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9691发布日期:2021-02-09 17:22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但是在汽车的生产过程中,边角废料的量也越来越大。现有技术中对边角料的利用率较低,常将这些边角料进行掩埋或者焚烧处理,但是掩埋和焚烧处理还会给环境保护造成严重的压力。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包括机架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机架的顶端安装有装置杆,所述装置杆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气缸,所述移动气缸的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熔接头,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安装有滑轮,所述支撑板两侧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两个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位于所述熔接头的下方,所述固定气缸的伸缩杆与l型的压杆相连,所述压杆的底端设有压板,所述压杆的顶端还安装有风扇;所述工作台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与所述第一腔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支腿螺纹连接,所述丝杆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正反转电机设有所述第二腔体内。
[0006]
优选的,所述移动气缸的伸缩杆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熔接头的外侧。
[0007]
优选的,所述风扇朝向所述支撑板一侧的方向设置。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底部设有供所述滑轮移动的滑道。
[0009]
优选的,所述滑道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现将两块待处理的两块边角毛料放置在支撑板上,然后利用正反转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来回移动,当将支撑板移动到熔接头下方的合适位置后,正反转电机停止运行,并利用固定气缸带动压板下移,以对支撑板上的边角毛料进行固定,然后利用熔接头将两块边角毛料进行熔接,使之成为一体,形成一块较完整的边角料,以便于使用;在熔接完成后,可以对开启风扇,起到快速冷却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和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气缸的分布示意图。
[0015]
图中标记为:1、机架;2、工作台;3、装置杆;4、移动气缸;5、熔接头;6、支撑板;7、支腿;8、滑轮;9、固定气缸;10、压杆;11、压板;12、风扇;13、第一腔体;14、第二腔体;15、丝杆;16、第一齿轮;17、第二齿轮;18、正反转电机;19、防护罩;2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内饰边角熔接机,包括机架1和工作台2,工作台2设于机架1的一侧,机架1的顶端安装有装置杆3,装置杆3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气缸4,移动气缸4的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熔接头5,且移动气缸4的伸缩杆上设有防护罩19,防护罩19设于熔接头5的外侧,起到保护熔接头5的作用。工作台2的顶部设有支撑板6,支撑板6的底部设有支腿7,支腿7的底部安装有滑轮8,支撑板6两侧的工作台2上设有两个固定气缸9,固定气缸9位于熔接头5的下方,固定气缸9的伸缩杆与l型的压杆10相连,压杆10的底端设有压板11,压杆10的顶端还安装有风扇12,风扇12 朝向支撑板6一侧的方向设置。
[0017]
工作台2内设有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相连通,第一腔体13内设有丝杆15,丝杆15与第一腔体13的侧壁转动连接,丝杆15与支腿7 螺纹连接,丝杆15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16,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7啮合,第二齿轮17与正反转电机18的输出端相连,正反转电机18设有第二腔体14内。此外,第一腔体13的底部设有供滑轮8移动的滑道,滑道靠近第二腔体14的一端上设有限位板20。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现将两块待处理的两块边角毛料放置在支撑板6上,然后利用正反转电机18带动丝杆15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6来回移动,当将支撑板6移动到熔接头5下方的合适位置后,正反转电机18停止运行,并利用固定气缸9带动压板11下移,以对支撑板6上的边角毛料进行固定,然后利用熔接头5将两块边角毛料进行熔接,使之成为一体,形成一块较完整的边角料,以便于使用;在熔接完成后,可以对开启风扇12,起到快速冷却的作用。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应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