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8713发布日期:2022-11-23 0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用于成膜的成型;加热壳体,具备底部墙体和侧墙体,所述底部墙体与所述模具的底面结合,且对所述模具进行支撑,所述侧墙体沿着所述底部墙体的周长方向形成,且形成为与所述模具隔开间隔而包围所述模具的侧面的形状;发热部,形成在侧墙体和所述模具之间,且向模具传递热;侧部热交换部,形成在发热部和所述侧墙体之间,且利用珀耳帖效应来冷却所述发热部,同时使所述侧墙体朝向散热;以及热传递流路,对加热空气提供流路,以使所述加热空气流动至所述底部墙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加热空气为在所述侧部热交换部和所述侧墙体之间的空间被加热的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具备led,所述led朝向所述模具照射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递流路具备:下部流路,是形成在所述底部墙体的内部的空间;以及侧部流路,作为所述侧部热交换部和所述侧墙体之间的空间,与所述下部流路连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墙体具备向上排气口,所述向上排气口通过将所述底部墙体的上部穿孔而形成且将所述下部流路和所述底部墙体的上部空间连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墙体具备向下排气口,所述向下排气口通过将所述底部墙体的下部穿孔而形成且将所述下部流路和所述底部墙体的下部空间连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部热交换部,所述下部热交换部与所述底部墙体结合,所述下部热交换部的一部位从所述底部墙体的上部空间露出,所述下部热交换部的另一部位位于所述下部流路内,且所述下部热交换部利用珀耳帖效应加热所述底部墙体的上部空间且对所述底部墙体的下部空间进行冷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形成在所述侧部热交换部的上部,且对所述侧部热交换部和所述侧墙体之间的空间的所述加热空气提供流动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壳体还具备上部墙体,所述上部墙体与所述侧墙体结合且遮住所述加热壳体中的开放的上部的一部分,并对所述风扇进行支撑。9.一种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用于成膜的成型;加热壳体,具备底部墙体和侧墙体,所述底部墙体与所述模具的底面结合,且对所述模具进行支撑,所述侧墙体沿着所述底部墙体的周长方向形成,且形成为与所述模具隔开间隔而包围所述模具的侧面的形状;侧部热交换部,形成在所述模具和所述侧墙体之间,且利用珀耳帖效应朝向所述模具
散热;热传递流路,对冷却空气提供流路,以使所述冷却空气流动至所述底部墙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冷却空气是在所述侧部热交换部和所述侧墙体之间的空间被冷却的空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减少对成膜的加热及冷却周期来提高成膜的制造效率的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热电元件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模具,用于成膜的成型;加热壳体,具备底部墙体和侧墙体,底部墙体与模具的底面结合,且对模具进行支撑,侧墙体沿着底部墙体的周长方向形成,且形成为与模具隔开间隔而包围模具的侧面的形状;发热部,形成在侧墙体和模具之间,且向模具传递热;侧部热交换部,形成在发热部和侧墙体之间,且利用珀耳帖效应来冷却发热部,同时使侧墙体朝向散热;以及热传递流路,对加热空气提供流路,以使加热空气流动至底部墙体的内部空间,加热空气为在侧部热交换部和侧墙体之间的空间被加热的空气。热交换部和侧墙体之间的空间被加热的空气。热交换部和侧墙体之间的空间被加热的空气。


技术研发人员:林楠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国利迩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8
技术公布日:2022/11/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