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3D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58017发布日期:2021-03-16 22:1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3D打印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3d打印设备,属于3d打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又称三维打印机,是一种累积制造技术,即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机器,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特殊蜡材、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打印一层层的粘合材料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三维打印机被用来制造产品,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是把数据和原料放进3d打印机中,机器会按照程序把产品一层层造出来。

一般3d打印机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打印原材料在冷却的过程中会收缩,当作业面积不大时,收缩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打印较大的作品时,每单位面积产生的收缩累积起来,向内产生的拉力,就变得相当强大,从而会造成边缘翘起,且多数3d打印机的打印平台在移动时不易平衡,容易导致成型粗糙,影响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3d打印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3d打印设备,包括打印柜体和z轴驱动箱,所述打印柜体内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为回字型结构,所述承重梁顶部固定连接有x轴驱动箱,所述x轴驱动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x轴驱动箱底部固定连接有y轴驱动箱,所述y轴驱动箱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出机,所述挤出机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印喷头,所述打印喷头下方设有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平台下方设有载板,所述载板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一侧与打印柜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轴心处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承重梁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位于z轴驱动箱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z轴驱动箱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打印平台与载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打印平台由玻璃板、铝板、加热板组成,加热板位于最下方,玻璃板位于最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印柜体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槽,所述储料槽一侧固定连接有供料软管,所述供料软管末端与挤出机固定连接,所述打印柜体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x轴驱动箱内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一端通过轴承座与x轴驱动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外围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部通过连接杆与x轴驱动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底部与y轴驱动箱外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y轴驱动箱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所述y轴驱动箱内部设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一端通过轴承座与y轴驱动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与第三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外围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所述第三螺纹套两侧与y轴驱动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套表面与挤出机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打印喷头包括导料管,所述导料管顶部与挤出机出口固定连接,所述导料管上设有节流阀,所述导料管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壳体,所述喷头壳体内部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与导料管连通,所述主流道内部设有均流板。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x轴驱动箱、y轴驱动箱使打印喷头可在x轴与y轴方向进行移动,移动较为顺畅,不易发生抖动,打印精度较高,通过设置z轴驱动箱使载板可带动打印平台进行z轴方向的移动,载板与打印平台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可避免打印平台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打印误差,影响打印效果,打印平台由玻璃板、铝板、加热板组成,表面较为光滑,便于清理,加热板可对打印平台均匀加热,避免打印原材料冷却收缩导致翘边现象发生,影响成型效果,通过在主流道内部设置均流板使打印原材料可均匀流向喷头壳体末端,避免主流道内部打印原材料堵塞导致打印喷头难以正常工作,影响打印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x轴驱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y轴驱动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印喷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打印柜体;2、z轴驱动箱;3、承重梁;4、x轴驱动箱;5、第一伺服电机;6、y轴驱动箱;7、挤出机;8、打印喷头;9、打印平台;10、载板;11、第一螺纹套;12、螺杆;13、第二伺服电机;14、储料槽;15、第一丝杆;16、第二螺纹套;17、固定块;18、第三伺服电机;19、第二丝杆;20、第三螺纹套;21、导料管;22、喷头壳体;23、主流道;24、均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效3d打印设备,包括打印柜体1和z轴驱动箱2,打印柜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承重梁3,承重梁3为回字型结构,承重梁3顶部固定连接有x轴驱动箱4,x轴驱动箱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5,x轴驱动箱4底部固定连接有y轴驱动箱6,y轴驱动箱6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出机7,挤出机7底部固定连接有打印喷头8,打印喷头8下方设有打印平台9,打印平台9下方设有载板10,载板10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11,第一螺纹套11一侧与打印柜体1内壁滑动连接,第一螺纹套11轴心处螺纹连接有螺杆12,螺杆12一端通过轴承座与承重梁3转动连接,螺杆12另一端位于z轴驱动箱2内部,这里说明,第一伺服电机5、第二伺服电机13、第三伺服电机18均为现有技术,故而涉及其它的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z轴驱动箱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3输出端与螺杆12固定连接,打印平台9与载板10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打印平台9由玻璃板、铝板、加热板组成,加热板位于最下方,玻璃板位于最上方,载板10与打印平台9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可避免打印平台9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打印误差,影响打印效果,打印平台9由玻璃板、铝板、加热板组成,表面较为光滑,便于清理,加热板可对打印平台9均匀加热,避免打印原材料冷却收缩导致翘边现象发生,影响成型效果,打印柜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槽14,储料槽14一侧固定连接有供料软管,供料软管末端与挤出机7固定连接,打印柜体1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x轴驱动箱4内部设有第一丝杆15,第一丝杆15一端通过轴承座与x轴驱动箱4内壁转动连接,第一丝杆15另一端与第一伺服电机5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丝杆15外围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套16,第二螺纹套16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固定块17顶部通过连接杆与x轴驱动箱4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块17底部与y轴驱动箱6外壁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y轴驱动箱6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18,y轴驱动箱6内部设有第二丝杆19,第二丝杆19一端通过轴承座与y轴驱动箱6内壁转动连接,第二丝杆19另一端与第三伺服电机18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丝杆19外围螺纹连接有第三螺纹套20,第三螺纹套20两侧与y轴驱动箱6内壁滑动连接,第三螺纹套20表面与挤出机7固定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打印喷头8包括导料管21,导料管21顶部与挤出机7出口固定连接,导料管21上设有节流阀,导料管21底部固定连接有喷头壳体22,喷头壳体22内部设有主流道23,主流道23与导料管21连通,主流道23内部设有均流板24,通过在主流道23内部设置均流板24使打印原材料可均匀流向喷头壳体22末端,避免主流道23内部打印原材料堵塞导致打印喷头8难以正常工作,影响打印效率。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向储料槽14内注入打印原材料,打印原材料通过供料软管输送至挤出机7后,由打印喷头8喷出,通过设置x轴驱动箱4、y轴驱动箱6使打印喷头8可在x轴与y轴方向进行移动,移动较为顺畅,不易发生抖动,打印精度较高,通过设置z轴驱动箱2使载板10可带动打印平台9进行z轴方向的移动,载板10与打印平台9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可避免打印平台9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导致打印误差,影响打印效果,打印平台9由玻璃板、铝板、加热板组成。表面较为光滑,便于清理,加热板可对打印平台9均匀加热,避免打印原材料冷却收缩导致翘边现象发生,影响成型效果,通过在主流道23内部设置均流板24使打印原材料可均匀流向喷头壳体22末端,避免主流道23内部打印原材料堵塞导致打印喷头8难以正常工作,影响打印效率。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