的刀身活动设置于第一刀具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动力件为切割刀具在第一刀具导向槽的内部滑动提供动力来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第一水口22,所述下模仁21包括第一模仁单元23与第二模仁单元24,所述第一模仁单元23与第二模仁单元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设置于第一模仁单元23与第二模仁单元24之间,所述第一模仁单元2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模仁与第二模仁,所述第二模仁单元24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三模仁与第四模仁,所述第一模仁与第三模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模仁与第四模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水口22分别与第一模仁及第二模仁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模座1设置有第二水口12,所述上模仁11包括第三模仁单元13与第四模仁单元14,所述第三模仁单元13与第四模仁单元14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模仁单元13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五模仁与第六模仁,所述第四模仁单元14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七模仁与第八模仁,所述第五模仁与第七模仁相对设置,所述第六模仁与第八模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水口12分别与第五模仁及第六模仁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模仁与第五模仁相合形成第一吹塑模腔,所述第二模仁与第六模仁相合形成第二吹塑模腔,所述第三模仁与第七模仁相合形成第三吹塑模腔,所述第四模仁与第八模仁相合形成第四吹塑模腔。

在本实施例中,一次可实现4个吹塑产品的加工成型,并可同时完成进行开孔、切口与去边后期工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位于第一模仁单元23与第二模仁单元24之间,所述第一刀具导向槽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切割刀具切割槽,所述切割刀具38活动设置于第一切割刀具切割槽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座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切割固定支架36相匹配的切割固定支架收纳槽15,所述切割固定支架36卡设于切割固定支架收纳槽15处,所述第三模仁单元13与第四模仁单元14之间设置有第二刀具导向槽16,所述所述第二刀具导向槽16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切割刀具切割槽,所述切割刀具38活动设置于第二切割刀具切割槽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割刀具切割槽与第二切割刀具切割槽相对设置,切割刀具38活动于两者的切割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件34为气缸或液压缸。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