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2261发布日期:2020-10-17 01:2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橡胶密封圈生产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密封圈的生产方式主要为模压成型,将生胶条盘绕在模压模具的环形槽中,然后将模压模具扣合,加压加热,对生胶硫化,生成具有弹性的橡胶密封圈。现有技术中,生胶条布料一般是手工将生胶条盘绕在模压模具的环形槽中,这种布料方式效率低,并且手工盘绕不均匀,导致产品的次品较多,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旨在手工布料效率低,并且合格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包括:

卷筒,用于与模压模具的环形槽的内圈相适配;

套筒,套设在所述卷筒上,且与所述卷筒转动连接,用于与所述环形槽的外圈相适配;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卷筒的一端齐平、另一端位于所述卷筒的中部;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用于供生胶条进入的进料口;

下压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卷筒和所述套筒之间,所述下压件能够沿所述卷筒的轴向滑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卷筒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套筒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卷筒固定连接;

所述下压件位于所述轴承与所述套筒的齐平端面之间,所述下压件连接有用于带动其轴向移动的压杆组件。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卷筒的侧壁靠近两端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和所述第二条形孔均沿所述卷筒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一条形孔靠近所述卷筒的齐平端面;

所述压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卷筒的内部的传动杆、一端与所述下压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条形孔并与所述传动杆连接的第一连接杆,以及一端与所述传动杆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条形孔且位于所述卷筒外的第二连接杆。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下压件为与所述卷筒共轴设置的下压环,所述下压环的内圈与所述卷筒的外壁贴合,所述下压环的外圈与所述套筒的内壁贴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卷筒的外壁周向设有防滑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壁周向设有防滑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进料口朝向所述套筒的切向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筒的侧壁上靠近所述进料口处设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轴向与所述套筒的轴向垂直;所述导向管内设有用于挤压所述生胶条的首尾端的按压杆。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按压杆的外部套设复位弹簧,所述按压杆的外部套设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按压杆的外端部连接;在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按压杆的内端部位于所述卷筒和所述套筒之间,在所述复位弹簧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按压杆的内端部位于所述导向管的内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套筒的侧壁设有透明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将裁剪到合适长度的生胶条的一端从套筒侧壁的进料口插入,转动卷筒或者转动套筒,卷筒或者套筒带动生胶条进入卷筒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并周向盘绕在卷筒的外壁,形成环形。卷筒的外壁与模压模具的环形槽内圈的直径相同,套筒的内径与环形槽的外径相同,将卷筒和套筒扣在模压模具的环形槽的上方,向下滑动下压件,将生胶条压出,压出的生胶条正好嵌入环形槽中,相对于手工在环形槽中盘绕,提高了生产效率。嵌入环形槽中的生胶条盘绕均匀,能够形成完整的圆,减少了次品,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提高了布料的效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卷筒;2、套筒;21、进料口;3、轴承;4、下压件;5、传动杆;6、第一条形孔;7、第二条形孔;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生胶条;11、导向管;12、按压杆;13、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卷筒1和套筒2,套筒2的长度小于卷筒1的长度,卷筒1外露在套筒2外一部分,套筒2的一端与卷筒1的端部齐平,套筒2的另一端与卷筒1转动连接,即套筒2与卷筒1能够以两者共有的轴相互转动,卷筒1通过外力保持固定时,套筒2能够绕轴转动,套筒2固定时,卷筒1能够绕轴转动。卷筒1的外径与模压模具上的环形槽的内圈的直径相同,套筒2的内径与环形槽的外圈的直径相同,卷筒1和套筒2扣在环形槽的上方后,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的宽度正好是环形槽的宽度。

套筒2的侧壁设有供生胶条10进入的进料口21,生胶条10先按照环形槽的周长裁剪成小段,然后将小段的生胶条10的一端从进料口21穿入套筒2和卷筒1之间的间隙中,生胶条10的端部进入后,沿一个方向转动卷筒1,套筒2保持固定,或者沿一个方向转动套筒2,卷筒1保持固定,生胶条10在卷筒1或者套筒2的带动下在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中做环形运动,直至生胶条10的尾端进入进料口21,生胶条10盘绕在卷筒1和套筒2之间。

套筒2的外壁周向设置有下压件4,下压件4与卷筒1滑动连接,即下压件4能够沿卷筒1的轴向滑动,生胶条10盘绕在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后,将卷筒1和套筒2扣在模压模具的环形槽的正上方,向下滑动下压件4,将盘绕成环形的生胶条10从卷筒1和套筒2的间隙中顶出,并对生胶条10施加外力,生胶条10嵌入环形槽中,形成完整的环形,不会发生错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布料效率,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密封圈布料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套筒2的与卷筒1的连接端,即套筒2的上端部设置有轴承3,轴承3套设在卷筒1的外部,轴承3的外圈与套筒2固定连接,轴承3的内圈与卷筒1固定连接。安装轴承3后,套筒2与卷筒1的相互转动阻力减小,减少了卷筒1和套筒2的磨损。下压件4设置在轴承3和套筒2的齐平端面之间,并且下压件4连接有用于带动下压件4轴向移动的压杆组件。

具体地,请参阅图2,在卷筒1的内部轴心处设有一根传动杆5,传动杆5沿卷筒1的轴向设置,卷筒1的侧壁设有两个条形孔,分别为第一条形孔6和第二条形孔7,第一条形孔6和第二条形孔7都沿卷筒1的轴向设置,第一条形孔6设置的卷筒1和套筒2之间,即第一条形孔6设置在套筒2的内部,第二条形孔7设置在套筒2的外部。第一条形孔6内设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的轴向与卷筒1的轴向垂直,第一连接杆8的一端与传动杆5连接,另一端连接下压件4,将卷筒1和套筒2齐平的一端设为卷筒1的下端,传动杆5向卷筒1的下端移动时,带动下压件4向卷筒1的下端移动。第二条形孔7内设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轴向与卷筒1的轴向垂直,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与传动杆5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且第二连接杆9的自由端从第二条形孔7伸出卷筒1的外部。握持第二连接杆9沿卷筒1的轴向上下滑动,就可以控制下压件4的上下运动。

为了保证传动杆5在不受外力时保持固定,第一连接杆8的宽度与第一条形孔6的宽度相同,第二条形杆的宽度与第二条形孔7的宽度相同,第一连接杆8卡在第一条形孔6内,第二连接杆9卡在第二条形孔7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下压件4设为下压环,下压环绕卷筒1的外壁周向设置一圈,下压环下压时,对盘绕成环形的生胶条10的压力均匀,保证生胶条10竖直向下运动。

下压环的内圈与卷筒1的外壁贴合、外圈与套筒2的内壁贴合,下压环不受外力时,在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保持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卷筒1的外壁设有防滑齿,沿卷筒1的外壁均匀设置凸起,生胶条10进入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后,防滑齿与生胶条10的摩擦力大,转动卷筒1时,卷筒1带动生胶条10进入卷筒1和套筒2之件的间隙并盘绕成环形。

防滑齿也可以设置在套筒2的内壁,转动套筒2时,套筒2带动生胶条10进入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并盘绕成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进料口21朝向套筒2的外壁的切向,生胶条10切向进入套筒2和卷筒1之件的间隙中。通过转动卷筒1的方式盘绕生胶条10时,卷筒1的转动方向与生胶条10的进入方向相同;通过转动套筒2的方式盘绕生胶条10时,套筒2的转动方向与生胶条10的进入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生胶条10盘绕在卷筒1和套筒2之间的间隙后,首尾相接,现有技术中,手工盘绕生胶条10时,盘绕成圈后,用钳子夹紧生胶条10的首尾相接处,将首尾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中,也设有挤压生胶条10的首尾相接处的装置:

在套筒2的侧壁靠近进料口21的位置设有圆孔,圆孔外部设有导向管11,导向管11的轴向与套筒2的轴向垂直,导向管11内穿设一根按压杆12,按压杆12能够在导向管11内轴向运动。生胶条10的首尾连接端转动到圆孔处后,用力向内挤压按压杆12,按压杆12与卷筒1的外壁将生胶条10的首尾相接端夹在中间,并通过挤压使首尾相接处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在按压杆12的外部套设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的一端与导向管11连接,另一端与按压杆12的外端部连接。弹簧处于复位状态时,按压杆12的内端部位于导向管11内,不影响生胶条10的插入,向套筒2的轴心方向按压按压杆12,或者用锤子锤击按压杆12,按压杆12的内端部位于卷筒1和套筒2之间,并挤压生胶条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套筒2的侧壁设置有透明观察窗,能够实时观察内部的生胶套的盘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