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传统3d打印头的位移装置采用安装于打印头外周的三个可升降的摆动臂进行控制,三个摆动臂呈三角排布,各摆动臂一端为驱动端沿立柱竖向移动,另一端为联动端铰接于打印头,三个摆动臂的驱动端分别进行升降调节打印头与打印平台的相对位置,该种方式调节精度有限,而且材料打印成型后冷却较慢,需花费一定时间等待成性材料的冷却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因此延缓了操作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通过设置垂直丝杆,由第一步进电机带动垂直丝杆旋转,从而使得放置板上下垂直移动,由垂直导杆对垂直滑块起到稳定作用,避免在打印时放置板出现晃动;通过设置横向丝杆,由第二步进电机带动横向丝杆旋转,从而使得打印头可以横向移动,设置同步带,让第二步进电机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横向丝杆,并使两个横向丝杆的转动更为同步,提高位移的准确性;通过设置纵向丝杆,由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纵向丝杆旋转,从而使得打印头纵向移动,与横向丝杆一起实现了打印头的联动,提高了位移的稳定程度,降低了故障率;通过设置热电制冷片,在进行打印时,通过热电制冷片对放置板进行加热,方便打印成形,也对打印室内进行加温,避免打印材料各部分冷却不同步,造成打印产品的形变,保证打印质量,在打印完成后,改变电流极性使得热电制冷片开始制冷,再开启散热风机向打印室内吹风,加速成品材料的冷却凝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打印室,所述打印室内设置有放置板,所述固定底座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所述打印室内腔左侧转动设置有垂直丝杆,所述第一步进电机输出轴与垂直丝杆连接,所述垂直丝杆两侧固定设置有垂直导杆,所述放置板左侧通过垂直滑块与垂直丝杆、垂直导杆连接,所述打印室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横向丝杆,所述横向丝杆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横向导杆,所述打印室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横向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横向丝杆外侧设置有横向滑块,所述横向滑块套设在横向导杆上,所述横向滑块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设置有纵向丝杆,所述纵向丝杆两侧固定设置有纵向导杆,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步进电机,所述第三步进电机输出轴与纵向丝杆连接,所述纵向丝杆外侧通过螺纹设置有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块套设在纵向导杆上,所述纵向滑块底部固定设置有打印头,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均有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底座内腔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所述放置板内腔设置有热电制冷片。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底座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
进一步而言,所述打印室一侧交接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打印室接触处设置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第二步进电机、第三步进电机外侧均设置有隔音防护罩。
进一步而言,所述横向丝杆左端均固定设置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同步带轮均位于打印室左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放置板内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热电制冷片两侧。
进一步而言,所述打印头位于放置板正上方,所述散热风机位于放置板正下方。
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底座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过滤网。
本发明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垂直丝杆,由第一步进电机带动垂直丝杆旋转,从而使得放置板上下垂直移动,由垂直导杆对垂直滑块起到稳定作用,避免在打印时放置板出现晃动;
2、通过设置横向丝杆,由第二步进电机带动横向丝杆旋转,从而使得打印头可以横向移动,设置同步带,让第二步进电机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横向丝杆,并使两个横向丝杆的转动更为同步,提高位移的准确性;
3、通过设置纵向丝杆,由第三步进电机带动纵向丝杆旋转,从而使得打印头纵向移动,与横向丝杆一起实现了打印头的联动,提高了位移的稳定程度,降低了故障率;
4、通过设置热电制冷片,在进行打印时,通过热电制冷片对放置板进行加热,方便打印成形,也对打印室内进行加温,避免打印材料各部分冷却不同步,造成打印产品的形变,保证打印质量,在打印完成后,改变电流极性使得热电制冷片开始制冷,再开启散热风机向打印室内吹风,加速成品材料的冷却凝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的横向移动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的横向丝杆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的固定底座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的垂直滑块俯视图。
图中标号:1、固定底座;2、打印室;3、放置板;4、第一步进电机;5、垂直丝杆;6、垂直导杆;7、垂直滑块;8、横向丝杆;9、横向导杆;10、第二步进电机;11、横向滑块;12、安装板;13、纵向丝杆;14、纵向导杆;15、第三步进电机;16、纵向滑块;17、打印头;18、支撑垫;19、通孔;20、散热风机;21、热电制冷片;22、箱门;23、同步带轮;24、同步带;25、温度传感器;26、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新型3d打印平台,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打印室2,所述打印室2内设置有放置板3,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步进电机4,所述打印室2内腔左侧转动设置有垂直丝杆5,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输出轴与垂直丝杆5连接,所述垂直丝杆5两侧固定设置有垂直导杆6,所述放置板3左侧通过垂直滑块7与垂直丝杆5、垂直导杆6连接,由第一步进电机4带动垂直丝杆5旋转,从而使得放置板3上下垂直移动,由垂直导杆6对垂直滑块7起到稳定作用,避免在打印时放置板3出现晃动,所述打印室2顶部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横向丝杆8,所述横向丝杆8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横向导杆9,所述打印室2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步进电机10,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0与横向丝杆8传动连接,所述横向丝杆8外侧设置有横向滑块11,所述横向滑块11套设在横向导杆9上,由第二步进电机10带动横向丝杆8旋转,从而使得打印头17可以横向移动,设置同步带24,让第二步进电机10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横向丝杆8,并使两个横向丝杆8的转动更为同步,提高位移的准确性,所述横向滑块11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之间转动设置有纵向丝杆13,所述纵向丝杆13两侧固定设置有纵向导杆14,所述安装板12上固定安装有第三步进电机15,所述第三步进电机15输出轴与纵向丝杆13连接,所述纵向丝杆13外侧通过螺纹设置有纵向滑块16,所述纵向滑块16套设在纵向导杆14上,所述纵向滑块16底部固定设置有打印头17,由第三步进电机15带动纵向丝杆13旋转,从而使得打印头17纵向移动,与横向丝杆8一起实现了打印头17的联动,提高了位移的稳定程度,降低了故障率,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支撑垫18,所述支撑垫18上均有开设有通孔19,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机20,所述放置板3内腔设置有热电制冷片21,在进行打印时,通过热电制冷片21对放置板3进行加热,方便打印成形,也对打印室2内进行加温,避免打印材料各部分冷却不同步,造成打印产品的形变,保证打印质量,在打印完成后,改变电流极性使得热电制冷片21开始制冷,再开启散热风机20向打印室2内吹风,加速成品材料的冷却凝固。
所述固定底座1底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避免在打印时出现晃动,所述打印室2一侧交接有箱门22,所述箱门22与打印室2接触处设置有密封胶条,方便取出打印产品,在打印时,避免打印室2内热量挥发,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第二步进电机10、第三步进电机15外侧均设置有隔音防护罩,所述横向丝杆8左端均固定设置有同步带轮23,所述同步带轮23之间通过同步带24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0、同步带轮23均位于打印室2左侧,让第二步进电机10能够同时驱动两个横向丝杆8,并使两个横向丝杆8的转动更为同步,提高位移的准确性,所述放置板3内腔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所述温度传感器25位于热电制冷片21两侧,便于对放置板3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打印头17位于放置板3正上方,所述散热风机20位于放置板3正下方,所述固定底座1一侧开设有进风口26,所述进风口26内设置有过滤网。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所述垂直丝杆5顶部通过轴承与打印室2内腔顶部连接,且所述垂直丝杆5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部的高度与打印头17底部的高度相同,在打印时方便放置板3上升至打印头17底部,避免发生碰撞。
本发明工作原理:通过热电制冷片21对放置板3进行加热,方便打印成形,也对打印室2内进行加温,由第一步进电机4带动垂直丝杆5旋转,从而使得放置板3向上移动至打印头17下方,在打引时,第二步进电机10带动横向丝杆8旋转,使得打印头17可以横向移动,第三步进电机15带动纵向丝杆13旋转,使得打印头17纵向移动,从而实现打印头17的联动,完成打印工作,将放置板3下降至支撑垫18上,改变热电制冷片21内的电流极性开始制冷,再开启散热风机20向打印室2内吹风,加速成品材料的冷却凝固。
以上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