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30390发布日期:2021-05-28 14:37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保压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



背景技术:

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机主要是用于将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挤入模具内部进行冷却成型的设备,通过将塑料原料加热融化后再通过双射料喷嘴挤入模具内部,待模具内部的塑料冷却成型后,即可取出,基于上述描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由于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机上的双射料喷嘴在对熔融塑料原料进行挤出时内部会充满熔融塑料原料,以至于双射料喷嘴中途停止对熔融塑料进行挤出,则会时部分熔融塑料原料停留在双射料喷嘴内部,待熔融塑料原料冷却凝固则会时,则会出现新挤出的熔融塑料原料难以快速的将凝固的塑料融化后一同挤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其结构包括入料口、机体、喷嘴、成型腔,所述入料口嵌固于机体的上端位置,所述喷嘴与机体相连接,所述成型腔与入料口相连接;所述成型腔包括外管、中固杆、前置杆,所述中固杆与外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前置杆与中固杆的前端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前置杆包括受力板、中接板、外伸板、弹力片,所述受力板与中接板活动卡合,所述外伸板的内侧与中接板嵌固连接,且外伸板又与受力板间隙配合,所述弹力片安装于受力板的内侧与中接板之间,所述外伸板设有二十个,且十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中接板的上下两端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伸板包括侧展板、透气腔、板体、过渡块,所述侧展板与板体活动卡合,所述透气腔与侧展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块安装于侧展板与板体内部,所述侧展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体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板体包括衔接板、结合球、内接板、上伸板,所述结合球嵌固于上伸板的底部位置,所述内接板与衔接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伸板与衔接板间隙配合,所述上伸板中部采用导热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透气腔包括外框、转动辊、连接杆,所述转动辊与连接杆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杆与外框为一体化结构,通过气流对转动辊产生的推力,能够使转动辊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转动辊包括外扩板、回弹片、位固板,所述外扩板通过回弹片与位固板活动卡合,所述外扩板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位固板的外部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扩板包括后置板、复弹片、出气板、外触板,所述出气板与外触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触板通过复弹片与后置板相连接,所述出气板呈镂空网格结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伸板能够将成型腔再次挤出熔融塑料原料产生热量导入其内部,并且通过受力板收缩到极致产生的振动,能够使结合球推动上伸板向上伸出,故而能够加速凝固在成型腔内部的熔融塑料原料的融化速度,有效的避免了成型腔新挤出的熔融塑料原料难以快速将凝固的塑料原料融化后一同带出的情况。

2、通过熔融塑料原料对转动辊产生的推力,能够使连接杆沿着连接杆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杆能够将熔融塑料原料向外挤出,有效的避免了未完全凝固的熔融塑料原料会挤入透气腔内部,且难以排出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成型腔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前置杆侧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伸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板体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透气腔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杆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外扩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料口-1、机体-2、喷嘴-3、成型腔-4、外管-41、中固杆-42、前置杆-43、受力板-a1、中接板-a2、外伸板-a3、弹力片-a4、侧展板-a31、透气腔-a32、板体-a33、过渡块-a34、衔接板-b1、结合球-b2、内接板-b3、上伸板-b4、外框-c1、转动辊-c2、连接杆-c3、外扩板-c21、回弹片-c22、位固板-c23、后置板-d1、复弹片-d2、出气板-d3、外触板-d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例图1-例图5所展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射料喷嘴双保压注塑设备,其结构包括入料口1、机体2、喷嘴3、成型腔4,所述入料口1嵌固于机体2的上端位置,所述喷嘴3与机体2相连接,所述成型腔4与入料口1相连接;所述成型腔4包括外管41、中固杆42、前置杆43,所述中固杆42与外管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前置杆43与中固杆42的前端位置。

其中,所述前置杆43包括受力板a1、中接板a2、外伸板a3、弹力片a4,所述受力板a1与中接板a2活动卡合,所述外伸板a3的内侧与中接板a2嵌固连接,且外伸板a3又与受力板a1间隙配合,所述弹力片a4安装于受力板a1的内侧与中接板a2之间,所述外伸板a3设有二十个,且十个为一组均匀的在中接板a2的上下两端呈对称分布,通过物体对受力板a1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力板a1沿着中接板a2向内收缩,从而使外伸板a3能够沿着受力板a1向外伸出。

其中,所述外伸板a3包括侧展板a31、透气腔a32、板体a33、过渡块a34,所述侧展板a31与板体a33活动卡合,所述透气腔a32与侧展板a3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过渡块a34安装于侧展板a31与板体a33内部,所述侧展板a31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板体a33的左右两侧呈对称分布,通过过渡块a34对侧展板a31产生的持续推力,能够使侧展板a31在失去流动的熔融塑料挤压时进行外扩。

其中,所述板体a33包括衔接板b1、结合球b2、内接板b3、上伸板b4,所述结合球b2嵌固于上伸板b4的底部位置,所述内接板b3与衔接板b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上伸板b4与衔接板b1间隙配合,所述上伸板b4中部采用导热性较强的铜金属材质,通过上伸板b4能够将物体的热量导入其内部。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通过成型腔4能够将入料口1内部融化的塑料原料挤入喷嘴3内部的模具内,通过熔融塑料原料对前置杆43上的受力板a1产生的压力,能够使受力板a1沿着中接板a2向内收缩,从而使外伸板a3能够沿着受力板a1向外伸出,当成型腔4停止对熔融塑料原料进行继续挤出时,通过过渡块a34对侧展板a31产生的持续推力,能够使侧展板a31将熔融塑料原料的内部撑开,再通过熔融塑料原料对侧展板a31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侧展板a31进行反复伸缩,从而能够使透气腔a32向外挤出气流将熔融塑料原料内部吹至松散,再通过上伸板b4能够将成型腔4再次挤出熔融塑料原料产生热量导入其内部,并且通过受力板a1收缩到极致产生的振动,能够使结合球b2推动上伸板b4向上伸出,从而使上伸板b4能够快速的将热量导入凝固的塑料原料内部,故而能够加速凝固在成型腔4内部的熔融塑料原料的融化速度,有效的避免了成型腔4新挤出的熔融塑料原料难以快速将凝固的塑料原料融化后一同带出的情况。

实施例2

如例图6-例图8所展示:

其中,所述透气腔a32包括外框c1、转动辊c2、连接杆c3,所述转动辊c2与连接杆c3活动卡合,所述连接杆c3与外框c1为一体化结构,通过气流对转动辊c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转动辊c2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将外框c1内部的熔融塑料原料向外排出。

其中,所述转动辊c2包括外扩板c21、回弹片c22、位固板c23,所述外扩板c21通过回弹片c22与位固板c23活动卡合,所述外扩板c21设有两个,且均匀的在位固板c23的外部呈对称分布,通过回弹片c22能够持续向外推动外扩板c21进行伸出。

其中,所述外扩板c21包括后置板d1、复弹片d2、出气板d3、外触板d4,所述出气板d3与外触板d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外触板d4通过复弹片d2与后置板d1相连接,所述出气板d3呈镂空网格结构,通过出气板d3能够向外挤出气流。

本实施例的详细使用方法与作用:

本发明中,由于透气腔a32与外界相连通,从而使未完全凝固的熔融塑料原料会挤入透气腔a32内部,导致透气腔a32失去原有的功能,通过熔融塑料原料对转动辊c2产生的推力,能够使连接杆c3沿着连接杆c3进行转动,从而使连接杆c3能够将熔融塑料原料向外挤出,再通过回弹片c22对外扩板c21产生的推力,能够使外扩板c21向外伸出,从而使外扩板c21能够向外将熔融塑料推出,再通过外框c1的内壁对外触板d4产生的反推力,能够使出气板d3将外触板d4与后置板d1之间的气流向外挤出,从而使出气板d3挤出的气流能够将外框c1内部的熔融塑料原料向外吹动推出,有效的避免了未完全凝固的熔融塑料原料会挤入透气腔a32内部,且难以排出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