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7646发布日期:2020-07-10 17:5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机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对于结构型产品而言,具有成型快、精度高、原材料成本较低的特点。其运用粉末状原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实现对产品的制造。根据材料的种类及其使用,现已衍生出熔融沉积造型术、激光立体印刷术和选择型激光烧结术等细分类型的打印机。其中,选择型激光烧结术较为常见。

常见的类型包括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术和slm选择性激光熔化术,两者均属于使用激光作为能量介质的3d打印技术。相较于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术而言,slm在增材制造的过程中用激光使粉体完全熔化,不需要黏结剂,成型的精度和力学性能都比sls要好,因此,较前者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前景要好,例如在医疗、汽车、航天等领域都有极大应用前景。以牙科领域为例,现阶段主要的slm型3d打印机激光频率主要在200w到500w之间,根据工作时实际激光光斑能量和对应粉层的熔融温度,粉末的工艺层厚多在0.02mm到0.05mm之间。

对于slm型3d打印机而言,其通常包括供料装置、成型装置、铺粉装置、激光装置和粉料回收装置。其中,供料装置和成型装置的底盘需要使用到驱动装置来驱动。常见的驱动装置结构采用丝杠传动方式,其中,丝杠转动,传动丝杠螺母平移,再配合导轨和滑块,实现竖轴上对底盘的驱动。例如cn110722790a公开的一种3d增材运动系统及其方法中所采用的结构。

该种驱动结构的丝杠轴的位置是固定的,即在设计和安装时,需要为丝杠轴及其相连的设备预留较大的空间,结构松散,空间利用率不高。同时,该种传动方式只能通过与丝杠轴并排的侧边对底盘进行传动,而非轴向,因此,要求丝杠轴贯穿底盘的整个活动空间,并配置相匹配的滑块和导轨来实现传动和方向的固定,结构复杂,摩擦力大。此外,丝杠轴转动进行传动的精度不高,对铺粉层厚有极大影响,难以满足高精度打印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以提高整机的空间利用率和运行稳定性,提高运行精度,降低驱动时的摩擦损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所述3d打印机的底盘位于缸体内,可沿缸体轴线方向活动,缸体底端设计有缸体端盖。驱动机构包括侧板、底板、z1伺服电机、电机安装座、光杆、丝杠轴、丝杠螺母、光杆底部固定板、第一同步机构和第二同步机构;其中:

底板固定于侧板的一端,底板上开有供光杆、丝杠轴通过的过孔,所述侧板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到缸体端盖上。

z1伺服电机通过电极安装座与侧板保持相对静止关系,第二同步机构安装于z1伺服电机轴端。

丝杠轴垂直贯穿底板中部;直线轴承固定座至少为一个,围绕所述丝杠轴均匀分布,且均平行于丝杠轴,各直线轴承固定座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底板靠缸体端盖一侧,另一端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上,至少一直线轴承固定座内部设有双衬型直线轴承,至少一双衬型直线轴承内贯穿设置光杆;光杆、丝杠轴顶部均用于连接到底盘,光杆、丝杠轴底部均与光杆底部固定板连接。

丝杠螺母设置于丝杠轴上,丝杠螺母与第一同步机构连接并保持相对静止关系,z1伺服电机轴侧的第二同步机构通过第一同步机构与丝杠螺母保持同步传动关系。

电机驱动第二同步机构转动,从而同步传动第一同步机构转动,第一同步机构固定于同步机构连接件上,从而同步机构连接件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其连接的丝杠螺母转动,丝杠螺母在转动的同时,即可驱动丝杠轴进行平移,进而实现对底盘的驱动。本设计的结构采用螺母转动、丝杠轴平移的方式,相较于丝杠轴转动、螺母平移的方式,本设计可以将零部件沿丝杠轴的轴向方向集成布置,进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提高了装置的紧凑性。另外,本设计摒弃了导轨+滑块的导向结构,采用光杆和双衬型直线轴承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利用了直线轴承摩擦力小、便于高精度控制的特点,降低了驱动过程中的摩擦损耗,提高了驱动精度,另一方面,实现对底盘沿轴向的面状驱动(丝杆轴+光杆,具备高同步性),相较于传统从底盘两端进行驱动的方式,驱动同步性更高,驱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步机构连接件、止推球轴承固定座、直线轴承固定座、止推球轴承和轴承挡板;同步机构连接件套设于丝杠轴上,与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止推球轴承安装于同步机构连接件上,止推球轴承固定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上,止推球轴承固定座与缸体端盖保持相对静止关系;在止推球轴承固定座上设置有轴承挡盘,轴承挡盘与止推球轴承相邻设置,轴承挡盘限制止推球轴承相对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运动;第一同步机构固定于同步机构连接件上,第二同步机构与第一同步机构保持同步传动关系。

上述实现第一同步机构和丝杠螺母保持同步传动关系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在丝杠轴平移的过程中,第一同步机构与第二同步机构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即确保驱动部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电机安装座包括z1电机安装座横板和z1电机安装座竖板,两者端部相连,构成l型。z1伺服电机安装于z1电机安装座横板上;z1电机安装座竖板安装于底板上,或者,z1电机安装座竖板用于安装到缸体端盖上。

采用l型安装座可以使安装座的固定位置和电机的安装位置相互独立,进而在确保电机安装到最适宜位置的情况下,安装座也能具备最佳的固定位置(包括安装的便捷性、稳定性等因素考虑)。

进一步的,电机安装座还包括至少一杆状支座,杆状支座的一端连接于z1电机安装座横板远离z1电机安装座竖板的一端,杆状支座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或底板上。杆状支座可以进一步将z1电机安装座横板进行固定,同时不会影响到两个同步机构间的传动关系。

进一步的,第一同步机构和第二同步机构均为同步带轮组,同步带轮组间通过同步带保持同步传动关系。采用同步带轮和同步带的传动关系,无需两个同步机构相邻,使得结构设计更具灵活性,便于其余部件的集成。

进一步的,第一同步机构和第二同步机构均至少包括两个同步带轮。

进一步的,丝杠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支座、第一轴衬、第二轴承支座和第二轴衬;第一轴衬设置于第一轴承支座的内圈,第一轴衬内圈连接丝杠轴的一端;第二轴衬设置于第二轴承支座的内圈,第二轴衬内圈连接丝杠轴的另一端。

采用轴衬的方式连接丝杠轴,可以先将支座部分固定到底盘上,再安装丝杠轴。而常规的采用螺栓安装丝杠轴的方式,需要直接将丝杠轴安装到底盘,操作不便。相较于此,本设计具有方便、快捷安装丝杠轴的特点。

进一步的,光杆的一端连接有热熔螺母,另一端通过插销结构连接有一光杆支座。在安装时,光杆顶端需要安装到底盘,采用插销结构,可以先将光杆支座安装到底盘,然后连接光杆。相较于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具有便于操作、安装快捷的特点。

进一步的,止推球轴承固定座安装于侧板内侧,以与侧板保持相对静止关系。将推球轴承固定座设计于侧板上,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减小部件间的交错,降低装置结构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可以尽量减少部件间的串联关系(如将推球轴承固定座固定于其他与侧板相连的部件上),以提高装置运行时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直线轴承固定座、双衬型直线轴承、光杆均为三个。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以最简单的构造设计来解决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设计的驱动结构采用螺母转动、丝杠轴平移的方式,可直接对底盘进行轴向驱动,无需在底盘两侧设计额外的传动和导向结构,精简了装置的零部件,降低了成本。同时,可将设计的零部件在底盘的移动空间内进行设计,无需底盘的运动预留独立的空间,提高了零部件设计的紧凑型,提高了空间利用率。采用光杆与丝杠轴同步驱动的方式,实现了对底盘直接沿轴向的面驱动,驱动同步性高、摩擦损耗小、平稳性高。

2、本设计各部件间的串联关系简单,使得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含驱动机构的缸体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缸体内的透视图。

图3是驱动机构在缸体端盖与底板间的结构图。

图4是光杆支座部分的结构图。

图5是光杆底部固定板部分的结构图。

图6是直线轴承固定座部分的解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如图1、2所示,底盘103位于缸体101内,可沿缸体101轴线方向活动,缸体101底端固定连接有缸体端盖102。参见附图2、3,驱动结构包括:z1伺服电机111、电机安装座、侧板104、底板107、光杆108、丝杠轴110、丝杠螺母120、光杆底部固定板109、第一同步机构和第二同步机构。底板107固定于侧板104的一端。可与侧板104成l型。侧板104的另一端安装到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z1伺服电机111通过电机安装座与侧板104保持相对静止关系,第二同步机构安装于z1伺服电机111轴端。丝杠轴110垂直贯穿底板107,在底板107与缸体端盖102之间,围绕丝杠轴110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各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均平行于丝杠轴110。至少一个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内部设有双衬型直线轴承128,至少一个双衬型直线轴承128内贯穿设置光杆108。底板107上开有供光杆108、丝杠轴110通过的过孔。光杆108、丝杠轴110顶部均连接于底盘103,光杆108、丝杠轴110底部均与光杆底部固定板109连接。丝杠螺母120设置于丝杠轴110上,丝杠螺母120与第一同步机构连接并保持相对静止关系,z1伺服电机111轴侧的第二同步机构通过第一同步机构与丝杠螺母120保持同步传动关系。

具体而言,如图2、3所示,z轴驱动机构还包括同步机构连接件119、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直线轴承固定座106、止推球轴承127和轴承挡板118。同步机构连接件119套设于丝杠轴110上,与丝杠螺母120固定连接,止推球轴承127安装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止推球轴承127固定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与缸体端盖102保持相对静止关系;在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设置有轴承挡盘118,轴承挡盘118与止推球轴承127相邻设置,轴承挡盘118限制止推球轴承127相对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运动;第一同步机构固定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第二同步机构与第一同步机构保持同步传动关系,这样,就与丝杠螺母120保持同步传动关系。进一步的,在同步机构连接件119靠端部方向、与第一同步机构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同步机构锁紧机构,以固定第一同步机构的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如图1、2所示,底盘103位于缸体101内,可沿缸体101轴线方向活动,缸体101底端固定连接有缸体端盖102。参见附图2、3,该驱动结构包括侧板104、底板107、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光杆108、丝杠轴110、丝杠螺母120、光杆底部固定板109、z1伺服电机111、电机安装座、第一同步机构、第二同步机构和同步机构连接件119。

如图3所示,底板107固定于侧板104的一端。可与侧板104成l型。侧板104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到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z1伺服电机111通过电机安装座与侧板104保持相对静止关系,第二同步机构安装于z1伺服电机111轴端。丝杠轴110垂直贯穿底板107,在底板107朝底盘103方向,围绕丝杠轴110均匀设置有至少一个(如两个或三个)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各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均平行于丝杠轴110,各直线轴承固定座106的自由端均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102上。至少一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如两个或三个)内部设有双衬型直线轴承128,部分或全部双衬型直线轴承128内贯穿设置光杆108。底板107上开有供光杆108、丝杠轴110通过的过孔。光杆108、丝杠轴110顶部均用于连接到底盘103,光杆108、丝杠轴110底部均与光杆底部固定板109连接。丝杠螺母120设置于丝杠轴110上,丝杠螺母120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固定相连,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安装有止推球轴承127,止推球轴承127固定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在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设置有轴承挡盘118,轴承挡盘118与止推球轴承127相邻设置,轴承挡盘118限制止推球轴承127相对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运动。第一同步机构设置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与z1伺服电机轴侧对应设置的第二同步机构保持同步传动关系。在同步机构连接件119靠端部方向、与第一同步机构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同步机构锁紧机构,以固定第一同步机构的位置。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同步机构和第二同步机构均为同步带轮组,两同步带轮组分别有若干同步带轮构成,同步带轮组间通过同步带116(或同步齿条)保持同步传动关系。当然,两同步机构也可采用齿轮传动的方式保持同步传动关系。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机安装座由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与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相连而成,两者构成l型。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垂直安装在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或者,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安装在底板107上。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如图1、2所示,底盘103位于缸体101内,可沿缸体101轴线方向活动,缸体101底端固定连接有缸体端盖102。如图2、3所示,该驱动结构包括侧板104、底板107、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光杆108、丝杠轴110、丝杠螺母120、光杆底部固定板109、z1伺服电机111、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第一同步带轮组、第二同步带轮组、同步带116和同步机构连接件119。第一同步带轮组和第二同步带轮组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同步带轮。

如图2、3所示,底板107固定于侧板104的一端,与侧板104成l型,侧板104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到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侧板104和底板107可为一体成型的l型元件。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与侧板104保持相对静止关系。丝杠轴110垂直贯穿底板107中部,直线轴承固定座106至少为一个(如两个或三个),围绕丝杠轴110均匀分布,且均平行于丝杠轴110。各直线轴承固定座106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底板107靠缸体端盖102一侧,另一端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102上。至少一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如两个或三个)内部设有双衬型直线轴承128,如图6所示,部分或全部双衬型直线轴承128内贯穿设置光杆108。底板107上开有供光杆108、丝杠轴110通过的过孔。光杆108、丝杠轴110顶部均用于连接到底盘103,光杆108、丝杠轴110底部均与光杆底部固定板109连接。丝杠轴110上有一丝杠螺母120,丝杠螺母120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固定相连,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安装有止推球轴承127,止推球轴承127固定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在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还设置有轴承挡盘118,轴承挡盘118与止推球轴承127相邻设置,轴承挡盘118限制止推球轴承127相对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运动。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与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相连,构成l型,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垂直安装在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两者可为一体加工成型。z1伺服电机111安装于所述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上。第一同步带轮组固定设置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在同步机构连接件119靠端部方向、与第一同步带轮组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带轮锁紧螺母117,第二同步带轮组设置于z1伺服电机轴上。第一同步带轮组通过同步带116与z1伺服电机轴侧对应设置的第二同步带轮组相连。

为了提高z1伺服电机111运行时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在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远离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一端,设置有至少一圆柱支座129(或其他杆状),该圆柱支座129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102或底板107上,以将所述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进一步固定,提高z1电机安装座横板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如图1、2所示,底盘103位于缸体101内,可沿缸体101轴线方向活动。如图2、3所示,该驱动结构包括侧板104、底板107、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光杆108、丝杠轴110、丝杠螺母120、光杆底部固定板109、z1伺服电机111、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第一同步带轮组、第二同步带轮组、同步带116和同步机构连接件119。第一同步带轮组和第二同步带轮组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同步带轮。

如图2、3所示,底板107固定于侧板104的一端,与侧板104成l型,侧板104的另一端用于安装到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侧板104和底板107可为一体成型的l型元件。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固定安装于侧板104或底板107的内侧。丝杠轴110垂直贯穿底板107中部,直线轴承固定座106至少为一个(如两个或三个),围绕丝杠轴110均匀分布,且均平行于丝杠轴110。各直线轴承固定座106的一端分别设置于底板107靠缸体端盖102一侧,另一端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102上。至少一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如两个或三个)内部设有双衬型直线轴承128,部分或全部双衬型直线轴承128内贯穿设置光杆108。底板107上开有供光杆108、丝杠轴110通过的过孔。光杆108、丝杠轴110顶部均用于连接到底盘103,光杆108、丝杠轴110底部均与光杆底部固定板109连接。丝杠轴110上有一丝杠螺母120,丝杠螺母120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固定相连,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安装有止推球轴承127,止推球轴承127固定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并通过相邻设置的轴承挡盘118限制止推球轴承127的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负载,止推球轴承103设计为两个或更多。第一同步带轮组固定设置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在同步机构连接件119靠端部方向、与第一同步带轮组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带轮锁紧螺母117,第二同步带轮组设置于z1伺服电机轴上。第一同步带轮组通过同步带116与z1伺服电机轴侧对应设置的第二同步带轮组相连。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负载,一个同步带轮太薄,第一同步带轮组包括两同步带轮a115(或更多),对应的,第二同步带轮组也包括两个同步带轮b114(或更多),两个同步带轮a115通过两根同步带116分别与两同步带轮b114相连。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同步带轮组将两同步带轮a115焊接为一体,第二同步带轮组将两同步带轮b114焊接为一体(或分别选用焊接后厚度差不多的同步带轮代替)。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与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相连,构成l型,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垂直安装在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两者可为一体加工成型。特别地,为提高电机的安装稳定性,在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远离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一端,设置有一圆柱支座129,该圆柱支座129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102或底板107上,以将所述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进一步固定。z1伺服电机111安装于所述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上。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公开了丝杠轴110和光杆108的结构。

如图2、5所示,丝杠轴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支座122、第一轴衬123、第二轴承支座130和第二轴衬131。第一轴衬123设置于第一轴承支座122的内圈,第一轴衬123内圈连接丝杠轴110的一端;第二轴衬131设置于第二轴承支座130的内圈,第二轴衬131内圈连接丝杠轴110的另一端。在驱动结构中,第一轴承支座122安装于光杆底部固定板109中心,第二轴承支座130用于安装到底盘103中心。

如图2、4、5所示,光杆108的一端连接有热熔螺母121,通过热熔螺母121连接到光杆底部固定板109;另一端通过插销结构连接有一光杆支座124。具体的,光杆108靠光杆支座124端部垂直于轴向开设有小孔,在光杆支座124对应位置开设有相匹配的通孔125,圆柱销126以垂直光杆108方向通过光杆支座124上的通孔125和光杆108上的小孔,实现光杆108和光杆支座124间的快捷连接。在使用时,通过螺栓和垫片贯穿光杆底部固定板109,将热熔螺母121固定到光杆底部固定板109,对于光杆108的另一端,先将光杆支座124安装到底盘103上,再通过圆柱销126将光杆108连接到光杆支座124上,从而完成光杆108的安装。

实施例六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缸体底盘驱动结构,底盘103位于缸体101内,可沿缸体101轴线方向活动。驱动结构包括侧板104、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底板107、光杆108、光杆底部固定板109、丝杠轴110、z1伺服电机111、丝杠螺母120、同步机构连接件119、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第一同步带轮组、第二同步带轮组、同步带116和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第一同步带轮组和第二同步带轮组分别包含至少一个同步带轮。

侧板104一端用于安装到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所述底板107固定于侧板104另一端,与侧板104成l型。两者可为一体成型。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固定安装于侧板104内侧。丝杠轴110垂直贯穿底板107中部,直线轴承固定座106位于缸体端盖102和底板107之间,至少三个,均匀分布于丝杠轴110外侧,每一直线轴承固定座106内部均有双衬型直线轴承128,至少三个均匀排布的双衬型直线轴承128内贯穿设置光杆108。底板107、缸体端盖102上开有使光杆108、丝杠轴110通过的过孔。光杆108、丝杠轴110顶部均连接到底盘103,光杆108、丝杠轴110底部均与所述光杆底部固定板109连接。所述丝杠轴110上有一丝杠螺母120,所述丝杠螺母120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固定相连,所述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安装有止推球轴承127。止推球轴承127固定于止推球轴承固定座105上,并通过相邻设置的轴承挡盘118限制止推球轴承127向下运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负载,止推球轴承103设计为两个或更多。第一同步带轮组固定设置于同步机构连接件119上,在同步机构连接件119靠端部方向、与第一同步带轮组相邻的位置,设置有带轮锁紧螺母117,以固定第一带轮组的位置;第二同步带轮组设置于z1伺服电机轴上,第一同步带轮组通过同步带116与z1伺服电机轴侧对应设置的第二同步带轮组相连。第一同步带轮组包括两同步带轮a115,对应的,第二同步带轮组也包括两个同步带轮b114,两个同步带轮a115通过两根同步带116分别与两个同步带轮b114相连。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同步带轮组将两同步带轮a115焊接为一体,第二同步带轮组将两个同步带轮b114焊接为一体(或分别选用焊接后厚度差不多的同步带轮代替)。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与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相连,构成l型,所述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垂直安装在缸体端盖102上远离底盘103一侧。特别地,为提高电机的安装稳定性,在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远离z1电机安装座竖板113一端,朝缸体端盖102方向,设置有一圆柱支座129,该圆柱支座129用于连接到缸体端盖上,以将所述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连接到缸体端盖102上。z1伺服电机111安装于所述z1电机安装座横板112上。

进一步的,在丝杠轴1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轴承支座122、第一轴衬123、第二轴承支座130和第二轴衬131。在光杆底部固定板109中心开有一圆孔,第一轴承支座122的外圈与该圆孔配合,并安装于该圆孔,第一轴承支座122内圈设置第一轴衬123,第一轴衬123内圈连接丝杠轴110的一端。第二轴承支座用于安装到底盘103上,第二轴承支座内圈设置第二轴衬131,第二轴衬131内圈连接丝杠轴110的另一端。

对于光杆108的安装,光杆底部固定板109中心圆孔的外侧均布三个安装孔,以用于分别固定光杆108的一端。光杆108端部带有热熔螺母121,通过螺钉和垫片将热熔螺母121与光杆底部固定板109相固定。光杆108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到底盘103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杆108靠底盘103侧端部,设置有光杆支座124,光杆108靠光杆支座124一侧开有垂直于轴向的通孔,光杆支座124上设有相匹配的通孔,各光杆支座124均设有一圆柱销126,圆柱销126以垂直光杆108方向穿过光杆支座124及光杆108上的通孔。在应用时,光杆支座124会先安装到底盘103上,如果采用螺栓轴向固定的方式,不便于安装光杆108,因此,采用垂直于轴向的插销方式连接光杆108到底盘103,能够实现便捷、快速地安装。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