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57680发布日期:2020-07-10 17:53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机配件,更确切地说,是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



背景技术:

在3d打印机上通常设有送丝器,送丝器的作用是将线束从线盘上抽出,并按照一定的速度送到高温的挤出头上。现有的送丝器在进行更换线束时,线束的穿线通道会发生小角度的偏转,通常在5度左右,这使得线束很难对准线束通道,颇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包含:

一底座;

一手柄组件,所述的手柄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手柄组件包含一“l”字形的手柄主体、一压轮和一导向器,所述的手柄主体的头部设有一中空的导向腔体,所述的导向器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导向通道,所述的导向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向腔体内;

一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的手柄主体上;

一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压轮相配合。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包含:

一底座,所述的底座包含一矩形的底座主体,所述的底座主体的一角上设有一转动孔和一限位安装孔,所述的底座主体的另一角上设有一凸出的连接凸台,所述的连接凸台的内侧设有一贯穿的圆形的电机孔,所述的连接凸台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半圆槽,所述的连接凸台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半弹簧槽,所述的连接凸台的端面上设有一对插接柱孔、一第一凸台连接孔和一第二凸台连接孔;

一盖板,所述的盖板可拆卸地与所述的连接凸台相连接,所述的盖板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半圆槽,所述的盖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半弹簧槽,所述的盖板的端面上设有一对插接柱杆、一第一盖板连接孔和一第二盖板连接孔,所述的盖板的内侧设有一导向圆弧,所述的插接柱杆与所述的插接柱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盖板连接孔与所述的第一凸台连接孔通过一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盖板连接孔与所述的第二凸台连接孔通过一第二螺钉相连接吗,所述的第二半圆槽与所述的第一半圆槽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半弹簧槽与所述的第一半弹簧槽相配合;

一手柄组件,所述的手柄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手柄组件包含一“l”字形的手柄主体、一压轮和一导向器,所述的手柄主体的头部设有一中空的导向腔体和一弹簧压柱,所述的导向腔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长条状的穿线窗口,所述的导向腔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贯穿的腔体圆孔,所述的导向腔体的两内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安装凸块,所述的扭簧安装凸块上设有一扭簧安装孔,所述的手柄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压轮安装槽、一转动安装槽和一手柄连接孔,所述的压轮安装槽的中心设有一压轮安装轴,所述的压轮设置在所述的压轮安装轴上,所述的导向器包含一柱状的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导向通道,所述的导向筒包含一对倾斜设置的导向斜面和一对安装平面,所述的安装平面上设有一安装圆槽和一扭簧安装头,所述的安装圆槽内设有一轴承和一安装销,所述的安装销上设有一扭簧,所述的安装销贯穿所述的腔体圆孔、扭簧和轴承;

一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的弹簧压柱与由所述的第二半弹簧槽和第一半弹簧槽所构成的弹簧槽之间;

一快锁接头,所述的快锁接头设置在由所述的第二半圆槽和第一半圆槽所构成的线束通道之间;

一扣板,所述的扣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的手柄组件上,所述的扣板的一端设有一圆形板,所述的圆形板的中心设有一板孔,所述的扣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扭转圆筒,所述的扭转圆筒的内壁上设有一扭转横条,所述的扣板的中部设有一扣板连接孔,一扣板螺钉贯穿所述的扣板连接孔和手柄连接孔;

一圆筒状的扭转套管,所述的扭转套管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套管开槽,所述的扭转套管贯穿所述的扭转圆筒、转动安装槽和转动孔,所述的套管开槽与所述的扭转横条相配合;

一柱状的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柱螺孔,所述的限位柱的头部设有一调节螺孔,一柱螺钉贯穿所述的限位安装孔和安装螺孔,一调节螺杆贯穿所述的调节螺孔,所述的调节螺杆与所述的导向筒相配合;

一主螺杆贯穿所述的扭转圆筒、转动安装槽、扭转套管和所述的转动孔;

一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压轮相配合。

一种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包含:

一底座,所述的底座包含一矩形的底座主体,所述的底座主体的一角上设有一转动孔,所述的底座主体的另一角上设有一凸出的连接凸台,所述的连接凸台的内侧设有一贯穿的圆形的电机孔,所述的连接凸台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半圆槽,所述的连接凸台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半弹簧槽,所述的连接凸台的端面上设有一对插接柱孔、一第一凸台连接孔和一第二凸台连接孔;

一盖板,所述的盖板可拆卸地与所述的连接凸台相连接,所述的盖板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半圆槽,所述的盖板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半弹簧槽,所述的盖板的端面上设有一对插接柱杆、一第一盖板连接孔和一第二盖板连接孔,所述的盖板的内侧设有一导向圆弧,所述的插接柱杆与所述的插接柱孔相配合,所述的第一盖板连接孔与所述的第一凸台连接孔通过一第一螺钉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盖板连接孔与所述的第二凸台连接孔通过一第二螺钉相连接吗,所述的第二半圆槽与所述的第一半圆槽相配合,所述的第二半弹簧槽与所述的第一半弹簧槽相配合;

一手柄组件,所述的手柄组件可转动地与所述的底座相连接,所述的手柄组件包含一“l”字形的手柄主体、一压轮和一导向器,所述的手柄主体的头部设有一中空的导向腔体和一弹簧压柱,所述的导向腔体的内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长条状的穿线窗口,所述的导向腔体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贯穿的腔体圆孔,所述的手柄主体的尾部设有一压轮安装槽、一转动安装槽和一手柄连接孔,所述的压轮安装槽的中心设有一压轮安装轴,所述的压轮设置在所述的压轮安装轴上,所述的导向器包含一柱状的导向筒,所述的导向筒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导向通道,所述的导向筒包含一驱动齿平面和一对安装平面,所述的驱动齿平面上设有一驱动齿弧,所述的安装平面上设有一安装圆槽,所述的安装圆槽内设有一轴承和一安装销,所述的安装销贯穿所述的腔体圆孔和轴承;

一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的弹簧压柱与由所述的第二半弹簧槽和第一半弹簧槽所构成的弹簧槽之间;

一快锁接头,所述的快锁接头设置在由所述的第二半圆槽和第一半圆槽所构成的线束通道之间;

一扣板,所述的扣板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的手柄组件上,所述的扣板的一端设有一圆形板,所述的圆形板的中心设有一板孔,所述的扣板的另一端设有一扭转圆筒,所述的扭转圆筒的内壁上设有一扭转横条,所述的扣板的中部设有一扣板连接孔,一扣板螺钉贯穿所述的扣板连接孔和手柄连接孔;

一圆筒状的扭转套管,所述的扭转套管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套管开槽,所述的扭转套管贯穿所述的扭转圆筒、转动安装槽和转动孔,所述的套管开槽与所述的扭转横条相配合;

一片状的同步齿片,所述的同步齿片设置在所述的扣板的下方,所述的同步齿片的尾部设有一齿片卡圈,所述的齿片卡圈的内壁上设有一卡圈凸块,所述的块与所述的套管开槽相配合,所述的同步齿片的头部设有一齿片齿头,所述的齿片齿头与所述的驱动齿弧相配合,

一主螺杆贯穿所述的扭转圆筒、转动安装槽、扭转套管和所述的转动孔;

一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可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所述的驱动齿轮与所述的压轮相配合。

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导向器始终对准线束通道,线束穿线毫无障碍,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x1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扣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x2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x3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盖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手柄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x4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的手柄组件的手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手柄组件的手柄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为另一个视角;

图13为图12中的手柄主体沿x5-x5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9中的手柄组件的导向器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导向器的导向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导向筒沿x6-x6线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使用示意图,此时,手柄组件未被按压;

图18为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使用示意图,此时,手柄组件被按压;

图19为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

图20为图19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进一步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的x7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此时,手柄组件未被按压;

图24为本发明的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此时,手柄组件被按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16所示,该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1包含一底座2,该底座2包含一矩形的底座主体20,该底座主体20的一角上设有一转动孔201和一限位安装孔27,该底座主体20的另一角上设有一凸出的连接凸台21,该连接凸台21的内侧设有一贯穿的圆形的电机孔202,该连接凸台2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半圆槽22,该连接凸台21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一半弹簧槽23,该连接凸台21的端面上设有一对插接柱孔24、一第一凸台连接孔25和一第二凸台连接孔26。

如图8所示,在连接凸台21设有一盖板3,该盖板3可拆卸地与该连接凸台21相连接,该盖板3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半圆槽32,该盖板3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半弹簧槽33,该盖板3的端面上设有一对插接柱杆34、一第一盖板连接孔35和一第二盖板连接孔36,该盖板3的内侧设有一导向圆弧31,该插接柱杆34与该插接柱孔24相配合,该第一盖板连接孔35与该第一凸台连接孔25通过一第一螺钉s31相连接,该第二盖板连接孔36与该第二凸台连接孔26通过一第二螺钉s32相连接吗,该第二半圆槽32与该第一半圆槽22相配合,该第二半弹簧槽33与该第一半弹簧槽23相配合。

如图9至图13所示,在该底座2上设有一可转动的手柄组件4,该手柄组件4包含一“l”字形的手柄主体41、一压轮42和一导向器43,该手柄主体41的头部设有一中空的导向腔体411和一弹簧压柱416,该导向腔体411的内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长条状的穿线窗口4114,该导向腔体41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贯穿的腔体圆孔4111,该导向腔体411的两内壁上分别设有一扭簧安装凸块4112,该扭簧安装凸块4112上设有一扭簧安装孔4113,该手柄主体41的尾部设有一压轮安装槽413、一转动安装槽414和一手柄连接孔415,该压轮安装槽413的中心设有一压轮安装轴413,该压轮42设置在该压轮安装轴413上。

如图14至图16所示,该导向器43包含一柱状的导向筒431,该导向筒431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导向通道4311,该导向筒431包含一对倾斜设置的导向斜面4312和一对安装平面4313,该安装平面4313上设有一安装圆槽4314和一扭簧安装头4315,该安装圆槽4314内设有一轴承433和一安装销432,该安装销432上设有一扭簧434,该安装销432贯穿该腔体圆孔4111、扭簧434和轴承433。

在弹簧压柱416上设有一复位弹簧6,该复位弹簧6设置在该弹簧压柱416与由该第二半弹簧槽33和第一半弹簧槽23所构成的弹簧槽之间。一快锁接头12设置在由该第二半圆槽32和第一半圆槽22所构成的线束通道m之间。需要说的是,该快锁接头12通常连接一硬质的空心管,用于引导线束。

如图4所示,在该手柄组件4上设有一可分离的扣板5,该扣板5的一端设有一圆形板51,该圆形板51的中心设有一板孔511,该扣板5的另一端设有一扭转圆筒52,该扭转圆筒52的内壁上设有一扭转横条521,该扣板5的中部设有一扣板连接孔53,一扣板螺钉s51贯穿该扣板连接孔53和手柄连接孔415。

一圆筒状的扭转套管7贯穿该扣板5、手柄主体41和底座2,该扭转套管7的侧壁上设有一贯穿的套管开槽71,该扭转套管7贯穿该扭转圆筒52、转动安装槽414和转动孔201,该套管开槽71与该扭转横条521相配合。另外,一主螺杆8贯穿该扭转圆筒52、转动安装槽414、扭转套管7和该转动孔201。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底座2的边缘设有一柱状的限位柱9,该限位柱9的中心设有一贯穿的柱螺孔91,该限位柱9的头部设有一调节螺孔92,一柱螺钉11贯穿该限位安装孔27和安装螺孔91,一调节螺杆10贯穿该调节螺孔92,该调节螺杆10与该导向筒431相配合。

在该底座2的背面设有一驱动电机13,该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有一驱动齿轮131,该驱动齿轮131与该压轮42相配合。

下面对该3d打印机的送丝机构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包含步骤:

步骤s1、如图18所示,使用者将线束的头部插入到导向筒431的导向通道4311中,如方向f所示;

步骤s2、手指按压手柄主体41,如方向p1所示,于是,手柄主体41逆时针转动,并挤压复位弹簧6。在扭簧434的作用下,导向筒431始终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如方向r1所示。在手柄主体41转动的过程中,导向筒431的导向斜面4312始终抵住调节螺杆10的顶部,使得导向筒431的导向通道4311始终对准线束通道m;

步骤s3、当压轮42与驱动齿轮131分开一段间隙后,将线束依次穿过穿线窗口4114以及压轮42与驱动齿轮之间的间隙,并最后从线束通道m中穿出,直到线束顶到3d打印机的挤出头;

步骤s4、松开手柄主体41,在复位弹簧6的作用下,手柄主体41复位,如图17所示,此时,线束被压轮42与驱动齿轮131夹紧,完成线束的送丝作业。

由于导向筒导向通道始终对准线束通道,线束穿线毫无障碍,方便快捷。

如图19至图22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这里仅仅显示了部分结构。

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该导向筒431a包含一驱动齿平面4300,该驱动齿平面4300上设有一驱动齿弧4316a。在扣板5的下方设有一片状的同步齿片44a,该同步齿片44a的尾部设有一齿片卡圈442a,该齿片卡圈442a的内壁上设有一卡圈凸块443a,该块443a与扭转套管7a的套管开槽71相配合,该同步齿片44a的头部设有一齿片齿头441a,该齿片齿头441a与该驱动齿弧4316a相配合。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4所示,使用者手指按压手柄主体41a,如方向p2所示,于是,手柄主体41a逆时针转动,并挤压复位弹簧6。

在手柄主体41a转动的过程中,同步齿片44a随手柄主体41a同步逆时针转动,同步齿片44a的齿片齿头441a与驱动齿弧4316a发生啮合,使得导向筒431a发生顺时针转动,如方向r2所示,使得导向筒431a的导向通道始终对准线束通道m。其他穿线步骤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雷同,不再重复说明。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