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4808发布日期:2021-02-05 16:4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辊包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


背景技术:

[0002]
胶辊是一种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一般由外层胶、硬质胶层、金属芯、辊颈和通气孔组成,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造纸胶辊、印染胶辊、印刷胶辊、砻谷胶辊等;现有市场上的自动包胶机只能对体积较小的物品进行包胶作业,结构十分复杂,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并且在包胶过程中由于胶条张紧度过高容易将胶条扯断,胶条张紧度过低由不能保证其胶辊的粘接质量,同时传统的胶条切断其端面不够整齐,会影响下一个胶辊的粘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5]
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包括用于胶条切断的切断机构、转动机构、固定架、胶辊,所述切断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后侧位置,所述转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后侧中间位置,所述胶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后侧位置,所述切断机构位于所述胶辊上方,还包括用于胶条供给的供胶机构,所述供胶机构包括第一电机、供胶套筒、第一气缸、第一辅助辊、第二辅助辊,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一侧位置,所述供胶套筒位于所述固定架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气缸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另一侧,所述第一辅助辊和所述第二辅助辊均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辅助辊位于所述第二辅助辊上方。
[0006]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支撑辊、带轮、皮带,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内侧,所述支撑辊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撑辊位于所述胶辊前后两侧位置,所述带轮通过键连接在所述支撑辊和所述第二电机转动部上,且所述带轮位于所述支撑辊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带轮外侧设置有所述皮带。
[0007]
如此设置,所述第二电机转动部通过所述带轮和所述皮带来带动两个所述支撑辊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所述支撑辊来带动所述胶辊进行转动。
[0008]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支撑辊、链轮、链条,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内侧,所述支撑辊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撑辊位于所述胶辊前后两侧位置,所述链轮通过键连接在所述支撑辊和所述第二电机转动部上,且所述链轮位于所述支撑辊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链轮外侧设置有所述链条。
[0009]
如此设置,所述第二电机转动部通过所述链轮和所述链条来带动两个所述支撑辊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所述支撑辊来带动所述胶辊进行转动。
[0010]
优选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切刀、切刀座、弹簧、压紧座,所述第二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两侧位置,所述切刀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气缸伸缩
部,所述切刀座通过焊接连接在设置有所述固定架内侧,所述弹簧上端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弹簧下端连接在所述压紧座顶部,所述压紧座与所述胶辊的接触位置镶嵌有减小摩擦的钢珠。
[0011]
如此设置,通过所述第二气缸伸缩部的伸长和缩短来带动所述切刀进行切断,通过所述弹簧和所述压紧座来对所述胶辊进行固定,防止在包胶过程中所述胶辊掉落。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
1、通过第二辅助辊将胶片挤压到胶辊上,可以使胶片贴合在整个胶辊外侧,从而可以让胶片和胶辊之间不存留空隙,提高胶辊和胶片的粘合质量;
[0014]
2、利用切刀和切刀座可以快速的对胶片进行切断,继而可以保证胶片的接口处均匀和整齐,方便胶条在下一个胶辊的接口进行结合。
附图说明
[001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下视图;
[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转动机构实施例1局部剖视图;
[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转动机构实施例2局部剖视图;
[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切断机构局部零件图;
[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的第二辅助辊剖视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3]
1、供胶机构;2、切断机构;3、转动机构;4、固定架;5、胶辊;11、第一电机;12、供胶套筒;13、第一气缸;14、第一辅助辊;15、第二辅助辊;21、第二气缸;22、切刀;23、切刀座;24、弹簧;25、压紧座;31、第二电机;32、支撑辊;33、带轮;34、皮带;313、链轮;3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7]
一种用于胶辊的包胶机,包括用于胶条切断的切断机构2、转动机构3、固定架4、胶辊5,切断机构2设置在固定架4后侧位置,转动机构3设置在固定架4后侧中间位置,胶辊5设置在固定架4后侧位置,切断机构2位于胶辊5上方,还包括用于胶条供给的供胶机构1,供胶机构1包括第一电机11、供胶套筒12、第一气缸13、第一辅助辊14、第二辅助辊15,第一电机1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4一侧位置,供胶套筒12位于固定架4中间位置,第一气缸13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4另一侧,第一辅助辊14和第二辅助辊15均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4上,第一辅助辊14位于第二辅助辊15上方。
[0028]
实施例1
[0029]
如图1、图2、图3、图5、图6所示,转动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支撑辊32、带轮33、皮带34,第二电机3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4内侧,支撑辊32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4上,支撑辊32位于胶辊5前后两侧位置,带轮33通过键连接在支撑辊32和第二电机31转动部上,且带轮33位于支撑辊32与固定架4之间,带轮33外侧设置有皮带34,第二电机31转动部通过带轮33和皮带34来带动两个支撑辊32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支撑辊32来带动胶辊5进行转动;切断机构2包括第二气缸21、切刀22、切刀座23、弹簧24、压紧座25,第二气缸2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4两侧位置,切刀22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二气缸21伸缩部,切刀座23通过焊接连接在设置有固定架4内侧,弹簧24上端连接在固定架4上,弹簧24下端连接在压紧座25顶部,压紧座25与胶辊5的接触位置镶嵌有减小摩擦的钢珠,通过第二气缸21伸缩部的伸长和缩短来带动切刀22进行切断,通过弹簧24和压紧座25来对胶辊5进行固定,防止在包胶过程中胶辊5掉落。
[0030]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缩短第一气缸13伸缩部取下用尽的供胶套筒12并更换新的;待更换结束后将胶头从第一辅助辊14上方绕过,同时使胶条自然下落位于第二辅助辊15和胶辊5之间,此时启动第一电机11转动部带动供胶套筒12进行倒转,使胶条在缠绕时减少阻力,同时启动第二电机31转动部通过带轮33和皮带34带动支撑辊32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的支撑辊32来带动胶辊5进行转动,进而利用第二辅助辊15将胶条压向胶辊5需要包胶的位置,当胶条下落的距离等于胶辊5包胶位置的周长时,通过第二气缸21伸缩部推动切刀22的两端向切刀座23移动,继而对胶条进行切断;当胶条切断后,第二电机31继续转动使切断后的胶条完全缠绕在胶辊5外侧后,由人工拉起弹簧24和压紧座25将胶辊5取出,并跟换未包胶的胶辊5进行重复的操作,在更换未包胶的胶辊5时,第一电机11停止转动直至新的胶辊5安装好后从新启动。
[0031]
实施例2
[003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转动机构3包括第二电机31、支撑辊32、链轮313、链条314,第二电机31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架4内侧,支撑辊32通过轴承连接在固定架4上,支撑辊32位于胶辊5前后两侧位置,链轮313通过键连接在支撑辊32和第二电机31转动部上,且链轮313位于支撑辊32与固定架4之间,链轮313外侧设置有链条314,第二电机31转动部通过链轮313和链条314来带动两个支撑辊32进行转动,通过两个支撑辊32来带动胶辊5进行转动。
[003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