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73643发布日期:2021-08-13 19:2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与将送入的镜头原材料成型为三维形状之后进行送出的透镜成型机连接,从而移送透镜和模具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码相机、拍照手机、网络摄像机等变得小型化及超薄化,摄像机模块的大小逐渐变小。随着摄像机模块的小型化,代替现有的球面透镜,对非球面透镜的需求大幅增加。

这种非球面透镜,虽然可以通过研磨法或冲压成型法来进行生产,但是研磨法并不适于大量生产。因此,近年来大多使用在上模芯和下模芯内投入透镜原材料,并将上模芯和下模芯相互组装到一起之后投入到透镜成型机中,经过高温加热工序、冲压工序、冷却工序而成型的冲压成型法。

在透镜成型机上连接有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以连续地执行上述工序。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被形成为,从透镜成型机中取出模具,并将成型完的成型透镜进行装载,而且在将用于成型的透镜原材料投入到模具中之后,将上述模具重新投入至透镜成型机中。

透镜成型机、以及连接于此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将构成生产非球面透镜的透镜成型系统。因此,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周期时间会影响透镜成型系统的周期时间。因此,需要进行对以更加有效的移动路线来迅速地移送透镜和模具的系统的研究。

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被构成为,分离从透镜成型机中取出的模具并取出成型透镜之后,向已分离的模具投入透镜原材料。因此,可将缩短成型透镜的取出和透镜原材料的投入所需的时间视为,能够缩短透镜成型系统的周期时间的一个要素。

另一方面,当为了取出成型透镜而分离模具时,虽然通常情况下透镜会被安置于下模芯,但是根据情况透镜有时还可能附着于上模芯。因此,需要进行对防止成型透镜被附着于上模芯,并且即使成型透镜被附着于上模芯,也能够将其取出的技术的研究。

与此同时,在为了一次成型多个透镜而具备多个腔室的模具中,需要在各腔室的准确的位置处完成上模芯的分离、成型透镜的取出、透镜原材料的投入以及上模芯的重新组装。但是,由于在各腔室中存在上模芯和下模芯的组装公差,且一个模具中具备多个腔室,因此如果不能对准准确的位置,则产生成型不良的可能性就会高。

另外,当为了取出成型透镜而分离模具时,如果向模具施加较大的负荷,则存在使位于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间的成型透镜破碎的危险。于是,就需要进行对在实施上述分离时不向模具施加较大的负荷这样的技术的研究。

另一方面,从特定透镜成型机中被送出的模具有可能处于,以被送入透镜成型机中时为基准旋转了一定角度(例如,180度)的状态。此时,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需要在将模具旋转预先设定的角度,以使模具恢复至与被送入透镜成型机时一样的状态即原位置之后,投入到透镜成型机中。于是,需要进行对在模具的移送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刻将模具进行旋转的技术的研究。

另外,模具可通过拾取方式进行移送,或者通过滑动方式进行移送。在采用滑动移送方式的情况下,存在很难将供模具在水平方向上滑动移送的构件以无台阶的方式进行连接的问题,并且如果将模具设置成向下倾斜滑动移送,则存在与最终将模具送入透镜成型机中的部分产生高度差的问题。于是,当以滑动方式移送模具时,需要进行对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成型透镜的取出和透镜原材料的投入中所需要的时间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成型透镜被附着在上模芯上,而且即使成型透镜被附着在上模芯上,也能够将之取出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为了一次成型多个透镜而具备多个腔室的模具中,能够在各腔室的准确的位置处实现上模芯的分离、成型透镜的取出、透镜原材料的投入以及上模芯的重新组装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为取出成型透镜而分离模具时,能够不向模具施加较大的负荷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到从透镜成型机中送出的模具处于被旋转了180度的状态的事实,而在移送模具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刻使模具旋转180度的技术。

本发明的第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以滑动方式移送模具的情况下,通过使台阶最小化的方式将供模具沿着水平方向滑动移送的构件连接在一起,并且最终补偿与模具被送入至透镜成型机中的部分之间的高度差的技术。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其包括:模具送入部,其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送入至第一位置处;模具移送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位置处;模具送出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模具送出至上述透镜成型机中;上模芯拾取部,其以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重叠于上述模具的移送路径的方式而配置,从而被形成为,在通过上述模具移送部而将上述模具从上述第一位置移送至上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对上述模具的上模芯进行拾取;成型透镜移送部,其以拾取并移送通过上述上模芯的拾取而被露出至外部的成型透镜的方式而形成;以及透镜原材料移送部,其沿着垂直于上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而和上述成型透镜移送部一起移动,从而被形成为,在通过上述成型透镜移送部而拾取上述成型透镜之后,将透镜原材料安置于上述模具的下模芯上。

上述透镜原材料移送部被形成为,在和上述成型透镜移送部一起沿着上述第二方向移动之前,对上述透镜原材料进行拾取。

上述成型透镜移送部可以包括: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其以对被附着在上述上模芯上的上述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方式而形成;以及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其以对被安置在上述下模芯上的上述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方式而形成。

可以在上述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中,以朝向上侧的方式配置有用于吸附上述成型透镜的第一吸附单元,并且,可以在上述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中,以朝向下侧的方式配置有用于吸附上述成型透镜的第二吸附单元。

上述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还可以包括: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其对被上述第二吸附单元吸附的上述成型透镜进行临时装载,并且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构成;成型透镜装载部,其将被上述第一吸附单元吸附的上述成型透镜、或者被装载于上述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上的上述成型透镜装载于成型透镜托盘上。

上述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还可以包括: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其将上述透镜原材料在被上述透镜原材料移送部拾取之前进行临时装载;以及透镜原材料拾取部,其将被装载于透镜原材料托盘上的上述透镜原材料移送至上述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上述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可以被形成为,能够在重叠于上述透镜原材料拾取部的位置与重叠于上述透镜原材料移送部的位置之间进行移动。

另外,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其包括:模具送入部,其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送入至第一位置处;模具移送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位置处;模具送出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模具送出至上述透镜成型机中;以及上模芯拾取部,其通过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从而被形成为,在通过上述模具移送部而将上述模具从上述第一位置移送至上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为了取出成型完的透镜而对上述模具的上模芯进行拾取,上述模具移送部包括如下的振动模块,所述振动模块被配置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三位置之间,并且被形成为,在通过上述上模芯拾取部来拾取上述上模芯之前,对上述模具施加振动。

上述模具移送部还包括多个转换台,所述多个转换台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上述第一方向被排列,从而以将上述模具安置并滑动移送的方式而形成;上述振动模块被设置在,位于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三位置之间的上述多个转换台中的某一个转换台上。

上述振动模块被形成为,当上述模具被移送至上述某一个转换台上时,对上述某一个转换台施加振动。

上述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还可以包括模具移送单元,所述模具移送单元被形成为,通过对上述模具进行夹紧,从而在上述多个转换台上滑动移送上述模具,上述模具移送单元可以被形成为,在将上述模具移送至上述某一个转换台上之后,松开上述模具。

被配置于上述多个转换台中的上述某一个转换台的两侧的两个转换台,以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相隔一定间距的方式而配置。

上述两个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和上述某一个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可以以沿着上述第一方向而使高度逐渐降低的方式被排列。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其包括:模具送入部,其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送入至第一位置处;模具移送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位置处;模具送出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模具送出至上述透镜成型机中;模具定心部,其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对上述模具的模具主体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利用与上述模具主体的腔室连通的孔,而对上模芯和下模芯进行加压,从而进行定心;以及上模芯拾取部,其以在通过上述模具定心部而将上述上模芯和上述下模芯定心了的状态下,为了取出成型完的透镜而拾取上述上模芯的方式而构成。

上述模具定心部包括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以隔着上述模具而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且被形成为,对相互间的相隔距离进行调节,上述第一及第二臂分别包括:夹紧单元,其被插入至上述模具主体的两侧面上所形成的槽中;以及加压单元,其被插入至上述槽的两侧处所形成的孔中,从而对上述上模芯和上述下模芯进行加压。

上述模具移送部包括多个转换台,所述多个转换台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上述第一方向被排列,从而以将上述模具安置并滑动移送的方式而形成,在上述多个转换台中的对应于上述第三位置的转换台上,设置有对所安置的上述模具进行吸附的吸附模块。

在对应于上述第三位置的转换台上形成有吸附孔,上述上模芯拾取部通过以重叠于上述吸附孔上的方式而配置,从而被形成为,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其包括:模具送入部,其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送入至第一位置处;模具移送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位置处;模具送出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模具送出至上述透镜成型机中;以及上模芯拾取部,其以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重叠于上述模具的移送路径的方式而配置,并且被形成为,在通过上述模具移送部而将上述模具从上述第一位置移送至上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对上述模具的上模芯进行拾取,上述上模芯拾取部包括:驱动单元,其沿着上下方向而配置,并且以能够改变长度的方式而形成;移动部件,其与上述驱动单元联动,以便通过上述驱动单元的驱动而沿着上下方向移动;吸附单元,其被设置在上述移动部件的下部,并且以对上述上模芯进行吸附的方式而形成;以及平衡配重,其以当上述吸附单元与上述上模芯接触时,朝向上侧拉动上述移动部件,以减少施加于上述上模芯上的承重的方式而形成。

上述移动部件和上述平衡配重被配置成,通过被连接于至少一个固定滑轮上所缠绕的线上,从而被吊起的形状。

上述上模芯拾取部还可以包括:固定盒,其上安装有第一及第二固定滑轮;以及导轨,其以沿着上下方向较长的方式被配置在上述固定盒上,并且通过与上述移动部件结合在一起,从而对上述移动部件的移动进行引导。

上述吸附单元可以包括:主体,其具备有中空部,并且由刚性材质形成;以及柔性材质的吸附吸盘,其被配置在上述中空部内,并且通过吸附而与上述上模芯接触。

上述吸附吸盘的端部可以以在上述主体的端部处突出的方式而配置。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五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其包括:模具送入部,其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送入至第一位置处;模具移送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位置处;模具送出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模具送出至上述透镜成型机中;以及上模芯拾取部,其以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处,重叠于上述模具的移送路径的方式而配置,并且被形成为,在通过上述模具移送部而将上述模具从上述第一位置移送至上述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对上述模具的上模芯进行拾取,上述模具移送部包括:第一旋转单元,其以将从上述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上述模具,在被移送至上述上模芯拾取部之前,旋转第一角度的方式而形成;以及第二旋转单元,其以将通过上述上模芯拾取部之后的上述模具,在被移送至上述模具送出部之前,旋转第二角度的方式而形成。

上述第一及第二旋转单元分别被配置在,上述上模芯拾取部的两侧。

上述模具移送部还包括多个转换台,所述多个转换台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上述第一方向被排列,从而以将上述模具安置并滑动移送的方式而形成,上述第一旋转单元通过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上述多个转换台中的、位于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三位置之间的某一个转换台上,从而被形成为,将所安置的上述模具旋转上述第一角度。

上述第一旋转单元包括:旋转板,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上述某一个转换台上;以及驱动模块,其以旋转上述旋转板的方式而形成,上述旋转板的安置面形成和上述某一个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相同的平面。

上述模具移送部还可以包括模具拾取单元,所述模具拾取单元通过拾取由上述模具送入部送入至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从而安置于上述旋转板的安置面上。

上述模具拾取单元可以具备,对上述模具的下部进行支承的模具下部支承钩,可以在上述旋转板上形成有槽,以便能够插入上述模具下部支承钩。

在上述多个转换台中,后端的转换台被配置成,与前端的转换台相比,水平安置面的高度较低,上述模具移送部还包括高度补正部,所述高度补正部被配置在上述模具送出部侧的送出台与上述后端的转换台之间,并且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补偿上述后端的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与上述送出台的安置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方式而构成,上述第二旋转单元被形成为,将被安置在上述高度补正部上的上述模具的两侧进行夹紧,并旋转上述第二角度。

上述高度补正部被形成为,在上述模具以被安置的状态被上述第二旋转单元夹紧之前,进行上升以便与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送出台的安置面对齐高度。

在通过上述第二旋转单元而将上述模具旋转上述第二角度之后,上述第二旋转单元以将上述模具从上述高度补正部滑动移送至上述送出台上的方式而形成。

当通过上述第二旋转单元而将上述模具移送至上述送出台上时,上述高度补正部进行下降以配置成低于上述后端的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第六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其包括:模具送入部,其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送入至第一位置处;模具移送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一位置处的上述模具沿着第一方向移送至第二位置处;以及模具送出部,其将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模具送出至上述透镜成型机中,上述模具移送部包括:多个转换台,所述多个转换台在上述第一位置与上述第二位置之间沿着上述第一方向被排列,从而将上述模具安置并滑动移送的方式而形成,并且被配置成,后端的转换台与前端的转换台相比,水平安置面的高度较低;以及高度补正部,其被配置在上述模具送出部侧的送出台与上述后端的转换台之间,上述高度补正部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补偿上述后端的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与上述送出台的安置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方式而构成。

上述高度补正部被形成为,当上述模具被安置时,进行上升以与位于上述第二位置处的上述送出台的安置面对齐高度。

当上述模具被滑动移送至上述送出台时,上述高度补正部进行下降,从而被配置成低于上述后端的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

通过上述的解决方法所获得的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第一、由于透镜原材料移送部以在拾取了透镜原材料的状态下,和成型透镜移送部一起被移动至第三位置处的方式而形成,因此能够在取出成型透镜之后,立即投入透镜原材料。因此,能够缩短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周期时间,最终能够提高非球面透镜的成型速度。

第二、由于以在通过上模芯拾取部来拾取上模芯之前,对模具被滑动移送的转换台施加振动的方式而构成,因此通过上述振动能够使附着在上模芯上的成型透镜分离。与此同时,由于成型透镜移送部具备对附着在上模芯上的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和对安置于下模芯上的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因此即使成型透镜被附着在上模芯上,也能够通过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来取出成型透镜。

第三、由于在分离上模芯之前,模具定心部以对模具的模具主体进行固定,并且通过与上述模具主体的腔室连通的孔来对上模芯和下模芯进行加压,从而实施定心的方式而形成,因此能够在各腔室的准确的位置处实现上模芯的分离、成型透镜的取出、透镜原材料的投入以及上模芯的重新组装。因此,能够消除因无法对准准确的位置而产生的成型不良的问题。

第四、由于平衡配重朝向上侧拉动上模芯拾取部的移动部件,从而在上模芯拾取部的吸附单元与上模芯接触时,能够减少施加于上模芯上的承重。因此,在为了取出成型透镜而分离模具时,能够减少成型透镜被破损的可能性。

第五、由于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在被移送至上模芯拾取部之前,通过第一旋转单元而被旋转第一角度(例如,+90度),通过上述上模芯拾取部之后的上述模具在被移送至模具送出部之前,通过第二旋转单元而被旋转第二角度(例如,+90度),因此能够在恢复至原位置(180度+90度+90度=360度)的状态下被送入透镜成型机中。

第六、通过在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的水平安置面与模具送出部的安置面之间配置高度补正部,从而以能够沿着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以补偿它们之间的高度差的方式而构成,由此能够实现新的模具滑动移送结构。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从不同方向观察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平面图。

图4为表示被用于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模具的一个示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表示图4中所图示的模具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所图示的模具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送入部的立体图。

图8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装载部的立体图。

图9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拾取单元的立体图。

图10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多个转换台的立体图。

图11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移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12为表示图1中所图示的模具定心部的立体图。

图13为用于对通过图12的模具定心部而对模具进行定心的概念进行说明的图。

图14及图15为从不同方向观察图2中所图示的上模芯拾取部的立体图。

图16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高度补正部的立体图。

图17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第二旋转单元的立体图。

图18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送出部的立体图。

图19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成型透镜移送部和透镜原材料移送部的立体图。

图20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原材料拾取部的立体图。

图21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的立体图。

图22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的立体图。

图23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成型透镜装载部的立体图。

图24为表示图1中所图示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整体工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对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时,如果认为对所涉及到的公知技术的详细说明可能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含义含糊不清,则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附图的作用只是帮助理解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实施例,而并非由附图来限定本说明书中所公开的技术思想,而且应被理解为包括属于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的所有的变更、等同物乃至替代物。

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

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备”等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其用于表示存在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而并非预先排除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其他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

图1及图2为从不同方向观察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立体图,图3为图1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平面图。

如图1至图3所示,透镜成型机为,将球状的透镜原材料(gob)成型为非球面透镜并排出的装置。作为成型对象物的透镜原材料,以被容纳于模具10的内部的状态投入到透镜成型机中,并经过成型工序后,从透镜成型机排出。

例如,如果将球状的透镜原材料放入模具10的内部,并将上述模具10投入到透镜成型机中,则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包含经高温加热工序-成型工序-冷却工序而成型为非球面透镜的成型透镜在内的模具10。

透镜成型机上连接有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以便连续地执行上述工序。

即,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被形成为,从透镜成型机中取出模具10,并将成型完的成型透镜进行装载,并且在将用于成型的透镜原材料投入到模具10中之后,再将上述模具10重新投入到透镜成型机中。

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被构成为,在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10送入并沿着被预先设定的路径移送之后,再次向透镜成型机送出。为此,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包括,模具送入部111、模具移送部120以及模具送出部112。

另外,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被构成为,在使模具10沿着被预先设定的路径移送的过程中,将模具10进行分离。为此,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包括,模具定心部130以及上模芯拾取部140。

与此同时,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被构成为,取出通过模具10的分离而被露出至外部的非球面形状的成型透镜并进行装载,并向模具10内投入球状的透镜原材料。为此,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包括,透镜原材料拾取部160、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成型透镜装载部180。

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具备,通过与上述结构电连接,从而控制驱动的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以可与透镜成型机的控制部电连接或者通信的方式而构成。

图4为表示被用于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模具10的一个示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表示图4中所图示的模具10的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图4中所图示的模具10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4至图6所示,被用于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模具10包括,模具主体11、底座12、下模芯14、内套筒13及上模芯15。

在上述模具10中,形成有多个腔室11a以供一次成型多个透镜,且下模芯14、内套筒13以及上模芯15以与多个腔室11a分别对应的方式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形成有四个腔室11a的模具10。

可供参考的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既可以变更被形成于模具10中的腔室11a的个数,也可以在模具10上形成非多个腔室11a的单个腔室11a。

模具主体11被形成为六面体形状,并且具备以上下贯穿的方式而形成的腔室11a。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在模具主体11的中心轴和各边缘线之间具备有腔室11a的情况。各腔室11a具备相对于上述中心轴被平行地延伸的形状。通过上述配置,相互邻接的两个腔室11a以与模具主体11的一侧面邻接的方式而配置。

在模具主体11的两侧面上形成有与各腔室11a连通的孔11c。即,在模具主体11的一侧面上形成有,分别与以与上述一侧面邻接的方式而配置的两个腔室11a连通的两个孔11c,而在与上述一侧面相反的另一侧面上形成有,分别与以与上述另一侧面邻接的方式而配置的两个腔室11a连通的两个孔11c。被形成于上述一侧面的两个孔11c和被形成于上述另一侧面的两个孔11c可以被配置成,隔着上述模具主体11的内表面而相互对置。

在模具主体11的各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夹紧的槽11b。上述槽11b可以被形成为圆形。

在形成有上述孔11c的模具主体11的两侧面上,形成有用于夹紧的槽11b。上述槽11b可以被形成在两个孔11c之间。

在未形成有上述孔11c的模具主体11的另外两个侧面上,也形成有用于夹紧的槽11b。

底座12以能够安置模具主体11的方式而形成。底座12具备分别被容纳于腔室11a内的突出部12a。由于突出部12a被容纳于腔室11a内,因此能够将模具主体11安置于底座12的固定位置处。

下模芯14通过分别被容纳于腔室11a内,从而被安置于底座12上。下模芯14的上部被形成为,与非球面透镜的下部侧的形象相对应的形状。

内套筒13具备中空部13a,并且以通过插入到各腔室11a,从而包围下模芯14的方式而形成。内套筒13的一部分通过形成于模具主体11的孔11c,而向模具主体11的侧方向露出。

上模芯15以覆盖下模芯14的方式被插入至各腔室11a内。上模芯15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于内套筒13内。上模芯15的下部被形成为,与非球面透镜的上部侧的形象相对应的形状。

在被投入到透镜成型机中的模具10中,在下模芯14与上模芯15之间配置有将要成型的球形的透镜原材料,而在从透镜成型机中被排出的模具10中,在下模芯14与上模芯15之间配置有成型的非球面透镜。由于球形的透镜原材料的上下长度(厚度)与成型的非球面透镜相比较长,因此在被投入至透镜成型机中的模具10中,上模芯15以从模具主体11突出的方式而配置。

下面,对能够进一步简化现有的透镜及模具移送工序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以及透镜及模具移送工序具体地进行说明。

可供参考的是,将要后述的图7至图23中所图示的结构逐一地示出了构成图1至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结构,并且图24为表示图1中所图示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的整体工序的示意图。

因此,如果参照图24,来理解图7至图23中所图示的各结构的配置和移动原理,则能够易于理解本发明的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

图7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送入部111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模具送入部111被构成为,通过与透镜成型机的模具排出口连接,从而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10送入至第一位置a处。在本附图中示出了,模具送入部111从模具排出口起朝向第一位置a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而被延伸的情况。

优选为,模具送入部111以附图中的z轴方向上的高度没有变化的方式沿着水平方向移送上述模具10。

模具送入部111可以通过推动方式、传送机方式等的各种方式来得以实现。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模具送入部111通过传送机方式而形成的情况。具体而言,模具送入部111包括,第一辊111a、第二辊111b、工作台111c以及传送带111d。

第一辊111a和第二辊111b以相互远离的方式而配置,并且具备平行的旋转轴。第一及第二辊111a、111b被构成为,通过沿着相同的方向(在附图中为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从而使传送带111d的上部向附图中的-y轴方向移动。

在第一辊111a与第二辊111b之间,配置有工作台111c。

传送带111d以环状缠绕在第一辊111a和第二辊111b上。通过在传送带111d的上部下侧配置工作台111c,从而被构成为,使被安置于传送带111d的上部的模具10在被工作台111c支承的状态下进行移动。

模具送入部111可具备当模具10移送至第一位置a时卡住模具10的阻挡器111e。当模具10到达第一位置a时,即使传送带111d旋转,通过阻挡器111e也不会使模具10进一步移动。

图8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装载部113的立体图。

如图8所示,模具装载部113被形成为,对在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驱动初期投入的模具或者驱动中所产生的不良模具10进行装载。

模具装载部113具备与模具10的下部外形相对应的安置槽113a,并且可以在上述安置槽113a的底部设置对模具10的安置与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113b。上述安置槽113a被排列成矩阵形状。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安置槽113a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被排列成矩阵形状的情况。

可供参考的是,在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驱动初期,将被装载于模具装载部113上的模具10移送至被预先设定的位置,或者将驱动中产生的不良模具10装载于模具装载部113上的工作,由后述的模具拾取单元121(参照图9)负责。如图9所示,模具拾取单元121被构成为,只能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

对应于模具装载部113的安置槽113a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而被排列成矩阵形状,模具装载部113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构成。即,通过模具装载部113和模具拾取单元121的移动,能够将模具10安置在某一个安置槽113a中。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为了实现上述移动,模具装载部113以能够通过导轨113c和移动部件113d来进行移动的方式而构成。导轨113c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而被延伸,移动部件113d以能够沿着导轨113c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导轨113c上。在移动部件113d上装载有具备安置槽113a的模具装载板113e。

在模具装载板113e上形成有,当模具拾取单元121向-z轴方向下降并拾取或装载模具10时,能够供模具拾取单元121的模具下部支承钩121g插入的孔113f或槽。上述孔113f或槽以连通的方式被形成于安置槽113a的两侧。

图9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拾取单元121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模具拾取单元121被配置在模具送入部111侧,从而以通过模具送入部111来拾取被送入至第一位置a处的模具10的方式而构成。为了移送拾取到的模具10,可将模具拾取单元121安置在转换台122的被预先设定的位置(例如,第一旋转单元125)处。

如果在透镜成型系统的驱动中检测到模具不良,则控制部可以以使模具拾取单元121拾取产生了不良的该模具10,并安置在模具装载部113的安置槽113a中的方式进行控制。

可供参考的是,在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驱动初期,模具拾取单元121可以以将被装载于模具装载部113上的模具10移送至转换台122的预先设定的位置(例如,第一旋转单元125)处的方式而构成。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构成的模具拾取单元121。

模具拾取单元121包括,第一导轨121a、第一移动部件121b、第二导轨121c、第二移动部件121d以及拾取单元121e。

第一导轨121a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而被延伸,并且第一移动部件121b以能够沿着第一导轨121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导轨121a上。

第二导轨121c被安装在第一移动部件121b上,并且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被延伸。第二移动部件121d以能够沿着第二导轨121c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导轨121c上。

拾取单元121e被设置于第二移动部件121d上,并且以拾取模具10的方式而构成。拾取单元121e能够通过吸附方式、夹紧方式等的多种方式来拾取模具10。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利用夹紧方式的拾取单元121e。

具体而言,拾取单元121e具备两个夹紧臂121f,所述两个夹紧臂121f通过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置,从而以能够调节相互间的距离的方式而形成,并且在各夹紧臂121f上设置有,支承模具10的下部的模具下部支承钩121g。

在夹紧模具10时,两个夹紧臂121f从两侧夹紧模具10,模具下部支承钩121g对模具10的下部进行支承。在松开模具10时,两个夹紧臂121f从模具10的两侧远离,模具下部支承钩121g从模具10的下部向侧方向远离。

图10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多个转换台122的立体图,图11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移送单元123的立体图。

如图10所示,多个转换台122被形成为,通过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而排列,从而安置并滑动移送模具10。多个转换台122分别具备水平安置面122’。

优选为,为了使模具10沿着附图中的+x方向从某一个转换台122向与此相邻接的另一个转换台122无阻碍地滑动移送,上述另一个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被配置成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相同的高度、或与其相比略低的高度。例如,多个转换台122可以被配置成,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而使水平安置面122’的高度逐渐变得略低。

与此同时,在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置的两个转换台122的侧面,还可以形成有向下倾斜的倾斜部122”。在长时间运转透镜成型系统的情况下,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多个转换台122的高度会发生细微的偏离,从而有可能发生上述另一个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略高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的情况。此时,上述另一个转换台122的倾斜部122”对模具10的移送进行引导,从而防止当不具备倾斜部122”时有可能施加到模具10和成型透镜乃至透镜原材料上的冲击。

如图11所示,模具移送单元123被形成为,在多个转换台122上,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滑动移送模具10。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模具移送单元123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构成的情况。具体而言,模具移送单元123包括,第一导轨123a、第一移动部件123b、第二导轨123c、第二移动部件123d以及夹紧单元123e。

第一导轨123a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而被延伸,第一移动部件123b以能够沿着第一导轨123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导轨123a上。

第二导轨123c被安装在第一移动部件123b上,并且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而被延伸。第二移动部件123d以能够沿着第二导轨123c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导轨123c上。

夹紧单元123e以被设置在第二移动部件123d上,并对模具10进行夹紧的方式而构成。夹紧单元123e具备两个夹紧臂123f,所述两个夹紧臂123f通过以相对置的方式而配置,从而能够对相互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可以在各夹紧臂123f上设置有,以可插入至形成于模具10的两侧的槽11b中的方式而形成的辊123g。

当夹紧模具10时,第二移动部件123d会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并且两个夹紧臂123f被构成为,通过隔着模具10而以相互靠近的方式进行移动,从而从两侧夹紧模具10。此时,辊123g被设置成,通过插入至槽11b中,从而能够在准确位置处夹紧模具10。例如,即使模具10在稍微偏离的位置处被夹紧,通过使辊123g沿着模具10的圆形槽11b进行移动,也能够使夹紧臂123f在准确位置处夹紧模具10。

当松开模具10时,两个夹紧臂123f从模具10的两侧远离,并且第二移动部件123d被配置成,通过沿着+y轴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从模具10的移送路径中脱离。

再如图10所示,在通过模具移送单元123而使模具10在多个转换台122上滑动移送的过程中,通过振动模块122f而对模具10施加振动。

振动模块122f被设置于多个转换台122中的某一个转换台122b上。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在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的下部设置有振动模块122f,以使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的水平安置面122’振动。振动模块122f可以被形成为,向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的中央部122g施加振动。

当模具10被移送至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上时,通过驱动振动模块122f从而使水平安置面122’振动。由此,振动被传递至被安置于水平安置面122’上的模具10处,通过上述振动能够使成型完的透镜从下模芯14和上模芯15中分离。

此时,模具移送单元123能够使模具10位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的中央部122g处,并且可以被形成为,当模具10位于上述位置之后,通过使两个夹紧臂123f以从模具10的两侧远离的方式进行移动,从而松开模具10。这是为了防止不向模具移送单元123传递振动。

优选为,上述两个转换台122a、122c被配置成,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隔开一定间距而远离,以便在向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施加振动时,振动不会被传递至设置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b的两侧的两个转换台122a、122c上。在上述配置中,上述两个转换台122a、122c和某一个转换台122b的水平安置面122’可以以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高度逐渐变低的方式而排列,以使模具10能够在被安置于转换台122上的状态下滑动移送。

当振动模块122f的驱动停止时,通过两个夹紧臂123f以靠近模具10的方式移动并夹紧模具10,并且使第一移动部件123b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构成。

此后,模具10会被移动至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的第三位置c处,并经过用于取出成型透镜的上模芯15的分离过程。在为了从模具10中取出成型透镜而分离上模芯15的情况下,虽然通常情况下成型透镜会被安置在下模芯14上,但是根据情况有时成型透镜也会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

但是如果如上所述在从第一位置a被移动至第三位置c的过程中,由振动模块122f来对模具10施加振动,则成型透镜就会从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分离,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对上模芯15的分离过程进行说明。

当通过模具移送单元123而将模具10移送至多个转换台122中的与第三位置c相对应的转换台122d上时,通过模具10被吸附模块(未图示)固定,之后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被模具定心部130定心,之后由上模芯拾取部140将上模芯15移动并分离至上侧的方式而构成。

具体而言,在多个转换台122中的与第三位置c相对应的转换台122d上形成有吸附孔122h,并且在吸附孔122h的下部设置有吸附模块。吸附模块以通过吸附孔122h而抽吸吸附孔122h周边的空气的方式而形成。

吸附孔122h可以被配置在,与第三位置c相对应的转换台122的中央部处,并且可以设置有多个。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当模具10被配置在与第三位置c相对应的转换台122的中央部处时,多个吸附孔122h被形成为,于上下方向上被重叠于模具10的腔室11a的情况。

当模具移送单元123使模具10位于与第三位置c相对应的转换台122的中央部处时,以通过驱动吸附模块来吸附模具10的方式而构成。在模具10通过吸附而被固定的状态下,模具移送单元123的两个夹紧臂123f会从模具10的两侧远离,且第二移动部件123d会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将要后述的模具定心部130通过夹紧模具10来进行定心。

图12为表示图1中所图示的模具定心部130的立体图,图13为用于对通过图12的模具定心部130而对模具10进行定心的概念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在如本发明那样,利用具备多个腔室11a的模具10的情况下,如果不控制在各腔室11a内被组装的内套筒13、上模芯15及下模芯14的公差,则无法准确地实现分离上模芯15,取出成型透镜,投入透镜原材料,重新组装上模芯15的过程等,从而会增加产生不良的概率。

因此,为了控制上述公差,需要实现被配置于各腔室11a的内部的结构即内套筒13、上模芯15及下模芯14的定心。

如图12及图13所示,模具定心部130被形成为,在第三位置c处对模具10的模具主体11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利用被连通至模具主体11的内部的孔11c,来对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进行加压的方式来进行定心。

具体而言,模具定心部130包括,导轨131、移动部件132、第一臂133以及第二臂134。

导轨131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延伸,移动部件132以能够沿着导轨131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导轨131上。

第一及第二臂133、134被设置于移动部件132上,并且以对模具10进行夹紧并定心的方式而构成。第一及第二臂133、134被形成为,通过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置,从而对相互间的相隔距离进行调节。

第一及第二臂133、134分别包括,固定模具10的夹紧单元135、和将模具10的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进行定心的加压单元136。

当模具10通过吸附模块而被固定在与第三位置c相对应的转换台122d的中央部处时,移动部件132会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通过上述移动,第一及第二臂133、134会隔着模具10而被配置在两侧。

此后,被构成为,第一及第二臂133、134以相互靠近的方式进行移动,从而从两侧夹紧模具10,与此同时,将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进行定心。

具体而言,以通过使夹紧单元135插入至模具10的模具主体11两侧面上所形成的槽11b中,从而在准确位置处夹紧模具10的方式而形成。夹紧单元135可以被形成为辊,从而能够与圆形槽11b滚动接触。此时,即使模具10在稍微偏离的位置处被夹紧,通过使辊沿着模具10的圆形槽11b进行移动,也能够使第一及第二臂133、134在准确位置处夹紧模具10。

与此同时,加压单元136被形成为,通过插入至在上述槽11b的两侧所形成的孔11c中,从而通过加压方式将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进行定心。在如前所述的图4至图6中所说明那样的,具备内套筒13的模具结构中,以加压单元136插入至孔11c中,从而对内套筒13进行加压的方式而构成。随着上述加压,内套筒13以及插入到内套筒13中的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将与腔室11a的内侧壁接触。

具体而言,内套筒13与相对置于孔11c的腔室11a的内侧壁接触。内套筒13与上述内侧壁线接触,而被线接触的部分与孔11c相对置。如此,随着内套筒13被定心于预先设定的位置处,从而实现被插入到内套筒13内的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以及被配置在上模芯15与下模芯14之间的成型透镜的定心。

加压单元136分别被设置在,夹紧单元135的两侧处。夹紧单元135可以由加压销构成。此时,加压销以对内套筒13进行弹性加压的方式而构成,从而能够以减少施加于内套筒13上的负荷的方式而实现。

通过上述的模具定心部130,使被组装于各腔室11a内的内套筒13、上模芯15及下模芯14被定心,从而能够准确地实现将要后述的分离上模芯15,取出成型透镜,投入透镜原材料,重新组装上模芯15的过程。因此,能够消除因没有对准准确的位置而产生的成型不良的问题。

图14及图15为从不同方向观察图2中所图示的上模芯拾取部140的立体图。

与图3一起参照图14及图15,则上模芯拾取部140以在第一位置a与第二位置b之间的第三位置c处与模具10的移送路径重叠的方式而配置。上模芯拾取部140以在上模芯15和下模芯14通过模具定心部130而被定心的状态下,为了取出成型透镜而拾取上模芯15的方式而构成。

上模芯拾取部140以通过吸附上模芯15的上部,从而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举起的方式而构成。为此,上模芯拾取部140包括,驱动单元141、移动部件142以及吸附单元143。

驱动单元141沿着上下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配置,并且以可改变长度的方式而形成。例如,驱动单元141可以为电动汽缸。

移动部件142与驱动单元141连接,从而以通过驱动单元141的驱动而能够沿着上下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形成。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如下的结构,即,移动部件142配置在驱动单元141的一侧,并且通过连接部件145而与驱动单元141的长度可变的部分联动的结构。

与此同时,上模芯拾取部140还可以包括导轨146,以对移动部件142的上下移动进行引导。

导轨146以沿着上下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较长的方式而配置。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导轨146被设置在固定盒147上的情况。

移动部件142被设置于导轨146上,从而以沿着导轨146滑动移动的方式而形成。

吸附单元143被设置于移动部件142的下部,从而以吸附上模芯15的方式而形成。吸附单元143以对应于上模芯15的个数而具备,并且被配置成,当各上模芯15被模具定心部130定心时,被重叠于各上模芯15上。

吸附单元143具备主体143a和吸附吸盘143b。

主体143a拥有具备中空部的柱子形状,并且由刚性材质形成。

吸附吸盘143b由柔性材质形成,并且被配置于主体143b的中空部内,并通过吸附而与上模芯15的上部接触。

如果当吸附单元143与上模芯15接触时,向上模芯15施加较大的负荷,则存在位于上模芯15与下模芯14之间的成型透镜破碎的危险。因此,为了在吸附单元143与上模芯15接触时,减少被施加到上模芯15上的承重,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

首先,当吸附单元143与上模芯15接触时,移动部件142的重量有可能对施加到上模芯15上的承重产生影响。考虑到这一点,在移动部件142上通过线(wire)149而连接有以向上侧拉动移动部件142的方式而形成的平衡配重144。

具体而言,线149分别与移动部件142和平衡配重144连接,并且上述线149以被缠绕在移动部件142和平衡配重144上所配置的至少一个固定滑轮148a、148b上的方式而形成。即,移动部件142和平衡配重144被配置成,通过线149而被吊起的形式。因此,平衡配重144以向移动部件142施加朝向上侧的力的方式而形成。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在移动部件142上配置第一固定滑轮148a,在平衡配重144上配置第二固定滑轮148b的情况。

第一及第二固定滑轮148a、148b可以被设置在上述的固定盒147上。此时,可以在配置有平衡配重144的固定盒147的一侧,形成有对平衡配重14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容纳部147a。

优选为,平衡配重144的重量大于移动部件142的重量。例如,平衡配重144的重量可以为,移动部件142的重量加上吸附单元143的重量之后的重量、或者大于上述重量。

通过调节平衡配重144的重量,能够使当吸附单元143与上模芯15接触时施加到上模芯15上的承重几乎成为0。即,能够以吸附单元143无负荷地与上模芯15接触的方式而构成。

如上所述,由于以平衡配重144朝向上侧拉动上模芯拾取部140的移动部件142的方式而形成,因此能够减少当上模芯拾取部140的吸附单元143与上模芯15接触时,施加到上模芯15上的承重。因此,能够减少当为了取出成型透镜而分离模具10时,成型透镜破损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吸附吸盘143b的端部以从主体143a的端部朝向下方突出的方式而设置。因此,当吸附吸盘143b吸附上模芯15的上部时,即使柔性材质的吸附吸盘143b收缩并向上侧移动,也能够使上模芯15不与主体143a的端部接触,或者即使接触也能够使施加到上模芯15上的负荷最小化。

图16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高度补正部124的立体图。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优选为,为了使模具10沿着附图中的+x方向从某一个转换台122向与此相邻接的另一个转换台122无阻碍地滑动移送,上述另一个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被配置成与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相同的高度、或与其相比略低的高度。但是,考虑到将多个转换台122均准确地配置成相同的高度实际上较为困难,从而以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的水平安置面122’低于被配置于前端的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的方式而配置。

但是,将模具10送出至透镜成型机的模具送出部112侧的模具10被安置的安置面1的高度要高于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的水平安置面122’。考虑到这一点,在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的水平安置面122’和模具送出部112的安置面1之间,配置有高度补正部124,所述高度补正部124能够沿着上下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以补偿这两个高度之间的差异。

高度补正部124被构成为,当模具10被安置后上升,以便与位于第二位置b处的模具送出部112的安置面1对齐高度。

此后,以当模具10被滑动移送至模具送出部112时,通过使高度补正部124下降,从而配置成低于后端的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的方式而构成。即,以通过降低高度,而使被移送至后端的转换台122的水平安置面122’上的下一个模具10能够滑动移送至高度补正部124上的方式而形成。

通过利用上述高度补正部124的高度的调节,模具10能够通过滑动方式被依次移送至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以及模具送出部112侧的安置面1上。

具体而言,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上所安置的模具10,通过模具移送单元123而从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的水平安置面122’被滑动移送至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

此后,以通过使高度补正部124上升,从而在由第二旋转单元126夹紧被安置于上表面的模具10之前,与位于第二位置b处的安置面1对齐高度的方式而形成。此时,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可以与安置面1形成相同的平面、或者被配置成高于安置面1。

紧接着,模具10在被第二旋转单元126夹紧并被安置于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被旋转第二角度(例如,+90度)之后,被滑动移送至模具送出部112的安置面1。

此后,以通过使高度补正部124下降,从而使上表面与被配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的水平安置面122’形成相同的平面,或者被配置成低于水平安置面122’的方式而形成。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高度补正部124包括支承部件124a、引导部件124b、移动部件124c以及安置部件124d的情况。

支承部件124a被垂直地配置。

引导部件124b具备导轨,所述导轨被安装在支承部件124a上,并且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延伸。

移动部件124c以能够沿着导轨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结合到引导部件124b上。在引导部件124b或者移动部件124c上安装或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提供驱动力,以使移动部件124c能够相对于引导部件124b进行相对移动。

安置部件124d被结合到移动部件124b上,并且以安置模具10的方式被水平地配置。安置部件124d的上表面对应于上述的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

图17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第二旋转单元126的立体图。

根据情况,从特定的透镜成型机中被送出的模具10,有可能处于以被送入透镜成型机时为基准被旋转了固定角度(例如,+180度)之后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需要将模具10旋转被预先设定的角度(例如,+180度或-180度)之后投入至透镜成型机,以恢复至与模具10被送入透镜成型机时相同的状态即原位置。考虑到上述问题,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被构成为,在将模具10从第一位置a移送至第二位置b的过程中,将模具10旋转被预先设定的角度以恢复至原位置。

如果和先于图17的图10一起参照,则模具移送部120具备,将模具10第一次旋转第一角度(例如,+90度)的第一旋转单元125、和此后将模具10第二次旋转第二角度(例如,+90度)的第二旋转单元12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示出了,通过对应于从透镜成型机中模具以被旋转+180度的状态被送出的情况,模具10在从第一位置a移送至第三位置c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分别被旋转+90度的方式而形成的情况。

可供参考的是,第一旋转单元125和第二旋转单元126旋转模具10的角度,可根据在透镜成型机中模具被旋转的角度、模具的形状等而有所不同。作为一个示例,在从透镜成型机中模具10以被旋转+90度的状态送出的情况下,第一旋转单元125可以以将模具10旋转+180度的方式而形成,第二旋转单元126可以以将模具10旋转+90度的方式而形成。或者,第一旋转单元125可以以将模具10旋转+90度的方式而形成,第二旋转单元126可以以将模具10旋转+180度的方式而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及第二旋转单元125、126分别被配置在,位于第三位置c处的上模芯拾取部140的两侧。即,第一旋转单元125通过将从透镜成型机中排出的模具10在被移送至上模芯拾取部140之前,旋转第一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度)的方式而形成,第二旋转单元126通过将通过了上模芯拾取部140之后的模具10在被移送至模具送出部112之前,旋转第二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度)的方式而形成。因此,模具能够在恢复至原位置(180度+90度+90度=360度)的状态下被送入透镜成型机。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单元125和第二旋转单元126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0所示,第一旋转单元125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多个转换台122中的、位于第一位置a与第三位置c之间的某一个转换台上,并且以将所安置的模具10旋转第一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度)的方式而形成。

第一旋转单元125可以以在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上形成模具10的安置面的同时,可旋转的方式而构成。

具体而言,第一旋转单元125包括旋转板125b及驱动模块125a。

旋转板125b形成模具10的安置面,并且以可旋转的方式被设置在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a上。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a的水平安置面122’和安置有模具10的旋转板125b的上表面能够形成相同的平面。为此,在上述某一个转换台122a上可以形成有孔或槽,而旋转板125b可以具备插入至上述孔或槽的结构。

朝向旋转板125b的下侧延伸有旋转轴(未图示),且旋转轴与驱动模块125a连接。即,驱动模块125a以通过旋转轴来旋转旋转板125b的方式而形成。

第一旋转单元125可以以在通过振动模块122f来对模具10施加振动之前,旋转模具10的方式而形成。即,第一旋转单元125可以被设置在,位于设置有振动模块122f的转换台122b的前方(移送方向)的转换台122a上。在本附图中示出了,第一旋转单元125被设置在多个转换台122中的、被配置于最前即前端的转换台122a上的情况。

可供参考的是,第一旋转单元125的配置并不限于此。第一旋转单元125可以被形成为,在通过振动模块122f来对模具10施加振动之后,将模具10进行旋转。为此,第一旋转单元125也可以被设置在,位于设置有振动模块122f的转换台122b的后方(移送方向)的转换台上。即,第一旋转单元125也可以被设置在,设置有振动模块122f的转换台122b与对应于形成有吸附孔122h的第三位置c的转换台122d之间的转换台上。此时,可以在多个转换台122中的、被配置于最前即前端处的转换台上设置振动模块122f。

在像本实施例那样,在多个转换台122中的、被配置于最前即前端处的转换台122a上设置有第一旋转单元125的结构中,模具10能够通过模具拾取单元121而被移送至第一旋转单元125。具体而言,模具拾取单元121能够拾取被模具送入部111送入至第一位置a的模具10,并安置于第一旋转单元125的旋转板125b上。

此时,以通过使模具拾取单元121的模具下部支承钩121g挂接在模具10的下部,从而支承模具10的方式而形成,并且可以在旋转板125b上形成有,以当安置模具10时能够使模具下部支承钩121g插入的方式而形成的槽125b’。考虑到夹紧臂121f的距离的调节,能够将槽125b’形成得较长。与此同时,也可以在转换台122上形成有,对应于上述槽125b’的槽122a’。

紧接着,以如图17所示,当模具10被模具移送单元123滑动移送至高度补正部124处之后,如果高度补正部124上升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则第二旋转单元126夹紧模具10并旋转第二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为+90度)的方式而形成。此时,模具10能够以被安置于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的状态进行旋转。可供参考的是,上述预先设定的位置可以为,被配置成与模具送出部112侧的安置面1相比较高的位置、或者被配置成与安置面1相同的高度的位置。

此后,第二旋转单元126以将模具10从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滑动移送至模具送出部112侧的安置面1的方式而形成。

以当通过第二旋转单元126而将模具10移送至模具送出部112侧的安置面1上时,高度补正部124会下降至被先设定的位置处的方式而形成。在此,预先设定的位置可以为,被配置成与设置于后端的转换台122e的水平安置面122’相比较低的位置、或者被配置成与水平安置面122’相同的高度的位置。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第二旋转单元126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构成的情况。具体而言,第二旋转单元126包括第一引导部件126a、第一移动部件126b、第二引导部件126c、第二移动部件126d、驱动单元126e以及夹紧单元126f。

第一引导部件126a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而延伸,第一移动部件126b以能够沿着第一引导部件126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引导部件126a上。

第二引导部件126c被安装在第一移动部件126b上,并且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延伸。第二移动部件126d以能够沿着第二引导部件126c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引导部件126c上。

驱动单元126e被设置在第二移动部件126d上,并且向夹紧单元126f提供旋转驱动力。

夹紧单元126f被设置在驱动单元126e上,以可旋转的方式构成,并形成为夹紧模具10。夹紧单元126f具备两个夹紧臂126g,所述两个夹紧臂126g以相互对置的方式而配置,并且以能够调节相互间的距离的方式而形成。可以在各夹紧臂126g上具备辊126h,所述辊126h以能够插入至被形成于模具10的两侧的槽11b中的方式而形成。

当夹紧模具10时,第二移动部件126d沿着z轴方向进行移动,两个夹紧臂126g被构成为,通过隔着模具10而以相互靠近的方式进行移动,从而从两侧夹紧模具10。此时,辊126h被设置成,通过被插入至槽11b中,从而能够在准确位置处夹紧模具10。例如,即使模具10在稍微偏离的位置处被夹紧,通过使辊126h沿着模具10的圆形槽11b进行移动,也能够使夹紧臂126g在准确位置处夹紧模具10。

当松开模具10时,两个夹紧臂126g从模具10的两侧远离,并且第二移动部件126d被配置成,通过沿着z轴方向进行移动,从而从模具10的移送路径中脱离。

可供参考的是,当模具在透镜成型机中未被旋转的状态送出时,在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中,以在模具移送过程中并不进行旋转的方式而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并不具备上述第一旋转单元125,并且具备仅负责模具10的移送功能的移送单元,以代替原先执行模具10的移送功能和旋转功能的第二旋转单元126。

即,原先具备第一旋转单元125的转换台122a仅具备用于模具10的滑动移送的水平安置面122’。而且,上述移送单元被形成为,通过夹紧被安置于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的模具10,从而使模具10从高度补正部124的上表面滑动移送至模具送出部112侧的安置面1。

图18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模具送出部112的立体图。

如图18所示,模具送出部112被形成为,通过与透镜成型机的模具投入口连接,从而将被移送至安置面1的第二位置b处的模具10送出至透镜成型机中。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安置面1和模具送出部112在第二位置b处朝向模具投入口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而延伸的情况。

模具送出部112优选为,沿着水平方向移送上述模具10,使得在z轴方向上高度不发生变化。

模具送入部111可以通过推动方式、传送机方式等的各种方式来得以实现。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模具送入部111通过推动方式而形成的情况。具体而言,模具送入部111包括,引导部件112a、移动部件112b以及推动部件112c。

引导部件112a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而被延伸,移动部件112b以沿着引导部件112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12a上。

推动部件112c结合到移动部件112b上,并且和移动部件112b一起移动。即,推动部件112c以能够沿着y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并且被形成为,当模具10被移送至安置面1的第二位置b处时,从后面推出模具10。

可供参考的是,上述安置面1既可以被设置在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中,也可以被设置在透镜成型机中。

图19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和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的立体图。

如图19所示,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以将通过上模芯15的拾取而被露出至外部的成型透镜拾取并移送的方式而形成。

当拾取上模芯15时,虽然通常情况下,成型透镜会被安置在下模芯14上,但是罕见地成型透镜也有可能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可供参考的是,在模具10被移送至上模芯拾取部140之前,通过前面所说明的振动模块122f来对模具10施加振动,从而有助于成型透镜从上模芯15分离。

在本附图中示出了,考虑到成型透镜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的可能性,而使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包括,以吸附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的成型透镜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和以吸附被安置在下模芯14上的成型透镜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的情况。

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以在通过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而拾取成型透镜之后,将透镜原材料安置在模具10的下模芯14上的方式而形成。

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和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一起移动的方式而形成。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以及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分别通过上述移动而被配置成,在第三位置c处依次与上模芯15及下模芯14重叠。此时,上模芯15被配置于上侧,下模芯14被配置于下侧。

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以在和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一起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移动之前,拾取透镜原材料的方式而形成。在本实施例中,被形成为,当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移动至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的下侧时,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将被装载于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上的透镜原材料进行拾取。

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以及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分别在第三位置c处,被配置在由上模芯拾取部140拾取的上模芯15和被安置于转换台122上的模具10的下模芯14之间。

为了上述移动,以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导轨154,并且在导轨154上设置有以能够沿着导轨154沿y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安装的移动部件155。

在移动部件155上安装有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以及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通过上述结构,当移动部件155沿着导轨154移动时,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以及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被一起移动。

因此,当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在第三位置c处被配置成与上模芯15重叠之后,使移动部件155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从而当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在第三位置c处被配置成与下模芯14重叠之后,使移动部件113d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以使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在第三位置c处被配置成与下模芯14重叠。在此,也可以当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在第三位置c处被配置成与下模芯14重叠之后,使移动部件155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进行移动,以使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在第三位置c处被配置成与下模芯14重叠。

在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中,朝向上侧配置有用于对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的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第一吸附单元151a,在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中,朝向下侧配置有用于对被安置在下模芯14上的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第二吸附单元152a。

第一及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152可以被形成为,能够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在本附图中示出了,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具备有引导部件152b和移动部件152c,以便能够沿着下侧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引导部件152b被安装于移动部件155上,并且被形成为,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被延伸。移动部件152c以能够沿着引导部件152b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52b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以不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构成。如此,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具有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固定的结构,代替该结构,上模芯拾取部140的吸附单元143被构成为,通过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从而能够将上模芯15移送至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当然,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也可以和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一样,具有能够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结构。

在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中,朝向下侧配置有用于对透镜原材料进行吸附的吸附单元153a。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在本附图中示出了,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具备有引导部件153b和移动部件153c,以便能够沿着下侧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引导部件153b被安置于移动部件155上,并且被形成为,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而被延伸。移动部件153c以能够沿着引导部件153b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53b上。

在如本实施例那样模具10具备多个腔室11a的情况下,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以及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分别具备对应于多个腔室11a的多个吸附单元151a、152a。

由于如上所述那样,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被形成为,在拾取透镜原材料的状态下,和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一起移动至第三位置c处,因此能够在取出成型透镜之后,立即投入透镜原材料。因此,能够缩短透镜及模具移送系统100的周期时间,最终能够提高非球面透镜的成型速度。

与此同时,由于成型透镜移送部151、152具备,对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的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和对被安置在下模芯14上的成型透镜进行吸附的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因此即使成型透镜被附着在上模芯15上,也能够通过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来取出成型透镜。

图20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原材料拾取部160的立体图,图21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的立体图。

如图20及图21所示,透镜原材料拾取部160以拾取被装载于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的透镜原材料,并移送至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上的方式而形成。

透镜原材料拾取部160包括,第一引导部件161、第一移动部件162、第二引导部件163、第二移动部件164、托盘吸附单元165以及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

第一引导部件161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被延伸,第一移动部件162以能够沿着第一引导部件161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引导部件161上。

第二引导部件163被设置在第一移动部件162上,并且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延伸。

第二移动部件164以能够沿着第二引导部件163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引导部件163上。通过上述结构,第二移动部件164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在第二移动部件164上安装有托盘吸附单元165和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

托盘吸附单元165被形成为,吸附并提起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为此,在托盘吸附单元165上朝向下方延伸形成有吸附单元165a,从而以从上侧吸附并拾取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的方式而形成。

为了稳定地移送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能够设置多个托盘吸附单元165并且以相互隔开距离的方式而配置。例如,托盘吸附单元165能够被形成为,对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的上端部和下端部进行吸附。

可供参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托盘吸附单元165以不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移动的方式而构成。将要后述的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可以被形成为,先将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升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以使托盘吸附单元165能够吸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再等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被吸附时之后进行下降。另外,将要后述的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可以被形成为,先将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升至预先设定的位置处,以使托盘吸附单元165能够安置被吸附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再等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被安置之后进行下降。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被形成为,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和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被固定,而托盘吸附单元165能够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

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被形成为,在被安置于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处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对透镜原材料进行吸附。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为此,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具备,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延伸的引导部件166a、和以能够沿着引导部件166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66a上的移动部件166b。在移动部件166b上以朝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吸附单元166c,从而被形成为,从上侧吸附并拾取透镜原材料。

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可以被配置在,以相互隔开距离的方式而配置的托盘吸附单元165之间。

在由第一引导部件161和第二引导部件163限定的内侧空间内,具备有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以及透镜原材料托盘排出部160c。

在此,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为,对装载有透镜原材料160e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进行保管的部分。在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以逐个排列的方式装载有透镜原材料160e。在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可以以矩阵形式形成有对透镜原材料160e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容纳的槽160f。在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上可以以堆叠的方式装载有上述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

在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中可以以可开闭的方式设置有外罩160a’。外罩160a’处于关闭状态以覆盖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的开口,并且当施加控制信号时被打开,以便能够使托盘吸附单元165吸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并移送至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此后,外罩160a’重新被关闭,从而被形成为,防止灰尘等异物渗透至透镜原材料托盘供给部160a。

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为,临时保管被托盘吸附单元165移送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的部分。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以仅保管一个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的方式而形成。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被形成为,在位于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对透镜原材料160e进行吸附。

并且,被形成为,当从位于透镜原材料托盘等待部160b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上,透镜原材料160e被全部送出时,托盘吸附单元165吸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并移送至透镜原材料托盘排出部160c。

透镜原材料托盘排出部160c为,对通过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而将透镜原材料160e全部拾取完的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进行保管的部分。在透镜原材料托盘排出部160c上能够以堆叠的方式装载上述透镜原材料托盘160d。

如图21所示,被形成为,在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上,透镜原材料在被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拾取之前被临时装载。

在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上具备有将透镜原材料独立地进行装载的多个装载槽174,多个装载槽174的个数可对应于模具10的腔室11a的个数。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对应于被构成为两行两列的腔室11a,装载槽174以两行两列的方式而构成的情况。

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被形成为,能够在重叠于透镜原材料拾取部160的位置和重叠于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的位置之间线性地往复移动。在本附图中示出了,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的情况。

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包括引导部件171、移动部件172以及装载部件173。

引导部件171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被延伸,移动部件172以能够沿着引导部件171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71上。

装载部件173通过被结合到移动部件172上,从而和移动部件172一起进行移动。在装载部件173上具备有独立地容纳透镜原材料的多个装载槽174。

在透镜原材料吸附单元166的重叠于吸附单元166c的位置处,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被配置在吸附单元166c的下方。在上述配置中,吸附单元166c被形成为,通过解除吸附而将透镜原材料安置在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上。

在透镜原材料移送部153的重叠于吸附单元153a的位置处,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被配置在吸附单元153a的下方。在上述配置中,吸附单元153a被形成为,吸附并拾取装载于透镜原材料临时装载部170上的透镜原材料。

图22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的立体图,图23为表示图3中所图示的成型透镜装载部180的立体图。

如图22及图23所示,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被形成为,对通过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的第二吸附单元152a而吸附的成型透镜进行临时装载。

在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上具备有,独立地装载成型透镜的多个装载槽193a,多个装载槽193a的个数可对应于模具10的腔室11a的个数。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对应于被构成为两行两列的腔室11a,而以两行两列的方式构成装载槽193a的情况。

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以能够沿着上下即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

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包括引导部件191、移动部件192以及装载部件193。

引导部件191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延伸,并且移动部件192以能够沿着引导部件191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91上。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在引导部件191上沿着z轴方向延伸形成有引导杆191a,并且移动部件192被设置成能够沿着引导杆191a进行移动的情况。

在引导部件191或者移动部件192上,可以安装或连接有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以使移动部件192沿着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

装载部件193通过被结合到移动部件192上,从而和移动部件192一起移动。在装载部件193上具备有,独立地容纳成型透镜的多个装载槽193a。

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的吸附单元152a和成型透镜装载部180的吸附单元185c被构成为,能够移动至重叠于装载部件193的上侧的位置处。

在重叠于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的吸附单元152a的位置处,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被配置在吸附单元153a的下方。在上述配置中,吸附单元152a被形成为,通过解除吸附,从而将成型透镜安置在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上。此时,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以朝向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进行下降的方式而形成。

在重叠于成型透镜装载部180的吸附单元185c的位置处,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被配置在吸附单元185c的下方。在上述配置中,吸附单元185c被形成为,吸附并拾取被装载于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上的成型透镜。此时,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的装载部件193可以被形成为,通过移动部件192的移动而朝向吸附单元185c上升。

如图23所示,成型透镜装载部180被形成为,吸附被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的第一吸附单元151a吸附的成型透镜、或者被装载于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上的成型透镜,并装载于成型透镜托盘188上。即,被第一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1的第一吸附单元151a吸附的成型透镜,通过被成型透镜装载部180直接吸附,从而装载于成型透镜托盘188上。相反地,被第二成型透镜移送模块152的第二吸附单元152a吸附的成型透镜,在被临时装载于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上之后,通过被成型透镜装载部180吸附,从而装载于成型透镜托盘188上。

成型透镜装载部180包括,第一引导部件181、第一移动部件182、第二引导部件183、第二移动部件184以及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

第一引导部件181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被延伸,并且第一移动部件182以能够沿着第一引导部件181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引导部件181上。

第二引导部件183被设置在第一移动部件182上,并且沿着附图中的y轴方向被延伸。

第二移动部件184以能够沿着第二引导部件183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引导部件183上。通过上述结构,第二移动部件184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x轴方向和y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在第二移动部件184上安装有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既可以仅被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被设置有多个。在本附图中示出了,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被设置有两个即模具10的腔室11a的个数的1/2的个数的情况。

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以能够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而形成,以便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能够将成型透镜安置在成型透镜托盘188的槽189中。为此,成型透镜吸附单元185具备,沿着附图中的z轴方向被延伸的引导部件185a、和以能够沿着引导部件185a滑动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引导部件185a上的移动部件185b。在移动部件185b上朝向下方延伸形成有吸附单元185c,从而被形成为,在成型透镜临时装载部190上吸附成型透镜,并将成型透镜移送至托盘160d上。

在由第一引导部件181和第二引导部件183限定的内侧空间内,配置有成型透镜托盘188。在成型透镜托盘188上,以被排列的形式装载有成型透镜。成型透镜托盘188可以被设置有多个,并且能够沿着水平方向被排列。在本附图中示出了,在成型透镜托盘支承部187上排列有多个成型透镜托盘188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