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化贴膜设备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贴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如今的显示屏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由玻璃等材质制成的显示屏的基片上贴附各类材质的贴膜。而覆膜工序的工艺要求较高,在将贴膜贴附至基片上后,贴膜与基片之间要求无气泡、无褶皱、平整光滑等。为保证覆膜质量,降低覆膜缺陷,现今通常使用可以一次覆膜的自动化覆膜设备来完成对基片的自动覆膜。然而,随着技术发展和对产品要求的提高,现在很多显示屏类的产品需要在同一基片材料上进行多次覆膜作业,如此一来需要多台一次覆膜设备联动完成,不仅增加固定资产投入,还浪费人力工时,导致多次覆膜时的覆膜效率较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贴膜装置,其旨在解决现有的对基片多次覆膜时覆膜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贴膜装置,用于在基片上贴覆多层贴膜,包括贴膜平台,在所述贴膜平台上沿所述基片的进料方向间隔排布有多组覆膜机构,每一所述覆膜机构包括:料轮,设于所述基片一侧,所述料轮上安装有膜料,所述膜料包括用于贴附在所述基片上的贴膜以及至少在所述贴膜的一面设置的一层保护膜;收膜轮,设于所述料轮的一侧,所述收膜轮通过从所述膜料上剥离的所述保护膜与所述料轮连接,所述膜料通过所述收膜轮对所述保护膜的卷绕而实现所述贴膜与所述保护膜的自动分离;以及,覆膜轮组件,包括主覆膜轮和次覆膜轮,所述主覆膜轮和所述次覆膜轮间隔设置以形成供所述基片进入的进料空间,所述主覆膜轮和所述料轮之间通过所述贴膜连接,所述贴膜穿过所述主覆膜轮与所述基片之间的空间,并通过所述主覆膜轮和所述次覆膜轮的旋转摩擦力沿所述进料方向运动,以贴覆在同向运动的所述基片上。可选地,所述料轮位于所述主覆膜轮的朝向所述进料方向的斜上方,所述收膜轮位于所述料轮的背离所述进料方向的斜上方。可选地,多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第一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所述第二覆膜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覆膜机构沿所述进料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覆膜机构包括第一料轮、第一收膜轮、第一主覆膜轮、第一次覆膜轮以及第二收膜轮,所述第二覆膜机构包括第二料轮、第三收膜轮、第二主覆膜轮以及第二次覆膜轮,所述第二收膜轮位于所述第一主覆膜轮和所述第二主覆膜轮之间;所述第一料轮上安装有第一膜料,所述第一膜料为三层膜,包括中间的第一贴膜和分设于所述第一贴膜两面的第一上保护膜和第一下保护膜,所述第一收膜轮通过与所述第一贴膜分离的所述第一上保护膜与所述第一料轮连接,所述第一料轮与所述第一主覆膜轮之间通过未分离的所述第一贴膜和所述第一下保护膜连接,所述第一贴膜贴覆在所述基片后,所述第一主覆膜轮与所述第二收膜轮通过所述第一下保护膜连接,所述第一下保护膜通过所述第二收膜轮的卷绕而与所述第一贴膜自动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二收膜轮与所述基片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料轮与所述基片之间的距离。可选地,多组所述覆膜机构包括第一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所述第二覆膜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覆膜机构沿所述进料方向的前侧;所述第一覆膜机构包括第一主覆膜轮,所述第二覆膜机构包括第二料轮、第三收膜轮、第二主覆膜轮、第二次覆膜轮以及第四收膜轮,所述第四收膜轮位于所述第二主覆膜轮背离所述第一主覆膜轮的前方;所述第二料轮上安装有第二膜料,所述第二膜料为三层膜,包括中间的第二贴膜和分设于所述第二贴膜两面的第二上保护膜和第二下保护膜,所述第三收膜轮通过与所述第二贴膜分离的所述第二上保护膜与所述第二料轮连接,所述第二料轮与所述第二主覆膜轮之间通过未分离的所述第二贴膜和所述第二下保护膜连接,所述第二贴膜贴覆在所述基片后,所述第二主覆膜轮与所述第四收膜轮通过所述第二下保护膜连接,所述第二下保护膜通过所述第四收膜轮的卷绕而与所述第二贴膜自动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一主覆膜轮与所述第二主覆膜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基片沿所述进料方向的长度。可选地,所述第一主覆膜轮与所述第二主覆膜轮的转向相同且转速一致。可选地,在所述贴膜平台上,包括沿所述进料方向运动排布的多个基片,多个所述基片中包括位于所述主覆膜轮和所述次覆膜轮之间的正处于贴膜状态的第一基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片沿所述进料方向前侧的处于贴膜完成状态的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上贴覆有多层贴膜,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切刀组件,所述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切刀,第一切刀位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之间的间距上方,用以切断所述多层贴膜。可选地,多组覆膜机构中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片距离最远的第一覆膜机构,所述第一覆膜机构包括第一主覆膜轮,所述第一切刀与所述第一主覆膜轮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基片的长度。可选地,所述第二基片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余的多层贴膜边,所述贴膜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基片切边的切边平台,所述切刀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刀、第三切刀、第一撕膜夹手以及第二撕膜夹手;所述第二基片固定在所述切边平台上,所述第二切刀和所述第三切刀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基片的相对两边缘上方,所述第一撕膜夹手设于所述第二切刀远离所述第三切刀的一侧,用于夹持拉紧对应侧的所述多层贴膜边,以供所述第二切刀沿所述第二基片的边缘切除;所述第二撕膜夹手设于所述第三切刀远离所述第二切刀的一侧,用于夹持拉紧对应侧的所述多层贴膜边,以供所述第三切刀沿所述第二基片的边缘切除。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本贴膜装置的贴膜平台上沿基片的进料方向间隔排布有多组覆膜机构,故在对基片进行贴膜时,首先由沿进料方向最后方的覆膜机构先对基板进行第一次贴膜,然后位于前方的覆膜机构一次在第一次贴膜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贴膜,这样,通过在同一贴膜平台上沿进料方向设计多组覆膜机构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利用一台装置进行多次覆膜设计,达到在同一基片材料上进行多次覆膜的功能,从而能有效提高覆膜效率和自动化可控性,增加工厂制程良率,并减少资源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当第一膜料为三层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当第一膜料为双层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贴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切边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贴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贴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3基片31第一基片32第二基片10第一贴膜11第一上保护膜12第一下保护膜32第一主覆膜轮31第一次覆膜轮34第二主覆膜轮33第二次覆膜轮1第一料轮2第二料轮41第一收膜轮42第二收膜轮43第三收膜轮44第四收膜轮20第二贴膜21第二上保护膜22第二下保护膜51第一切刀52第二切刀53第三切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膜装置。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该贴膜装置用于在基片3上贴覆多层贴膜,包括贴膜平台(未示出),在贴膜平台上沿基片3的进料方向间隔排布有多组覆膜机构,每一覆膜机构包括料轮、收膜轮以及覆膜轮组件。其中,料轮设于基片3一侧,料轮上安装有膜料,膜料包括用于贴附在基片3上的贴膜以及至少在贴膜的一面设置的一层保护膜;收膜轮设于料轮的一侧,收膜轮通过从膜料上剥离的保护膜与料轮连接,膜料通过收膜轮对保护膜的卷绕而实现贴膜与保护膜的自动分离;覆膜轮组件包括主覆膜轮和次覆膜轮,主覆膜轮和次覆膜轮间隔设置以形成供基片3进入的进料空间,主覆膜轮和料轮之间通过贴膜连接,贴膜穿过主覆膜轮与基片3之间的空间,并通过主覆膜轮和次覆膜轮的旋转摩擦力沿进料方向运动,以贴覆在同向运动的基片3上。基于此结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本贴膜装置的贴膜平台上沿基片3的进料方向间隔排布有多组覆膜机构,故在对基片3进行贴膜时,首先由沿进料方向最后方的覆膜机构先对基板进行第一次贴膜,然后位于前方的覆膜机构一次在第一次贴膜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甚至多次贴膜,这样,通过在同一贴膜平台上沿进料方向设计多组覆膜机构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利用一台装置进行多次覆膜设计,达到在同一基片3材料上进行多次覆膜的功能,从而能有效提高覆膜效率和自动化可控性,增加工厂制程良率,并减少资源浪费。在此需说明的是,本贴膜装置主要适用于对显示屏的基片进行多次覆膜,当然,其他符合结构条件的产品的多层贴膜也可以应用本贴膜装置的技术方案。在此,以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进料方向,且进料方向为向前的方向,本贴膜装置还包括设于贴膜平台旁的机架(未示出)以及与覆膜机构连接的驱动机构(未示出)等,机架可以用来放置各个覆膜机构,驱动机构可以驱动各个覆膜机构的各个滚轮转动,进而顺利实现对基片3的多层贴膜过程。请参阅图3,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料轮位于主覆膜轮的朝向进料方向的斜上方,收膜轮位于料轮的背离进料方向的斜上方。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料轮和收膜轮的位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但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此设置可使得收膜轮和料轮之间,以及料轮和主覆膜轮之间均具有一定的拉伸张力,使得保护膜和贴膜均能处于相对紧绷的状态,从而可有效防止收膜轮、料轮以及主覆膜轮发生打滑现象,确保覆膜过程能顺利进行,并提高覆膜的质量。此外,在同组的覆膜机构中,料轮和主覆膜轮以及次覆膜轮的直径优选一致,且转速相同,如此,可使膜料的运转传递更稳定些;当然,收膜轮、料轮、主覆膜轮的直径也可以不一致,若直径小些,则可将转速设置得快些,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做限制。具体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基片3上贴双层贴膜为例,多组覆膜机构包括第一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位于第一覆膜机构沿进料方向的前侧;第一覆膜机构包括第一料轮1、第一收膜轮41、第一主覆膜轮32、第一次覆膜轮31以及第二收膜轮42,第二覆膜机构包括第二料轮2、第三收膜轮43、第二主覆膜轮34以及第二次覆膜轮33,第二收膜轮42位于第一主覆膜轮32和第二主覆膜轮34之间;第一料轮1上安装有第一膜料,第一膜料为图1所示的三层膜的结构,包括中间的第一贴膜10和分设于第一贴膜10两面的第一上保护膜11和第一下保护膜12,第一收膜轮41通过与第一贴膜10分离的第一上保护膜11与第一料轮1连接,第一料轮1与第一主覆膜轮32之间通过未分离的第一贴膜10和第一下保护膜12连接,第一贴膜10贴覆在基片3后,第一主覆膜轮32与第二收膜轮42通过第一下保护膜12连接,第一下保护膜12通过第二收膜轮42的卷绕而与第一贴膜10自动分离。而在第二覆膜机构的第二料轮2上,安装的则是图2所示的双层膜的膜料。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膜料也可以是双层膜的结构,但由于双层膜料中与料轮以及主覆膜轮的接触的是与保护膜相背离的贴膜的背面,故该贴膜的贴膜的背面则在覆膜过程这个存在一定的磨损和污染风险,而三层膜通过在该贴膜的背面处设有另一层保护膜,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这些问题,从而使得贴膜质量更好。具体来说,如图3所示的覆膜过程如下:首先,基片3进入第一覆膜机构的工作位,第一膜料的第一上保护膜11通过第一收膜轮41撕除收膜而与第一贴膜10分离;然后,带有第一下保护膜12的第一贴膜10穿过第一主覆膜轮32和第一次覆膜轮31中间,并位于基片3上方;然后,通过第一主覆膜轮32和第一次覆膜轮31的旋转摩擦力,使得第一贴膜10与第一下保护膜12向前运动,同时,第一下保护膜12通过第二收膜轮42撕除收膜而与第一贴膜10分离,使得基片3上方贴覆好第一贴膜10。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收膜轮42与基片3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料轮1与基片3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使得与第一贴膜10分离的第一下保护膜12与基片3之间的夹角较小,对第一主覆膜轮32的干涉也较小,从而更有利于第二收膜轮42的收膜便利。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覆膜轮32与第二主覆膜轮34之间的距离优选略小于基片3沿进料方向的长度。如此,可使得覆膜工序可以持续运作,不会停止,提高了覆膜的自动化性能。在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主覆膜轮32与第二主覆膜轮34的转向相同且转速一致,且进一步地,第一主覆膜轮32与第二主覆膜轮34的直径也优选相同。这样,就可以保证覆膜速率一致,进而使得贴覆在基片3上的贴膜更完全平整。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贴膜平台上,包括沿进料方向运动排布的多个基片3,多个基片3中包括位于主覆膜轮和次覆膜轮之间的正处于贴膜状态的第一基片31,以及位于第一基片31沿进料方向前侧的处于贴膜完成状态的第二基片32,第二基片32上贴覆有多层贴膜,第一基片31和第二基片32之间具有间距;贴膜装置还包括切刀组件,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切刀51,第一切刀51位于第一基片31和第二基片32之间的间距上方,用以切断多层贴膜。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第一基片31和第二基片32的限定是指基片3所处的状态而言,对同一个基片3,若处于正在贴膜的状态,则是第一基片31,该第一基片31多层贴膜完成后,即转变为第二基片32。在经过多组覆膜机构对基片3多层覆膜完成后,第一切刀51即从第一基片31和第二基片32的间距处切断连续的多层贴膜,使得第二基片32成为单独的一块以便进行后续切边操作。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多组覆膜机构中包括与第二基片32距离最远的第一覆膜机构,第一覆膜机构包括第一主覆膜轮32,第一切刀51与第一主覆膜轮32的距离优选略大于第一基片31的长度。如此,就可使得前面被切断的多层贴膜不影响后续工序,同时第二覆膜机构也能将整个基片3全部覆盖第二贴膜20,即每次贴覆的贴膜尺寸会大于基片3长度,如此就不会出现缺膜问题。一并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基片32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余的多层贴膜边,贴膜装置还包括用于对第二基片32切边的切边平台(未图示),在完成多次覆膜过程后,就可以将第二基片32转移至切边平台上以进行后续的切边操作。切刀组件还包括第二切刀52、第三切刀53、第一撕膜夹手(未示出)以及第二撕膜夹手(未示出);第二基片32固定在切边平台上,第二切刀52和第三切刀53分别位于第二基片32的相对两边缘上方,第一撕膜夹手设于第二切刀52远离第三切刀53的一侧,用于夹持拉紧对应侧的多层贴膜边,以供第二切刀52沿第二基片32的边缘切除;第二撕膜夹手设于第三切刀53远离第二切刀52的一侧,用于夹持拉紧对应侧的多层贴膜边,以供第三切刀53沿第二基片32的边缘切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切刀的数量和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可以只在第二基片32的一侧边缘处设置切刀和撕膜夹手,在切除一侧的多余多层贴膜边后,再通过切边平台带动第二基片32旋转至另一边后进行切边操作。但在本实施例中,两边同时切边的设置不但可使结构更简单,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切边效率。在此,切边平台可以但不限于是真空吸附平台,可通过真空吸附作用将第二基片32固定在该切边平台上,以避免第二基片32在切边过程中移动。最后需特别说明的是,图示中贴膜与保护膜之间,或者贴膜与基片3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隙仅为方便观察存在两层膜层,而并非真有明显空隙,实际上贴膜与保护膜之间,或者贴膜与基片3之间均为紧密贴合状态,当然,覆膜轮与贴膜之间也是紧密夹设的关系,从而使得覆膜轮旋转时,贴膜能受到摩擦力而沿进料方向运动。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如图5所示的另一实施例这中,多组覆膜机构包括第一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位于第一覆膜机构沿进料方向的前侧;第一覆膜机构包括第一主覆膜轮32,第二覆膜机构包括第二料轮2、第三收膜轮43、第二主覆膜轮34、第二次覆膜轮33以及第四收膜轮44,第四收膜轮44位于第二主覆膜轮34背离第一主覆膜轮32的前方;第二料轮2上安装有第二膜料,第二膜料为三层膜,包括中间的第二贴膜20和分设于第二贴膜20两面的第二上保护膜21和第二下保护膜22,第三收膜轮43通过与第二贴膜20分离的第二上保护膜21与第二料轮2连接,第二料轮2与第二主覆膜轮34之间通过未分离的第二贴膜20和第二下保护膜22连接,第二贴膜20贴覆在基片3后,第二主覆膜轮34与第四收膜轮44通过第二下保护膜22连接,第二下保护膜22通过第四收膜轮44的卷绕而与第二贴膜20自动分离。具体来说,当具有双层保护膜的第二膜料的覆膜过程如下:贴覆有第一贴膜10的基片3进入第二覆膜机构的工作位,第二膜料的第二上保护膜21通过第三收膜轮43撕除收膜而与第二贴膜20分离;然后,带有第二下保护膜22的第二贴膜20穿过第二主覆膜轮34和第二次覆膜轮33中间的进料空间,并位于基片3上方;然后,通过第二主覆膜轮34和第二次覆膜轮33的旋转摩擦力,使得第二贴膜20与第二下保护膜22向前运动,同时,第二下保护膜22通过第四收膜轮44撕除收膜而与第二贴膜20分离,使得贴覆好第一贴膜10的基片3的上方贴覆好第二贴膜20。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后续工位继续增设第三组、第四组覆膜机构等,以完成多组覆膜工序,而不需要重复使用第一组覆膜轮进行多次覆膜,从而可提高生产效率与自动化可控性。在如图6所示的另一实施例这中,第一覆膜机构第二覆膜机构中均使用的是双层膜料,其具体地覆膜与前面所述类似,只是不需要另外再设置第二收膜轮42和第四收膜轮44,在此就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