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及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42108发布日期:2020-04-10 22:20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及其安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及其安装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日常用品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产品生产中,对产品的浇口痕迹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特种领域,如医疗和食品行业,对浇口痕迹的要求就更高了。

行业常规设计的咀尖为整体式,在工作过程中,熔融的塑料直接与咀尖接触并充满咀尖内部,因此,为防止熔融的料冷却凝固,咀尖通常采用热传导系数较高的材料,如铍铜,但铍铜的硬度较低,抗冲击度差,长期使用情况下容易变形、磨损,使出料口的尺寸发生变化,出料口的尺寸是决定浇口质量的最关键要素,出料口的尺寸必须稳定在设计误差范围内才能生产出良好的产品。出料口的尺寸过大(即间隙较大),模具开模产品脱离时,浇口附近容易带出间隙里的残余塑料而产生浇口拉丝;出料口的尺寸过小,料流动困难,产品打不满,即产品成品残缺;出料口的尺寸不稳定最终导致产品浇口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及其安装工艺,保证出料口尺寸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冲胶结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包括浇口模仁和配合安装在浇口模仁内的咀尖,所述咀尖上设有贯通的冲胶通道,浇口模仁和咀尖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冲胶通道连通,所述间隙形成流量稳定的出料口,所述间隙向出料口方向延伸逐渐变窄,咀尖的端部为圆锥部,圆锥部上设有耐磨尖,所述耐磨尖与圆锥部的母线共线,耐磨尖的硬度与浇口模仁的硬度均大于咀尖的硬度。

优选的,所述冲胶通道包括连通的二号流道和三号流道,二号流道设在咀尖中部,三号流道设在咀尖的下部,所述圆锥部的端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耐磨尖与安装孔配合。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内设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凸出安装孔内表面,耐磨尖与所述咬合部配合,并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咬合部为螺纹。

优选的,所述的浇口模仁底部与产品配合,浇口模仁内部设有加热座,所述咀尖设在加热座内部,耐磨尖与产品配合,加热座内部设有一号流道,所述一号流道与二号流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咀尖与加热座之间设有咀套。

优选的,所述的咀尖与浇口模仁之间、咀套的下方设有绝热帽,绝热帽设在三号流道出口上方。

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的安装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咀尖前端加工出安装孔;

步骤二:在安装孔内焊满耐磨尖的材料,并焊出余量,余量保证切削后的材料形成完整的耐磨尖;

步骤三:待上述材料冷却,通过数控车床对余量及咀尖的圆锥部一起进行加工修整,加工形成耐磨尖,并使耐磨尖与咀尖圆锥部的母线共线。

步骤四:将咀尖与咀套配合安装;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安装好的咀尖和咀套一同安装在加热座中;

步骤六:将绝热帽安装在浇口模仁中;

步骤七:将步骤五中安装好的咀尖、咀套、加热座一同安装在浇口模仁中,使绝热帽配合在咀尖与浇口模仁之间。

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安装孔为直径3mm的内螺纹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咀尖端部设置安装孔,并在安装孔内设置硬度高于咀尖的耐磨尖,在不影响咀尖整体热传导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咀尖端部的硬度、耐磨损度,从而保证了出料口的尺寸大小稳定,进而使出料口流量稳定,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冲胶结构的使用寿命。

(2)安装孔内设置螺纹,耐磨尖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与螺纹融为一体,大大提高了耐磨尖与安装孔的咬合力,焊接体在料的长期冲击下不易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

(3)咀尖内设置二号流道、三号流道,加热座内设置一号流道,咀尖设在加热座内部,使一号流道、二号流道、三号流道顺畅连通,则熔融的塑料在流动过程中畅通无阻,避免了漏料、流通不畅的问题。

(4)咀尖与浇口模仁之间、咀套的下方、三号流道出口上方设有绝热帽,绝热帽的作用是密封,阻挡从三号流道流出的料,使料只能往出料口(即浇口)方向流动,绝热帽采用特种材料,导热性极差,可以减少加热座、咀尖、咀套共同装配体的热量传递到浇口模仁,从而保证熔融塑料流动路径温度稳定,同时也阻隔冷却水冷冻浇口区域(出料口以及间隙),有效保护浇口区域温度(浇口区域温度过低,料流动困难,容易冷却凝固进而堵塞出料口;反之,浇口区域温度过高,生产出的产品浇口处容易牵丝)。

附图说明

图1为耐磨尖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为咀尖结构示意图;

图3为咀尖、咀套、加热座、绝热帽、浇口模仁整体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咀尖,2-咀套,3-加热座,4-绝热帽,5-浇口模仁,6-一号流道,7-二号流道,8-三号流道,9-耐磨尖,10-产品,11-定位柱,12-安装孔,13-出料口,1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包括浇口模仁5和配合安装在浇口模仁5内的咀尖1,所述咀尖1上设有贯通的冲胶通道,浇口模仁5和咀尖1之间形成间隙14,所述间隙14与所述冲胶通道连通,所述间隙14形成流量稳定的出料口13,所述间隙14向出料口13方向延伸逐渐变窄,提高了料在出料口13的流速,有利于快速成型。

咀尖1的端部为圆锥部,圆锥部上设有耐磨尖9,所述耐磨尖9与圆锥部的母线共线,即耐磨尖9与圆锥部形成完整的圆锥或圆台。耐磨尖9的硬度与浇口模仁5的硬度均大于咀尖1的硬度,咀尖1采用铍铜,布式硬度为hb200,而耐磨尖9采用特种钢材,洛氏硬度达到hrc50,浇口模仁5的洛氏硬度在hrc50~52之间,耐磨尖9与浇口模仁5采用高硬度材料,抗冲击抗形变较强,因此形成的间隙14较稳定,则出料口13尺寸大小也稳定。

所述冲胶通道包括连通的二号流道7和三号流道8,二号流道7设在咀尖1中部,三号流道8设在咀尖1的下部,本实施例中,三号流道8设在圆锥部侧面,数量为两个以上,并在圆锥部环线上均匀分布,保证出料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圆锥部的端部设有安装孔12,所述耐磨尖9与安装孔12配合。所述的安装孔12内设有咬合部,所述咬合部凸出安装孔12内表面(如环形台阶等结构),耐磨尖9与所述咬合部配合,并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2内,咬合部使耐磨尖9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2内与咬合部融为一体,咬合力好,焊接体在料的长期冲击下不易脱落,提高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的咬合部为螺纹,耐磨尖9焊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孔12内(本实施例焊接方法为:将熔融状的耐磨尖9材料注入安装孔12内,待安装孔12内熔融状的耐磨尖9材料冷却,与螺纹咬合良好后,再通过数控车床对耐磨尖9外形进行加工修整),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2为m3的内螺纹孔,加工方便,咬合更好。

所述的浇口模仁5底部与产品10配合,浇口模仁5内部设有加热座3,所述咀尖1设在加热座3内部,耐磨尖9与产品10配合,加热座3内部设有一号流道6,所述一号流道6与二号流道7连通。其中,所述的咀尖1与加热座3之间设有咀套2,用于咀尖1与加热座3之间的定位、固定。所述的咀尖1与浇口模仁5之间、咀套2的下方设有绝热帽4,绝热帽4设在三号流道8出口上方,浇口模仁5与咀尖1之间设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与产品10配合。熔融的塑料从一号流道6注入,依次经过二号流道7、三号流道8,流入浇口模仁5与咀尖1之间的空隙,最终从出料口13流出,绝热帽4的作用是密封,阻挡从三号流道8流出的料,使料只能往出料口13(即浇口)方向流动,绝热帽采用特种材料,导热性极差,可以减少加热座3、咀尖1、咀套2共同装配体的热量传递到浇口模仁5,从而保证熔融塑料流动路径温度稳定,同时也阻隔冷却水冷冻浇口区域(出料口13以及间隙14),有效保护浇口区域温度(浇口区域温度过低,料流动困难,容易冷却凝固进而堵塞出料口13;反之,浇口区域温度过高,生产出的产品浇口处容易牵丝)。由于从三号流道8流出的料会流入浇口模仁5与咀尖1之间的空隙14,长期的高温高压使咀尖1端部容易发生变形,影响出料口13尺寸大小,因此,本技术方案在咀尖1端部设置耐磨尖9。

咀尖1内设置二号流道7、三号流道8,加热座3内设置一号流道6,咀尖1设在加热座3内部,使一号流道6、二号流道7、三号流道8顺畅连通,即料在流动过程中畅通无阻,避免了漏料、料流通不畅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浇口模仁5上设有垂直于加热座3中心线的定位柱11,加热座3上设有与定位柱11配合的定位槽,方便定位固定,提高安装效率。

一种耐磨损的冲胶结构的安装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咀尖1前端加工出安装孔12;

步骤二:在安装孔12内焊满耐磨尖9的材料,并焊出余量(耐磨尖9的雏形),余量的大小能够保证切削后的材料形成完整的耐磨尖9;

步骤三:待上述材料冷却,通过数控车床对余量及咀尖1的圆锥部一起进行车削加工,加工形成耐磨尖9,并使耐磨尖9与咀尖1圆锥部的母线共线,即形成完整的圆锥或圆台,便于配合产品10。

步骤四:将咀尖1与咀套2配合安装;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安装好的咀尖1和咀套2一同安装在加热座3中;

步骤六:将绝热帽4安装在浇口模仁5中;

步骤七:将步骤五中安装好的咀尖1、咀套2、加热座3一同安装在浇口模仁5中,使绝热帽4配合在咀尖1与浇口模仁5之间。

优选的,步骤一中,所述安装孔12为直径3mm的内螺纹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