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的胶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55907发布日期:2020-12-04 13:5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的胶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胶囊生产线的保温的胶槽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胶囊生产过程中,保持胶液的温度、粘度稳定很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胶囊的产品质量,所以存放胶液的胶槽的合理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图1-图3所示,现有的胶槽在设计时采用一个中空的外槽201和一内槽202,该外槽201中具有一填充有热水204的水加热层,通过加热系统保持热水204的温度,同时保证胶液206的温度和粘度。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现有的胶槽设计存在以下缺陷:

1、耗能多。胶槽加热水层的温度区间通常在摄氏60-75度之间。暴露在空气中的胶槽外槽散发出很大的热量,对能源是极大的浪费。

2、造成了胶囊生产线机头部分环境温度的升高,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受到了影响。

3、热量丧失过快,使得加热器频繁加热,极大影响了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4、加热器频繁加热,使得加热层中的热水水温波动加大,从而影响到胶液的温度和粘度波动加大,导致产品质量的波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胶槽保温系统,以节约能源,改善作业环境,并保证胶液的温度、粘度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的胶槽系统,其包括一外槽机构和一内槽机构,所述外槽机构的中央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容置槽,所述内槽机构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内槽机构和所述容置槽内均填充有胶液,所述外槽机构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中填充有隔热材料和设于所述隔热材料内侧的热水。

所述外槽机构包括四个两两相对的内壁、四个设置于内壁的外侧且两两相对的外壁、连接于内壁之间的一内底板、连接于外壁之间的一外底板、以及连接于相邻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一顶板,所述容置槽由所述内壁和内底板限定形成,所述空腔由所述内壁、外壁、内底板、外底板和顶板共同限定形成。

所述隔热材料贴设于各个外壁的内侧,所述热水贴设于各个内壁的外侧。

所述内壁、外壁、内底板、外底板和顶板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所述外底板和顶板之间设有使隔热材料和热水间隔开的挡板,以使得所述空腔通过所述挡板被划分为填充有所述隔热材料的保温隔热层和填充有所述热水的水加热层。

所述水加热层中设有感温探头,其通过接口与一外部的热水循环回路连通,所述热水循环回路中设有加热器,所述感温探头和加热器均与一plc温控系统连接。

所述挡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所述隔热材料包括聚氨酯板、硅酸盐、珍珠岩、聚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热水的温度为60-75℃。

所述内槽机构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通过在空腔中的热水的外侧加入了一层隔热材料,一方面,使得外槽机构的外表面降到了30℃左右,极大地降低了能耗,且热水所需的加热次数显著减少,由现有技术中的每小时大约3次,降低到每小时启动一次,使得对应的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胶槽周边的工作环境的温度显著降低,不仅仅改善了操作环境,同时也改善了胶囊的粘胶均匀度;最重要的是由于热水不需要频繁加热,使得热水的温度稳定,胶液的粘度、温度随之也大大的稳定了下来,极大的提高了胶囊生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保温的胶槽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的g-g线的剖视图。

图3是现有的保温的胶槽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的p-p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4-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其包括一外槽机构1和一内槽结构2。

该外槽机构1包括四个两两相对的内壁11、四个设置于内壁11的外侧且两两相对的外壁12、连接于内壁11之间的一内底板13、连接于外壁12之间的一外底板14、以及连接于相邻的内壁11和外壁12之间的一顶板15。由所述内壁11和内底板13限定形成了一位于所述外槽机构1的中央位置处且开口向上的容置槽,且由所述内壁11、外壁12、内底板13、外底板14和顶板15共同限定形成了位于所述外槽机构1的内部的空腔。由此,所述外槽机构1的中央位置处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容置槽,且所述外槽机构1的内部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内壁11、外壁12、内底板13、外底板14和顶板15的材质均为不锈钢,保证了食品级规范的卫生要求。

所述空腔中填充有隔热材料3和设于所述隔热材料3内侧的热水4,其中,隔热材料3贴设于各个外壁12的内侧,热水4贴设于各个内壁11的外侧。热水4的温度保持在60-75℃,用于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外底板14和顶板15之间设有使隔热材料3和热水4间隔开的挡板17,挡板17的材质为不锈钢,以使得所述空腔通过所述挡板17被划分为相应的填充有隔热材料3的保温隔热层和填充有热水4的水加热层这两种空腔,所述水加热层中设有感温探头,且水加热层通过接口与一外部的热水循环回路连通,该热水循环回路中设有加热器,该感温探头和加热器均与一plc温控系统连接,从而通过plc温控系统设置感温探头的温度上下限,控制加热器的开启。所述隔热材料3可以包括聚氨酯板、硅酸盐、珍珠岩、聚苯乙烯等类似保温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挡板17可以省略。

内槽机构2安装于所述容置槽中。所述内槽机构2与外槽机构1之间通过耳块5连接固定,以使得所述内槽机构2固定在外槽机构1的容置槽中。内槽机构2的底部设有使内槽机构2与外槽机构1的容置槽相连通的开口,所述内槽机构2和所述容置槽内均填充有胶液6。内槽机构2的材质为不锈钢,保证了食品级规范的卫生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在工作时,其胶液6的温度是由水加热层来保证,通常热水4的温度根据工艺要求的不同保持在60-75℃之间。在现有技术中,如此高的温度在胶囊生产中会带来很多不便,首先是能耗大,其次胶槽温度波动加大使得胶液的温度、粘度的波动加大,对胶囊生产不利;高温使得胶槽周边的工作环境恶化,恶化了作业环境。本实用新型的保温的胶槽系统通过在空腔中的热水4的外侧加入了一层隔热材料3,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诸多不利,一方面,使得外槽机构1的外表面的温度由通常的60-75℃,降到了30℃左右,极大地降低了能耗,且热水4所需的加热次数显著减少,由现有技术中的每小时大约3次,降低到每小时启动一次,使得对应的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胶槽周边的工作环境的温度显著降低,不仅仅改善了操作环境,同时也改善了胶囊的粘胶均匀度;最重要的是由于热水4不需要频繁加热,使得热水4的温度稳定,胶液的粘度、温度随之也大大的稳定了下来,极大的提高了胶囊生产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单有效降低了能耗,还保证了胶液温度、粘度的稳定,从而保证了胶囊生产的稳定,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