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聚丙烯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瓶的吹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瓶,是指一种用于储存药物或药剂的容器,先如今聚丙烯瓶的生产大多经过瓶胚的压铸成型以及对瓶胚的扩充,其中,瓶胚的扩充主要利用气体吹入瓶胚内,利用气体(例如:热气)的膨胀力使得瓶胚逐渐膨,最终成型,而现如今的吹瓶系统单一,在生产过程中,只对同组瓶胚进行吹气一次,因此,存在个别瓶胚存在吹瓶不完全的缺陷,因此,存在制备效果差的缺陷;不仅如此,目前,在吹瓶时,对同组瓶胚进行吹气无法做到“平衡”,即:导致同一组瓶胚存在吹气量不同的情况,因此,进一步会导致对各瓶胚的吹瓶效果,进一步影响制备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瓶的吹瓶系统及其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聚丙烯瓶的吹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具有两个用于容纳瓶胚的吹瓶腔的成型模块、用于和成型模块配合且用于对瓶胚进行充气的吹瓶模块、用于悬挂瓶胚且将瓶胚引导至各吹瓶腔内的引导模块、用于驱动引导模块上的瓶胚移动的驱动模块以及用于控制引导模块输出端出料的控制模块;其中,所述吹瓶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升降的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若干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以及用于向各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供气的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向各第一出气嘴供风的第一类供风系统以及向各第二出气嘴供风的第二类供风系统。
优选为:所述第一类供风系统和第二类供风系统均包括用于供风且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气源装置,且所述第一类供风系统和第二类供风系统分别包括与所述气源装置输出端连通的第一类供风模块和第二类供风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类供风模块包括与所述气源装置输出端连通的主管道,且该主管道的输出端形成一个节点,并在该节点处分别串联有若干根向各第一出气嘴供气的分管道;所述第二类供风模块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气源装置输出端连通且具有一个输入端和若干个输出端的控制阀以及若干根与所述控制阀各输出端连通且用于向第二出气嘴供气的第二管道;还包括向控制阀和气源装置发生电信号以切换工作状态的中控单元。
优选为:所述第一出气嘴和第二出气嘴分别划分为若干组,且所述气源装置包括分别向各组第一出气嘴或各组第二出气嘴供气的主泵和若干个副泵,各主泵通过主电机驱动,各负泵通过副电机驱动,所述中控单元包括主控部以及通过主控部控制且分别用于控制主电机、副电机以及控制阀的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第三控制器;其中,用于控制主电机的第一控制器和用于控制副电机的第二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在连接模式下,所述主控部的控制面板上选定主泵的进气量,并驱使第一控制器按选定的进气量控制主电机工作,同时向第二控制器发出电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基于该信号控制副电机按选定的进气量运行,并同时控制主泵和副泵向所述主管道或第一管道供气。
优选为:所述成型模块包括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的卧式旋转轴、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周向侧壁上的成型部分以及若干个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上且与各成型部分一一对应的绷紧部分;其中,所述成型部分包括间隔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上的支撑板、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各支撑板之间且具有容纳空间的框架、若干个铰接于所述容纳空间两侧内壁的第三气缸以及分别与各第三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相互铰接的成型模具;各成型模具均包括与第三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模具本体以及设于各模具本体配合面且可组合成吹瓶腔的半腔室,各模具本体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铰接轴和轴套。
优选为:所述引导模块包括若干对导轨,各对导轨均由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构成,且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均包括水平延伸的移动部、设于所述移动部输出端的转孔以及通过转轴与所述转孔转动连接并向吹瓶腔的腔口延伸的弧形部。
优选为:所述框架上固定有挂环;其中,所述绷紧部分包括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上且与各框架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的绕线轮以及缠绕于所述绕线轮上且一端与所述挂环连接的绷紧绳。
优选为: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设于各对导轨上方且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的输送带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输送带上且另一端向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延伸并用与推动各瓶胚移动的移动杆。
优选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弧形部一侧转动连接的驱动轴、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且可轴向转动的驱动轴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套升降的第四气缸。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瓶的吹瓶方法,利用上述的吹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瓶胚,并洗净;
(2)将瓶胚放入至各对导轨上,并利用移动杆推动各瓶胚在移动部上移动,直至弧形部上,并通过弧形部引导至吹瓶腔内;
(3)驱动第三气缸使得模具本体贴合,同时,转动卧式旋转轴,直至成型模具位于最顶部并与第一安装板对应,并使得各吹瓶腔内的瓶胚与各第一出气嘴对应;
(4)利用第一气缸驱动第一安装板下降,并使得第一出气嘴自瓶胚的瓶口插入瓶胚内,同时,通过主控部控制主泵和副泵以及第一类供风系统向各第一出气嘴进行供气,直至完成瓶胚的初步成型;
(5)再次旋转卧式旋转轴,使得步骤(3)中的模具本体置于一侧,同时放松绷紧绳,使得吹瓶腔的腔口朝上,并利用第二气缸驱动第二安装板下降,使得第二出气嘴插入瓶胚内,并通过主泵和副泵以及第二类供风系统向各瓶胚进行依次供气;
(6)步骤(5)完成后,旋转卧式旋转轴,使得步骤(5)中的模具本体位于卧式旋转轴的下方,并且拉紧绷紧绳,并通过第二气缸使得模具本体分离,完成卸料。
优选为:步骤(4)和步骤(5)可以同步进行,所述同步进行是当第一组瓶胚经过步骤(4)而进入步骤(5)时,第二组瓶胚进入步骤(4),第一组瓶胚在步骤(5)中的吹瓶和第二组瓶胚在步骤(4)中的吹瓶可以同步进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类供风系统对第一吹气嘴进行供气,并利用第一吹气嘴对瓶胚进行初步的扩充成型,并转移该组瓶胚,并利用第二类供风系统对第二吹气嘴进行供气,最终,第二吹气嘴对各瓶胚进行逐一调整,进而保证瓶胚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吹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类供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类供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中控单元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成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b-b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成型模具的展开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导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瓶的吹瓶系统,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至少具有两个用于容纳瓶胚的吹瓶腔10的成型模块1、用于和成型模块1配合且用于对瓶胚进行充气的吹瓶模块2、用于悬挂瓶胚且将瓶胚引导至各吹瓶腔10内的引导模块3、用于驱动引导模块3上的瓶胚移动的驱动模块4以及用于控制引导模块3输出端出料的控制模块5;其中,所述吹瓶模块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安装板21和第二安装板22升降的第一气缸23和第二气缸24、若干个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板2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22上的第一出气嘴25和第二出气嘴26以及用于向各第一出气嘴25和第二出气嘴26供气的供气装置27;所述供气装置27包括向各第一出气嘴25供风的第一类供风系统271以及向各第二出气嘴26供风的第二类供风系统272。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供风系统271和第二类供风系统272均包括用于供风且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气源装置27a,且所述第一类供风系统271和第二类供风系统272分别包括与所述气源装置27a输出端连通的第一类供风模块271a和第二类供风模块272a;其中,所述第一类供风模块271a包括与所述气源装置27a输出端连通的主管道2710a,且该主管道2710a的输出端形成一个节点2711a,并在该节点2711a处分别串联有若干根向各第一出气嘴25供气的分管道2712a;所述第二类供风模块272a包括通过第一管道2720a与所述气源装置27a输出端连通且具有一个输入端和若干个输出端的控制阀2721a以及若干根与所述控制阀2721a各输出端连通且用于向第二出气嘴26供气的第二管道2722a;还包括向控制阀2721a和气源装置27a发生电信号以切换工作状态的中控单元。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嘴25和第二出气嘴26分别划分为若干组,且所述气源装置27a包括分别向各组第一出气嘴25或各组第二出气嘴26供气的主泵27b和若干个副泵27c,各主泵27b通过主电机27d驱动,各负泵27c通过副电机27e驱动,所述中控单元包括主控部60以及通过主控部60控制且分别用于控制主电机27d、副电机27e以及控制阀2721a的第一控制器61、第二控制器62以及第三控制器63;其中,用于控制主电机27d的第一控制器61和用于控制副电机27e的第二控制器62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连接形成连接模式,在连接模式下,所述主控部60的控制面板上选定主泵27b的进气量,并驱使第一控制器61按选定的进气量控制主电机27d工作,同时向第二控制器62发出电信号,所述第二控制器62基于该信号控制副电机27e按选定的进气量运行,并同时控制主泵27b和副泵向所述主管道2710a或第一管道2720a供气。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成型模块1包括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的卧式旋转轴11、若干个周向等距间隔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11周向侧壁上的成型部分12以及若干个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11上且与各成型部分12一一对应的绷紧部分13;其中,所述成型部分12包括间隔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11上的支撑板120、通过转轴121转动连接于各支撑板120之间且具有容纳空间122a的框架122、若干个铰接于所述容纳空间122a两侧内壁的第三气缸123以及分别与各第三气缸123输出端固定连接且相互铰接的成型模具124;各成型模具124均包括与第三气缸123输出端固定连接的模具本体124a以及设于各模具本体124a配合面且可组合成吹瓶腔10的半腔室124b,各模具本体124a上还设有相互配合的铰接轴124c和轴套124d。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容纳空间122a上间隔设有底座9以及与底座9转动连接且供第三气缸123安装的安装轴9a。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模块3包括若干对导轨30,各对导轨30均由间隔设置的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构成,且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均包括水平延伸的移动部3a、设于所述移动部3a输出端的转孔3b以及通过转轴3c与所述转孔3b转动连接并向吹瓶腔10的腔口延伸的弧形部3d。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框架122上固定有挂环80;其中,所述绷紧部分13包括安装于所述卧式旋转轴11上且与各框架122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机13a、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13a输出端的绕线轮13b以及缠绕于所述绕线轮13b上且一端与所述挂环80连接的绷紧绳13c。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4包括设于各对导轨30上方且通过第三电机驱动的输送带40以及若干个固定连接输送带40上且另一端向第一导轨31和第二导轨32之间延伸并用与推动各瓶胚移动的移动杆41。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5包括设于所述弧形部3d一侧转动连接的驱动轴51、套设于所述驱动轴51上且可轴向转动的驱动轴套52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套52升降的第四气缸53。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聚丙烯瓶的吹瓶方法,利用上述的吹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瓶胚,并洗净;
(2)将瓶胚放入至各对导轨上,并利用移动杆推动各瓶胚在移动部上移动,直至弧形部上,并通过弧形部引导至吹瓶腔内;
(3)驱动第三气缸使得模具本体贴合,同时,转动卧式旋转轴,直至成型模具位于最顶部并与第一安装板对应,并使得各吹瓶腔内的瓶胚与各第一出气嘴对应;
(4)利用第一气缸驱动第一安装板下降,并使得第一出气嘴自瓶胚的瓶口插入瓶胚内,同时,通过主控部控制主泵和副泵以及第一类供风系统向各第一出气嘴进行供气,直至完成瓶胚的初步成型;
(5)再次旋转卧式旋转轴,使得步骤(3)中的模具本体置于一侧,同时放松绷紧绳,使得吹瓶腔的腔口朝上,并利用第二气缸驱动第二安装板下降,使得第二出气嘴插入瓶胚内,并通过主泵和副泵以及第二类供风系统向各瓶胚进行依次供气;
(6)步骤(5)完成后,旋转卧式旋转轴,使得步骤(5)中的模具本体位于卧式旋转轴的下方,并且拉紧绷紧绳,并通过第二气缸使得模具本体分离,完成卸料。
优选为:步骤(4)和步骤(5)可以同步进行,所述同步进行是当第一组瓶胚经过步骤(4)而进入步骤(5)时,第二组瓶胚进入步骤(4),第一组瓶胚在步骤(5)中的吹瓶和第二组瓶胚在步骤(4)中的吹瓶可以同步进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类供风系统对第一吹气嘴进行供气,并利用第一吹气嘴对瓶胚进行初步的扩充成型,并转移该组瓶胚,并利用第二类供风系统对第二吹气嘴进行供气,最终,第二吹气嘴对各瓶胚进行逐一调整,进而保证瓶胚的生产质量;
更详细的说:
参考图1-图10,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参考图1和图10,准备好的瓶胚可放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并且利用第三电机驱动输送带移动,并且使得输送带上的移动杆推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的瓶胚朝向成型模块移动,并利用弧形部引导至各吹瓶腔内,至此,瓶胚的移动步骤完成;
参考图6-图9,当瓶胚从弧形部引导至吹瓶腔的过程中,各第三气缸分别收缩,使得各模具本体略微分开(即:使得各模具本体上设置的半腔室腔口只供瓶胚的瓶身进入,而瓶胚的瓶口部分的尺寸会大于其瓶身,因此,瓶胚会卡在吹瓶腔上),当瓶胚位置调整完毕,第三气缸驱动各模具本体复合,使得各瓶胚固定,最后,通过卧式旋转轴的转动,使得该组模具本体移动至卧式旋转轴上方,至此,瓶胚的固定工作完成;
参考图2-图4,当模具本体移动完毕后,第二电机驱动绕线轮收卷,进而使得绷紧绳收卷,使得模具本体上设置的吹瓶腔朝上,此时,通过第二气缸驱动第一安装板下降,使得第一安装板上的第一出气嘴对准各瓶胚的瓶口,并插入瓶胚内,此时,气源装置(即:主泵和副泵)开始工作,并且通过主管道和分管道向第一出气嘴供气,进而使得瓶胚扩张,完成初步成型,完成后,第一安装板上述,卧式旋转轴继续转动,使得模具本体位于卧式旋转轴的右侧,此时,第二安装板下降,并且使得第二安装板上的第二出气嘴插入各瓶胚内,并利用第二类供气模块逐一对各瓶胚进行充气,完成二次成型(此时:绷紧部分驱使绷紧绳放松,而模具本体由于自身重量会驱动吹瓶腔的腔口朝上),最终,卧式旋转轴转动,并使得模具本体到达其下方,并使得模具本体完全分离,再通过绷紧部分拉紧绷紧绳,使得吹瓶腔的腔口朝下,进而完成下料,至此,一轮的吹瓶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本实施例在第一次吹瓶利用第一类供风模块,其通过主管道和副管道进行供气,而主管道输出端串联的副管道可以同时进行进气,使得各瓶胚能够同步完成初步成型,不仅如此,如果通过单个泵进行供气,存在供气时,气压不足的缺陷,因此设置了多个副泵用于辅助,即:通过主泵和副泵分别对各组瓶胚负责吹气,能够保证各瓶胚的初次成型效果;
其二,主泵和副泵的驱动电机之间进行的连接模式的设定,其目的是:保证主泵和副泵同步且同时进行工作,即:在相同的时间内,保证主泵和副泵的供气量,从而保证各瓶胚成型效果相同,保证吹瓶的质量;
其三,在第一类供风模块对瓶胚供气后,第二类供风模块对初次成型的瓶胚进行供气,其目的是:通过二次吹瓶进一步保证其成型质量,同时,第二类供风模块与第一类供模块的不同在:其可以通过控制阀的控制进行单向进气,由于第二类供风模块主要用于调整各瓶胚的吹瓶不足,因此,不需要全面进行供气,故通过控制阀可以进行不同线路的单向进气,逐一对各瓶胚进行调整,进而进一步提高瓶胚的吹瓶质量;
其三,绷紧部分可以辅助成型模块进行下料,保证本实施例的生产效率;
其四,控制模块可以控制导轨下料,即:利用第四气缸驱动弧形部以转孔为基点摆动,从而可以控制瓶胚的下料,其可以与卧式旋转轴配合,实现精准的供料;
其五,第三气缸与容纳空间的腔壁铰接,可以保证其驱动各模具本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本实施例运行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