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2759发布日期:2021-01-05 17:3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

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注塑成型方法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操作可实现自动化,适用于大量生产与形状复杂产品等成型加工领域。

参照图1和图2,为现有的上盖1,包括盖体16以及设置在盖体16边沿的围边11,盖体16上贯穿设置有安装孔12,盖体16的顶面且沿安装孔12的周向设置有倒角13,盖体16的底面且沿安装孔12的周向设置有连接部14,连接部14的外壁上且沿其周向设置有环槽15。

上述的上盖1是通过注塑成型的,现有的模具浇筑上盖1时,采用正面进胶的方式,注塑完成后,盖体16的上端面上容易有进胶品的结构存在,造成上盖1上端面的不平整,从而影响上盖1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其能够有效保证上盖的平整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该模具包括上模、下模、进胶机构以及顶出机构,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以及设置在上模座内的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在下模座内的下模仁,所述上模仁与下模仁形成有与上盖相配合的模腔,所述进胶机构设置在上模内,所述进胶机构包括主流道,所述主流道的顶端设置有进胶口,所述主流道的一端设置有中转流道,所述中转流道远离主流道的另一端设置有送胶流道,所述送胶流道远离中转流道的一端设置在模腔内且朝向上盖的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时,将胶水通过进胶口注入主流道内,随后流入中转流道以及送胶流道内,送胶流道远离中转流道的一端设置在模腔内且朝向上盖的连接部,从侧边进胶,能够有效保证上盖的顶面无凸起的残余料,解决了上盖的顶面不平整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的整体质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胶流道包括依次设置的输送管与注胶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中转流道相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注胶管相连通;所述注胶管设置有四个且沿输送管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注胶管朝向上盖的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胶管设置有四个,能够加快注胶的效率,且送胶管沿输送管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胶水均匀分布,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注塑的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注胶管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管与分流道,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输送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分流道相连通;所述分流道呈倾斜设置,所述分流道靠近上盖连接部的一端高于远离上盖连接部的一端;所述分流道的内径沿胶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道呈锥形设置,便于后期脱模,而且让注胶更有力,分流道的内径沿胶的流动方向逐渐缩小,在流经的注入胶水不变的前提下,流速加快,注胶冲量变大,有利于产品注胶不留空。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流道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主流道的底端设置有中转腔,所述中转流道与中转腔相连通;所述中转腔呈圆台状,所述中转腔的上端面大于中转腔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腔的设置,能够有效对胶水起到暂存的作用,且中转腔的上端面大于其下端面,在流经的胶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流速逐渐加快,注胶冲量变大,从而能够便于胶水流向中转流道内,能够有效加快胶水的流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注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送管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所述输送管呈圆台状,所述输送管的上端面大于输送管的下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管的上端面大于其下端面,在流经的胶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流速逐渐加快,注胶冲量变大,从而能够便于胶水流向注胶管内,能够有效加快胶水的流速,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注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转流道呈倾斜设置,所述中转流道靠近输送管的一端低于中转流道靠近主流道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转流道呈倾斜设置,能够便于胶水流向输送管内,从而能够进一步加快注胶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中转流道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能够对中转流道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增加中转流道与上模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模腔设置有四个,所述中转流道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中转流道均与中转腔相连通,所述输送管设置有四个,且所述输送管与对应的中转流道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塑时,将胶水通过进胶口注入主流道内,随后流入中转腔内,且中转腔的上端面大于其下端面,流速逐渐加快,注胶冲量变大,从而能够便于胶水均匀的流向四个中转流道内,经过中转流道后进入输送管内,且输送管的上端面大于其下端面,从而能够便于胶水均匀的注入注胶管内,进而通过分流道流入模腔内,分流道的内径沿胶的流动方向逐渐缩小,使得流速加快,注胶冲量变大,有利于胶水均匀稳定的注入模腔,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的平整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的整体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主流道、中转流道以及送交流道的设置,从侧边进胶,能够有效保证上盖的顶面无凸起的残余料,解决了上盖的顶面不平整的问题,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的整体质量;

2.通过注胶管的设置,且四个注胶管沿输送管的周向均匀分布,能够提高注胶的效率,且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示出的上盖的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示出的上盖的背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出的用于体现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上盖;11、围边;12、安装孔;13、倒角;14、连接部;15、环槽;16、盖体;17、上模;2、下模;3、进胶机构;31、主流道;32、中转腔;33、中转流道;34、送胶流道;35、输送管;36、注胶管;361、连接管;362、分流道;4、顶出机构;5、模腔;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注塑模具的进胶结构,该模具包括上模17、下模2、进胶机构3以及顶出机构4,上模17包括上模座以及设置在上模座内的上模仁,下模2包括下模座以及设置在下模2内的下模仁,上模仁与下模仁共同形成有与上盖1(参照图1)相适配的模腔5,在本实施例中,模腔5设置有四个,能够同时注塑四个上盖1,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1的注塑效率。

参照图4和图5,进胶机构3包括主流道31,主流道31沿竖直方向设置,主流道31的顶端穿出上模17且上模17上设置有进胶口,主流道31的底端设置有中转腔32,具体的,中转腔32呈圆台状,且中转腔32的上端面的面积大于其下端面的面积。中转腔32上沿其周向均匀连接有四个中转流道33,四个中转流道33均与中转腔32相连通,以其中一个中转流道33为例,中转流道33呈倾斜设置,即中转流道33靠近中转腔32的一端高于中转流道33远离中转腔32的一端。

参照图5,中转流道33远离中转腔32的一端连接有送胶流道34,在本实施例中,送胶流道34包括依次设置的输送管35与注胶管36,输送管35的一端与中转流道33相连通,输送管35的另一端与注胶管36相连通,注胶管36设置有四个且沿输送管35的周向均匀分布。具体的,输送管35的呈圆台状,且输送管35的上端面面积大于输送管35的下端面面积,即输送管35的内径沿胶水的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参照图5,以其中一个注胶管36为例,注胶管36包括依次设置的连接管361与分流道362,连接管361的一端与输送管35相连通,连接管361的另一端与分流道362相连通,且分流道362远离连接管361的一端朝向上盖1(参照图1)的连接部14(参照图1)。具体的,分流道362呈倾斜设置,分流道362靠近连接管361的一端低于分流道362远离连接管361的一端,且分流道362的内径沿胶水流动方向逐渐减小。

参照图3和图5,上模17内设置有支撑杆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6设置有四个且设置在中转流道33的上方,支撑杆6与对应的中转流道33远离中转腔32的一端相连接,能够增加中转流道33与送胶流道34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注塑时,将胶水通过进胶口注入主流道31内,随后流入中转腔32内,且中转腔32的上端面大于其下端面,流速逐渐加快,注胶冲量变大,从而能够便于胶水均匀的流向四个中转流道33内,经过中转流道33后进入输送管35内,且输送管35的上端面大于其下端面,从而能够便于胶水均匀的注入注胶管36内,进而通过分流道362流入模腔5内,分流道362的内径沿胶的流动方向逐渐缩小,使得流速加快,注胶冲量变大,有利于胶水均匀稳定的注入模腔5,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1上端面的平整度,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上盖1的整体质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