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基坑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2.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雨水或外来水渗入土体破坏土体内部结构,通常会采用压构件镇压在坡顶、坡脚的防护面层处,提供一定的外加重力压迫,使防护面层底部与土壤表面更加贴合。
3.现有技术中,通常需要在施工现场采用喷射混凝土工艺对边坡顶、坡脚处面层接近边缘区域进行喷涂覆盖,再对表面进行抹平处理,待混凝土自然凝固后形成压迫,该工艺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并且混凝土喷射存在污染环境和产生大量工程垃圾难以回收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利用废弃的边坡防护面层为原料制作压构件,可将压构件作为长方体型或圆柱体型预制件在现场直接安装完成施工,相比传统工艺,工作量降低、施工周期缩短、对环境污染小、且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回收废弃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s2清理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上的碎石和土壤;s3将清理过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破碎成小块;s4加热融化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s5将融化的树脂液体灌注于压构件模具;s6使浇灌后的压构件产品充分冷却;s7脱模成型,从压构件模具中取出成型的压构件。
6.进一步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的材质为复合材料。
7.进一步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加筋层1、防护层2和加劲层3,加筋层1为有机或无机复合材料制成的加筋网状结构,为防护面层提供抗一定的抗拉强度,起到抵抗侧向土压力对于面层的荷载作用,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反滤防护层,可以允许在水等液体的冲刷下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坡体土壤颗粒不会流失,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加劲层3为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反滤防护层提供一定结构强度防止撕裂或拉伸变薄,三层结构层与层之间以热熔法或胶粘法或针刺法进行连接。
8.进一步的,加筋层1的材质为玻璃纤维、聚乙烯或聚丙烯,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针刺法无纺布反滤防护层,加劲层3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酯。
9.进一步的,s3中,将破碎后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清洗烘干,进一步清洗掉杂质,保证融化后的树脂质量。
10.进一步的,清洗中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可以使不易清洗掉的杂质与防护面层松动,更容易清洗干净。
11.进一步的,s4中,加热方式包括加热方式包括炉灶法、电加热法和导热油加热法。
12.进一步的,s5中,灌注过程中均速灌注,其边灌注边振动,通过振动使灌注密实,避免残存气泡造成冷却后的压构件产品表面存在沙眼或者边角缺失。
13.进一步的,振动方式包括机械振动和超声波震荡。
14.进一步的,s6中,采用风冷、水冷或自然冷却的方法使压构件充分冷却,冷却方式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
15.进一步的,s7中,脱模后,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使压构件表面光滑,两两相邻安装时缝隙更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具有以下好处:1、利用废弃的边坡防护面层为原料制作压构件,可将压构件作为预制件通过安装在边坡坡脚位置的防护面层上来提供一定的外加重力压迫,使之与土壤表面更加贴合,防止因雨水渗入边坡土壤破坏边坡稳定性。
17.2、利用该生产方法制作的压构件,无需在施工现场采用混凝土喷射工艺对边坡面层边缘处进行喷涂覆盖,再对表面进行抹平处理后等待混凝土自然凝固,因此工作量降低、施工周期缩短、对环境污染小、并且可以回收重复利用。
18.3、以使用周期过后的大量无法修补的废弃面层为生产原料,避免了废弃处理减少了原料浪费,达成了节能减耗的目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中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加筋层、2防护层、3加劲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
‑
2,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一: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回收废弃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s2清理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上的碎石和土壤;s3将清理过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破碎成小块;
s4加热融化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s5将融化的树脂液体灌注于压构件模具;s6使浇灌后的压构件产品充分冷却;s7脱模成型,从压构件模具中取出成型的压构件。
23.其中,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加筋层1、防护层2和加劲层3,加筋层1为有机或无机复合材料制成的加筋网状结构,为防护面层提供抗一定的抗拉强度,起到抵抗侧向土压力对于面层的荷载作用,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反滤防护层,可以允许在水等液体的冲刷下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坡体土壤颗粒不会流失,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加劲层3为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反滤防护层提供一定结构强度防止撕裂或拉伸变薄,三层结构层与层之间以热熔法进行连接,加筋层1的材质为玻璃纤维,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针刺法无纺布反滤防护层,加劲层3的材质为聚乙烯;s3中,将破碎后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清洗烘干,进一步清洗掉杂质,保证融化后的树脂质量,清洗中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可以使不易清洗掉的杂质与防护面层松动,更容易清洗干净;s4中,加热方式为炉灶法;s5中,灌注过程中均速灌注,其边灌注边振动,通过振动使灌注密实,避免残存气泡造成冷却后的压构件产品表面存在沙眼或者边角缺失,振动方式为机械振动;6中,采用风冷的方法使压构件充分冷却,冷却方式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s7中,脱模后,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使压构件表面光滑,两两相邻安装时缝隙更小。
24.实施例二: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回收废弃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s2清理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上的碎石和土壤;s3将清理过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破碎成小块;s4加热融化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s5将融化的树脂液体灌注于压构件模具;s6使浇灌后的压构件产品充分冷却;s7脱模成型,从压构件模具中取出成型的压构件。
25.其中,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加筋层1、防护层2和加劲层3,加筋层1为有机或无机复合材料制成的加筋网状结构,为防护面层提供抗一定的抗拉强度,起到抵抗侧向土压力对于面层的荷载作用,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反滤防护层,可以允许在水等液体的冲刷下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坡体土壤颗粒不会流失,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加劲层3为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反滤防护层提供一定结构强度防止撕裂或拉伸变薄,三层结构层与层之间以胶粘法进行连接,加筋层1的材质为聚乙烯,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针刺法无纺布反滤防护层,加劲层3的材质为聚丙烯;s3中,将破碎后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清洗烘干,进一步清洗掉杂质,保证融化后的树脂质量;清洗中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可以使不易清洗掉的杂质与防护面层松动,更容易清洗干净;s4中,加热方式为导热油加热法;s5中,灌注过程中均速灌注,其边灌注边振动,通过振动使灌注密实,避免残存气泡造成冷却后的压构件产品表面存在沙眼或者边角缺失,振动方式为机械振动;6中,采用水冷的方法使压构件充分冷却,冷却方式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s7中,脱模后,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使压构件表面光滑,两两相邻安装时缝隙更小。
26.实施例三:一种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压构件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回收废弃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s2清理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上的碎石和土壤;s3将清理过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破碎成小块;s4加热融化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s5将融化的树脂液体灌注于压构件模具;s6使浇灌后的压构件产品充分冷却;s7脱模成型,从压构件模具中取出成型的压构件。
27.其中,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加筋层1、防护层2和加劲层3,加筋层1为有机或无机复合材料制成的加筋网状结构,为防护面层提供抗一定的抗拉强度,起到抵抗侧向土压力对于面层的荷载作用,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反滤防护层,可以允许在水等液体的冲刷下保持受渗透压力作用的坡体土壤颗粒不会流失,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加劲层3为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为反滤防护层提供一定结构强度防止撕裂或拉伸变薄,三层结构层与层之间以热熔法或胶粘法或针刺法进行连接,加筋层1的材质为聚丙烯,防护层2为高分子纤维织物材料制成的针刺法无纺布反滤防护层,加劲层3的材质为聚酯;s3中,将破碎后的绿色装配式边坡防护面层碎块清洗烘干,进一步清洗掉杂质,保证融化后的树脂质量;清洗中采用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可以使不易清洗掉的杂质与防护面层松动,更容易清洗干净;s4中,加热方式为电加热法;s5中,灌注过程中均速灌注,其边灌注边振动,通过振动使灌注密实,避免残存气泡造成冷却后的压构件产品表面存在沙眼或者边角缺失,振动方式为超声波震荡;6中,采用自然冷却的方法使压构件充分冷却,冷却方式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选择;s7中,脱模后,进行打磨,去除表面的毛刺,使压构件表面光滑,两两相邻安装时缝隙更小。
28.热熔法施工是指利用火焰加热器熔化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熔胶进行粘贴的方法。施工时,在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使之平展,并辊压粘结牢固。加热卷材时应均匀,不得过热或烧穿卷材。
29.胶粘法施工是指在常温下采用胶粘剂等材料进行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间粘结的施工方法。一般合成高分子卷材采用胶粘剂、胶粘带粘贴施工,聚合物改性沥青采用冷玛碲脂粘贴施工。该工艺在常温下作业,不需要加热或明火,施工方便、安全,但要求基层干燥,胶粘剂的溶剂(或水分)充分挥发,否则不能保证粘结质量。
30.针刺法,采用刺针对纤维网或非织造布反复进行穿刺,以便加固纤维网或者在非织造布表面形成毛圈,绒面等风格的一种加工方法。当刺针穿刺纤维网时,刺针上的钩刺带着部分纤维在纤维网中移动,并使纤维网受到压缩当刺针退出纤维网时,钩刺呈顺向,纤维束从钩刺上脱开,留在纤维网中,使纤维缠结,形成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非织造布。采用针剌法加工的非织造布制品,手感丰满结实,透气性和滤水性较好,广泛应用于服装衬、土工布、过滤材料、地毯、毛毯及油毡基布等方面。
31.超声波清洗机原理主要是通过换能器,将功率超声频源的声能转换成机械振动,
通过清洗槽壁将超声波辐射到槽子中的清洗液。由于受到超声波的辐射,使槽内液体中的微气泡能够在声波的作用下从而保持振动。破坏污物与清洗件表面的吸附,引起污物层的疲劳破坏而被驳离,气体型气泡的振动对固体表面进行擦洗。
32.炉灶法,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直接加热安装在炉膛内的反应釜,所用燃料有煤、焦炭、柴油、煤气及天然气等。
33.电加热法,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方法,常见的有工频电感加热,远红外电阻加热和电热棒等。
34.导热油加热法,是将电加热器直接插入有机载体(导热油)中直接加热,并通过高温油泵进行强制性液相循环将加热后的导热油输送到用热设备,再由用热设备出油口回到热油炉加热,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加热系统,导热油加热法具有传热均匀,输送方便,设备简单,热效率高和节能效果明显的特点。
35.特意说明: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材料制成的边坡防护面层,不适用于其他材质的防护面层。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