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预浸料复合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2397发布日期:2021-09-18 00:57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预浸料复合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预浸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预浸料复合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2.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按物理状态分类,预浸料分成单向预浸料、单向织物预浸料、织物预浸料;按树脂基体不同,预浸料分成热固性树脂预浸料和热塑性树脂预浸料;按增强材料不同,分成碳纤维(织物)预浸料、玻璃纤维(织物)预浸料、芳纶(织物)预浸料;根据纤维长度不同,分成短纤维(4176mm以下)预浸料、长纤维(1217mm)预浸料和连续纤维预浸料;按固化温度不同,分成中温固化(120℃)预浸料、高温固化(180℃)预浸料以及固化温度超过200℃的预浸料等。
3.树脂基复合材料(resin matrix composite)也称纤维增强塑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是技术比较成熟且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复合材料。这种材料是用短切的或连续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基体,经复合而成。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相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世界范围内已形成了产业,在我国俗称玻璃钢,进入20世纪70年代,对复合材料的研究发迹了仅仅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的局面,人们一方面不断开辟玻纤

树脂复合材料的新用途,同时也发现,这类复合材料的比刚度要求很高的尖端技术的要求,因而开发了一批如碳纤维、碳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增强材料,并使用高性能树脂、金属与陶瓷为基体,制成先进复合材料(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简称acm)。这种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更好的性能,是用于飞机、火箭、卫星、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理想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于1932年在美国出现,1940年以手糊成型制成了玻璃纤维增强聚酯的军用飞机的雷达罩,其后不久,美国莱特空军发展中心设计制造了一架以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为机身和机翼的飞机,并于1944年3月在莱特

帕特空军基地试飞成功。从此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开始受到军界和工程界的注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材料迅速扩展到民用,风靡一时,发展很快。1946年纤维缠绕成型技术在美国出现,为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制造提供了技术贮备。1949年研究成功玻璃纤维预混料并制出了表面光洁,尺寸、形状准确的复合材料模压件。1950年真空袋和压力袋成型工艺研究成功,并制成直升飞机的螺旋桨。60年代在美国利用纤维缠绕技术,制造出北极星、土星等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为航天技术开辟了轻质高强结构的最佳途径。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预浸料生产用的树脂基体浸渍设备的出料量大多为固定式,固定式的出料量不能保证不同连续纤维或织物完全浸湿,从而适用性较差。
5.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预浸料复合生产设备,通过正反转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使得两者底部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实现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反之,正反转电机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将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之间的缝隙减小,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之间的缝隙可调,从而实现改变树脂基体的出料量,进而适用不同连续纤维或织物的需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预浸料复合生产设备,包括树脂基体储料腔,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内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底部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外周面连接有两个第一调节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外周面以及第三转动杆外周面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二调节齿轮以及两个第三调节齿轮,两个所述第二调节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三调节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两个弧形齿条,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齿轮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分别与四个弧形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端以及第三转动杆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8.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均与树脂基体储料腔内壁密封活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外周面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形卡接槽以及两个第二弧形卡接槽,四个所述弧形齿条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弧形卡接槽内。
10.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外周面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四个所述弧形限位板与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之间均连接有弧形连接件,四个所述弧形连接件分别活动设置在四个第二弧形卡接槽内。
11.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靠近正反转电机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固定圈,多个所述固定圈外侧均设置有搅拌杆。
12.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搅拌杆均设置有多个,每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杆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多组所述搅拌杆分别连接于多个固定圈外周面。
13.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齿轮、两个第二调节齿轮以及两个第三调节齿轮规格均相同。
14.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顶部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进料口。
15.优选的,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两端均连接有两个支撑腿。
1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的规格相同。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8.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以及多个搅拌杆同时转动,通过搅拌杆实现对树脂基体搅动,保证树脂基体的流动性,当需要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时,接通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转
动杆以及两个第一调节齿轮逆时针转动,在两个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的带动作用下,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三转动杆以及对应位置的两个第三调节齿轮同时逆时针转动,由于两个第二调节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三调节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三调节齿轮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调节齿轮以及第二转动杆同时顺时针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调节齿轮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分别与四个弧形齿条相啮合,两个第一调节齿轮同时逆时针转动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同时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弧形齿条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四个弧形齿条进而带动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使得两者底部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实现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反之,接通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将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之间的缝隙减小,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之间的缝隙可调,从而实现改变树脂基体的出料量,进而适用不同连续纤维或织物的需要。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树脂基体储料腔的局部结构剖切视图。
23.图3为本发明树脂基体储料腔、第一半圆形活动板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等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第一转动杆、第一调节齿轮以及第二调节齿轮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搅拌轴、固定圈以及搅拌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第一调节齿轮、弧形齿条、皮带轮以及传动皮带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树脂基体储料腔;2、第一半圆形活动板;3、第二半圆形活动板;4、下料口;5、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正反转电机;8、第一转动杆;9、第一调节齿轮;10、第二转动杆;11、第三转动杆;12、第二调节齿轮;13、第三调节齿轮;14、弧形齿条;15、皮带轮;16、传动皮带;17、第一弧形卡接槽;18、第二弧形卡接槽;19、弧形限位板;20、弧形连接件;21、驱动电机;22、搅拌轴;23、固定圈;24、搅拌杆;25、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
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0.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

6所示的一种可调节出料量的预浸料复合生产设备,包括树脂基体储料腔1,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内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底部开设有下料口4,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两侧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板5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板6,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板5一端固定设置有正反转电机7,所述正反转电机7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所述第一转动杆8外周面连接有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板6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0以及第三转动杆11,所述第二转动杆10外周面以及第三转动杆11外周面分别连接有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以及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两个所述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相啮合,所述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相背的一侧均连接有两个弧形齿条14,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齿轮9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四个弧形齿条14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杆8远离正反转电机7的一端以及第三转动杆11远离正反转电机7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皮带轮15,两个所述皮带轮15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16。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均与树脂基体储料腔1内壁密封活动连接,避免树脂基体漏出。
3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外周面两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弧形卡接槽17以及两个第二弧形卡接槽18,四个所述弧形齿条14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弧形卡接槽17内,由于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四个弧形齿条14相啮合,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同时逆时针转动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同时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弧形齿条14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四个弧形齿条14进而带动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
3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外周面两侧均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19,四个所述弧形限位板19与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之间均连接有弧形连接件20,四个所述弧形连接件20分别活动设置在四个第二弧形卡接槽18内。
34.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靠近正反转电机7的一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21,所述驱动电机21输出轴端部传动连接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外周面等距连接有多个固定圈23,多个所述固定圈23外侧均设置有搅拌杆24,驱动电机21带动搅拌轴22以及多个搅拌杆24同时转动,通过搅拌杆24实现对树脂基体搅动,保证树脂基体的流动性。
3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搅拌杆24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搅拌杆24均设置有多个,每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搅拌杆24之间的夹角均为60度,多组所述搅拌杆24分别连接于多个固定圈23外周面。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齿轮9、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以及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规格均相同,便于通用,由于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相啮合,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以及第二转动杆10同时顺时针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四个弧形齿条14相啮合,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同时逆时针转动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同时顺时针转动
从而带动两侧的弧形齿条14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四个弧形齿条14进而带动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使得两者底部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实现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
37.同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1顶部中心位置处贯穿连接有进料口25,便于进料。
38.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树脂基体储料腔两端均连接有两个支撑腿,通过四个支撑腿实现对树脂基体储料腔支撑。
39.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以及第三转动杆的规格相同,便于通用。
40.实施方式具体为:实际使用时,将正反转电机7以及驱动电机21均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接通,通过进料口25向树脂基体储料腔1内加入树脂基体,随后接通驱动电机21带动搅拌轴22以及多个搅拌杆24同时转动,通过搅拌杆24实现对树脂基体搅动,保证树脂基体的流动性,当需要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时,接通正反转电机7带动第一转动杆8以及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逆时针转动,在两个皮带轮15以及传动皮带16的带动作用下,第一转动杆8带动第三转动杆11以及对应位置的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同时逆时针转动,由于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相啮合,两个第三调节齿轮13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以及第二转动杆10同时顺时针转动,由于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分别与四个弧形齿条14相啮合,两个第一调节齿轮9同时逆时针转动以及两个第二调节齿轮12同时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弧形齿条14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四个弧形齿条14进而带动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使得两者底部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实现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反之,接通正反转电机7带动第一转动杆8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将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之间的缝隙减小,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之间的缝隙可调,从而实现改变树脂基体的出料量,进而适用不同连续纤维或织物的需要,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预浸料生产用的树脂基体浸渍设备的出料量大多为固定式,固定式的出料量不能保证不同连续纤维或织物完全浸湿,从而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41.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通过正反转电机7逆时针转动带动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以及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分别顺时针以及逆时针旋转使得两者底部之间的缝隙增大,从而实现增大树脂基体的出料量,反之,正反转电机7顺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将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之间的缝隙减小,第一半圆形活动板2与第二半圆形活动板3之间的缝隙可调,从而实现改变树脂基体的出料量,进而适用不同连续纤维或织物的需要。
42.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43.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