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固定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25782发布日期:2021-02-03 17:3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模具固定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成型用器械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的固定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合模机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射(pdcpd)、rim、注塑、吹塑、rtm、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成型加工的工具;合模机是将成型模具的凹模和凸模,分别“吊挂”固定在两个模具夹板相对向的侧壁上,通过底座上连接运动导轨,由外部驱动力,往返运动,以达到模具成型,制造产品的功能。
[0003]
现有技术中,设计有一种模具安装结构,参照图5,其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有垂直设置的模具夹板2,在两个模具夹板2相向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成型模具3,在底座1上还相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运动导轨4,两模具夹板2均可沿运动导轨4的长度方向滑移。成型模具3仅通过螺栓连接在模具夹板2的侧壁上,以完成固定安装。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随着成型模具长度或宽度的增加,其重力重心外移,在力矩的作用下形成“悬吊”,重力致使垂直模具夹板向内倾斜变形,这样便会导致成型模具在合模工作过程中的公差变大,精度降低,并且致使运动固定部件的磨损严重,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固定安装结构,具有减少成型模具在合模过程中的公差,提高精度,并且减少运动固定部件的磨损严重,从而延长合模机整体使用寿命、提高功效的优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模具固定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有垂直的模具夹板,两所述模具夹板相向的侧壁上均连接有成型模具,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运动导轨,两所述模具夹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滑移于运动导轨上的连接滑座,两所述运动导轨之间设置有若干支撑导轨,两所述成型模具的下表面分别连接有若干滑移于相应支撑导轨和运动导轨上的支撑滑座。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上加装了支撑导轨作为支撑,作为成型模具的重力重心支撑点;由支撑滑座形成的水平支撑固定连接和模具夹板的内侧壁竖直平面形成了一个l型的水平支撑连接和垂直面相结合的立体固定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成型模具的重力重心均衡稳定,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减少工件磨损,降低风险。
[000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成型模具的下表面均与各个支撑滑座可拆卸连接。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自由地选用支撑滑座,从而实现了可以根据模具的结构灵活地选用支撑滑座,形成连接支撑点与连接面结合,且牢固可靠。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成型模具与各个支撑滑座之间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板。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各个支撑滑座与支撑连接板牢靠固定形成了一个水平支撑面把模具的重力重心托起来,再与垂直夹板配合形成了立体固定连接,抵消了由于力矩加大而产生的重力,从而避免了对支撑滑座及各相应部件造成的磨损,因此延长了支撑滑座的使用寿命,即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固定连接板均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相应的成型模具和支撑滑座。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根据模具大小或结构对固定连接板进行更换,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环境中,即进一步延长了支撑滑座的使用寿命,并且进一步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后期的维护成本。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成型模具和固定连接板之间均根据模具结构设置有支撑垫块。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在成型模具和固定连接板之间放置支撑垫块,来实现对成型模具高度的调整,从而提高了两成型模具合模时的对接精度。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一所述支撑垫块均分别可拆卸连接于相应的成型模具和固定连接板。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更换不同尺寸高度的支撑垫块来随意调整成型模具的高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高度的成型模具,即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运动导轨上同样设置有若干支撑滑座,所述运动导轨上的支撑滑座与成型模具之间同样设置有固定连接板,所述运动导轨上的固定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成型模具。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动导轨上的支撑滑座以及固定连接板,能够进一步给成型模具提供支撑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给大型的成型模具提供了支撑,因此进一步提高其加工精度;另外,运动导轨上的固定连接板还可与支撑导轨的支撑滑座连结在一体,配合使用。
[002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
1.底座上加装了支撑导轨作为支撑,作为成型模具的重力重心支撑点;由支撑滑座形成的水平支撑固定连接和模具夹板的内侧壁竖直平面形成了一个l型的水平支撑连接和垂直面相结合的立体固定连接方式,从而实现了成型模具的重力重心均衡稳定,提高模具的加工精度,减少工件磨损,降低风险。
[0023]
2.由于支撑滑座与支撑导轨之间配合使运动导轨部分降低了磨损,即降低了本实用新型后期的维护成本。
[0024]
3.操作人员通过在成型模具和固定连接板之间放置支撑垫块,来实现对成型模具高度的调整,从而提高了两成型模具合模时的对接精度。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运动导轨和连接滑座结构的示意图;
[0027]
图3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导轨与支撑滑座连接关系的剖视图;
[0028]
图4是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9]
图5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0030]
图中,1、底座;2、模具夹板;3、成型模具;4、运动导轨;5、连接滑座;6、支撑导轨;7、支撑滑座;8、固定连接板;9、支撑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具固定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在底座1的上表面相对设置有垂直设置的模具夹板2。在模具夹板2相向的侧壁上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成型模具3,其中一个成型模具3为凹模,另一个为与之配合的凸模。在底座1上还相对设置有与其长度方向相一致的运动导轨4,两个模具夹板2的下表面分别设有滑移于运动导轨4上的连接滑座5,模具夹板2沿着运动导轨4相向运动,以实现两成型模具3的合模。
[0033]
参照图2,在运动导轨4上设置有若干与其滑移连接的支撑滑座7,运动导轨4上的支撑滑座7与成型模具3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连接板8,运动导轨4上的固定连接板8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成型模具3和支撑滑座7。
[0034]
参照图3和图4,在两个运动导轨4之间还设置有若干支撑导轨6,优选的,支撑导轨6设置为两根,以实现模具夹板2在稳定滑移的前提下,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在每个支撑导轨6上均滑移连接有若干支撑滑座7,在每个支撑滑座7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固定连接板8,固定连接板8与支撑滑座7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在每个固定连接板8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支撑垫块9,支撑垫块9与固定连接板8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的连接,并且支撑垫块9与成型模具3之间同样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的连接。
[0035]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设备底座1上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两条运动导轨4,将模具夹板2连接在连接滑座5上,在两条运动导轨4之间增加两条支撑导轨6,固定连接板8安装在支撑滑座7上,从而将模具夹板2的垂直面和其与固定连接板8之间的水平支撑面结合连接成了一个 l 型立体多点连接面。
[0036]
当成型模具3安装在合模机上工作时,会分别通过固定连接板8托住的水平固定连接面和模具夹板2内侧面固定牢固,由于水平面和垂直面行成了l型角状立体多点的固定连接,因此受力均衡,稳定可靠。成型模具3通过固定连接板8与支撑滑座7连成一体,并且连接模具夹板2上的成型模具3可通过模具夹板2及连接滑座5之间的配合,在外力作用下沿运动导轨4作往返运动,从而成型产品。由于此结构装置使成型模具3的重力重心的改变,因此改善了性能,增加了设备的工作状态稳定性,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磨损,达到了提高功效的目的。
[0037]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