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3775发布日期:2020-05-15 18:3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用于生产各种形状的产品或部件,具体地是指将受热融化的塑胶经高压注射入模腔内,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最终成形产品。有些注塑产品会在注塑模具中配置嵌入件,如嵌入金属薄片,从而形成金属与塑胶的复合件。塑胶模具的具体结构按功能可以分为: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系统、排气系统、导向系统、顶出系统等组成。其中成型零件系统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制品而变化,成型零件系统的模腔和模芯材质选择和其加工光洁度和精度,对于塑料制品的注塑质量和模具的使用性能影响很大。

现有的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273257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其包括上模、下模、进胶机构及顶料机构,上模包括上模座及设置于上模座上的上模仁,下模包括下模座及装设于下模座上的下模仁,上模仁与下模仁配合以形成模腔,进胶机构包括楔形块、进胶滑块及斜销,楔形块固定于上模座,进胶滑块滑动装设于下模仁上并与楔形块斜面配合,进胶滑块朝向模腔的一端开设有进胶口,以利于进胶滑块向模腔注入熔融塑胶,斜销可活动地贯穿于楔形块与进胶滑块,上模座能够带动楔形块及斜销一并远离下模座运动,进胶滑块在斜销的作用下远离模腔运动,顶料机构可活动地装设于下模中,以用于将成型工件顶出模腔,该注塑模具有效提高注塑成型工件的外观品质。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陷:该注塑模具虽然提高注塑成型工件的外观品质,但仅仅适合于较大尺寸的注塑件的注塑成型,不适用于异性结构或小型注塑件的批量生产。因此,对于应用于窗饰件领域的球环形壳体的注塑成型工艺,亟需设计研发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杆状模芯与动模仁的上球体环槽、定模仁的下球体环槽、左镶块的球形凹槽、右镶块的球形凹槽构成球环形壳体的注塑模腔,适用于作为窗饰件的球环形壳体的批量注塑生产,保证了窗球环形壳体的生产效率和注塑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定模板,所述动模板上开设有动模仁安装孔、上注射通孔和压块槽,上注射通孔、压块槽分别与动模仁安装孔的两个侧边相连通,所述定模板上开设有定模仁安装孔、下注射通孔和方形滑槽,下注射通孔、方形滑槽分别与定模仁安装孔的两个侧边相连通,定模仁安装孔、动模仁安装孔内分别安装有相对应的定模仁、动模仁,定模仁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流道沟槽以及两个并列的下半圆槽、下球体环槽,下流道沟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并列的下半圆槽相连通,下流道沟槽的中部与下注射通孔相连通,下球体环槽的左、右侧均连通有t形斜孔,下半圆槽贯穿于下球体环槽的前、后端,下半圆槽的前端与所述下流道沟槽相连通,下半圆槽的后端与所述方形滑槽相连通;动模仁的下表面开设有上流道沟槽、方形凹槽以及两个并列的上半圆槽、上球体环槽,上流道沟槽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并列的上半圆槽相连通,上流道沟槽的中部与上注射通孔相连通,方形凹槽贯穿于两个上球体环槽的左、右侧,上半圆槽贯穿于下球体环槽的前、后端,上半圆槽的前端与所述上流道沟槽相连通,上半圆槽的后端与所述压块槽相连通;下球体环槽左、右侧的t形斜孔内分别斜面配合有左镶块、右镶块,左镶块、右镶块的下端均活动连接有导向杆,左镶块、右镶块的上端均与方形凹槽相配合,左镶块、右镶块的内侧壁均设有球形凹槽;方形滑槽上滑动配合有台阶状滑块,台阶状滑块的上部为与压块槽相配合的台阶部,台阶状滑块的下部为与方形滑槽相滑动配合的滑动部,台阶部的后侧外壁与压块槽的后侧内壁均为相斜面配合的斜面,台阶状滑块前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杆状模芯,杆状模芯的上半部、下半部分别与上半圆槽、下半圆槽相滑动配合,杆状模芯与动模仁的上球体环槽、定模仁的下球体环槽、左镶块的球形凹槽、右镶块的球形凹槽构成球环形壳体的注塑模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合模时,动模板沿靠近定模板的方向移动,台阶状滑块上部的台阶部与压块槽相斜面配合,台阶状滑块下部的滑动部与方形滑槽相滑动配合,动模板带动台阶状滑块沿方形滑槽向前滑动,并带动两个杆状模芯沿上半圆槽、下半圆槽向前移动至注塑模腔;左镶块、右镶块的上端均与方形凹槽相配合,左镶块、右镶块分别与下球体环槽左、右侧的t形斜孔相斜面配合,左镶块、右镶块分别沿t形斜孔向下滑动,直至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移动至注塑模腔,杆状模芯与动模仁的上球体环槽、定模仁的下球体环槽、左镶块的球形凹槽、右镶块的球形凹槽构成球环形壳体的注塑模腔;熔融状态的塑料从上流道沟槽与下流道沟槽构成的流动通道进入注塑型腔内,熔融塑料在该注塑模腔内冷凝后形成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开模时,动模板沿远离定模板的方向移动,台阶状滑块沿方形滑槽向后滑动,台阶状滑块带动两个杆状模芯脱离注塑模腔,左镶块、右镶块分别沿t形斜孔向上滑动,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脱离注塑模腔,即可取出注塑成型后的两个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该注塑模具适用于作为窗饰件的球环形壳体批量注塑生产,保证了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生产效率和注塑质量。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镶块和右镶块下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与t形斜孔相斜面配合的斜导块,斜导块的倾斜方向为自上端至下端逐渐靠近注塑模腔,左镶块与其前、后侧壁上的斜导块背向注塑模腔的侧壁位于同一斜平面,右镶块与其前、后侧壁上的斜导块背向注塑模腔的侧壁位于同一斜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镶块及其侧壁上的斜导块构成t形结构,并可沿t形斜孔上下滑动,右镶块及其侧壁上的斜导块构成t形结构,并可沿t形斜孔上下滑动,当滑动至t形斜孔的最高位置时,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完全脱离注塑模腔,当滑动至t形斜孔的最低位置时,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移动至注塑模腔。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镶块、右镶块的下端均开设有t形卡口,导向杆的上端具有与t形卡口相卡扣连接的t形卡块,导向杆上套装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顶置于左镶块或右镶块上,复位弹簧的下端压置于定模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镶块、右镶块下端的t形卡口与导向杆上端的t形卡块相卡扣连接,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且导向杆与左镶块、右镶块之间可相互滑动位移;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开模时,左镶块、右镶块受到复位弹簧的张力作用,左镶块、右镶块分别沿t形斜孔向上移动,实现左镶块、右镶块与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相互脱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模仁的上球体环槽、定模仁的下球体环槽、左镶块、右镶块的球形凹槽上分布有圆凸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型腔内分布有圆凸点以形成球环形壳体外表面的圆凹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模仁的上球体环槽、定模仁的下球体环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台阶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球体环槽、下球体环槽的两端具有相对应的台阶槽,以形成球环形壳体两端的台阶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模仁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定位凸块,动模仁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与定位凸块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相导向配合,定模仁与动模仁进行合模或开模时,保住了该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的尺寸和位置精确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台阶状滑块与定模板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台阶部与滑动部的前侧外壁相平齐,台阶部的后侧外壁位于滑动部前侧,滑动部的高度与方形滑槽的深度相同,台阶部的高度与压块槽的深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模时动模板的压块槽的后侧内壁与台阶部的后侧外壁相斜面配合,向下移动的动模板带动滑动部沿方形滑槽向前滑动,开模时动模板的压块槽的后侧内壁与台阶部的后侧外壁之间逐渐脱离,台阶状滑块受到复位弹簧的拉力作用,滑动部沿方形滑槽向后移动,直至杆状模芯与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完全脱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模仁、动模仁的材质均选自塑料模具钢、p20钢材或s55c钢材,杆状模芯的材质选自nak80钢材、s136钢材或h13钢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模具钢、p20钢材或s55c钢材均为高镜面抛光性能的钢材,适宜加工制造成注塑模具的定模仁、动模仁;nak80钢材、s136钢材或h13钢材均为具有高耐磨、高抗热拉强度及高韧性的钢材,适宜加工制造成模芯,该注塑模具采用的合金钢材适用于制造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合模时,动模板沿靠近定模板的方向移动,台阶状滑块上部的台阶部与压块槽相斜面配合,台阶状滑块下部的滑动部与方形滑槽相滑动配合,动模板带动台阶状滑块沿方形滑槽向前滑动,并带动两个杆状模芯沿上半圆槽、下半圆槽向前移动至注塑模腔;左镶块、右镶块的上端均与方形凹槽相配合,左镶块、右镶块分别与下球体环槽左、右侧的t形斜孔相斜面配合,左镶块、右镶块分别沿t形斜孔向下滑动,直至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移动至注塑模腔,杆状模芯与动模仁的上球体环槽、定模仁的下球体环槽、左镶块的球形凹槽、右镶块的球形凹槽构成球环形壳体的注塑模腔;熔融状态的塑料从上流道沟槽与下流道沟槽构成的流动通道进入注塑型腔内,熔融塑料在该注塑模腔内冷凝后形成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开模时,动模板沿远离定模板的方向移动,台阶状滑块沿方形滑槽向后滑动,台阶状滑块带动两个杆状模芯脱离注塑模腔,左镶块、右镶块分别沿t形斜孔向上滑动,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脱离注塑模腔,即可取出注塑成型后的两个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该注塑模具适用于作为窗饰件的球环形壳体批量注塑生产,保证了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生产效率和注塑质量;

2.本发明的左镶块及其侧壁上的斜导块构成t形结构,并可沿t形斜孔上下滑动,右镶块及其侧壁上的斜导块构成t形结构,并可沿t形斜孔上下滑动,当滑动至t形斜孔的最高位置时,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完全脱离注塑模腔,当滑动至t形斜孔的最低位置时,左镶块、右镶块上的球形凹槽移动至注塑模腔;左镶块、右镶块下端的t形卡口与导向杆上端的t形卡块相卡扣连接,拆卸与安装更加方便,且导向杆与左镶块、右镶块之间可相互滑动位移;动模板与定模板之间开模时,左镶块、右镶块受到复位弹簧的张力作用,左镶块、右镶块分别沿t形斜孔向上移动,实现左镶块、右镶块与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相互脱离;

3.本发明的定位凸块与定位凹槽相导向配合,定模仁与动模仁相合模或开模时,保住了该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的尺寸和位置精确度;合模时动模板的压块槽的后侧内壁与台阶部的后侧外壁相斜面配合,向下移动的动模板带动滑动部沿方形滑槽向前滑动,开模时动模板的压块槽的后侧内壁与台阶部的后侧外壁之间逐渐脱离,台阶状滑块受到复位弹簧的拉力作用,滑动部沿方形滑槽向后移动,直至杆状模芯与球环形壳体的注塑件完全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动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定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左镶块或右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模板;11、动模仁安装孔;12、上注射通孔;13、压块槽;131、后侧内壁;2、定模板;21、定模仁安装孔;22、下注射通孔;23、方形滑槽;3、定模仁;31、下流道沟槽;32、下半圆槽;33、下球体环槽;34、t形斜孔;35、定位凸块;4、动模仁;41、上流道沟槽;42、方形凹槽;43、上半圆槽;44、定位凹槽;45、上球体环槽;5、台阶状滑块;51、台阶部;511、后侧外壁;52、滑动部;6、杆状模芯;7、球环形壳体;8、左镶块;81、球形凹槽;82、t形卡口;83、斜导块;84、斜平面;85、圆凸点;9、右镶块;10、导向杆;101、t形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球环形壳体用合金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1、定模板2,动模板1上开设有动模仁安装孔11、上注射通孔12和压块槽13,上注射通孔12、压块槽13分别与动模仁安装孔11的两个侧边相连通,定模板2上开设有定模仁安装孔21、下注射通孔22和方形滑槽23,下注射通孔22、方形滑槽23分别与定模仁安装孔21的两个侧边相连通,定模仁安装孔21、动模仁安装孔11内分别安装有相对应的定模仁3、动模仁4,定模仁3的上表面开设有下流道沟槽31以及两个并列的下半圆槽32、下球体环槽33,下流道沟槽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并列的下半圆槽32相连通,下流道沟槽31的中部与下注射通孔22相连通,下球体环槽33的左、右侧均连通有t形斜孔34,下半圆槽32贯穿于下球体环槽33的前、后端,下半圆槽32的前端与下流道沟槽31相连通,下半圆槽32的后端与方形滑槽23相连通;动模仁4的下表面开设有上流道沟槽41、方形凹槽42以及两个并列的上半圆槽43、上球体环槽45,上流道沟槽4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并列的上半圆槽43相连通,上流道沟槽41的中部与上注射通孔12相连通,方形凹槽42贯穿于两个上球体环槽45的左、右侧,上半圆槽43贯穿于下球体环槽33的前、后端,上半圆槽43的前端与上流道沟槽41相连通,上半圆槽43的后端与压块槽13相连通;下球体环槽33左、右侧的t形斜孔34内分别斜面配合有左镶块8、右镶块9,左镶块8、右镶块9的下端均活动连接有导向杆10,左镶块8、右镶块9的上端均与方形凹槽42相配合,左镶块8、右镶块9的内侧壁均设有球形凹槽81;方形滑槽23上滑动配合有台阶状滑块5,台阶状滑块5的上部为与压块槽13相配合的台阶部51,台阶状滑块5的下部为与方形滑槽23相滑动配合的滑动部52,台阶部51的后侧外壁511与压块槽13的后侧内壁131均为相斜面配合的斜面,台阶状滑块5前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杆状模芯6,杆状模芯6的上半部、下半部分别与上半圆槽43、下半圆槽32相滑动配合,杆状模芯6与动模仁4的上球体环槽45、定模仁3的下球体环槽33、左镶块8的球形凹槽81、右镶块9的球形凹槽81构成球环形壳体7的注塑模腔,动模仁4的上球体环槽45、定模仁3的下球体环槽33的两端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台阶槽。动模仁4的上球体环槽45、定模仁3的下球体环槽33、左镶块8、右镶块9的球形凹槽81上分布有圆凸点85。

参照图4,左镶块8和右镶块9下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与t形斜孔34相斜面配合的斜导块83,斜导块83的倾斜方向为自上端至下端逐渐靠近注塑模腔,左镶块8与其前、后侧壁上的斜导块83背向注塑模腔的侧壁位于同一斜平面84,右镶块9与其前、后侧壁上的斜导块83背向注塑模腔的侧壁位于同一斜平面84。左镶块8、右镶块9的下端均开设有t形卡口82,导向杆10的上端具有与t形卡口82相卡扣连接的t形卡块101,导向杆10上套装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端顶置于左镶块8或右镶块9上,复位弹簧的下端压置于定模仁3上。

参照图2、3,定模仁3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定位凸块35,动模仁4的四个拐角处分别设有与定位凸块35相对应的定位凹槽44。台阶状滑块5与定模板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台阶部51与滑动部52的前侧外壁相平齐,台阶部51的后侧外壁511位于滑动部52前侧,滑动部52的高度与方形滑槽23的深度相同,台阶部51的高度与压块槽13的深度相同。定模仁3、动模仁4的材质均选自塑料模具钢、p20钢材或s55c钢材,杆状模芯6的材质选自nak80钢材、s136钢材或h13钢材。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合模时,动模板1沿靠近定模板2的方向移动,台阶状滑块5上部的台阶部51与压块槽13相斜面配合,台阶状滑块5下部的滑动部52与方形滑槽23相滑动配合,动模板1带动台阶状滑块5沿方形滑槽23向前滑动,并带动两个杆状模芯6沿上半圆槽43、下半圆槽32向前移动至注塑模腔;左镶块8、右镶块9的上端均与方形凹槽42相配合,左镶块8、右镶块9分别与下球体环槽33左、右侧的t形斜孔34相斜面配合,左镶块8、右镶块9分别沿t形斜孔34向下滑动,直至左镶块8、右镶块9上的球形凹槽81移动至注塑模腔,杆状模芯6与动模仁4的上球体环槽45、定模仁3的下球体环槽33、左镶块8的球形凹槽81、右镶块9的球形凹槽81构成球环形壳体7的注塑模腔;熔融状态的塑料从上流道沟槽41与下流道沟槽31构成的流动通道进入注塑型腔内,熔融塑料在该注塑模腔内冷凝后形成球环形壳体7注塑件;动模板1与定模板2之间开模时,动模板1沿远离定模板2的方向移动,台阶状滑块5沿方形滑槽23向后滑动,台阶状滑块5带动两个杆状模芯6脱离注塑模腔,左镶块8、右镶块9分别沿t形斜孔34向上滑动,左镶块8、右镶块9上的球形凹槽81脱离注塑模腔,即可取出注塑成型后的两个球环形壳体7的注塑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