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0444发布日期:2021-08-31 13:3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胺粉除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统密胺粉除湿烘干都是单罐式,完成一罐需要把料一次性放完或边使用边放料这样影响机器使用效率,密胺粉长时间存放在罐了,会出现搅拌罐糊边和密胺粉颜色差异现象,影响产品质量。在连续生产线上单罐会有间歇放料时间,必须等到达到烘干要求才能放料,这样就会使生产线暂停,影响生产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包括所述除湿加热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组缸体、第二组缸体、第三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所述第一组缸和第三组缸体内部设置有绞龙,所述第二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通过单一电机驱动两组绞龙和搅拌轴转动,原料会依次在四个缸体内运动;四个缸体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在高温状态下的缸体可对内部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部原料中的水分在高温状态下蒸发,最后通过上方的排气罩排出;从一侧进料,另一侧出料,填料和出料无间断,除湿效率大大提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和除湿加热箱;所述除湿加热箱设置在底座顶部;所述除湿加热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组缸体、第二组缸体、第三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所述第一组缸体和第二组缸体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组缸体和第三组缸体底部连通;所述第三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组缸体右侧下方设置有进料口;第四组缸体左侧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组缸体和第三组缸体内部设置有绞龙;所述第二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所述绞龙和搅拌轴底部在底座下方均设置有带轮;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上设置有带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组缸体、第二组缸体、第三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加热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组缸体、第二组缸体、第三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顶部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顶部设置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内部在端盖上设置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所述除湿加热箱内部设置有第一组缸体、第二组缸体、第三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所述第一组缸和第三组缸体内部设置有绞龙,所述第二组缸体和第四组缸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轴,通过单一电机驱动两组绞龙和搅拌轴转动,原料会依次在四个缸体内运动。

2、四个缸体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在高温状态下的缸体可对内部原料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部原料中的水分在高温状态下蒸发,最后通过上方的排气罩排出。

3、从一侧进料,另一侧出料,填料和出料无间断,除湿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的缸体分布结构图。

图3为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的加热管安装部位示意图。

图4为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的绞龙和搅拌轴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除湿加热箱;201、第一组缸体;202、第二组缸体;203、第三组缸体;204、第四组缸体;205、进料口;206、出料口;207、绞龙;208、搅拌轴;209、带轮;210、保温层;211、加热管;212、端盖;213、排气罩;214、通孔;3、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4所示,一种密胺粉生产用连续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除湿加热箱2;所述除湿加热箱2设置在底座1顶部;所述除湿加热箱2内部设置有第一组缸体201、第二组缸体202、第三组缸体203和第四组缸体204;所述第一组缸体201和第二组缸体202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组缸体202和第三组缸体203底部连通;所述第三组缸体203和第四组缸体204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一组缸体201右侧下方设置有进料口205;第四组缸体204左侧下方设置有出料口206。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缸体201和第三组缸体203内部设置有绞龙207;所述第二组缸体202和第四组缸体204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08;所述绞龙207和搅拌轴208底部在底座1下方均设置有带轮209;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减速电机3;所述减速电机3上设置有带轮209;带轮209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传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缸体201、第二组缸体202、第三组缸体203和第四组缸体204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210;所述保温层210内部设置有加热管211。

优选的,所述第一组缸体201、第二组缸体202、第三组缸体203和第四组缸体204顶部均设置有端盖212;所述端盖212顶部设置有排气罩213;所述排气罩213内部在端盖212上设置有通孔214。

工作原理,结合图1-4所示,当减速电机3工作时会通过皮带带动搅拌轴208和绞龙207下方的带轮209转动,从而驱动搅拌轴208和绞龙207转动,因所述第一组缸体201右侧下方设置有进料口205,第四组缸体204左侧下方设置有出料口206,所述第一组缸体201和第三组缸体203内部设置有绞龙207,所述第二组缸体202和第四组缸体204内部设置有搅拌轴208,从第一组缸体201右侧下方的进料口205填入原料,在绞龙207的推动下原料在第一组缸体201内部上升。

所述第一组缸体201和第二组缸体202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组缸体202和第三组缸体203底部连通,所述第三组缸体203和第四组缸体204的顶部连接,在第一组缸体201内部,当原料提升到最顶部时,原料会进入到第二组缸体202内部,当原料在第二组缸体202内部向下掉落时,原料会经过高速旋转的搅拌轴208,在搅拌轴208的作用下对第二组缸体202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原料从第二组缸体202底部进入到第三组缸体203底部,通过第三组缸体203内部的绞龙207推动第三组缸体203内部原料提升,然后从第三组缸体203顶部进入到第四组缸体204顶部,最后原料从第四组缸体204左侧下方的出料口206排出。

通过单一电机驱动两组绞龙207和搅拌轴208转动,原料会依次在四个缸体内运动。

所述第一组缸体201、第二组缸体202、第三组缸体203和第四组缸体204外部均设置有保温层210,所述保温层210内部设置有加热管211,通过加热管211对缸体进行加热,所述端盖212顶部设置有排气罩213,所述排气罩213内部在端盖212上设置有通孔214,在高温状态下的缸体可对内部原料中的水分进行加热,从而使得内部原料中的水分在高温状态下蒸发,最后通过上方的排气罩213排出;从一侧进料,另一侧出料,填料和出料无间断,除湿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