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不停机调节层厚度和变换层结构的芯棒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6894发布日期:2020-09-15 19:05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线不停机调节层厚度和变换层结构的芯棒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线不停机调节层厚度和变换层结构的芯棒分配器。



背景技术:

分配器是多层共挤复合产品的常用工具,在复合过程中,要求将不同的原料均匀的复合在一起,目前变换层结构都是在断电停机的状态下通过拆换芯棒来实现,这种方式耗时长且操作不便,因更换层结构而全线停机等待,带来了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线不停机调节层结构和变换层厚度的芯棒分配器,可在开机过程中在线快速调节复合层厚度和层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线不停机调节层结构和变换层厚度的芯棒分配器,包括进料板、机体和出料板,所述进料板上设置有主进料口,所述出料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主流道,所述机体一侧面连接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分流进料口和分流出料口,所述分流板内设置有可旋转的分流芯棒,通过旋转分流芯棒使得分流进料口和分流出料口之间处于切断或者连通状态,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与主流道通过连通孔相连通的调节安装孔,所述调节安装孔内安装有调节芯棒,所述调节芯棒内设置有分流流道,所述分流流道的进口位于其后端,出口位于其中部,所述调节芯棒前端位于与分流板相对的机体另一侧面,后端的分流流道进口处与分流出料口相连通,所述分流流道出口处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在分流流道出口处的直径最小,沿圆周方向远离分流道道出口处时其直径逐渐增大直至调节芯棒自身直径,通过旋转调节芯棒改变调节槽处与连通孔之间的开口间隙来调节分流流道中物料流出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分流芯棒安装到分流板上的芯棒孔内后通过紧固盖板和紧固螺钉锁定,所述分流芯棒后部设置有轴肩,轴肩与紧固盖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提供轴向力来实现分流芯棒的密封效果,所述分流芯棒尾端截面为可供扳手操作的多边形截面。

优选的,所述调节芯棒通过紧固盖板和紧固螺钉连接在机体上,所述调节芯棒后部设置有轴肩,轴肩与紧固盖板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提供轴向力实现调节芯棒的密封效果,所述调节芯棒尾端截面为可供扳手操作的多边形截面。

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主流道位于上机体和下机体的交接面处,所述分流板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分流芯棒,分流板对应设置有上下两个分流出料口,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内分别设置有调节安装孔和调节芯棒,上部的分流出料口与上机体上的调节芯棒对应,下部的分流出料口与下机体上的调节芯棒对应,所述上机体处的分流流道出口连通主流道上部,所述下机体处的分流流道出口连通主流道下部。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数量为两组,沿机体长度方向前后布置,前端的分流板对主流道上下两面进行第一次复合,后端的分流板对主流道上下两面进行第二次复合。

优选的,所述分流芯棒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分流芯棒旋转后通过弧形槽连通分流板上的分流进料口和分流出料口,分流芯棒旋转90°后通过其表面封堵住分流进料口和分流出料口。

本发明在开机过程中可以通过旋转分流芯棒和调节芯棒来直接控制复合层表层的厚度和种类,实现复合层层结构厚度和种类的变换,避免停机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流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流道合成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调节芯棒和分流板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分流芯棒旋转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分流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分流芯棒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的分解图;

图12为本发明中调节芯棒和机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分解图;

其中:1—进料板;2—机体;3—出料板;4—主进料口;5—出料口;6—主流道;7—分流板;8—分流进料口;9—分流出料口;10—分流芯棒;11—调节安装孔;12—调节芯棒;13—分流流道;14—调节槽;15—紧固盖板;16—紧固螺钉;17—轴肩;18—压缩弹簧;19—上机体;20—下机体;21—弧形槽;22—连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不停机调节层结构和变换层厚度的芯棒分配器,包括进料板1、机体2和出料板3,所述进料板1上设置有主进料口4,所述出料板3上设置有出料口5,所述机体2内设置有主流道6,主流道6前端连通主进料口4,后端连通出料口5,所述机体2一侧面连接有分流板7,所述分流板7上设置有分流进料口8和分流出料口9,所述分流板7内设置有可旋转的分流芯棒10,通过旋转分流芯棒10使得分流进料口8和分流出料口9之间处于切断或者连通状态,具体的,所述分流芯棒10表面开设有弧形槽21,所述分流芯棒10旋转后通过弧形槽21连通分流板7上的分流进料口8和分流出料口9,分流芯棒10旋转90°后通过其表面封堵住分流进料口8和分流出料口9,所述机体2内设置有与主流道6通过连通孔22相连通的调节安装孔11,所述调节安装孔11内安装有调节芯棒12,所述调节芯棒12内设置有分流流道13,所述分流流道13的进口位于其后端,出口位于其中部,所述调节芯棒12前端位于与分流板7相对的机体2另一侧面,后端的分流流道13进口处与分流出料口9相连通,所述分流流道13出口处设置有调节槽14,所述调节槽14在分流流道13出口处的直径最小,沿圆周方向远离分流道道13出口处时其直径逐渐增大直至调节芯棒12自身直径,通过旋转调节芯棒12改变调节槽14处与连通孔22之间的开口间隙来调节分流流道13中物料流出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分流芯棒10安装到分流板7上的芯棒孔内后通过紧固盖板15和紧固螺钉16锁定,所述分流芯棒10后部设置有轴肩17,轴肩17与紧固盖板1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8,通过压缩弹簧18提供轴向力来实现分流芯棒10的密封效果,所述分流芯棒10尾端截面为可供扳手操作的多边形截面,具体可以直接选择正六边形,所述调节芯棒12通过紧固盖板15和紧固螺钉16连接在机体2上,所述调节芯棒12后部设置有轴肩,轴肩与紧固盖板1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通过压缩弹簧提供轴向力实现调节芯棒12的密封效果,所述调节芯棒12尾端截面为可供扳手操作的多边形截面,通过这种结构将分流芯棒10和调节芯棒12安装到分流板7和机体2上,保证其自身的密封性以及旋转调节能力。

优选的,所述机体2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机体19和下机体20,所述主流道6位于上机体19和下机体20的交接面处,所述分流板7上设置有上下两个分流芯棒10,分流板7对应设置有上下两个分流出料口9,所述上机体19和下机体20内分别设置有调节安装孔11和调节芯棒12,上部的分流出料口9与上机体19上的调节芯棒12对应,下部的分流出料口9与下机体20上的调节芯棒12对应,所述上机体19处的分流流道13出口连通主流道6上部,所述下机体20处的分流流道13出口连通主流道6下部,可以对主流道6中的产品上下表面进行复合层共挤,形成三层不同的结构,如aba这种复合层,当然也可以通过调节芯棒12控制上下两层的厚度或者通过分流芯棒10直接关闭上层或者下层。

优选的,所述分流板7的数量为两组,沿机体2长度方向前后布置,前端的分流板7对主流道6上下两面进行第一次复合,后端的分流板7对主流道6上下两面进行第二次复合,形成五层不同的结构,如abcba这种复合层,其中a层和b层的厚度可以通过对应的调节芯棒12来控制,a层和b层的可以通过分流芯棒10直接关闭。

工作过程中,主原料c从进料板1上的主进料口4处进入,进入上、下机体19、20之间的主流道6内,b原料从前端的分流板7处的分流进料口8处进入,经由上下两个分流芯棒10分别从分流出料口9处通过,进入调节芯棒12内的分流流道13,通过调节槽14进入主流道6的上下两端,其中,调节芯棒12通过扳手夹持尾端截面处来旋转,上机体19处的调节芯棒12旋转时通过改变调节槽14与上机体19开口处之间的间隙来调节b原料在主流道6上层的厚度,下机体20处的调节芯棒12旋转时通过改变调节槽14与下机体20开口处之间的间隙来调节b原料在主流道6下层的厚度,同时,上层和下层的b原料均可以通过其自身的分流芯棒10来控制,分流芯棒10通过扳手夹持尾端截面处来旋转,旋转分流芯棒10来控制b原料通道的打开或者关闭。同理,后端的分流板7可以控制a原料进入主流道的厚度以及是否进入主流道,最终形成多种复合层结构的复合产品,如剖切后自上而下形成abcba、acba、bcba、abcb、abca、acb、aca、bcb、bca、ac、bc、cb、ca等,其中a和b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随意调节,且调节的过程中可直接在开机状态下进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