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8136发布日期:2021-03-30 19:3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机。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是一种进行三维立体物品打印的装置,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其通过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和塑料等粘性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技术来构造物体,从而通过材料的堆积而形成所需要打印的物体。现有的3d打印机技术有很多,例如,申请日为2019.06.27,公开号为cn210706057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3d打印机”中国专利中,也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但是,前述专利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打印机的箱门不能够实现自动开启,不便于将打印机取出进行检修和内部填料,同时打印过程中打印平台不能够旋转,进而影响打印效果,因此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通过利用驱动装置,实现打印机顶盖的自动打开和关闭,方便对内部储料盒进行填料,也便于将保护壳内部的部件取出进行检查和维修,同时,通过利用打印机上的挡板和阻尼转轴,方便打印机取件的同时,还能有效阻挡外界的灰尘,具有较好实用性的3d打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打印机,包括底座、保护壳、滑座、支架、打印机构和顶盖,所述保护壳连接于底座上,所述滑座滑动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滑座上,所述打印机构设置于支架上,所述顶盖转动连接于保护壳上,所述顶盖和保护壳之间还设置一用于控制顶盖自动开合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支座、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齿条和连杆,所述支座连接于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支座顶部,所述驱动齿轮固定套设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条与驱动齿轮相啮合,且该齿条滑动行走于保护壳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齿条顶端,其另一端铰接于顶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机构包括螺纹杆、传动组件、连接座、滑杆、伸缩气缸和打印喷头,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置一电动机,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连接于螺纹杆的输入端,所述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架上,且该滑杆平行于螺纹杆并滑动穿过连接座,所述连接座旋配套设于螺纹杆上,所述伸缩气缸的底端连接于连接座,其活塞杆输出端连接于打印喷头上,所述打印喷头滑动设置于连接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上连接有储料盒,所述储料盒的出料口与打印喷头的入料口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壳上转动连接一挡板,所述挡板与保护壳之间通过一阻尼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座滑动套设于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座上设置一打印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打印平台包括升降气缸、支撑板、旋转电机、齿轮组件和工作台,所述升降气缸的底部连接于滑座上,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连接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输出端,所述旋转电机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齿轮组件的输入端连接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工作台与齿轮组件的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底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顶部,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且该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呈矩形布设多组支撑块。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分别连接一橡胶吸盘。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利用驱动装置,能够实现顶盖自动打开和关闭,使得打印机内部滑座上的部件能沿滑轨滑出,便于对其检查和维修;利用可在水平面上移动的打印机构和可旋转的打印平台,确保打印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在顶盖上转动设置挡板,方便取出保护壳内打印件的同时,还能阻挡外界灰尘进入到打印机内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闭合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伸缩气缸、驱动电机、电动机、升降气缸和旋转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框图。

图中:底座1,保护壳2,滑座3,支架4,打印机构5,螺纹杆51,传动组件52,连接座53,滑杆54,伸缩气缸55,打印喷头56,顶盖6,驱动装置7,支座71,驱动电机72,驱动齿轮73,齿条74,连杆75,储料盒8,挡板9,阻尼转轴10,滑轨11,打印平台12,升降气缸121,支撑板122,旋转电机123,齿轮组件124,转轴1241,第一齿轮1242,第二齿轮1243,工作台125,支撑块13,橡胶吸盘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3d打印机,包括底座1、保护壳2、滑座3、支架4、打印机构5和顶盖6,保护壳2连接于底座1上,滑座3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支架4固定连接于滑座3上,打印机构5设置于支架4上,顶盖6转动连接于保护壳2上,顶盖6和保护壳2之间还设置一用于控制顶盖6自动开合的驱动装置7,由于滑座3滑动设置于底座1上,使得滑座3能够带动打印机滑出保护壳2,进而方便对打印机内部进行检修和维护,同时,利用顶盖6和保护壳2之间连接的驱动装置7,能够实现打印机中顶盖6的自动开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7包括支座71、驱动电机72、驱动齿轮73、齿条74和连杆75,支座71连接于底座1上,驱动电机72固定连接于支座71顶部,驱动齿轮73固定套设于驱动电机72的输出端,齿条74与驱动齿轮73相啮合,且该齿条74滑动行走于保护壳2内壁上开设的滑槽中,连杆75的一端连接于齿条74顶端,其另一端铰接于顶盖6上,当驱动电机72开始转动时,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驱动齿轮73进行转动,由于驱动齿轮73和齿条74相啮合,使得转动的驱动齿轮73带动齿条74沿开设于保护壳2内壁上开设的滑槽滑动,进而带动与齿条74顶端相连接的连杆75上升或下降,当连杆75上升时,连杆75会沿与顶盖6铰接的部位转动,使得连杆75顶开顶盖6;当连杆75下降时,连杆75能够拉动顶盖6,使得顶盖6重新盖住打印机。

进一步地,打印机构5包括螺纹杆51、滑杆54、传动组件52、连接座53、伸缩气缸55和打印喷头56,螺纹杆51转动连接于支架4上,支架4上设置一电动机,传动组件52的输入端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其输出端连接于螺纹杆51的输入端,滑杆54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架4上,且该滑杆54平行于螺纹杆51并滑动穿过连接座53,连接座53旋配套设于螺纹杆51上,伸缩气缸55的底端连接于连接座53,其活塞杆输出端连接于打印喷头56上,打印喷头56滑动设置于连接座53上,转动的电动机带动通过传动组件52带动螺纹杆51进行转动,由于滑杆54穿过滑座3,且螺纹杆51旋配于滑座3上,进而使得旋转的螺纹杆51带动连接座53沿滑杆54滑动;同时,利用伸缩气缸55的活塞杆的伸缩长度,能够使打印喷头56沿滑座3上滑动,进而使得打印机构5能够实现在水平面上的移动。

进一步地,支架4上连接有储料盒8,储料盒8的出料口与打印喷头56的入料口相连,储料盒8为打印机构5工作时提供所需要的打印材料。

进一步地,保护壳2上转动连接一挡板9,挡板9与保护壳2之间通过一阻尼转轴10相连接,通过在保护壳2上连接挡板9,方便取出保护壳2内的打印件,在打印工作完毕后,关闭挡板9,能够阻挡外界灰尘进入到打印机内部。

进一步地,底座1上设置有滑轨11,滑座3滑动套设于滑轨11上,掀开顶盖6后,能够将滑座3从保护壳2内取出,方便对打印机内部进行检修和清理。

进一步地,滑座3上设置一打印平台12,打印平台12包括升降气缸121、支撑板122、旋转电机123、齿轮组件124和工作台125,升降气缸121的底部连接于滑座3上,支撑板122的底部连接于升降气缸121的活塞杆输出端,旋转电机123连接于支撑板122上,齿轮组件124的输入端连接于旋转电机123的输出端,工作台125与齿轮组件124的输出端相连接,利用升降气缸121活塞杆的伸缩状态,能够控制打印平台12中支撑板122的高度;同时,旋转电机123通过齿轮组件124带动工作台125进行旋转,实现了打印过程打印平台12的旋转。

进一步地,齿轮组件124包括转轴1241、第一齿轮1242和第二齿轮1243,转轴12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25的底部,其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板122顶部,第一齿轮1242固定套设于旋转电机123的输出端,第二齿轮1243与第一齿轮1242相啮合,且该第二齿轮1243固定套设于转轴1241上,旋转电机123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齿轮1242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242和第二齿轮1243相啮合,第二齿轮1243固定套设于转轴1241上,进而使得第一齿轮1242带动第二齿轮1243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1243通过转轴1241带动工作台125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底座1的底部呈矩形布设多组支撑块13,每组支撑块13的底部分别连接一橡胶吸盘14,由于橡胶吸盘14具有吸附性,通过在支撑块13上安装橡胶吸盘14,增加打印机与放置区域的牢固性。

另外,上述底座1与保护壳2之间、滑座3与支架4之间、支座71与底座1之间的连接方式采用螺钉连接;顶盖6与保护壳2之间可通过合页连接,螺纹杆51和支架4之间、转轴1241与支撑板122之间可采用轴承连接;其中传动组件52可采用皮带传动,第一齿轮1242和第二齿轮1243可采用锥齿轮;且伸缩气缸55、打印喷头56、驱动电机72、电动机、储料盒8、阻尼转轴10、升降气缸121、旋转电机123和橡胶吸盘14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申请未对其进行改进;伸缩气缸55、驱动电机72、电动机、升降气缸121和旋转电机123与3d打印机控制器之间的具体电性结构、电性连接原理和电性连接关系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申请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简单,通过利用驱动装置7,能够实现顶盖6自动打开和关闭,使得打印机内部滑座上3上的部件能沿滑轨11滑出,便于对其检查和维修;通过利用可在是水平面上移动的打印机构5和可旋转的打印平台12,确保打印过程的顺利进行;通过在顶盖6上旋转设置设置挡板9,方便取出保护壳2内的打印件,在打印工作完毕后,挡板9还能阻挡外界灰尘进入到打印机内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启动打印机,使得打印机中的伸缩气缸55、电动机、升降气缸121和旋转电机123开始工作,转动的电动机通过传动组件52带动螺纹杆51开始旋转,由于螺纹杆51旋配穿设于连接座53,连接座53滑动套设于滑杆54上,因此转动的螺纹杆51通过螺纹带动滑座3沿滑杆54滑动,与此同时,连接座53上的伸缩气缸55的输出端连接于打印喷头56上,打印喷头56又滑动设置于连接座53上,依靠连接座53上的伸缩气缸55活塞杆的输出端的伸缩状态来使得打印喷头56在连接座53上滑动,进而实现打印机构5在水平面上的移动和打印,打印平台12上的升降气缸121通过活塞杆的上升和下降,来控制支撑板122的高度,同时支撑板122上的旋转电机123在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输出端相连接的第一齿轮1242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轮1242和第二齿轮1243相啮合,第二齿轮1243套设于转动,转动的第一齿轮1242带动第二齿轮1243进行转动,并使得第二齿轮1243带动与转轴1241固定连接的工作台125开始旋转,进而带动工作台125上打印的工件进行旋转,保证打印效果;

当对打印进行填料、检修或是清理时,沿阻尼转轴10转动挡板9,使其打开,并启动驱动电机72,转动的驱动电机72带动驱动齿轮73开始旋转,由于驱动齿轮73和齿条74相啮合,且第一齿条74滑动行走于开设在保护壳2内壁开设的凹槽中,因此转动的驱动齿轮73带动齿条74沿保护壳2内壁上升,进而带动于齿条74顶部相连的连杆75上升,上升的连杆75会顶开与其顶端相铰接的顶盖6,此时可以对保护壳2内部的储料盒8进行填料;如需要对打印机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和清理,将滑座3沿底座1上的滑轨11拉出,使得保护壳2内部的打印机部件滑出保护壳2,从而方便对打印机进行清理和检修。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