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刮料的树脂面盆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32541发布日期:2020-10-17 01: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刮料的树脂面盆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面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刮料的树脂面盆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树脂面盆是新型复合材料,可以仿制成各种质地和纹样的天然石材效果,现场加工后非常严密,也非常坚硬,并且没有辐射,对人体无害,所以用树脂面盆做洗脸盆台面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现有的生产树脂面盆的传统工艺采用注浆成型的方法。首先在下模上喷涂胶衣,随后将上模与下模密封合并,通过高压将注射器内的树脂材料从上模的进料口注入上模与下模之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树脂材料凝固。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这一过程中,通过高压注入的树脂材料在高压注射器脱离进料口后,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进料口喷出,最终凝固在上模外,易造成原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刮料的树脂面盆模具,具有通过盛料组件承接喷出的树脂材料,并通过手持刮板进行清理,达到节约材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刮料的树脂面盆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若干锁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上模顶部连接有盛料组件,所述盛料组件一侧设有手持刮板,位于所述盛料组件中央设置有导料口,所述导料口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面盆制造时,通过高压将树脂材料从导料口注入上模的进料口内,并使得树脂材料可以注入上模与下模之间。在高压注射器离开后,树脂材料会在压力的作用下从进料口喷出,此时多余的树脂材料可以通过盛料组件承接,从而通过手持刮板进行清理收集,达到节约材料,避免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盛料组件包括导料板、盛料板和位于所述盛料板四侧的围料板,所述导料板截面成半球形,所述盛料板与所述导料板底部周壁固定连接,所述围料板竖直设置并与所述盛料板插接,所述导料板、盛料板和围料板形成盛料槽,所述导料口位于所述盛料板轴心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余的树脂材料从导料口处流出后,在导料板的作用下可以直接流入盛料槽内被收集,粘附在导料板上的树脂材料可以通过手持刮板进行清理收集,达到节约材料,避免浪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料口和所述进料口之间形成锥形流道,且所述进料口直径大于所述导料口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流道可以使得树脂流体在受控状态下得到加速,从而可以快速充填满上模与下模之间,提升注塑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盛料板上嵌入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所述导料口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导料口直径较小,且导料板呈半球形,不易固定注射器,定位环用于在导料口处定位和固定注射器,从而减少树脂材料溢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模组件包括上模锁模块、下模锁模块、滑移块和锁紧螺栓,所述上模锁模块与所述上模侧壁连接,所述下模锁模块与所述下模侧壁连接,所述滑移块竖直设置且贯穿所述上模锁模块设置,所述滑移块底端插设于所述下模锁模块内;所述锁紧螺栓水平设置并贯穿所述下模锁模块和所述滑移块设置,且与两者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料以高压注入模穴内时会产生一个撑模的力量,在上、下模先分别固定好上模锁模块和下模锁模块,随后将滑移块竖直贯穿上模锁模块并插设入下模锁模块内,接着水平放置锁紧螺栓并通过其螺纹连接下模锁模块和滑移块,可以将上模与下模固定锁紧,防止高压产生的撑模力将上、下模撑开。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块横截面为矩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块横截面为矩形可以防止滑移块在滑移时转动,从而可以便于锁紧螺栓对准下模锁模块和滑移块上预设的螺纹孔穿入锁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锁模块与所述下模锁模块朝向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一侧分别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分被插设于所述上模侧壁和所述下模侧壁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可以在上、下模锁模块安装固定前先将两者相对位置定位,从而便于控制滑移块与锁紧螺栓的配合精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模朝向所述上模一侧连接有密封条,所述上模设有与之配合的密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与密封槽用于将上模与下模的连接更加紧密,防止溢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导料板、盛料板和围料板的设置,能够起到承接多余的树脂材料,且可以通过手持刮板清理收集附在导料板上的树脂材料,从而达到节约材料,避免浪费的效果;

2.通过锥形流道的设置,能够起到使得树脂流体在受控状态下得到加速,从而可以快速充填满上模与下模之间,提升注塑效率的效果;

3.通过锁模组件的设置,能够起到将上模与下模固定锁紧,提升注塑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模具的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11、上模;111、进料口;112、密封槽;12、下模;121、密封条;13、定位槽;14、注射器;15、手持刮板;2、锁模组件;21、上模锁模块;22、滑移块;23、下模锁模块;24、锁紧螺栓;25、定位块;3、盛料组件;31、导料口;32、导料板;33、盛料板;34、围料板;35、盛料槽;36、锥形流道;37、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刮料的树脂面盆模具,包括盛料组件3、上模11、下模12和若干锁模组件2,下模12安装在工作台1上,上模11位于下模12上方,锁模组件2用于连接上模11和下模12并位于上模11和下模12侧壁处;盛料组件3位于上模11上方并与上模11连接,盛料组件3中央设置有导料口31,上模11上开设有进料口111,导料口31与进料口111连通,注射器14从导料口31处注射原料,通过进料口111进入上模11和下模12之间的型腔内成型。

参照图1和图2,为了减少原料浪费,盛料组件3包括导料板32、盛料板33和若干围料板34,导料板32截面成半球形,导料口31位于盛料板33轴心处,盛料板33与导料板32底部周壁固定连接,围料板34竖直插设于盛料板33四侧周壁处,导料板32、盛料板33和围料板34之间形成盛料槽35;围料板34远离盛料槽35一侧连接有手持刮板15。在高压注射器14离开后,进料口111处喷射出的树脂材料经过导料口31流出,并经过导料板32导流入盛料槽35内,少量粘结在导料板32上的原料可以通手持刮板15将其刮入盛料槽35内。当盛料槽35满或注射结束后,可以将盛料组件3拆卸下来,将盛料槽35内积存的树脂材料倒出并进行二次利用。若是盛料槽35内积存的树脂材料凝固,可以将四侧围料板34取下,利用手持刮板15将凝固的树脂材料从盛料板33上剥离,随后装上围料板34。

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固定注射器14,导料口31处同轴设置有定位环37,且定位环37嵌入设置在盛料板33内,定位环37一端与注射器14口部配合,另一端与导料口31连通。进料口111直径大于导料口31直径,且导料口31和进料口111之间形成锥形流道36,且进料口111直径大于导料口31直径,使得树脂流体在受控状态下在锥形流道36内可以得到加速,从而可以快速充填成型。

参照图1和图2,优选地,为了锁紧上模11与下模12,锁模组件2包括上模11锁模块、下模12锁模块、滑移块22和锁紧螺栓24,上模11锁模块与上模11固定连接,下模12锁模块与下模12固定连接,滑移块22竖直设置且贯穿上模11锁模块设置,滑移块22底端延伸并插设于下模12锁模块内,锁紧螺栓24水平设置,并贯穿下模12锁模块和滑移块22且与两者螺纹连接。为了防止滑移块22周向转动影响锁紧螺栓24的装配,滑移块22横截面设置为矩形。

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上模11锁模块和下模12锁模块固定前先定位两者的相对位置,上模11和下模12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定位槽13,上模11锁模块与下模12锁模块对应定位槽13一侧分别设有定位块25,安装时先将上模11锁模块与下模12锁模块通过定位块25定位插入定位槽13内,在通过螺钉将上模11锁模块与上模11锁紧,将下模12锁模块与下模12锁紧。优选地,为了提升上模11和下模1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注射成型时发生溢料,下模12朝向上模11一侧连接有密封条121,上模11设有与之配合的密封槽112。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在上模11和下模12四侧通过定位槽13将上模11锁模块与下模12锁模块通过定位块25定位安装,接着通过若干螺钉固定上模11锁模块与下模12锁模块,然后插入滑移块22,相对侧壁上的锁紧螺栓24需要同时锁紧,防止模具翘曲或偏移。开模时只需要对边松开锁紧螺栓24,即可打开上模11取件。再然后对应进料口111安装盛料组件3,在导料口31处安装定位环37,注射器14口部对应定位环37定位安装。随着注射结束,通过手持刮板15将导料板32上的残余树脂材料刮落至盛料槽35内,接着将盛料槽35里的树脂材料倒出,以便二次利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