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3994发布日期:2021-05-11 14:40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注塑成型工艺中,通常在注塑机上安装模具,注塑机将料浆直接通过浇注流道注射到模具的型腔内,使得型腔内的料浆凝固后形成所需要的工件。但是,现有的模具中,前模芯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模架的前模芯安装板上,且螺钉的螺帽置于前模芯安装板的一侧,后模芯通过螺钉固定在后模架的后模芯安装板上,且螺钉的螺帽置于后模芯安装板的一侧。因此,在更换前/后模芯时,需要先将对应的前/后模芯安装板拆下,再将前/后模芯从对应的前/后模芯安装板上拆下,导致更换前/后模芯时相当麻烦。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解决现有的模具更换模芯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前模架和后模架,所述前模架在朝向所述后模架一侧面固定有前模芯,所述后模架在朝向所述前模架一侧面设有后模芯,所述前模架设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上设有压环,所述前模芯外侧设有凸环,所述前模芯安装在安装通孔上,且压环和前模架将前模芯夹紧;所述后模架上设有凹腔,后模芯安装在该凹腔内,凹腔边沿设有凹槽,凹槽上固定有压板,压板与后模芯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且将后模芯压紧在凹腔内。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前模架包括前固定底板和固定在前固定底板上的前模芯安装板,安装通孔设在前模芯安装板上。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前模芯安装板通过螺钉与前固定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后模架包括后固定底板、固定在后固定底板上的后模芯安装板,凹腔设在后模芯安装板上。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压板与后模芯安装板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后模芯上有定位销钉,后模芯通过定位销钉与后模芯安装板定位。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定位销钉为两个。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后模芯上还设有用于将后模芯取出的螺丝孔。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凹槽为多个,轴向阵列在凹腔的边沿,压板的数量与凹槽的数量匹配。

所述的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中,所述凹槽设为四个。

有益效果:通过在前模芯安装板上设置用于安装前模芯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上设有压环,前模芯插在安装通孔上,并且由压环与前模架的前固定底板夹紧,在进行更换前模芯时,将前模芯安装板从前固定底板上拆下,进而使得前模芯可以直接从前模芯安装板取下,不需将整个前模架从注塑机上拆下,达到更换方便的效果;在后模芯安装板上设置凹腔,在凹腔侧面设置凹槽,后模芯插装在该凹腔内后,在凹槽上固定压板,使得压板将后模芯压紧在凹腔内;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在进行更换模芯时,不需将模架从注塑机上拆下,而是通过注塑机将前模架和后模架驱动至开模状态,进而可以从前模架和后模架之间的空间进行拆装模芯,方便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前模架与前模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前模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前模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前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后模架与后模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后模芯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前模架,1.1-前固定底板,1.2-前模芯安装板,1.21-安装通孔,1.22-压环,1.23-第一限位平面,2-后模架,2.1-后固定底板,2.2-后模芯安装板,2.21-凹腔,2.22-凹槽,3-压板,4-后模芯,5-定位销钉,6-螺丝孔,7-前模芯,7.1-凸环,7.2-第二限位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可快速更换模芯的模具,包括前模架1和后模架2,所述前模架1在朝向所述后模架2一侧面固定有前模芯7,所述前模架1设有安装通孔1.21,安装通孔1.21上设有压环1.22,所述前模芯7外侧设有凸环7.1,所述前模芯7安装在安装通孔1.21上,且压环1.22和前模架1将前模芯7夹紧。其中,所述前模架1包括前固定底板1.1和固定在前固定底板1.1上的前模芯安装板1.2,安装通孔1.21设在前模芯安装板1.2上,压环1.22设在安装通孔1.21靠近后模架2的一侧,所述前模芯安装板1.2通过螺钉与前固定底板1.1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压环1.22可以与前模芯安装板1.2分为两个独立的结构,并且压环1.22通过螺钉固定在前模芯安装板1.2上,且螺钉的螺帽置于凸环7.1一侧,使得在拆下压环1.22时,可以直接拧下螺钉进行拆卸,不需要拆下前模芯安装板1.2。

在实际应用中,在安装通孔1.21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平面1.23,在前模芯7的外表面设置与第一限位平面1.23配合的第二限位平面7.2,通过第一限位平面1.23与第二限位平面7.2配合,限定前模芯7与前模芯安装板1.2的配合位置。

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压环1.22与前模芯安装板1.2为一体结构,压环1.22设在安装通孔1.21上,前模芯7通过压环1.22与前模架1的前固定底板1.1夹紧。在进行更换前模芯7时,将前模芯安装板1.2从前固定底板1.1上拆下,进而使得前模芯7可以直接从前模芯安装板1.2取下,不需将整个前模架1从注塑机上拆下,达到更换方便的效果。

参照图5和图6,所述后模架2在朝向所述前模架1一侧面设有后模芯4,所述后模架2上设有凹腔2.21,后模芯4安装在该凹腔2.21内,凹腔2.21边沿设有凹槽2.22,凹槽2.22上固定有压板3,压板3与后模芯安装板2.2可拆卸连接,且将后模芯4压紧在凹腔2.21内。优选的,压板3与后模芯安装板2.2通过螺钉连接。

具体的,所述后模架2包括后固定底板2.1、固定在后固定底板2.1上的后模芯安装板2.2,凹腔2.21设在后模芯安装板2.2上,凹槽2.22设在凹腔2.21边沿且靠近前模芯7一侧面,后模芯4插在凹腔2.21内后,将压板3置于凹槽2.22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实现对后模芯4的固定。在实际应用中,在后模芯4侧面设有与压板3配合的压紧位置,使得压板3安装后,不会形成凸起,即不会影响后模芯4与前模芯7的配合。

所述后模芯4上有定位销钉5,后模芯安装板2.2设有对应的定位销钉孔,后模芯4通过定位销钉5与后模芯安装板2.2定位,使得其配合位置准确。优选的,所述定位销钉5为两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的调整定位销钉5的数量。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模芯4上还设有用于将后模芯4取出的螺丝孔6,螺丝孔6为通孔,在进行更换后模芯4时,将长度大于后模芯4的厚度的螺钉拧在该螺丝孔6上,且螺钉贯穿螺丝孔6顶在后模芯安装板2.2上,进而将后模芯4顶出后模芯安装板2.2的凹腔2.21,而后模芯4在安装后,则需要将该螺钉取下。在实际应用中,在若后模芯4较笨重需要进行吊装时,也可以在该螺丝孔6拧上吊环,进而通过吊环进行吊装。

所述凹槽2.22为多个,轴向阵列式设置在凹腔2.21的边沿,压板3的数量与凹槽2.22的数量匹配。通过设置多个凹槽2.22和压板3,实现多个位置对后模芯4进行压紧,使得其固定得更牢固。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22设为四个,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前模芯安装板1.2上的用于安装前模芯7的安装通孔1.21,安装通孔1.21上设有压环1.22,前模芯7插在安装通孔1.21上,并且由压环1.22与前模架1的前固定底板1.1夹紧,在进行更换前模芯7时,将前模芯安装板1.2从前固定底板1.1上拆下,进而使得前模芯7可以直接从前模芯安装板1.2取下,不需将整个前模架1从注塑机上拆下,达到更换方便的效果;在后模芯安装板2.2上设置凹腔2.21,在凹腔2.21侧面设置凹槽2.22,后模芯4插装在该凹腔2.21内后,在凹槽2.22上固定压板3,使得压板3将后模芯4压紧在凹腔2.21内;因此,通过上述结构,在进行更换模芯时,不需将模架从注塑机上拆下,而是通过注塑机将前模架1和后模架2驱动至开模状态,进而可以从前模架1和后模架2之间的空间进行拆装模芯,方便简单,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通过将模芯设置为方便更换的结构,在生产不同型号的工件时,通过更换模芯即可,方便快捷,并且可以减少模架的使用,减少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