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次分型开模结构拉环盖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38500发布日期:2021-05-04 11:3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次分型开模结构拉环盖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次分型开模结构拉环盖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拉环盖被广泛应用于油瓶、酱油瓶等容器中,如图9所示,拉环盖具有上主体部分及下主体部分,上主体部分与上盖密封连接,下主体部分与密封容器连接,其中上主体部分包含外螺纹61、导流口62及拉环63结构,下主体部分包含与容器口连接的内扣64、内塞65及挡流片66结构。这些成型结构具有径向的凸起,当拉环盖注射成型后,径向凸起结构阻碍拉环盖顶出,导致拉环盖无法脱落或者说拉环盖顶出损坏拉环盖的完整性。

为了解决拉环盖注塑成型后的脱模问题,现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将其注塑模具设计为多次分型开模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1306030.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强脱多次分型瓶盖注塑模具,包括模具腔,浇注系统,所述浇注系统下方有塑件,所述第一孔中插设有第三型芯镶件,所述第一环形槽内设置有第四型腔镶件,所述塑件带有外螺纹的外圆周面处设置有第一型腔镶件,所述塑件的光滑外圆周面处设置有第二型腔镶件,第一内螺纹处设置有第一型芯镶件,第二孔中插设有第二型芯镶件,所述塑件远离所述浇注系统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型芯镶件,该注塑模具通过多次分型的方式进行脱模,从而使注塑成型的制品可以实现脱模,但是该注塑模具采用强脱的方式进行制品脱模会因此造成制品损坏。

另一多次分型开模结构如专利申请号为201811306090.1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上模四次下模两次开模结构复合瓶盖注塑模具,包括定位圈、浇口套、面板、流道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上模仁、下模仁、动模板、模脚、底板、一次顶出板、二次推板底板、二次推板盖板、第一定距顺序开闭器、第二定距顺序开闭器、第三定距顺序开闭器、限位杆、中托司、小拉杆、第一定距拉杆、第二定距拉杆、复位弹簧、拉杆套、拉料杆、流道镶件、第一圆环镶件、第二圆环镶件、第三圆环镶件、外层型芯镶件、中层型芯镶件、内层型芯镶件、顶针板、顶针板导套、第一先复位杆、第二先复位杆、第三先复位杆、模架导柱、流道板导套、第一板导套、第二板导套、第三板导套、动模板导套,工作时,流道板和第一板分型,面板和流道板分型,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型,第二板与第三板分型,第三板和动模板分型,使瓶盖三次强制脱模,动模板向下移动,一次顶出板、二次推板底板和二次推板盖板为第一次顶出,二次推板底板和二次推板盖板为第二次顶出。该结构的开闭器不具有联动作用,相互之间独立运行,从而使模板分型时会引起开模次序错乱等问题,影响模具开模。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的拉环盖注塑模具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次分型开模结构拉环盖注塑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次分型开模结构拉环盖注塑模具,包括动模组件、定模组件和用于控制注塑模具开模次序的脱模装置,所述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相对配合安装,所述脱模装置安装在动模组件和定模组件的一侧,其中动模组件通过移动模板安装在注塑机上,定模组件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

所述动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推板、模芯板、内模芯固定板和移动模板,所述动模组件内还设有下模成型组件;

所述下模成型组件包括从内至外逐个套接的中心顶杆、内模芯、模芯和推套,所述中心顶杆一端通过弹性复位机构安装在移动模板上,所述中心顶杆的另一端与内模芯配合,所述中心顶杆可相对内模芯作轴向移动,所述内模芯与内模芯固定板相对固定安装,所述内模芯固定板安装在移动模板上,所述模芯与模芯板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模芯可相对内模芯作轴向移动,所述推套与推板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推板连接有用于驱动推板将拉环盖制品顶出脱模的第一顶出机构;

所述定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注嘴型芯固定板、拉环型芯固定板、母模型芯固定板和模腔板,所述定模组件内还设有上模成型组件;

所述上模成型组件从内至外逐个套接的注嘴型芯、运水衬套、拉环型芯、母模型芯和模腔,所述注嘴型芯通过运水衬套安装在注嘴型芯固定板内,所述拉环型芯与拉环型芯固定板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拉环型芯可相对运水衬套和/或注嘴型芯作轴向移动,所述母模型芯与母模型芯固定板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母模型芯可相对拉环型芯作轴向移动,所述模腔与模腔板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模腔可相对母模型芯作轴向移动;

所述下模成型组件与上模成型组件合模配置形成拉环盖注塑成型空腔;

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用于联动控制定模组件中各模板之间分型的开闭器、用于控制动模组件中各模板之间分型的顶出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注塑模具中各模板之间的分型间距的限位组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开闭器包括安装在动模组件侧面的锁扣、安装在注嘴型芯固定板侧面的脱扣板、安装在拉环型芯固定板侧面的第一锁舌、安装在母模型芯固定板侧面的第二锁舌以及安装在模腔板侧面的第三锁舌,所述第一锁舌、第二锁舌和第三锁舌均为弹性伸缩结构,所述锁扣中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锁舌、第二锁舌以及第三锁舌配合的三个锁合位,所述脱扣板中设有分别与第一锁舌、第二锁舌以及第三锁舌配合实现伸缩的三个伸出位和三个缩回位,三个伸出位和三个缩回位分别交替连续设置,相邻伸出位之间竖向长度的差值与上一模板的分型距离相当,所述第一锁舌、第二锁舌以及第三锁舌中均设有与锁扣配合的前锁合端和与脱扣板配合控制伸缩的后控制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模芯板与内模芯固定板之间分合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固定安装在内模芯固定板内,所述第二顶出机构的伸缩端与模芯板连接,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安装在模芯板内,所述第一顶出机构的伸缩端与推板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将注嘴型芯固定板与拉环型芯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一限位钉、将拉环型芯固定板与母模型芯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二限位钉、将母模型芯固定板与模腔板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三限位钉、将推板与模芯板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四限位钉以及将模芯板与内模芯固定板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五限位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注嘴型芯内部中心开设有与热流道喷嘴相配合的配合端和喷嘴容纳腔,所述注嘴型芯的底端端面为拉环盖顶端成型面,所述注嘴型芯的底端侧面为拉环内成型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注嘴型芯外侧壁开设有用于与运水衬套配合形成注嘴型芯冷却水回路的冷却通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注嘴型芯与拉环型芯底端套合形成拉环盖拉环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拉环型芯与母模型芯底端套合形成拉环盖导流口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母模型芯与模腔套合形成拉环盖外螺纹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模腔与模芯套合形成拉环盖内扣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模芯与内模芯套合形成拉环盖内塞部分的成型腔,所述内模芯与中心顶杆套合形成拉环盖挡流片部分的成型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拉环型芯上端的外侧壁开设有拉环冷却水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拉环型芯与母模型芯的下端采用锥形配合对准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母模型芯与模腔之间采用锥形配合对准结构,所述模腔的外壁开设有模腔冷却水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定模组件中设置注嘴型芯固定板、拉环型芯固定板、母模型芯固定板和模腔板,同时在动模组件中设置推板、模芯板和内模芯固定板,在脱模组件中设置开闭器、顶出组件和限位组件,从而注塑模具开模时,通过动模组件移动带动开闭器动作,从而实现定模组件中各模板之间按次序联动分型,动模组件中各模板在顶出组件的作用下也按次序分型,定模组件和动模组件在分型过程中通过限位组件进行分型移动限位,从而实现有序进行定模四次开模、动模两次顶出的功能,提高注塑模具开模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在定模组件中设置拉环型芯和母模型芯并且两者可作轴向移动,有效的避免了拉环部分及导流口部分强脱造成制品损坏,保证了制品脱模的完整性;此外本发明通过在中心顶杆底端设置弹性复位机构,使中心顶杆脱模后复位使之与模芯形成成型空腔,为下个注塑周期做准备,保证中心顶杆准确迅速复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注塑模具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脱模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注塑模具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脱模装置在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上模成型组件与下模成型组件在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脱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锁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注嘴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拉环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次分型开模结构拉环盖注塑模具,包括动模组件1、定模组件2和用于控制注塑模具开模次序的脱模装置,所述动模组件1和定模组件2相对配合安装,所述脱模装置安装在动模组件1和定模组件2的一侧,其中动模组件1通过移动模板4安装在注塑机上,定模组件2安装在注塑机的固定模板上;所述动模组件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推板11、模芯板12、内模芯固定板13和移动模板4,所述动模组件1内还设有下模成型组件14;所述下模成型组件14包括从内至外逐个套接的中心顶杆141、内模芯142、模芯143和推套144,所述中心顶杆141一端通过弹性复位机构15安装在移动模板4上,所述中心顶杆141的另一端与内模芯142配合,所述中心顶杆141可相对内模芯142作轴向移动,通过在中心顶杆141底端设置弹性复位机构15,弹性复位机构15的主要作用是使中心顶杆141脱模后复位使之与模芯143形成成型空腔,为下个注塑周期做准备。由于挡流片在中心顶杆141顶端锥部成型,当推套144把瓶盖顶出时,挡流片带动中心顶杆141上移一定距离以便挡流片能够脱离中心顶杆141,但不设置弹性复位机构15是无法保证中心顶杆141准确迅速复位的。所述内模芯142与内模芯固定板13相对固定安装,所述内模芯固定板13安装在移动模板4上,所述模芯143与模芯板12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模芯143可相对内模芯142作轴向移动,所述推套144与推板11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推板11连接有用于驱动推板11将拉环盖制品顶出脱模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定模组件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注嘴型芯固定板21、拉环型芯固定板22、母模型芯固定板23和模腔板24,所述定模组件2内还设有上模成型组件25;所述上模成型组件25从内至外逐个套接的注嘴型芯251、运水衬套252、拉环型芯253、母模型芯254和模腔255,所述注嘴型芯251通过运水衬套252安装在注嘴型芯固定板21内,所述拉环型芯253与拉环型芯固定板22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拉环型芯253可相对运水衬套252和/或注嘴型芯251作轴向移动,所述母模型芯254与母模型芯固定板23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母模型芯254可相对拉环型芯253作轴向移动,有效的避免了拉环部分及导流口部分强脱造成制品损坏,保证了制品脱模的完整性;所述模腔255与模腔板24相对固定安装,所述模腔255可相对母模型芯254作轴向移动;所述下模成型组件14与上模成型组件25合模配置形成拉环盖注塑成型空腔;所述脱模装置包括用于联动控制定模组件2中各模板之间分型的开闭器31、用于控制动模组件1中各模板之间分型的顶出组件以及用于控制注塑模具中各模板之间的分型间距的限位组件。通过在定模组件2中设置注嘴型芯固定板21、拉环型芯固定板22、母模型芯固定板23和模腔板24,同时在动模组件1中设置推板11、模芯板12和内模芯固定板13,在脱模组件中设置开闭器31、顶出组件和限位组件,从而注塑模具开模时,通过动模组件1移动带动开闭器31动作,从而实现定模组件2中各模板之间按次序联动分型,动模组件1中各模板在顶出组件的作用下也按次序分型,定模组件2和动模组件1在分型过程中通过限位组件进行分型移动限位,从而实现有序进行定模四次开模、动模两次顶出的功能,提高注塑模具开模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闭器31包括安装在动模组件1侧面的锁扣311、安装在注嘴型芯251固定板侧面的脱扣板312、安装在拉环型芯固定板22侧面的第一锁舌313、安装在母模型芯固定板23侧面的第二锁舌314以及安装在模腔板24侧面的第三锁舌315,所述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和第三锁舌315均为弹性伸缩结构,所述锁扣311中开设有分别与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以及第三锁舌315配合的三个锁合位3111,所述脱扣板312中设有分别与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以及第三锁舌315配合实现伸缩的三个伸出位3121和三个缩回位3122,三个伸出位3121和三个缩回位3122分别交替连续设置,相邻伸出位3121之间竖向长度的差值与上一模板的分型距离相当,所述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以及第三锁舌315中均设有与锁扣311配合的前锁合端3131和与脱扣板312配合控制伸缩的后控制端3132。为了方便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和第三锁舌315的安装,分别在第一锁舌313与拉环型芯固定板22之间、第二锁舌314与母模型芯固定板23之间以及第三锁舌315与模腔板24之间设置第一锁扣板316、第二锁扣板317和第三锁扣板318,即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和第三锁舌315分别通过第一锁扣板316、第二锁扣板317和第三锁扣板318安装在拉环型芯固定板22、母模型芯固定板23和模腔板24侧面,在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和第三锁舌315的后端设置弹簧实现弹性伸缩。本发明的锁扣311通过锁扣垫块319安装在内模芯固定板13的侧面,开模时,移动模板4带动动模组件1沿远离定模组件2的方向移动,启动时锁扣311与第一锁舌313、第二锁舌314和第三锁舌315均处于锁合状态,锁扣311带动注嘴型芯固定板21与拉环型芯固定板22分离形成第一分型面,注嘴型芯固定板21与拉环型芯固定板22完全分型后,第一锁舌313的后控制端3132抵扣在脱扣板312的第一个缩回位3122上,从而将第一锁舌313推进到缩回状态,第一锁舌313与锁扣311处于脱离状态,锁扣311继续移动,注嘴型芯固定板21不会随之移动处于静止状态,拉环型芯固定板22在锁扣311的带动下继续移动,从而使拉环型芯固定板22与母模型芯固定板23分离形成第二分型面,拉环型芯固定板22与母模型芯固定板23完全分型后,第二锁舌314的后控制端3132抵扣在脱扣板312的第二个缩回位3122上,从而将第二锁舌314推进到缩回状态,第二锁舌314与锁扣311处于脱离状态,同理,锁扣311继续移动,母模型芯固定板23与模腔板24分离形成第三分型面后,第三锁舌315与锁扣311处于脱离状态,动模组件1继续移动,从而使模腔板24与推板11分离形成第四分型面,从而完成动模组件1和定模组件2之间的分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出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模芯板12与内模芯固定板13之间分合的第二顶出机构32,所述第二顶出机构32固定安装在内模芯固定板13内,所述第二顶出机构32的伸缩端与模芯板12连接,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安装在模芯板12内,所述第一顶出机构的伸缩端与推板11连接。动模组件1和定模组件2完全分模后,通过第二顶出机构32伸出动作,将模芯板12顶起与内模芯固定板13分离形成第一顶出面,然后再通过第一顶出机构伸出动作,将推板11顶起与模芯板12分离形成第二顶出面,推板11顶起时带动推套144将注塑制品顶出完成脱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将注嘴型芯固定板21与拉环型芯固定板22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一限位钉331、将拉环型芯固定板22与母模型芯固定板23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二限位钉332、将母模型芯固定板23与模腔板24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三限位钉333、将推板11与模芯板12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四限位钉334以及将模芯板12与内模芯固定板13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一定的分型距离的第五限位钉335。各模板的分型距离决定各模板之间分型时的间距,相应的分型间距与脱扣板312中相邻缩回位3122之间的竖向距离差相当,从而实现定模组件2中各模板之间通过开闭器31实现联动分型动作,有效控制开模分型的次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注嘴型芯251内部中心开设有与热流道喷嘴相配合的配合端2511和喷嘴容纳腔2512,所述注嘴型芯251的底端端面为拉环盖顶端成型面2513,所述注嘴型芯251的底端侧面为拉环内成型面2514。为了提高注嘴型芯251的冷却效率,所述注嘴型芯251外侧壁开设有用于与运水衬套252配合形成注嘴型芯251冷却水回路的冷却通路2515,同时也提高了模制制品的质量和模制周期、方便零件加工以及冷却通路2515的清洗。所述注嘴型芯251与拉环型芯253底端套合形成拉环盖拉环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拉环型芯253与母模型芯254底端套合形成拉环盖导流口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母模型芯254与模腔255套合形成拉环盖外螺纹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模腔255与模芯143套合形成拉环盖内扣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模芯143与内模芯142套合形成拉环盖内塞部分的成型腔,所述内模芯142与中心顶杆141套合形成拉环盖挡流片部分的成型腔。所述拉环型芯253上端的外侧壁开设有拉环冷却水槽2531。为了便于模具合模时对准,所述拉环型芯253与母模型芯254的下端采用锥形配合对准结构。所述母模型芯254与模腔255之间采用锥形配合对准结构,所述模腔255的外壁开设有模腔冷却水槽2551,另外在模芯142和内模芯143的外壁分别开设模芯冷却水槽1421和内模芯冷却水槽1431。本发明通过在多处设置冷却结构,以便快速冷却定型制品达到减少注射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上模成型组件25与定模组件2之间以及下模成型组件14与定模组件2之间的安装稳定性,在上模成型组件25中每一个零件与定模组件2中相应的安装模板之间设置锁紧螺钉5进行锁紧,并且在上模成型组件25的零件顶部外壁设置陷入定模组件2模板内的外缘,在定模组件2模板中相应部分设置陷入外缘的凹槽,外缘陷入凹槽内配合安装后,再通过锁紧螺钉5锁紧。同理,下模成型组件14中的零件安装结构也采用相同的锁紧结构,从而有效避免模具在开合模过程中成型组件与模板之间发生松动,保证下一注塑制品的生产可以持续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