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9888发布日期:2021-07-06 18:5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注塑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



背景技术:

目前,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分为立式、卧式以及全电式。

现有的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第一外延板01以及两个第二外延板02。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16737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注塑机,包括可移动注塑模具、注塑机构和操作台,可移动注塑模具和注塑机构设置于操作台上,可移动注塑模具包括第一固定模板、合模机构、移动模板和第二固定模板,第一固定模板通过连杆连接合模机构,移动模板与合模机构相连,第二固定模板设于移动模板远离第一固定模板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多个螺栓以及压块将模具的两个第一外延板01以及两个第二外延板02分别安装在移动模板和第二固定模板上,以此对模具进行安装,但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从而可能会提高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包括第一固定模板、移动模板以及第二固定模板,所述移动模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外延板的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模板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二外延板的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相背或者相向滑移的两个竖板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上用于驱动两个竖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每个所述竖板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固接有多个抵压板,所述移动模板靠近第二固定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与抵压板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抵压板滑移的滑槽,所述抵压板上安装有用于压紧第一外延板的压紧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对两个第二外延板进行固定;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压紧机构,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双螺旋丝杠,每个所述双螺旋丝杠包括左螺纹和右螺纹,一所述竖板螺纹连接于多个左螺纹,另一所述竖板螺纹连接于多个右螺纹;所述移动模板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多个双螺旋丝杠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两个竖板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双螺旋丝杠转动便可驱动两个竖板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便于驱动两个竖板移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转动连接于移动模板一侧的竖轴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一侧的伺服电机;所述竖轴的一端固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竖轴上安装有多个蜗杆,所述双螺旋丝杠的一端突出移动模板靠近竖轴的一侧设置且固接有蜗轮,多个所述蜗杆一一对应的与多个蜗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竖轴转动,竖轴转动驱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驱动蜗轮转动,蜗轮转动便可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便于驱动双螺旋丝杠转动。

优选的,所述抵压板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远离竖板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条形孔的第一水平块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远离竖板一端的第二水平块;所述第二水平块能够抵接于第一外延板远离竖板的一侧;所述空腔内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的驱移组件,所述条形孔内安装有用于使第一水平块抵接于条形孔远离第一外延板一端内壁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时,通过驱移组件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第一水平块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移动,第二水平块移动便可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通过设置压紧机构,便于对第一外延板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空腔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开设有穿孔,所述驱移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穿孔内周面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内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侧壁与水平管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管转动的配合件;所述驱动杆远离第一外延板的一端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固接于空腔远离第一外延板的一侧内壁;所述驱移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的传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压板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然后驱动杆在第一外延板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内移动,此时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转动,然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再者,驱动杆向水平管内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时,通过双螺旋丝杠驱动竖板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外移动,接着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反向转动,随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便可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综上,通过设置驱移组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配合件包括沿驱动杆的轴向依次固接于驱动杆侧壁的多个螺旋块,所述水平管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所述螺旋块与所述螺旋槽一一对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旋块与螺旋槽,便于驱动杆驱动水平管转动。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套设固定于水平管外侧壁的齿轮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一侧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轴心线的长度小于齿条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时,通过水平管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驱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便可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折板,所述弹性折板的一端固接于条形孔靠近第一外延板的一端内壁,另一端滑移连接于条形孔的侧壁且抵接于第一水平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折板,能够对第一水平块进行一定程度的限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时,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两个竖板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对两个第二外延板进行固定;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便于对模具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压紧机构,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2.当需要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时,通过驱移组件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第一水平块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移动,第二水平块移动便可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通过设置压紧机构,便于对第一外延板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3.抵压板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移动,然后驱动杆在第一外延板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内移动,此时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转动,然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向靠近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进行压紧;再者,驱动杆向水平管内移动对弹簧进行抵压,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时,通过双螺旋丝杠驱动竖板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向水平管外移动,接着驱动杆在配合件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反向转动,随后水平管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向远离第一外延板的方向移动便可使第二水平块与第一外延板分离;综上,通过设置驱移组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内腔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压紧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螺旋块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第一外延板;02、第二外延板;1、操作台;11、第一固定模板;12、移动模板;121、滑槽;122、内腔;13、第二固定模板;2、第二固定装置;3、第一固定装置;31、竖板;32、抵压板;321、空腔;322、条形孔;323、穿孔;4、驱动机构;41、双螺旋丝杠;42、驱动组件;421、竖轴;422、伺服电机;423、蜗杆;424、蜗轮;5、压紧机构;51、第一水平块;52、第二水平块;53、弹性折板;6、驱移组件;61、水平管;62、驱动杆;63、螺旋块;64、螺旋槽;65、弹簧;66、齿轮;67、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2-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注塑机,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模板11、移动模板12以及第二固定模板13,移动模板12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一外延板01的第一固定装置3,第二固定模板13上安装有用于固定两个第二外延板02的第二固定装置2;第一固定装置3与第二固定装置2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对第一固定装置3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就不再对第二固定装置2的结构进行赘述了。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固定装置3包括沿移动模板12的长度方向相背或者相向滑移的两个竖板31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12上用于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的驱动机构4;移动模板12内开设有用于供竖板31滑移的内腔122,每个竖板31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固接有两个抵压板32,移动模板12靠近第二固定模板13的一侧开设有两个与抵压板32一一对应的用于供抵压板32滑移的滑槽121,滑槽121与内腔122连通,滑槽121沿移动模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抵压板32上安装有用于压紧第一外延板01的压紧机构5。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时,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32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2能够对两个第二外延板02进行固定;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3和第二固定装置2,便于对模具进行安装,从而能够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压紧机构5,能够进一步对模具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内腔122两端侧壁的两个双螺旋丝杠41,每个双螺旋丝杠41包括左螺纹和右螺纹,一竖板3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左螺纹,另一竖板3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两个右螺纹;移动模板12的一侧安装有用于驱动多个双螺旋丝杠41转动的驱动组件42。当需要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时,通过驱动组件42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便可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通过设置驱动机构4,便于驱动两个竖板31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组件42包括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于移动模板12一侧的竖轴421以及安装于移动模板12一侧的伺服电机422;伺服电机422处于竖轴421的上方,伺服电机422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与竖轴421的一端固接;竖轴421上安装有两个蜗杆423,双螺旋丝杠41的一端突出移动模板12靠近竖轴421的一侧设置且固接有蜗轮424,两个蜗杆423分别与两个蜗轮424相啮合。当需要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时,通过伺服电机422驱动竖轴421转动,竖轴421转动驱动蜗杆423转动,蜗杆423转动驱动蜗轮424转动,蜗轮424转动便可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通过设置驱动组件42,便于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抵压板32内开设有空腔321,空腔321远离竖板31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条形孔322,条形孔322沿抵压板32的长度方向设置,压紧机构5包括沿抵压板3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条形孔322的第一水平块51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51远离竖板31一端的第二水平块52;第一水平块51和第二水平块52共同组成l形块,第二水平块52能够抵接于第一外延板01远离竖板31的一侧;空腔321内安装有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的驱移组件6,条形孔322内安装有用于使第一水平块51抵接于条形孔322远离第一外延板01一端内壁的弹性件,弹性件包括弹性折板53,制成弹性这版53的材料可选用弹簧钢,弹性折板53的一端固接于条形孔322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端内壁,另一端滑移连接于条形孔322的侧壁且抵接于第一水平块51的一侧。当需要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时,通过驱移组件6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52移动,第二水平块52移动便可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通过设置压紧机构5,便于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进一步固定,从而能够提高模具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空腔321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开设有穿孔323,驱移组件6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穿孔323内周面的水平管61,水平管61内设置有驱动杆62,驱动杆62沿水平管61的轴向设置,驱动杆62的侧壁与水平管61内壁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管61转动的配合件,结合图6,配合件包括沿驱动杆62的轴向依次固接于驱动杆62侧壁的多个螺旋块63,水平管61的内壁沿其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螺旋槽64,螺旋块63与螺旋槽64一一对应配合;驱动杆62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一端固接有弹簧65,弹簧65远离驱动杆62的一端固接于空腔321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一侧内壁;驱移组件6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的传动件。抵压板3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62移动,然后驱动杆62在第一外延板01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61内移动,此时驱动杆62在螺旋块63和螺旋槽64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61转动,然后水平管61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5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再者,驱动杆62向水平管61内移动对弹簧65进行抵压,此时弹簧65处于被压缩状态;当需要使第二水平块52与第一外延板01分离时,通过双螺旋丝杠41驱动竖板31向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此时驱动杆62在弹簧65的作用下向水平管61外移动,接着驱动杆62在螺旋块63和螺旋槽64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61反向转动,随后水平管61在传动件的作用下驱动第一水平块51向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51向远离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便可使第二水平块52与第一外延板01分离;综上,通过设置驱移组件6,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传动件包括套设固定于水平管61外侧壁的齿轮66以及固接于第一水平块51一侧的齿条67;齿轮66与齿条67相啮合,齿轮66轴心线的长度小于齿条67的宽度。当需要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时,通过水平管61驱动齿轮66转动,齿轮66转动驱动齿条67移动,齿条67移动便可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便于驱动第一水平块51移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注塑机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时,通过伺服电机422驱动竖轴421转动,竖轴421转动驱动蜗杆423转动,蜗杆423转动驱动蜗轮424转动,蜗轮424转动驱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双螺旋丝杠41转动驱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两个竖板31相向移动带动多个抵压板32相向移动,从而便可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此外,抵压板3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驱动杆62移动,然后驱动杆62在第一外延板01侧壁的作用下向水平管61内移动,此时驱动杆62在螺旋块63和螺旋槽64的作用下驱动水平管61转动,水平管61转动带动齿轮66转动,齿轮66转动驱动齿条67向空腔321内移动,齿条67移动驱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第一水平块51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水平块52向靠近第一外延板01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对第一外延板01进行压紧;综上,通过设置第一固定装置3,便于对两个第一外延板01进行固定。同理,通过第二固定装置2便于对两个第二外延板02进行固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