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设备。塑胶制品在注塑模具中冷却后才能进行下模操作。若注塑模具进行自然降温,则冷却时间漫长,严重影响注塑模具的生产效率。为了加快注塑模具的冷却速度,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向注塑模具进行运水。通过水冷的方式对注塑模具进行快速降温。但是,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降温,冷却水残留于注塑模具的水路中,容易导致注塑模具的水路生锈,严重的话可能造成水路堵塞或运水流量降低,从而影响注塑模具的冷却效率。而且,在每次下模时,残留于注塑模具的水路中的冷却水容易滴落在注塑模具的机台上,从而导致注塑模具局部区域出现生锈的现象。
为了解决注塑模具残余的冷却水引起的水路生锈及机台生锈的问题,部分塑胶制品生产商通过使用风枪对模具水路进行吹气,从而排干注塑模具的水路中残余的冷却水(该过程为:吹水)。然而,通过风枪进行吹水的方式,在进行吹水前需要较长时间的降温,且需要较长的时间将注塑模具中的水路残余的冷却水吹出,即吹水效率低。而且,在转模时,模温机水管滴落于地面,从而导致模温机底部生锈;注塑模具内部的冷却水滴落于台面或地面,从而导致注塑模具的台面生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通过电箱控制电磁阀向冷却水路进行吹气,吹水效率高,且通过集水箱将从冷却水路吹出的冷却水进行收集,避免转模时冷却水滴落而导致设备生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包括:模温机、进水管道、注塑模具及回水管道,所述注塑模具开设有冷却水路,所述模温机包括:本体、出水排及回水排,所述本体、所述出水排、所述进水管道、所述冷却水路、所述回水管道及所述回水排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所述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还包括:电箱、电磁阀、进气管道、集水管道及集水箱,所述电箱为所述电磁阀供电,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进气管道连接,所述进气管道与所述出水排连通,所述集水箱通过所述集水管道与所述回水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排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道通过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水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水排设置有排水口,所述集水管道通过所述排水口与所述回水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道、所述冷却水路及所述回水管道的数量均为多条,且所述进水管道、所述冷却水路及所述回水管道一一对应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温机的本体通过球阀与所述出水排连通;所述模温机的本体还通过单向阀与所述回水排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模温机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车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还包括推车,所述集水箱及所述电箱均设置在所述推车上,所述推车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车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箱包括箱体及与所述箱体开合连接的箱门;所述箱门设置有锁体,所述箱体开设有与所述锁体配合的锁槽;
所述锁体包括:基座、锁舌、第一解锁弹簧、第二解锁弹簧、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及作用连杆,所述锁舌通过所述第一解锁弹簧滑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锁舌锁合于所述锁槽或与所述锁槽分离;
所述第一驱动杆及所述第二驱动杆分别活动插接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驱动杆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二驱动杆套设有第二扭簧;且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一螺旋引导台,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二螺旋引导台;
所述作用连杆套接第二解锁弹簧后活动插接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作用连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杆及第二抵持杆,所述第一抵持杆与所述第一螺旋引导台抵持,所述第二抵持杆与所述第二螺旋引导台抵持;所述作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锁舌抵持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靠近所述作用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面,所述作用连杆靠近所述锁舌的一端设置有倾斜作用面,所述倾斜作用面与所述弧形引导面抵持或分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箱内设置有电源转换器、控制主板及蜂鸣器,所述电源转换器分别为所述控制主板、所述蜂鸣器及所述电磁阀供电,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蜂鸣器及所述电磁阀信号连接。
本发明公开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通过电箱控制电磁阀向冷却水路进行吹气,吹水效率高,且通过集水箱将从冷却水路吹出的冷却水进行收集,避免转模时冷却水滴落而导致设备生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模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箱及集水箱与推车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箱内部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电箱的主视图;
图6为图3所示的电箱的左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的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锁体在上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锁体在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图10为图7所示的锁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一扭簧的连接示意图;
图12为图11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7所示的锁体的解锁过程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4为图7所示的锁体的上锁过程状态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包括:模温机20、进水管道30、注塑模具40及回水管道50,注塑模具40开设有冷却水路401,模温机20包括:本体201、出水排202及回水排203,本体201、出水排202、进水管道30、冷却水路401、回水管道50及回水排203依次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如图1及图3所示,具体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还包括:电箱100、电磁阀60、进气管道70、集水管道80及集水箱90,电箱100为电磁阀60供电,电磁阀60与进气管道70连接,进气管道70与出水排202连通,集水箱90通过集水管道80与回水排203连通。
如图2所示,具体的,出水排202设置有进气口204,进气管道70通过进气口204与出水排202连通。具体的,回水排203设置有排水口205,集水管道80通过排水口205与回水排203连通。
如图1及图2所示,具体的,进水管道30、冷却水路401及回水管道50的数量均为多条,且进水管道30、冷却水路401及回水管道50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2所示,具体的,模温机20的本体201通过球阀206与出水排202连通;模温机20的本体201还通过单向阀207与回水排203连通。具体的,模温机2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车轮208,方便模温机20的搬运。
如图3所示,具体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还包括推车209,集水箱90及电箱100均设置在推车209上。推车209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车轮230,方便集水箱90及电箱100的搬运。
如图4所示,具体的,电箱100内设置有电源转换器101、控制主板(图未示)及蜂鸣器102,电源转换器101分别为控制主板、蜂鸣器102及电磁阀60供电,控制主板与蜂鸣器102及电磁阀60信号连接。
下面对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
当需要进行吹水时,电箱100内的电源转换器101为电磁阀60供电,电磁阀60向进气管道70吹气,气体经过进气管道70后从进气口204进入到出水排202,然后进入进水管道30;气体依次流经进水管道30、冷却水路401、回水管道50及回水排203,从而将出水排202、进水管道30、冷却水路401、回水管道50及回水排203中残余的冷却水吹到集水管道80,冷却水经集水管道80汇集到集水箱90中;
当完成吹水时,控制主板发送信号给电磁阀60及蜂鸣器102,使电磁阀60停止向进气管道70吹气,同时蜂鸣器102发出警示响声以提示工作人员即时换模;本发明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实现自动化吹水,节省人力的同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在进行吹水时,连同出水排202、进水管道30、冷却水路401、回水管道50及回水排203中残余的冷却水一同吹到集水管道80;这样的吹水方式,使得换模拆卸进水管道30、回水管道50时,不再有水滴滴到注塑模具40的台面或滴到地面的情况,有效避免了转模时冷却水滴落而导致设备生锈;此外,本发明的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吹水效率高,从而使得注塑模具40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还需要说明的是,电箱100作为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的核心部件之一,一旦电箱100内部的器件受到损坏或非正常操作,则直接影响整个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的运行,故电箱100内部的电路器件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而且,注塑模自动吹水系统10的运行环境较差,例如潮湿、灰尘大等;若电箱100内的电源转换器101、控制主板等器件期间长时间暴露于潮湿、多尘的环境中,容易使电路发生短路,或是使器件出现接触不良,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电箱100设置有上锁功能,且该电箱100的解锁还有效避免误操作而打开该电箱100,对电箱100内的器件进行有效的保护。
如图5及图6所示,具体的,电箱100包括箱体200及与箱体200开合连接的箱门300;箱门300设置有锁体500,箱体200开设有与锁体500配合的锁槽400。
如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具体的,锁体500包括:基座510、锁舌520、第一解锁弹簧530、第二解锁弹簧540、第一驱动杆550、第二驱动杆560及作用连杆570,锁舌520通过第一解锁弹簧530滑动设置在基座510上,且锁舌520锁合于锁槽400或与锁槽400分离。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分别活动插接于基座510上;且第一驱动杆550套设有第一扭簧580,第二驱动杆560套设有第二扭簧590;且第一驱动杆550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一螺旋引导台551,第二驱动杆560的外壁还设置有第二螺旋引导台561。作用连杆570套接第二解锁弹簧540后活动插接于基座510上。作用连杆57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杆571及第二抵持杆572,第一抵持杆571与第一螺旋引导台551抵持,第二抵持杆572与第二螺旋引导台561抵持;作用连杆570的另一端与锁舌520抵持或分离。
如图11、图12、图13及图14所示,具体的,第一螺旋引导台5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抵持杆571配合的第一径向上锁台552(如图14所示)及第一径向解锁台553(如图13所示);第二螺旋引导台56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抵持杆572配合的第二径向上锁台(图未示)及第二径向解锁台563(如图14所示)。第一螺旋引导台551的两端及第二螺旋引导台561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挡块600。
如图9所示,具体的,锁舌520靠近作用连杆570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引导面521,作用连杆570靠近锁舌520的一端设置有倾斜作用面573,倾斜作用面573与弧形引导面521抵持或分离。
下面对锁体5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14):
电箱100在上锁状态时,锁体500的锁舌520伸入锁槽400并与锁槽400锁合;在上锁状态下,第一解锁弹簧530处于拉伸状态,作用连杆570与锁舌520保持抵持状态,第二解锁弹簧540处于压缩状态,第一扭簧580及第二扭簧590均处于松弛状态;且,第一抵持杆571抵持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第二抵持杆572抵持于第二径向上锁台;此时作用连杆570保持稳定地抵持于锁舌520,从而保持稳定的上锁状态,而不会在第二解锁弹簧54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远离锁舌520的方向复位解锁;这是因为,第一径向上锁台552沿垂直于第一驱动杆550的轴向设置,第二径向上锁台沿垂直于第二驱动杆560的轴向设置,这样就使得第一抵持杆571施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的力是沿第一驱动杆550的轴向的,第二抵持杆572施于第二径向上锁台的力是沿第二驱动杆560的轴向的;也就是说,第二解锁弹簧540的弹性回复力并未产生使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发生旋转的旋转力,故而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并不会发生旋转,进而使得锁体500保持稳定的上锁状态;
当然,若没有设置第一径向上锁台552,在上锁状态,第一抵持杆571直接与第一螺旋引导台551抵持时;由于第一螺旋引导台551是沿第一驱动杆550的外壁螺旋式缠绕的,故第一螺旋引导台551沿第一驱动杆550的轴向倾斜;这样就使得第一抵持杆571与第一螺旋引导台551抵持时,第一抵持杆571对第一螺旋引导台551具有一个旋转分力,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杆550具有旋转趋势;在实际生产应用时,前述的旋转分力比较小而不足以使第一抵持杆571发生旋转,从而确保锁体500维持在上锁状态;本实施例设计的第一径向上锁台552消除了第一抵持杆571对第一螺旋引导台551的旋转分力,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杆550不具备旋转的趋势,从而使得锁体500的上锁状态更加稳定、更加可靠;此外,限位挡块600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相互垂直的设置,对第一抵持杆571形成了稳定且可靠的限位,避免第一抵持杆571滑脱,从而使得锁体500的上锁状态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同理地,第二径向上锁台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需要进行解锁时,拧动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需要说明的是,拧动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的顺序没有限制,可以先拧动第一驱动杆550,也可以先拧动第二驱动杆560,也可以同时拧动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最终效果是需要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均拧动到位才能实现解锁,只拧动了第一驱动杆550或第二驱动杆560不能使电箱100解锁;
下面以先拧动第一驱动杆550,然后再拧动第二驱动杆560为例进行说明:正向(本文的“正向”与本文的“反向”相对而言)拧动第一驱动杆550,在拧动第一驱动杆550的过程中,第一驱动杆550转动时带动第一螺旋引导台551一同转动;第一抵持杆571从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抵持沿第一螺旋引导台551逐渐过渡到与第一径向解锁台553抵持;但,在此过程中,作用连杆570保持静止,锁体500依然保持上锁状态,这是由于第二抵持杆572仍然保持与第二径向上锁台的抵持;在此过程中,第一扭簧580跟随第一驱动杆550转动并不断扭转变形;然后反向拧动第二驱动杆560,在拧动第二驱动杆560的过程中,第二径向上锁台与第二抵持杆572分离;第二螺旋引导台561在跟随第二驱动杆560转动的过程中,第二抵持杆572在第二解锁弹簧54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不断抵持于第二螺旋引导台561并最终与第二径向解锁台563抵持;而在此过程中,第二扭簧590跟随第二驱动杆560转动并不断扭转变形;与此同时,作用连杆570在第二解锁弹簧54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不断向远离锁舌520的方向复位,锁舌520在第一解锁弹簧53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向远离锁槽400的方向复位,从而实现电箱100的解锁;
本发明的锁体500需要将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均拧动到位才能解锁,这样的设计实现双保险上锁的效果;即使第一驱动杆550或第二驱动杆560被工作人员误拧动了,也不会造成误解锁的情况;或是非相关的工作人员随意拧动第一驱动杆550或第二驱动杆560也不能将电箱100打开;即,对该电箱100熟悉的工作人员,在非常明确操作目的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解锁,从而实现对电箱100内的电路器件的保护;
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解锁状态下,第一扭簧580和第二扭簧590均处于扭转变形状态,即第一扭簧580使第一驱动杆550具有正向旋转的趋势,第二扭簧590使第二驱动杆560具有正向旋转的趋势;然而,第一驱动杆550及第二驱动杆560仍然保持静止使锁体500处于稳定的解锁状态,这是因为:第一扭簧580的弹性回复力远远小于第二解锁弹簧540的弹性回复力,第一扭簧580的设计在于提供第一驱动杆550在自由状态下发生转动的力;然而在解锁状态,第二解锁弹簧540的弹性回复力通过作用连杆570施加于第一抵持杆571,使第一抵持杆571紧紧抵持于第一径向解锁台553;而第一扭簧580对第一驱动杆550的旋转力太小,以不足以克服第一抵持杆571与第一径向解锁台55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确保第一驱动杆550在解锁状态不会发生旋转;同理地,第二扭簧590的设计在于提供第二驱动杆560在自由状态下发生转动的力,故在解锁状态下,第二扭簧590对第二驱动杆560的旋转力不足以驱动第二驱动杆560转动,从而确保第二驱动杆560在解锁状态也不会发生旋转;
此外,第一径向解锁台553、第二径向解锁台563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相同;第一径向解锁台553消除了第一抵持杆571对第一螺旋引导台551的旋转分力,从而使得第一驱动杆550不具备旋转的趋势,从而使得锁体500的解锁状态更加稳定、更加可靠;第二径向解锁台563消除了第二抵持杆572对第二螺旋引导台561的旋转分力,从而使得第二驱动杆560不具备旋转的趋势,从而使得锁体500的解锁状态更加稳定、更加可靠;此外,第一径向解锁台553、第二径向解锁台563分别与限位挡块600配合,从而实现对第一抵持杆571、第二抵持杆572形成稳定且可靠的限位,避免第一抵持杆571、第二抵持杆572滑脱,从而使得锁体500的解锁状态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当需要对电箱100进行上锁时,则仅需要拧动第一驱动杆550、第二驱动杆560中的一根即可实现上锁;下面以拧动第一驱动杆550实现上锁为例进行说明:反向拧动第一驱动杆550使第一螺旋引导台551在旋转过程中不断抵持并推动第一抵持杆571,并最终使第一抵持杆571与第一径向上锁台552抵持;且在此过程中作用连杆570不断向锁舌520靠近并不断压缩第二解锁弹簧540;此外,在此过程中,作用连杆570的倾斜作用面573不断抵持于锁舌520的弧形引导面521,从而使锁舌520不断向锁槽400的方向移动并最终锁合于锁槽400中,由此实现电箱100的上锁;而且,在此过程中,第一解锁弹簧530不断拉伸变形以为下一次解锁积蓄弹性势能,第一扭簧580不断跟随第一驱动杆550复位至松弛状态;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此过程中,第二抵持杆572跟随作用连杆570向锁舌520靠近,故而第二抵持杆572与第二径向解锁台563分离,这样就使得第二驱动杆560处于自由状态;此时,第二驱动杆560在第二扭簧590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发生正向旋转并最终使第二抵持杆572与第二径向上锁台抵持;即在此上锁过程中,仅对第一驱动杆550进行拧动上锁,第二驱动杆560在第二扭簧590的扭转力作用下自动跟随第一驱动杆550恢复至上锁状态;这样的结构设计,一方面实现电箱100的方便、快速上锁,不需要拧动两根驱动杆;另一方面避免工作人员只拧动其中一根驱动杆进行上锁而漏掉对另一根驱动杆进行拧动上锁而达不到电箱100双保险上锁的目的,为电箱100的双保险上锁提供保障;
还需要说明的是,作用连杆570的倾斜作用面573与锁舌520的弧形引导面521的配合,使得作用连杆570顺畅地将锁舌520推入锁槽400(如图5所示)中,确保上锁的顺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