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6798发布日期:2021-02-18 20:2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


背景技术:

[0002]
注塑机是现有塑料塑造行业中常见的注塑工作,其使用简单高效,注塑机根据分类种类多样,可以是立式、卧式、双色注塑等等,但是现有高速注塑机在实际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0003]
现有高速注塑机在使用时没有较好的冷却系统,导致在将塑料注塑到模具内后,依靠自然冷却降温,散热冷却的速度较慢,效率较低;同时,现有注塑机放置模具的空间较小,导致在放置和移动模具时操作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解决现有高速注塑机在使用时存在的上述问题,达到冷却速度快、模具放置和移动方便和工作效率高的目的。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有双色喷枪组件,所述工作台的中部放置有模具,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内壁上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中部设有与所述工作台相贴合的水散热机构,所述水散热机构的两侧对称设有与所述工作台相适应的辅助机构。
[0006]
所述水散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条形槽中部的中空散热板,所述中空散热板的上侧板上均匀设有散热孔,所述中空散热板的上端内壁设置有散热水管。
[0007]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和所述中空散热板之间的条形板,所述条形板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滚珠,所述条形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动推杆。
[0008]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呈凹字形,且所述工作台的两个内侧壁呈倾斜结构,所述工作台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风散热机构和第二风散热机构,且所述第一风散热机构和所述第二风散热机构的结构相同。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散热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台倾斜内壁和下端内壁夹角处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两端通过限位座连接有放置杆,所述放置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盘,所述放置杆的侧壁均匀设置有风扇。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散热机构中的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散热机构中的风扇交错分布。
[0011]
优选的,所述中空散热板的材质为铜,所述散热水管在所述中空散热板的上端内壁呈波浪形布置,且与散热孔相适应。
[0012]
优选的,所述散热水管呈中空半圆结构,且所述散热水管与所述中空散热板相贴合。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其设置有水散热机构、第一风散热机构和第二风散热机构,能够同时对模具进行散热,大大提高了模具的散热速度;同时,其设置有辅助机构,方便了模具在注塑机上的放置和移动。
[0015]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其设置有水散热机构,通过铜材质的中空散热板和散热水管的贴合设置,再利用散热水管实现冷却水的不断循环,能够快速将模具热量传递到铜材质的中空散热板上并通过散热水管中的水循环带走,实现对模具的快速散热。
[0016]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其设置有分布在模具两侧的第一风散热机构和第二风散热机构,且第一风散热机构和第二风散热机构中的风扇能够根据模具大小调节角度,进一步加快了对模具的散热。
[0017]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其设置有辅助机构,通过电动推杆将模具抬起,再利用辅助板上的滚珠,方便了对模具的推动,操作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水管在中空散热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散热板与散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其中:1工作台、2双色喷枪组件、3模具、4条形槽、5水散热机构、51中空散热板、52散热孔、53散热水管、6辅助机构、61条形板、62滚珠、63电动推杆、7第一风散热机构、71放置槽、72限位座、73放置杆、74调节盘、75风扇、8第二风散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4]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快速冷却成型的高速注塑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设有双色喷枪组件2,工作台1的中部放置有模具3,工作台1的下端内壁上设有条形槽4,条形槽4的中部设有与工作台1相贴合的水散热机构5,水散热机构5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工作台1相适应的辅助机构6。
[0025]
参阅图1至图4,利用水散热机构5实现对模具3的第一道散热;水散热机构5包括设置在条形槽4中部的中空散热板51,中空散热板51的上侧板上均匀设有散热孔52,中空散热板51的上端内壁设置有散热水管53,散热水管53的两端通过连接管与水泵与水池相连通,利用水泵实现水循环,达到利用散热水管53将热量带走的目的;
[0026]
参阅图3,中空散热板51的材质为铜,铜材质的中空散热板51能够将模具3上的热量快速传递到中空散热板51上,并利用水管的水循环将热量带走,散热水管53在中空散热板51的上端内壁呈波浪形布置,且与散热孔52相适应,散热水管53的布局可以减少散热水管53对散热孔52的堵塞,能够保障散热孔52的正常工作。
[0027]
参阅图4,散热水管53呈中空半圆结构,且散热水管53与中空散热板51相贴合;在
具体工作时,散热水管53的半圆平整面与中空散热板51相接触,可以增加散热水管53与中空散热板51的接触面积,提高水循环散热的效率。
[0028]
在具体工作时,将散热水管53的两端通过连接管与水泵和水池连接,利用水泵实现水循环,从而实现水循环经过散热水管53时将中空散热板51的热量带走,大大提高了模具3的散热速度。
[0029]
风散热:参阅图1和图2,利用第一风散热机构7和第二风散热机构8实现对模具3的第二道散热;工作台1呈凹字形,且工作台1的两个内侧壁呈倾斜结构,工作台1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风散热机构7和第二风散热机构8,且第一风散热机构7和第二风散热机构8的结构相同。
[0030]
第一风散热机构7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倾斜内壁和下端内壁夹角处的放置槽71,放置槽71的两端通过限位座72连接有放置杆73,其中,限位座72可以是可调节的单项轴承,放置杆73的两端均设置有调节盘74,放置杆73的侧壁均匀设置有风扇75;在具体工作时,根据模具3的高度转动转盘,转盘通过放置杆73带动风扇75到合适的角度,利用风扇75向上吹风,加快空气流动,实现对模具3的第二道散热,进一步加快模具3的散热速度。
[0031]
进一步地,第一风散热机构7中的风扇75与第二风散热机构8中的风扇75交错分布;在正常情况下较热的空气会向上运动,从下向上吹动的风扇75就可以加快热空气的流动,并且第一风散热机构7中的风扇75与第二风散热机构8中的风扇75交错分布,减少了风扇75工作范围的重合面积,进一步提高风扇75的散热效率。
[0032]
参阅图2,利用辅助机构6方便模具3的放置和移动;辅助机构6包括设置在工作台1和中空散热板51之间的条形板61,条形板61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滚珠62,条形板61的下端面与工作台1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动推杆63;在具体工作时,由于注塑机放置模具3的空间较小,在放置模具3时十分不便,而电动推杆63与滚珠62的配合,可以方便模具3在滚珠62上滑动,从而方便了模具3的放置和移动,即在放置或需要移动时,可以利用电动推杆63将模具3架起,此时模具3与滚珠62贴合,模具3与滚珠62的摩擦力较小,从而可以方便模具3的放置和推动,操作简单方便,省事省力。
[0033]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