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筛选回收功能的塑料颗粒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2319发布日期:2021-12-08 10:05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筛选回收功能的塑料颗粒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颗粒上料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筛选回收功能的塑料颗粒上料机。


背景技术:

2.塑料颗粒上料机是塑料制品生产的重要设备,其设于塑料生产的上游环节,通过控制其上料速度控制生产质量参数,为塑料产品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保证,同时塑料挤出机对于上料的颗粒大小要求较高,颗粒太大或颗粒不均匀都会导致塑料颗粒不能完全融化,进而影响产品质量,传统生产设备将经塑料造粒机产出的塑料颗粒通过塑料颗粒上料机输入到挤出机,而由于塑料造粒机产出的塑料颗粒可能存在大小不一的问题,导致塑料产品的质量受到有影响,现有的塑料颗粒上料机可以将塑料颗粒进行筛选,但是筛选出的大小不符合标准的塑料颗粒需要人工收集后重新进行造粒工序,工序较为复杂,且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筛选回收功能的塑料颗粒上料机,具有筛分效果好,具备回收功能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筛选回收功能的塑料颗粒上料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壳体内开设有筛选仓,所述筛选仓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穿设在第一轴承中,所述筛选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轴承中,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表面搭接有第一环形网带筛,所述筛选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中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筛选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在第四轴承中,所述第二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和主动辊通过第一环形网带筛传动连接,所述筛选仓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毛刷搭接在第一环形网带筛表面,所述筛选仓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从动辊穿设在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电机、主动辊和从动辊各有两组,且对称排列在筛选仓两侧,另一组所述主动辊表面搭接有第二环形网带筛,所述筛选仓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另一组所述从动辊穿设在第二通孔中,所述筛选仓内壁开设有第三通孔。
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开设有回收仓,所述回收仓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管,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上料仓,所述壳体内开设有传动仓,所述上料仓和传动仓相连通,所述传动仓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传动仓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表面穿设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三转轴穿设在第五轴承中,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桨,所述传动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六轴承,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穿设在第六轴承中,所述传动仓表面开设有上料口。
6.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形网带筛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网带筛网孔直径。
7.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所述壳体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共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在壳体下表面。
8.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内设置有微处理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机、主动辊、从动辊、第一环形网带筛和第二环形网带筛,当人们需要筛分塑料颗粒时,在第一环形网带筛的作用下,从而将较大的塑料颗粒停留在第一环形网带筛表面,同时,人们需要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第一电机运作,从而带动主动辊转动,在主动辊、从动辊和第一环形网带筛的配合下,从而将较大的塑料颗粒传送到回收仓内,在第二环形网带筛的作用下,从而使合格的塑料颗粒传送至上料仓内,较小的塑料颗粒通过第三通孔进入回收仓内,使塑料颗粒更加均匀,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毛刷,能够将卡在第一环形网带筛和第二环形网带筛网孔内的塑料颗粒刷掉,防止第一环形网带筛和第二环形网带筛堵塞,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筛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壳体;2、安装板;3、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5、筛选仓;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主动辊;9、第一环形网带筛;10、第三轴承;11、第二转轴;12、第四轴承;13、从动辊;14、连接杆;15、毛刷;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第三通孔;19、回收仓;20、回收管;21、上料仓;22、传动仓;23、安装座;24、第二电机;25、挡板;26、第五轴承;27、传动桨;28、第三转轴;29、第六轴承;30、上料口;31、支撑腿;32、控制开关;33、进料斗;34、第二环形网带筛。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

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筛选回收功能的塑料颗粒上料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侧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筛选仓5,所述筛选仓5表面穿设有第一轴承6,所述第一转轴4穿设在第一轴承6中,所述筛选仓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7,所述第一转轴4的另一端穿设在第二轴承7中,所述第一转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辊8,所述主动辊8表面搭接有第一环形网带筛9,所述筛选仓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10,所述第三轴承10中穿设有第二转轴11,所述筛选仓5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
12,所述第二转轴11的另一端穿设在第四轴承12中,所述第二转轴11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辊13,所述从动辊13和主动辊8通过第一环形网带筛9传动连接,所述筛选仓5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毛刷15,通过设置毛刷15,能够将卡在第一环形网带筛9和第二环形网带筛34网孔内的塑料颗粒刷掉,防止第一环形网带筛9和第二环形网带筛34堵塞,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所述毛刷15搭接在第一环形网带筛9表面,所述筛选仓5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16,所述从动辊13穿设在第一通孔16中,所述第一电机3、主动辊8和从动辊13各有两组,且对称排列在筛选仓5两侧,另一组所述主动辊8表面搭接有第二环形网带筛34,通过设置第一电机3、主动辊8、从动辊13、第一环形网带筛9和第二环形网带筛34,当人们需要筛分塑料颗粒时,在第一环形网带筛9的作用下,从而将较大的塑料颗粒停留在第一环形网带筛9表面,同时,人们需要通过控制开关32控制第一电机3运作,从而带动主动辊8转动,在主动辊8、从动辊13和第一环形网带筛9的配合下,从而将较大的塑料颗粒传送到回收仓19内,在第二环形网带筛34的作用下,从而使合格的塑料颗粒传送至上料仓21内,较小的塑料颗粒通过第三通孔18进入回收仓19内,使塑料颗粒更加均匀,提高生产效率,所述筛选仓5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7,另一组所述从动辊13穿设在第二通孔17中,所述筛选仓5内壁开设有第三通孔18。
20.具体的,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回收仓19,所述回收仓19表面固定连接有回收管20,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上料仓21,所述壳体1内开设有传动仓22,所述上料仓21和传动仓22相连通,所述传动仓22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3,所述安装座23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三转轴28,所述传动仓22内壁固定连接有挡板25,所述挡板25表面穿设有第五轴承26,所述第三转轴28穿设在第五轴承26中,所述第三转轴28表面固定连接有传动桨27,所述传动仓2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六轴承29,所述第三转轴28的另一端穿设在第六轴承29中,所述传动仓22表面开设有上料口30。
21.具体的,所述第一环形网带筛9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环形网带筛34网孔直径。
22.具体的,所述壳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料斗33,所述壳体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1,所述支撑腿31共有四个,且呈矩形排列在壳体1下表面。
23.具体的,所述壳体1侧面设置有控制开关32,所述控制开关32内设置有微处理器。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人们需要从进料斗33放入塑料颗粒,当人们需要筛分塑料颗粒时,在第一环形网带筛9的作用下,从而使较大的塑料颗粒停留在第一环形网带筛9表面,较小的塑料颗粒通过第一环形网带筛9,同时,人们需要通过控制开关32控制第一电机3运作,从而带动主动辊8转动,在主动辊8、从动辊13和第一环形网带筛9的配合下,从而将较大的塑料颗粒传送到回收仓19内,在第二环形网带筛34的作用下,从而使合格的塑料颗粒传送至上料仓21内,较小的塑料颗粒通过第三通孔18进入回收仓19内,当人们需要对筛分后的塑料颗粒进行输送时,人们需要通过控制开关32控制第二电机24运作,从而带动传动桨27转动,在传动桨27的作用下,从而使塑料颗粒通过上料口30排出,实现人们对筛分后的塑料颗粒进行输送的目的,方便人们后续使用。
2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