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7231发布日期:2020-12-11 20:55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粒生产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



背景技术:

再生塑料切粒机主要是用于对废弃塑料进行切割成粒的设备,能够通过内部柱状转刀将将投入入料斗的塑料挤压切碎成小块颗粒,再通过出料斗排出,广泛的运用于再生塑料回收行业,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再生塑料切粒机主要是通过柱状转刀对废弃塑料进行挤压切碎,若投入入料斗内部的塑料是质地较硬的聚氨酯塑料,且塑料整体呈直径较大的圆球形,则会使柱状转刀无法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扯入切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其结构包括入料斗、出料斗、机体、驱动器、控制电箱,所述出料斗嵌固于入料斗的底部位置,所述驱动器安装于机体的后端位置,所述控制电箱与机体的边侧相连接,所述入料斗与机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入料斗包括外框、转轴、转刀,所述转刀通过转轴与外框的内壁底部活动卡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刀包括联动杆、刀面、衔接架、受力板,所述联动杆的上端与受力板的内侧嵌固连接,且联动杆又与刀面间隙配合,所述衔接架安装于两个刀面之间,所述受力板与刀面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受力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两个刀面的上端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力板包括外伸杆、回扯条、底板、上置板,所述外伸杆与上置板间隙配合,所述回扯条安装于外伸杆与底板之间,所述上置板与底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伸杆设有三个,且均匀的在上置板与回扯条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伸杆包括切刀、连接杆、中接块、打底杆,所述切刀与连接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通过中接块与打底杆活动卡合,所述切刀采用硬度较强的合金钢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切刀包括内摆板、下接片、弹性条、升降块,所述下接片与内摆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条嵌固于升降块与下接片之间,所述内摆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升降块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摆板包括摆动板、板体、弹力片,所述摆动板与板体铰链连接,所述弹力片安装于摆动板的上表面与板体之间,所述摆动板设有五个,且均匀的在板体上呈平行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摆动板包括清除板、板面、助推条,所述清除板与板面活动卡合,所述助推条安装于清除板与助推条之间,通过助推条能够推动失去外力挤压的清除板向外伸出。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对转刀上的受力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板沿着刀面向上摆动,从而使受力板能够将切出棱角的圆球形聚氨酯塑料挤入刀面与外框的内壁之间,故而使转轴能够能够对圆球形聚氨酯塑料进行挤压切粒,有效的避免了转刀无法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扯入切碎的情况。

2、当切刀将向外拔出时,通过弹性条能够推动升降块向上滑动,从而使向上滑动的升降块能够推动摆动板的内侧,故而使摆动板能够向下进行摆动,以至于能够支撑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的切面与板体的外表面进行分离,有效的避免了切刀难以从圆球形聚氨酯塑料上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入料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刀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受力板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伸杆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切刀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内摆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摆动板局部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料斗-1、出料斗-2、机体-3、驱动器-4、控制电箱-5、外框-11、转轴-12、转刀-13、联动杆-a1、刀面-a2、衔接架-a3、受力板-a4、外伸杆-a41、回扯条-a42、底板-a43、上置板-a44、切刀-b1、连接杆-b2、中接块-b3、打底杆-b4、内摆板-b11、下接片-b12、弹性条-b13、升降块-b14、摆动板-c1、板体-c2、弹力片-c3、清除板-c11、板面-c12、助推条-c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用切粒机,其结构包括入料斗1、出料斗2、机体3、驱动器4、控制电箱5,所述出料斗2嵌固于入料斗1的底部位置,所述驱动器4安装于机体3的后端位置,所述控制电箱5与机体3的边侧相连接,所述入料斗1与机体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入料斗1包括外框11、转轴12、转刀13,所述转刀13通过转轴12与外框11的内壁底部活动卡合。

其中,所述转刀13包括联动杆a1、刀面a2、衔接架a3、受力板a4,所述联动杆a1的上端与受力板a4的内侧嵌固连接,且联动杆a1又与刀面a2间隙配合,所述衔接架a3安装于两个刀面a2之间,所述受力板a4与刀面a2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受力板a4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两个刀面a2的上端呈对称分布,通过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对受力板a4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板a4沿着刀面a2向上摆动。

其中,所述受力板a4包括外伸杆a41、回扯条a42、底板a43、上置板a44,所述外伸杆a41与上置板a44间隙配合,所述回扯条a42安装于外伸杆a41与底板a43之间,所述上置板a44与底板a4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伸杆a41设有三个,且均匀的在上置板a44与回扯条a42的内部呈平行分布,通过物体摆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伸杆a41向上伸出。

其中,所述外伸杆a41包括切刀b1、连接杆b2、中接块b3、打底杆b4,所述切刀b1与连接杆b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b2通过中接块b3与打底杆b4活动卡合,所述切刀b1采用硬度较强的合金钢材质,通过切刀b1能够对圆球形聚氨酯塑料进行切。割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对转刀13上的受力板a4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板a4沿着刀面a2向上摆动,且通过受力板a4摆动产生的甩力,能够使外伸杆a41沿着上置板a44向外快速伸出,故而使外伸杆a41上的切刀b1能够在圆球形聚氨酯塑料上切出棱角,从而使受力板a4能够将切出棱角的圆球形聚氨酯塑料挤入刀面a2与外框11的内壁之间,故而使转轴12能够能够对圆球形聚氨酯塑料进行挤压切粒,有效的避免了转刀13无法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扯入切碎的情况。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切刀b1包括内摆板b11、下接片b12、弹性条b13、升降块b14,所述下接片b12与内摆板b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条b13嵌固于升降块b14与下接片b12之间,所述内摆板b11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升降块b14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通过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的切面对内摆板b11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内摆板b11挤压升降块b14向下滑动。

其中,所述内摆板b11包括摆动板c1、板体c2、弹力片c3,所述摆动板c1与板体c2铰链连接,所述弹力片c3安装于摆动板c1的上表面与板体c2之间,所述摆动板c1设有五个,且均匀的在板体c2上呈平行分布,通过物体对摆动板c1左侧产生的向上的推力,能够使摆动板c1的右侧向下摆动,故而能够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的切面与板体c2进行分离

其中,所述摆动板c1包括清除板c11、板面c12、助推条c13,所述清除板c11与板面c12活动卡合,所述助推条c13安装于清除板c1与助推条c13之间,通过助推条c13能够推动失去外力挤压的清除板c11向外伸出,从而能够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碎屑弹出。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聚氨酯塑料的质地较硬,以至于切刀b1切入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内部时,若一下未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切开,则会使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的切面对切刀b1产生夹固,从而使切刀b1难以从圆球形聚氨酯塑料上脱落的情况,通过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的切面对内摆板b11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升降块b14受挤压向下滑动,当切刀b1将向外拔出时,通过弹性条b13能够推动升降块b14向上滑动,从而使向上滑动的升降块b14能够推动摆动板c1的内侧,故而使摆动板c1能够向下进行摆动,以至于能够支撑圆球形聚氨酯塑料的切面与板体c2的外表面进行分离,从而使切刀b1能够轻松的与圆球形聚氨酯塑料进行分离,且通过清除板c11能够将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切割产生的碎屑进行收集,再通过助推条c13能够推动失去圆球形聚氨酯塑料切面挤压的清除板c11向外弹出,从而能够使清除板c11将收集的碎屑向外弹出,有效的避免了切刀b1难以从圆球形聚氨酯塑料上脱落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