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21801发布日期:2021-08-17 13:56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



背景技术:

口罩包括口罩片和耳带,现有技术中,口罩片和耳带的超声波焊接工序需要人工将口罩片和耳带上料到半自动化耳带焊接机中,通过半自动化耳带焊接机完成耳带焊接工序后,再通过人工对口罩进行下料,最终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这过程的缺点是自动化程度低,人力消耗多,容易疲劳使工作速度变慢,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包括机柜、传送带装置、口罩上升阻挡装置、固定架、升降驱动装置一、取耳带装置、拉耳带装置、放耳带装置、剪耳带装置、焊耳带装置和耳带内折装置,所述口罩上升阻挡装置用于阻挡传送带装置上的口罩向上运动,所述传送带装置安装在机柜上且位于固定架、口罩上升阻挡装置和口罩内折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机柜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一安装在固定架上,所述取耳带装置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一上且位于拉耳带装置和焊耳带装置之间,所述拉耳带装置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柜上且位于剪耳带装置的正下方,所述焊耳带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的旁侧和取耳带装置之间,所述放耳带装置、剪耳带装置和焊耳带装置均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耳带内折装置位于传送带装置的输送末端和固定架之间。

进一步地,固定架包括龙门架一和横架,所述龙门架一跨设在传送带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横架安装在龙门架一的前侧,所述放耳带装置和焊耳带装置均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龙门架一上,所述剪耳带装置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横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一包括底板一、旋转驱动机构一、连接杆、滑杆和横杆,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安装在底板一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偏心地铰接在旋转机构一上,所述连接杆的下端与滑竿的上端铰接,所述滑杆穿过底板一可上下滑动,所述横杆固设在滑杆下,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驱动连接杆的上端做偏心旋转运动,所述连接杆通过滑杆带动横杆做升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一包括电机座、电机和旋转块,所述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一上,所述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所述旋转块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偏心地铰接在旋转块上,所述电机驱动旋转块带动连接杆的上端做偏心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取耳带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二、开合驱动机构一、开合驱动机构二、前夹爪机构和后夹爪机构,所述开合驱动机构一和开合驱动机构二均安装在旋转驱动机构二下,所述前夹爪机构和后夹爪机构分别安装在开合驱动机构一和开合驱动机构二下,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二驱动开合驱动机构一和开合驱动机构二分别带动前夹爪机构和后夹爪机构做旋转运动,所述前夹爪机构和后夹爪机构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开合驱动驱动机构一和开合驱动机构二分别驱动前夹爪机构和后夹爪机构做开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拉耳带装置包括x轴向驱动机构、耳带导向机构、耳带固定机构和耳带夹取机构,所述耳带导向机构、耳带固定机构和耳带夹取机构由前往后先后设置在x轴向驱动机构上,所述x轴向驱动机构驱动耳带固定机构和耳带夹取机构沿x轴向做相向或背向运动,所述耳带固定机构和耳带夹取机构均做开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剪耳带装置包括开合驱动机构三和剪刀,所述开合驱动机构三包括升降驱动组件一、滑轨、滑板和刀柄带动组件,所述滑轨竖直安装在升降驱动组件一下,所述滑轨包括一体结构的凸条座和凸条,所述凸条设在凸条座的后侧,所述滑板驱动连接在升降驱动组件一下,所述滑板开设有适配于凸条的缺口,所述凸条与缺口滑动配合,所述剪刀铰接在凸条的前下方,所述剪刀的刀柄朝上且与刀柄带动组件配合,所述刀柄带动组件安装在滑板上,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一驱动滑板带动刀柄带动组件做升降运动,所述刀柄带动组件带动剪刀的刀柄做相向或背向运动实现剪刀做开合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耳带内折装置包括耳带内折导向机构和弯折热压定型机构,所述耳带内折导向机构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传送带装置的两侧,所述弯折热压定型机构跨设在传送带装置的正上方且位于固定架和传送带装置的输送末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弯折热压定型机构包括龙门架二、升降驱动装置二、吸振机构、热压头和支撑座,所述龙门架二安装在机柜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二安装在龙门架二上,所述吸振机构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二下,所述热压头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吸振机构下,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机柜上且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热压头的正下方,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二驱动呈对称设置的吸振机构带动呈对称设置的热压头做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口罩片左边和右边的耳带焊接原理相同,这里以口罩片一边的耳带焊接原理进行说明:

放耳带装置将耳带输出到拉热装置中,拉耳带装置首先将该耳带进行导入,拉耳带装置开始对该耳带进行夹紧固定并留出该耳带的后端,接着对该耳带的后端进行夹住,然后沿前后方向运动将耳带拉出规定的长度,最后对该耳带的前部进行夹紧固定,取耳带装置对该耳带上的两个位置进行夹持,剪耳带装置对该耳带靠前的位置进行剪断,使该耳带具有前端和后端,最终完成耳带上料准备工作;

口罩片生产机将生产好的口罩片输出到传送带装置前部的输送始端上,当传送带装置带动该口罩片向后运动到焊耳带装置中时,传送带装置暂停工作,取耳带装置带动该耳带的两端分别向传送带装置的方向运动到口罩片的两个焊接位置的上方,升降驱动装置一驱动取耳带装置带动该耳带的两端向下运动到口罩片上,焊耳带装置首先将该耳带的两端与口罩片相互压紧,然后通过超声波焊接的方式使该耳带的两端熔接在该口罩片上,最后进行复位,最终完成耳带焊接工作,因为超声熔接的关系,焊耳带装置与完成焊接的口罩片即口罩有一定的粘连,在焊耳带装置复位带动该口罩上升的过程中,口罩上升阻挡装置对该口罩的口罩片进行阻挡,使该口罩与焊耳带装置分离,避免影响下一片口罩片的耳带焊接工作;

传送带装置继续带动该口罩片向后运动,这过程中,首先耳带内折装置通过导向的方式带动该口罩片上的耳带朝口罩片的中心位置进行翻折以实现耳带内折,接着传送带装置暂停工作,然后耳带内折装置对耳带上实现其内折的弯折位置进行热压定型,耳带内折装置进行复位,最终完成耳带内折工作,这时该耳带保持内折在该口罩片上,可方便后续口罩装袋包装工作,最后传送带装置带动该口罩片继续向后运动实现口罩下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能代替人工对口罩片和耳带的上料工作以及对口罩的下料工作,生产效率高,能提高口罩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左视示意图。

图2: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由前往后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口罩上升阻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固定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升降驱动装置一和取耳带装置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6: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拉耳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剪耳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开合驱动机构三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剪刀的前视示意图。

图10: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焊耳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耳带内折装置的示意图。

图12: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右边的内折导向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13: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右边的内折导向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的热压头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包括机柜10、传送带装置20、口罩上升阻挡装置30、固定架40、升降驱动装置一50、取耳带装置60、拉耳带装置70、放耳带装置80、剪耳带装置90、焊耳带装置100和耳带内折装置110,口罩上升阻挡装置30用于阻挡传送带装置20上的口罩向上运动,传送带装置20安装在机柜10上且位于固定架40、口罩上升阻挡装置30和口罩内折装置的正下方,固定架40安装在机柜10上,升降驱动装置一50安装在固定架40上,取耳带装置60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一50上且位于拉耳带装置70和焊耳带装置100之间,拉耳带装置70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机柜10上且位于剪耳带装置90的正下方,焊耳带装置100位于传送带装置20的旁侧和取耳带装置60之间,放耳带装置80、剪耳带装置90和焊耳带装置100均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固定架40上,耳带内折装置110位于传送带装置20的输送末端和固定架40之间。x轴向为左右方向,y轴向为前后方向。

请参照图3,口罩上升阻挡装置30包括用于阻挡口罩侧边上升的上升阻挡机构一301以及用于阻挡口罩中部上升的上升阻挡机构二302,上升阻挡机构一301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固定架40上,上升阻挡机构二302安装在机柜10上。

请参照图3,上升阻挡机构一301包括船形钣金件3011和连接钣金件3012,船形钣金件3011安装在连接钣金件3012下,连接钣金安装在固定架40上。

请参照图3,上升阻挡机构二302包括l形钣金件3021和龙门架三3022,龙门架三3022安装在机柜10上且跨设在传送带装置20的正上方,l形钣金件3021安装在龙门架三3022上且位于传送带装置20的正上方。

请参照图4,固定架40包括龙门架一401和横架402,龙门架一401跨设在传送带装置20的正上方,横架402安装在龙门架一401的前侧,放耳带装置80和焊耳带装置100均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龙门架一401上,剪耳带装置90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横架402上。

请参照图4,横架402包括横支柱4021、支柱固定夹一4022和支柱固定夹二4023,横支柱4021两端分别通过支柱固定夹一4022与固定架40连接,支柱固定夹二4023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横支柱4021上,剪耳带装置90安装在支柱固定架40二上。

支柱固定夹一4022沿上下方向的位置可调整,通过支柱固定夹一4022可调节横架402的上下位置,实现调节剪耳带装置90的上下位置,支柱固定夹二4023沿左右方向的位置可调整,通过支柱固定夹二4023可调节剪刀902装置前后方向的位置,最终可实现将剪耳带装置90的位置调节到合适位置,使剪耳带装置90能准确地将耳带进行剪断。

请参照图5,升降驱动装置一50包括底板一501、旋转驱动机构一502、连接杆503、滑杆504和横杆505,旋转驱动机构一502安装在底板一501上,连接杆503的上端通过铰轴一偏心地铰接在旋转机构一上,连接杆503的下端与滑竿的上端通过铰轴二铰接,滑杆504穿过底板一501可上下滑动,横杆505固设在滑杆504下,旋转驱动机构一502驱动连接杆503的上端做偏心旋转运动,连接杆503通过滑杆504带动横杆505做升降运动。

防止滑杆504旋转的实施例一:滑杆504为多边形杆。

防止滑杆504旋转的实施例二:连接杆503的两端分别通过导杆组件与固定架40连接,导杆组件包括导杆和滑座机构,导杆下端与横杆505固定连接,导杆可滑动地套设于滑座机构内,滑座机构安装在固定架40上。

请参照图5,旋转驱动机构一502包括电机座5021、电机5022和旋转块5023,电机座5021安装在底板一501上,电机5022安装在电机座5021上,旋转块5023安装在电机5022的输出轴上,连接杆503的上端偏心地铰接在旋转块5023上,电机5022驱动旋转块5023带动连接杆503的上端做偏心旋转运动。

请参照图5,取耳带装置60包括旋转驱动机构二601、开合驱动机构一602、开合驱动机构二601、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开合驱动机构一602和开合驱动机构二601均安装在旋转驱动机构二601下,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分别安装在开合驱动机构一602和开合驱动机构二601下,旋转驱动机构二601驱动开合驱动机构一602和开合驱动机构二601分别带动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做旋转运动,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的旋转方向相反,开合驱动机构一602和开合驱动机构二601分别驱动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做开合运动。

请参照图6,拉耳带装置70包括x轴向开合驱动机构701、耳带导向机构702、耳带固定机构703和耳带夹取机构704,耳带导向机构702、耳带固定机构703和耳带夹取机构704由前往后先后设置在x轴向开合驱动机构701上,x轴向开合驱动机构701驱动耳带固定机构703和耳带夹取机构704沿x轴向做相向或背向运动,耳带固定机构703和耳带夹取机构704均做开合运动。

耳带导向机构702包括底座和导向轮,导向轮安装在底座上。

耳带固定机构703包括夹座、气缸一和活动夹头,夹座的y轴向一端向上延伸有一体结构的固定夹头,气缸一安装在夹座上,气缸一的输出端相对于固定夹头,活动夹头安装在气缸一的输出端上,气缸一驱动活动夹头沿y轴向运动。

活动夹头朝向固定夹头的一端设有土字形凸起,固定夹头上开设适配于土字形凸起的凹槽-11,土字形凸起与土字形凹槽-11滑动配合,耳带穿过土字形凸起与土字形凹槽-11之间。

耳带夹取机构704包括手指气缸、爪一和爪二,手指气缸的驱动部朝向耳带固定机构703,爪一和爪二互为对称件,爪一和爪二对称设置在手指气缸上,手指气缸驱动爪一和爪二做开合运动

请参照图7和图8,剪耳带装置90包括开合驱动机构三901和剪刀902,开合驱动机构三901包括升降驱动组件一9011、滑轨9012、滑板9013和刀柄带动组件9014,滑轨9012竖直安装在升降驱动组件一9011下,滑轨9012包括一体结构的凸条9012-2座9012-1和凸条9012-2,凸条9012-2设在凸条9012-2座9012-1的后侧,滑板9013驱动连接在升降驱动组件一9011下,滑板9013开设有适配于凸条9012-2的缺口9013-1,凸条9012-2与缺口9013-1滑动配合,剪刀902铰接在凸条9012-2的前下方,剪刀902的刀柄朝上且与刀柄带动组件9014配合,刀柄带动组件9014安装在滑板9013上,升降驱动组件一9011驱动滑板9013带动刀柄带动组件9014做升降运动,刀柄带动组件9014带动剪刀902的刀柄做相向或背向运动实现剪刀902做开合运动。

请参照图8和图9,刀柄带动组件9014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和右刀柄牵动模块9014-2,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位于下滚轮的上方,左刀柄9021位于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

请参照图9,剪刀902的刀柄包括左刀柄9021和右刀柄9022,左刀柄9021和右刀柄9022形成倒八字形结构。

升降驱动组件一9011包括气缸二和气缸固定板,气缸二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气缸二的活塞杆向下穿过气缸固定板,活塞杆的下端安装在滑板9013上。

刀柄带动组件9014包括呈对称设置的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和右刀柄牵动模块9014-2,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包括上滚轮和下滚轮,上滚轮位于下滚轮的上方,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间隔,左刀柄9021位于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的上滚轮和下滚轮之间。

请参照图8,还包括限位片225,限位片225安装在凸条9012-2的前侧,滑板9013贴合于限位片225和凸条9012-2座9012-1之间可滑动。

通过限位片225和凸条9012-2座9012-1实现限制滑板9013限沿前后方向的移动,提高了滑板9013上下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剪耳带装置90的工作过程:

剪刀902的刀口开始处于张开状态,耳带穿过剪刀902的刀口,工作时,气缸一驱动滑板9013带动刀柄带动组件9014向下运动,在刀柄带动组件9014中,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和右刀柄牵动模块9014-2的上滚轮-分别带动左刀柄9021和右刀柄9022以剪刀902与凸条9012-2铰接位置处的轴线为旋转轴做背向的旋转运动,使剪刀902的刀口做合并运动最终对耳带进行剪断;

复位时,气缸一驱动滑板9013带动刀柄带动组件9014向上运动,在刀柄带动组件9014中,左刀柄牵动模块9014-1和右刀柄牵动模块9014-2的下滚轮-分别带动左刀柄9021和右刀柄9022以剪刀902与凸条9012-2铰接位置处的轴线为旋转轴做相向的旋转运动,最终使剪刀902的刀口张开。

请参照图10,焊耳带装置100包括双头下压机构1001和超声波发生机构1002,双头下压机构1001安装在固定架40上,双头下压机构1001位于超声波发生机构1002的正上方,超声波发生机构1002安装在机柜10上,双头下压机构1001可下压在超声波发生机构1002上。

请参照图10,双头下压机构1001包括升降驱动组件二1001-1和压杆1001-2,压杆1001-2沿x轴向对称设置在升降驱动组件二1001-1下,升降驱动组件二1001-1驱动呈对称设置的压杆1001-2做升降运动。

请参照图11,耳带内折装置110包括耳带内折导向机构1101和弯折热压定型机构1102,耳带内折导向机构1101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传送带装置20的两侧,弯折热压定型机构1102跨设在传送带装置20的正上方且位于固定架40和传送带装置20的输送末端之间。

请参照图12和图13,耳带内折导向机构1101包括支撑轴1101-1以及均为一体结构的y轴向横板1101-2、弧形板1101-3、x轴向竖板1101-4和内折导向筋1101-5,y轴向横板1101-2的左端安装在支撑轴1101-1上,y轴向横板1101-2的右端通过弧形板1101-3与x轴向竖板1101-4一前端连接,内折导向筋1101-5一端与x轴向竖板1101-4的后端连接,内折导向筋1101-5由前往后向内弯折。

请参照图11,弯折热压定型机构1102包括龙门架二1102-1、升降驱动装置二1102-2、吸振机构1102-3、热压头1102-4和支撑座1102-5,龙门架二1102-1安装在机柜10上,升降驱动装置二1102-2安装在龙门架二1102-1上,吸振机构1102-3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升降驱动装置二1102-2下,热压头1102-4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吸振机构1102-3下,支撑座1102-5安装在机柜10上且沿y轴向对称设置在热压头1102-4的正下方,升降驱动装置二1102-2驱动呈对称设置的吸振机构1102-3带动呈对称设置的热压头1102-4做升降运动。

请参照图11,吸振机构1102-3包括pu胶板1102-31和金属板1102-32,金属板1102-32安装在pu胶板1102-31下。

还包括纤维板,纤维板设置在pu胶板1102-31和金属板1102-32之间。

热压头1102-4包括加热棒固定座1102-41和加热棒1102-42,加热棒固定座1102-41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设有盲孔,加热棒1102-42插装于盲孔内,加热棒1102-42与加热控制装置电连接,加热控制装置与电源电连接。

请参照图14,加热棒固定座1102-41包括一体结构的横板1102-411和凸字形竖板1102-412,横板1102-411安装在吸振机构1102-3下并与凸字形竖板1102-412的上部连接,盲孔分别开设在凸字形竖板1102-412的左部和右部。

支撑座1102-5为竖板,支撑座1102-5的前上方拐角位置处设有圆角。

请参照图1和图2,还包括口罩取出装置120,口罩取出装置120安装在机柜10上并与传送带装置20的输送末端进行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口罩片左边和右边的耳带焊接工作相同,这里以口罩片一边的耳带焊接工作进行说明:

放耳带装置80输出的耳带通过耳带导向机构702的导向向后穿过耳带固定机构703,其对该耳带进行夹紧固定,该耳带的后端预留在耳带固定机构703外,x轴向开合驱动机构701驱动耳带固定机构703和耳带夹取机构704沿前后方向做相向运动,当该耳带的后端进入耳带夹取机构704的夹持区内,x轴向开合驱动机构701暂停工作,耳带夹取机构704做合并运动对该耳带的后端进行夹住,耳带固定机构703做张开运动以松开该耳带,x轴向开合驱动机构701驱动耳带固定机构703和耳带夹取机构704沿x轴向做背向运动,实现将耳带拉出规定的长度,这时耳带固定机构703再次对该耳带进行夹紧固定,取耳带装置60通过驱动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做合并运动以为分别对该耳带上的两个位置进行夹持,开合驱动机构三901驱动剪刀902做合并运动以对该耳带上位于前夹爪机构603和耳带固定机构703之间的部分进行剪断,耳带固定机构703夹紧的耳带预留出后端,最终完成耳带上料准备工作;

口罩片生产机将生产好的口罩片输出到传送带装置20前部的输送始端上,当传送带装置20带动该口罩片向后运动到焊耳带装置100中时,传送带装置20暂停工作,取耳带装置60通过驱动前夹爪机构603和后夹爪机构604做旋转运动,以带动该耳带的两端分别向传送带装置20的方向运动到口罩片的两个焊接位置的上方,升降驱动装置一50驱动取耳带装置60带动该耳带的两端向下运动到口罩片上,双头下压机构1001向下运动将耳带的两端压紧在口罩片上,在超声波发生机构1002的超声波焊接作用下,使该耳带的两端熔接口罩片上,最后双头下压机构1001进行复位,最终完成耳带焊接工作,因为超声熔接的关系,双头下压机构1001与完成焊接的口罩片即口罩有一定的粘连,在双头下压机构1001复位带动该口罩上升的过程中,口罩上升阻挡装置30对该口罩的口罩片进行阻挡,最终使该口罩与焊耳带装置100分离,避免影响下一片口罩片的耳带焊接工作;

这时该耳带套在耳带内折导向机构1101的弧形板1101-3外,在传送带装置20继续带动该口罩片向后运动的过程中,该耳带先后通过x轴向竖板1101-4和内折导向筋1101-5的导向,最后使该口罩片上的耳带朝口罩片的中心位置进行翻折以实现耳带内折,当口罩片进入热压头1102-4和支撑座1102-5之间时,传送带装置20暂停工作,升降驱动装置二1102-2驱动吸振机构1102-3通过热压头1102-4将耳带上使其内折的弯折位置下压在支撑座1102-5上,实现内折热压定型,耳带内折装置110进行复位,最终完成耳带内折工作,耳带内折工作是为了使该耳带保持内折在该口罩片上,可方便后续口罩装袋包装工作,最后传送带装置20带动该口罩片继续向后运动实现自动出料,当该口罩片运动到传送带装置20的输送末端上时,口罩取出装置120将该口罩输出到特定位置,最终完成一个生产周期。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