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
背景技术:
尽管热流道系统和注射模具是一个整体,然而它的作用和功能与模具本身相比是完全不同的。热流道系统是模具的独立单元,其安装、连接和运行都有特殊的高精度的位置要求。特别是一些复杂零部件的热流道系统,由于喷嘴较多,并且一般都是针阀式热流道,有汽缸、油缸、电磁阀等装置,电线、水管、油管、气管等的连接非常复杂,如果到模具现场安装会非常混乱,很容易装错,并且管线很乱,非常难看。由于这些原因,热流道系统的装配就成为模具安装的一个瓶颈。因此,避免热流道系统安装过程中的错误以及简化系统连接并节约装配时间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旨在避免热流道系统安装过程中的错误以及简化系统连接并节约装配时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包括线架本体、穿线支架、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控制系统固定支架、电气系统固定板以及冷却系统固定板,所述线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贯通的线槽,所述线架本体呈具有开口的矩形结构设置,所述穿线支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设置,所述穿线支架分别间隔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的上端面上,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分别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系统固定支架分别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的前端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和冷却系统固定板均与所述线架本体内部的线槽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设置有四个,且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均呈u型设置,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线架本体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的底部均通过螺钉与所述线架本体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的前端部分别设有一固定螺钉。
进一步地,所述线架本体的一端的外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相连通的第一进线槽,所述控制系统固定支架分别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线槽的两端,且所述控制系统固定支架的一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线架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线槽的一端凹设有一卡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线架本体的前端部的外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相连通的第二进线槽,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线槽上,且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与所述第二进线槽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进线槽的两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线架本体的另一端的上端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相连通的第三进线槽,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三进线槽上,且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板与所述第三进线槽相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线架本体的内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相连通的第四进线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线架本体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且所述安装板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螺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线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贯通的线槽,线架本体呈具有开口的矩形结构设置,穿线支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设置,穿线支架分别间隔平行的设置在线架本体的上端面上,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分别间隔的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内侧壁上,控制系统固定支架分别平行的设置在线架本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电气系统固定板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前端部的外侧壁上,冷却系统固定板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且电气系统固定板和冷却系统固定板均与线架本体内部的线槽相连通设置,通过在出厂前预先将热流道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的电线、水管、油管、气管等分别对应地固定在线架本体内部的线槽内或固定在穿线支架上,因而后期不再需要客户在模具装配现场进行管路以及控制线的安装,也可以大大节省模具现场安装时间,减少了热流道系统管线连接的出错率,而且能使得热流道系统布局更加整洁美观,极大的避免了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碰坏管路及控制电线,降低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提高维护效率,在保证管线安全的前提下,简化了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热流道系统固定线架,包括线架本体100、穿线支架101、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控制系统固定支架103、电气系统固定板104以及冷却系统固定板105,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内部设有贯通的线槽1001,所述线架本体100呈具有开口的矩形结构设置,所述穿线支架101呈矩形框架结构设置,所述穿线支架101分别间隔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100的上端面上,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分别间隔的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内侧壁上,所述控制系统固定支架103分别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100的一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104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前端部的外侧壁上,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板105设置在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且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104和冷却系统固定板105均与所述线架本体100内部的线槽1001相连通设置。
具体地,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设置有四个,且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均呈u型设置,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的底部均通过螺钉1021与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内侧壁可拆卸固定连接,且所述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102的前端部分别设有一固定螺钉1022。
具体地,所述线架本体100的一端的外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1001相连通的第一进线槽106,所述控制系统固定支架103分别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第一进线槽106的两端,且所述控制系统固定支架103的一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线架本体100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进线槽106的一端凹设有一卡线槽1061。
具体地,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前端部的外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1001相连通的第二进线槽107,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104设置在所述第二进线槽107上,且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104与所述第二进线槽107相连通设置。
具体地,所述电气系统固定板10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第二进线槽107的两侧可拆卸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另一端的上端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1001相连通的第三进线槽108,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板105设置在所述第三进线槽108上,且所述冷却系统固定板105与所述第三进线槽108相连通设置。
具体地,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内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线槽1001相连通的第四进线槽109。
具体地,所述穿线支架101的下端壁与所述线架本体100的上端面焊接固定连接。
具体地,还包括安装板110,所述安装板110的一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线架本体100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上,且所述安装板110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一螺栓111。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架本体的内部设有贯通的线槽,线架本体呈具有开口的矩形结构设置,穿线支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设置,穿线支架分别间隔平行的设置在线架本体的上端面上,热流道系统固定支架分别间隔的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内侧壁上,控制系统固定支架分别平行的设置在线架本体的一端的外侧壁上,电气系统固定板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前端部的外侧壁上,冷却系统固定板设置在线架本体的另一端的外侧壁上,且电气系统固定板和冷却系统固定板均与线架本体内部的线槽相连通设置,通过在出厂前预先将热流道系统、电气系统、控制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的电线、水管、油管、气管等分别对应地固定在线架本体内部的线槽内或固定在穿线支架上,因而后期不再需要客户在模具装配现场进行管路以及控制线的安装,也可以大大节省模具现场安装时间,减少了热流道系统管线连接的出错率,而且能使得热流道系统布局更加整洁美观,极大的避免了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碰坏管路及控制电线,降低维护人员的维护难度,提高维护效率,在保证管线安全的前提下,简化了安装以及后期维护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