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7502973发布日期:2021-11-22 16:34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点火系统中的火花塞帽是用高压线与火花塞可靠地连接,并对连接部位进行防护。高压帽一般由注塑完成,注塑原料中容易混入铁屑杂质,现有的注塑机进料机构多为单一的进料漏斗,其不能够较佳地对塑料原料中的铁削进行滤除,铁屑混入到注塑机内后对注塑机内部造成损伤,同时影响高压帽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模具内表面涂上脱模剂待用,将原料放入到注塑机内加热形成液态塑胶待用;
5.b、注塑机将液态橡胶注入到模具内,加热模具,往模具内添加硫化剂,加压模具,完成塑胶液态硫化;
6.c、冷却模具,高压帽成型后开模取出高压帽;
7.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注塑机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塑化桶和进料装置,所述塑化桶内设有载料板,所述载料板为电磁铁,所述载料板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塑化桶内壁上,所述塑化桶内壁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载料板的固定块;所述塑化桶内设有搅拌辊,所述搅拌辊上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塑化桶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辊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可驱动所述载料板转动;所述塑化桶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设有斜面,所述隔板上设有可闭合的开口,所述隔板一端设有接料盒;原料放置在进料装置上输送至塑化桶内,进入到塑化桶内的原料置于载料板上,载料板通电产生磁力,原料中的铁屑吸附在载料板上,电机驱动载料板转动,载料板翻转180
°
后将载料板上的原料倒入到塑化桶内,隔板上的开口处于开启状态,原料掉落在隔板上沿隔板斜面滚轮,原料从开口处进入到塑化桶内进行塑化;载料板上的原料掉落后,隔板上的开口关闭,载料板断电后铁屑从载料板上的掉落,铁屑沿隔板上的斜面滚落至接料盒内,新的原料再次放置到载料板上,继续往塑化桶内加料。
8.原料放入到塑化桶前先放置在载料板上,利用载料板电磁铁的性质将原料中的铁屑筛分,载料板翻转后可有效的将整个载料板上的原料倒入到塑化桶内,铁屑仍被吸附在载料板上,使铁屑和原料直接分离,避免铁屑加入到塑化桶内对注塑机内部造成损伤,同时有效的去除了原料中的杂质,保证高压帽的成品质量;通过隔板和开口的设置,减小塑化桶的进料口面积,从而减少从塑化桶内散失的热量,对塑化桶内起到保温作用,降低注塑机能耗;通过开口的开关对原料和铁屑做分别收集,铁屑被单独放置在接料盒内,以便对铁屑做统一处理。
9.所述塑化桶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一第一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一通槽,所述载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配合的传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板可在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环槽;原料掉落在载料板上时,第二传动轮处于环槽位置处,电机驱动搅拌辊转动,载料板处于水平状态,载料板通电后将原料中的铁屑吸附在载料板上;载料板上放置有指定量的原料后,第一连接板往第一活动腔一侧移动,第二传动轮移动至电机输出轴顶部,电机驱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载料板翻转180
°
后将原料倒下,完成塑化桶的加料操作。
10.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滑槽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和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上同轴连接有第五传动轮,所述第五传动轮上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载料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传动轮处于环槽顶部,第三传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触,电机带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五传动轮随第四传动轮转动,第一凸块间断性的与第一连接块相接触,第一凸块推动第一连接块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一连接轴往上运动后落下,在载料板上产生震动,铁屑和原料相分离;载料板上放置足量的原料后,第一电磁铁通电吸引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移动,第一活动块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二传动轮移动至与电机的输出轴相接触位置,第三传动轮移动至环槽顶部,电机驱动第一连接轴转动,载料板翻转后将原料倒入到塑化桶内。
11.所述塑化桶内壁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块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配合的第三滑块,所述固定块顶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滑槽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三滑块上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滚轮,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绕设于所述滚轮上,所述第一传动轮可驱动所述滚轮转动;载料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三滑块移动至第三滑槽一端,限位块抵在第三滑块侧壁上,固定块处于载料板顶部,载料板固定在水平位置上;在驱动载料板转动时,第一活动块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至第一活动腔一侧,限位块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二连接弹簧拉动第三滑块往回移动,固定块从载料板上移开,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第一传动轮带动载料板翻转,载料板翻转180
°
后原料从载料板上掉落,第一传动轮驱动滚轮转动,第一连接绳绕于滚轮上,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三滑块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随第三滑块移动至载料板顶部固定载料板,进料装置继续往载料板上输送原料。
12.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槽侧壁上,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轴,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所述第一
连接轴上设有第二连接轴,所述载料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相配合的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连接轴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弹簧,所述第三连接弹簧上设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相配合的第四活动槽,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传动板移动的第一推杆;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所述限位块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活动块上;在驱动载料板翻转时,第一活动块带动第一连接板移动,第一连接板移动时推动传动轴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传动轴带动第二活动块移动,第二连接绳拉动限位块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限位块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第二连接弹簧拉动第三滑块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从载料板顶部移开;第一传动轮驱动第一连接轴转动后,第一推杆推动第一传动板往第五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二限位板移动至第四活动槽一端后抵在第一活动腔内壁上,第一传动轮不与第一传动板接触,第一传动轮转动时仅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滚轮转动,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三滑块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移动至载料板顶部将载料板固定。
13.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杆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推杆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弹簧,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侧壁上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块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第六传动轮;第一连接板往第一活动腔一端移动时,第一连接板推动传动轴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第六传动轮与第二活动块底部相接触,第二活动块往第五活动槽一端移动,第二活动块拉动第二连接绳移动,限位块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第二活动块移动至第五活动槽一端时,传动轴继续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第六传动轮从第二活动块底部移开,第四连接弹簧推动第二活动块往回移动,限位块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第六传动轮移动至滚轮一侧后,第二电磁铁通电推动第一推杆伸入到第一通腔内,第一推杆推动第二推杆进入到第五活动腔内,第二推杆推动第一传动板往第五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二限位板抵在第一活动腔内壁上,第一推杆与第一通腔内壁形成传动配合,第一传动轮转动带动第一推杆转动,传动轴带动第六传动轮转动,滚轮随第六传动轮转动,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三滑块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移动至载料板顶部将载料板固定。
14.所述开口内壁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侧壁上设有第六连接弹簧,所述第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三电磁铁;所述隔板底部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顶部设有第七连接弹簧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推块侧壁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凸轮,所述凸轮上设有第三连接轴,所述塑化桶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相配合的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配合的第七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轮,所述第七传动轮和所述第八传动轮通过一第二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八传动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一第三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载料板在翻转时,第三电磁铁通电吸引挡板进入到第七活动槽内,开口开启,原料从载料板上掉落,电机驱动第七传动轮转动,第七传动轮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凸轮转动时与第九活动槽内壁相接触,凸轮推动第一推块往下运动,凸轮与第九活动槽内壁脱开接触时,第七连接弹簧拉动
第一推块往上运动,第二凸块撞击在第八活动槽顶部,隔板上产生振动,隔板上的原料沿个隔板表面往下滚落,原料从开口处掉落至塑化桶内;原料全部掉落至塑化桶内后,第三电磁铁断电,挡板将开口封闭,载料板断电,载料板上的铁屑掉落在隔板上,第一推块间断性撞击在第七活动槽顶部,铁屑沿隔板顶部滚落至接料盒内,对铁屑做收集。
15.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塑化桶上方的安装板、设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转辊、套设有所述第一转辊上的传送带及设于所述安装板底部的导料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一转辊设于所述第十活动槽内,所述导料板上设有第五滑块,所述安装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相配合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上设有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设有第一风机,所述第四通槽内设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倾斜设置;原料放置在传送带上后,传送带带动原料移动至连接框内,第二风机做抽气工作,第一风机间断性的吹气,气流间断性的吹在原料上,从传送带上飞起的灰尘被第一风机吸入;第五滑块移动至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的一端,原料移动至传送带一端后掉落在导料板上,传送带与第五滑块顶部接触,驱动第五滑块在第五滑槽内移动,第五滑块往第五滑槽一端移动,原料在导料板移动时持续的从导料板上掉落,第五滑块移动至对第五滑槽远离塑化桶的一端后,传送带停止送料,第一连接板移动驱动在载料板转动,将载料板上的原料倒入到塑化桶内。
16.所述第五滑块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底部铰接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底部;所述第十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设有第三推杆,所述第三推杆侧壁上设有第六滑块,所述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六滑块相配合的第六滑槽,所述第六滑块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五滑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五滑块往所述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一端移动的第二传动板;第五滑块往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的一端移动时,传动块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二传动板从第十二活动槽内伸出,传送带通过第二传动板与传动块形成传动配合,第五滑块移动至第五滑槽一端后,第二传动板进入到第十二活动槽内,第三推杆抵在第五滑槽内壁上后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推杆推动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转动,传动块从第十一活动槽内伸出,传动块直接与传送带相接触,传送带在将原料输送至导料板上时带动导料板往回移动,原料铺于载料板上,对原料中的铁屑做筛除。
17.所述第二传动板上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有第二转辊,所述第二转辊上绕设有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板上设有第八连接弹簧,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导块,所述导块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导块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内;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和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底部均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导块底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十五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三连接杆固连于所述第二推块上,所述第二推块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第五滑块移动至第五滑槽远离塑化桶一端时,第三推杆抵在第二推块上,第三推杆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块往第十六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块带动第一连接杆移动,导块往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导块推动第二传动板往第十二活动槽内
移动,传动块下降进入到第十一活动槽内后,第二传动板从第十二活动槽内伸出,传动块通过传动带与传送带形成配合,传送带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带动第五滑块移动,第五滑块往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一端移动;第五滑块移动至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一端后,第五滑块另一侧的第三推杆与第五滑槽另一端的第二推块相接触,第二推块带动导块往第十三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推杆推动传动块往第十一活动槽外移动,第二传动板进入到第十二活动槽内,传动块从第十一活动槽内伸出抵在传送带底部与传送带形成传动配合,传送带带动第五滑块往回移动,导料板往回移动,将原料铺于载料板上。
18.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原料放入到塑化桶前先放置在载料板上,利用载料板电磁铁的性质将原料中的铁屑筛分,载料板翻转后可有效的将整个载料板上的原料倒入到塑化桶内,铁屑仍被吸附在载料板上,使铁屑和原料直接分离,避免铁屑加入到塑化桶内对注塑机内部造成损伤,同时有效的去除了原料中的杂质,保证高压帽的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利用本发明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生产的高压帽的示意图。
20.图2为利用本发明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生产的高压帽的剖视图。
21.图3为本发明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注塑机的正视图。
23.图5为图4中沿a

a处的剖视图。
24.图6为图5中的a处放大图。
25.图7为图5中的b处放大图。
26.图8为图6中的c处放大图。
27.图9为图4中沿b

b处的剖视图。
28.图10为图9中的d处放大图。
29.图11为图4中沿c

c处的剖视图。
30.图12为图11中的e处放大图。
31.图13为图4中沿d

d处的剖视图。
32.图14为图13中的f处放大图。
33.图15为图4中沿e

e处的剖视图。
34.图16为图15中的g处放大图。
35.图17为图15中的h处放大图。
36.图18为本发明注塑机的右视图。
37.图19为图18中沿f

f处的剖视图。
38.图20为图19中的i处放大图。
39.图21为图19中的j处放大图。
40.图22为图18中沿g

g处的剖视图。
41.图23为图22中的k处放大图。
42.图24为图18中沿h

h处的剖视图。
43.图25为图24中的l处放大图。
44.图26为图18中沿i

i处的剖视图。
45.图27为图26中的m处放大图。
46.图28为图18中沿j

j处的剖视图。
47.图29为图28中的n处放大图。
48.图30为图28中的r处放大图。
49.图31为图18中沿k

k处的剖视图。
50.图32为图31中的o处放大图。
51.图33为图18中沿l

l处的剖视图。
52.图34为图33中的p处放大图。
53.图35为图18中沿m

m处的剖视图。
54.图36为图35中的q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55.一种火花塞用高压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模具内表面涂上脱模剂待用,将原料放入到注塑机内加热形成液态塑胶待用;b、注塑机将液态橡胶注入到模具内,加热模具,往模具内添加硫化剂,加压模具,完成塑胶液态硫化;c、冷却模具,高压帽成型后开模取出高压帽。
56.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高压膜为塑胶材质,利用本方法生产的火花塞接触端高压帽改成了螺纹状结构,有利于点火后产生的气体排放,高效点火节能;通过螺纹状结构的设置,有效的减少了高温火花塞的接触面积,从而延长点火线圈的寿命,降低了汽车维护成本;本技术提供的方法可通过选择不同型号的模具生产适合不同车型的高压帽。
57.如图3

36所示,所述步骤a中的注塑机包括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塑化桶2和进料装置,所述塑化桶2内设有载料板22,所述载料板22为电磁铁,所述载料板2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塑化桶2内壁上,所述塑化桶2内壁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载料板22的固定块240;所述塑化桶2内设有搅拌辊211,所述搅拌辊211上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塑化桶2侧壁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辊211转动的电机21,所述电机21可驱动所述载料板22转动;所述塑化桶2内设有隔板27,所述隔板27顶部设有斜面,所述隔板27上设有可闭合的开口,所述隔板27一端设有接料盒220;原料放置在进料装置上输送至塑化桶2内,进入到塑化桶2内的原料置于载料板22上,载料板22通电产生磁力,原料中的铁屑吸附在载料板22上,电机21驱动载料板22转动,载料板22翻转180
°
后将载料板22上的原料倒入到塑化桶2内,隔板27上的开口处于开启状态,原料掉落在隔板27上沿隔板27斜面滚轮,原料从开口处进入到塑化桶2内进行塑化;载料板22上的原料掉落后,隔板27上的开口关闭,载料板22断电后铁屑从载料板22上的掉落,铁屑沿隔板27上的斜面滚落至接料盒220内,新的原料再次放置到载料板22上,继续往塑化桶2内加料。
58.所述塑化桶2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通孔顶部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连接板23,所述第一连接板23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一传动轮231和第二传动轮236,所述第一传动轮231和所述第二传动轮236通过一第一同步带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一通槽,所述载料板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槽相对应的第一连接轴223,所述第一连接轴223穿设于所述第
二活动腔内,所述第一连接轴22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231相配合的传动槽,所述第一连接板23可在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移动;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上设有环槽;原料掉落在载料板22上时,第二传动轮236处于环槽位置处,电机21驱动搅拌辊211转动,载料板22处于水平状态,载料板22通电后将原料中的铁屑吸附在载料板22上;载料板22上放置有指定量的原料后,第一连接板23往第一活动腔一侧移动,第二传动轮236移动至电机21输出轴顶部,电机21驱动第二传动轮236转动,第二传动轮236带动第一传动轮231转动,第一传动轮231带动第一连接轴223转动,载料板22翻转180
°
后将原料倒下,完成塑化桶2的加料操作。
59.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一活动块26,所述第一活动块26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块265,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265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265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266,所述第一滑槽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活动块26上设有第二滑块261,所述第一连接板2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61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活动块26上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内设有相配合的第三传动轮262和第四传动轮263,所述第四传动轮263上同轴连接有第五传动轮264,所述第五传动轮264上设有第一凸块2641,所述第一连接板23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235;载料板2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传动轮236处于环槽顶部,第三传动轮262与电机21的输出轴相接触,电机21带动第三传动轮262转动,第五传动轮264随第四传动轮263转动,第一凸块2641间断性的与第一连接块235相接触,第一凸块2641推动第一连接块235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板23带动第一连接轴223往上运动后落下,在载料板22上产生震动,铁屑和原料相分离;载料板22上放置足量的原料后,第一电磁铁通电吸引第一滑块265在第一滑槽内移动,第一活动块26带动第一连接板23移动,第二传动轮236移动至与电机21的输出轴相接触位置,第三传动轮262移动至环槽顶部,电机21驱动第一连接轴223转动,载料板22翻转后将原料倒入到塑化桶2内。
60.所述塑化桶2内壁上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块240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槽相配合的第三滑块2401,所述固定块240顶部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滑槽顶部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限位块250,所述限位块250上设有第一连接弹簧2501,限位块底部设有斜面,所述第三滑块2401上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弹簧,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滚轮260,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绕设于所述滚轮260上,所述第一传动轮231可驱动所述滚轮260转动;载料板22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三滑块2401移动至第三滑槽一端,限位块250抵在第三滑块2401侧壁上,固定块240处于载料板22顶部,载料板22固定在水平位置上;在驱动载料板22转动时,第一活动块26带动第一连接板23移动,第一连接板23移动至第一活动腔一侧,限位块250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二连接弹簧拉动第三滑块2401往回移动,固定块240从载料板22上移开,电机21驱动第一传动轮231转动,第一传动轮231带动载料板22翻转,载料板22翻转180
°
后原料从载料板22上掉落,第一传动轮231驱动滚轮260转动,第一连接绳绕于滚轮260上,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三滑块2401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240随第三滑块2401移动至载料板22顶部固定载料板22,进料装置继续往载料板22上输送原料。
61.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设于所述第三活动槽侧壁上,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轴24,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五复位弹簧241,所述第一连接轴223上设有第二连接轴221,所述载料板2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21相配合的第四活动腔,所述第二连接轴221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222,第二连接轴可在第四活动
腔内移动,第一限位板与第四活动腔内壁传动配合,第一连接板带动第一连接轴移动时,第二连接轴在第四活动腔内移动;所述第一连接轴223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五活动腔内设有第三连接弹簧224,所述第三连接弹簧224上设有第一传动板225,所述第一传动板225上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五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二限位板相配合的第四活动槽,所述传动轴24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一传动板225移动的第一推杆242;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活动块25,所述第二活动块25上设有第四连接弹簧251,所述限位块250上设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活动块25上;在驱动载料板22翻转时,第一活动块26带动第一连接板23移动,第一连接板23移动时推动传动轴24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传动轴24带动第二活动块25移动,第二连接绳拉动限位块250往第一活动槽内移动,限位块250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后第二连接弹簧拉动第三滑块2401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240从载料板22顶部移开;第一传动轮231驱动第一连接轴223转动后,第一推杆242推动第一传动板225往第五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二限位板移动至第四活动槽一端后抵在第一活动腔内壁上,第一传动轮231不与第一传动板225接触,第一传动轮231转动时仅带动传动轴24转动,传动轴24带动滚轮260转动,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三滑块2401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240移动至载料板22顶部将载料板22固定。
62.所述传动轴24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一推杆242设于所述第六活动槽内,所述第一推杆242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弹簧243,所述第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传动轮231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二推杆232,所述第二推杆232侧壁上设有第四滑块233,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233相配合的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块233上设有第二复位弹簧234,所述传动轴24一端设有第六传动轮;第一连接板23往第一活动腔一端移动时,第一连接板23推动传动轴24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第六传动轮与第二活动块25底部相接触,第二活动块25往第五活动槽一端移动,第二活动块25拉动第二连接绳移动,限位块250进入到第三活动槽内;第二活动块25移动至第五活动槽一端时,传动轴24继续往第三活动槽内移动,第六传动轮从第二活动块25底部移开,第四连接弹簧251推动第二活动块25往回移动,限位块250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第六传动轮移动至滚轮260一侧后,第二电磁铁通电推动第一推杆242伸入到第一通腔内,第一推杆242推动第二推杆232进入到第五活动腔内,第二推杆232推动第一传动板225往第五活动腔一端移动,第二限位板抵在第一活动腔内壁上,第一推杆242与第一通腔内壁形成传动配合,第一传动轮231转动带动第一推杆242转动,传动轴24带动第六传动轮转动,滚轮260随第六传动轮转动,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三滑块2401往第三滑槽一端移动,固定块240移动至载料板22顶部将载料板22固定。
63.所述开口内壁上设有第七活动槽,所述第七活动槽内设有挡板274,所述挡板274侧壁上设有第六连接弹簧275,所述第七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三电磁铁;所述隔板27底部设有第八活动槽,所述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推块271,所述第一推块271顶部设有第七连接弹簧273和第二凸块272,所述第一推块271侧壁上设有第九活动槽,所述第九活动槽内设有凸轮28,所述凸轮28上设有第三连接轴281,所述塑化桶2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轴281相配合的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相配合的第七传动轮29和第八传动轮210,所述第七传
动轮29和所述第八传动轮210通过一第二同步带291形成传动配合,所述第八传动轮210与所述第二连接轴221通过一第三同步带2101形成传动配合;载料板22在翻转时,第三电磁铁通电吸引挡板274进入到第七活动槽内,开口开启,原料从载料板22上掉落,电机21驱动第七传动轮29转动,第七传动轮29带动第二连接轴221转动,凸轮28转动时与第九活动槽内壁相接触,凸轮28推动第一推块271往下运动,凸轮28与第九活动槽内壁脱开接触时,第七连接弹簧273拉动第一推块271往上运动,第二凸块272撞击在第八活动槽顶部,隔板27上产生振动,隔板27上的原料沿个隔板27表面往下滚落,原料从开口处掉落至塑化桶2内;原料全部掉落至塑化桶2内后,第三电磁铁断电,挡板274将开口封闭,载料板22断电,载料板22上的铁屑掉落在隔板27上,第一推块271间断性撞击在第七活动槽顶部,铁屑沿隔板27顶部滚落至接料盒220内,对铁屑做收集。
64.所述进料装置设于所述塑化桶2上方的安装板3、设于所述安装板3上的第一转辊31、套设有所述第一转辊31上的传送带311及设于所述安装板3底部的导料板33,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第十活动槽,所述第一转辊31设于所述第十活动槽内,所述导料板33上设有第五滑块331,所述安装板3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331相配合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五滑槽与所述第十活动槽相通;所述安装板3上设有连接框32,所述连接框32上设有第三通槽和第四通槽,所述第三通槽内设有第一风机321,所述第四通槽内设有第二风机322,所述第一风机321倾斜设置;原料放置在传送带311上后,传送带311带动原料移动至连接框32内,第二风机322做抽气工作,第一风机321间断性的吹气,气流间断性的吹在原料上,从传送带311上飞起的灰尘被第一风机321吸入;第五滑块331移动至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2的一端,原料移动至传送带311一端后掉落在导料板33上,传送带311与第五滑块331顶部接触,驱动第五滑块331在第五滑槽内移动,第五滑块331往第五滑槽一端移动,原料在导料板33移动时持续的从导料板33上掉落,第五滑块331移动至对第五滑槽远离塑化桶2的一端后,传送带311停止送料,第一连接板23移动驱动在载料板22转动,将载料板22上的原料倒入到塑化桶2内;第一风机倾斜设置,使第一风机吹出的气流往清洗向下方向,避免第一风机的气流直接将吹出的灰尘从连接框内吹出,仅起到将灰尘扬起作用,扬起的灰尘在第二风机的吸力作用下被吸收,避免灰尘从连接框内飘出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
65.所述第五滑块331上设有第十一活动槽,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块332,所述传动块332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板333,所述第二连接板333底部铰接有第三连接板334,所述第三连接板334底部铰接于所述第十一活动槽底部;所述第十一活动槽侧壁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通腔内设有第三推杆335,所述第三推杆335侧壁上设有第六滑块336,所述第二通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六滑块336相配合的第六滑槽,所述第六滑块336上设有第三复位弹簧337;所述第五滑槽内壁上设有第十二活动槽,所述第十二活动槽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五滑块331往所述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2一端移动的第二传动板34;第五滑块331往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2的一端移动时,传动块332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二传动板34从第十二活动槽内伸出,传送带311通过第二传动板34与传动块332形成传动配合,第五滑块331移动至第五滑槽一端后,第二传动板34进入到第十二活动槽内,第三推杆335抵在第五滑槽内壁上后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推杆335推动第二连接板333和第三连接板334转动,传动块332从第十一活动槽内伸出,传动块332直接与传送带311相接触,传送带311在将原料输送至导料板33上时带动导料板33往回移动,原料铺于载料板22上,对原料中
的铁屑做筛除。
66.所述第二传动板34上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有第二转辊341,所述第二转辊341上绕设有传动带342;所述第二传动板34上设有第八连接弹簧343,所述第十二活动槽一侧侧壁上设有第十三活动槽,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十四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导块351,所述导块351为三角形结构,所述导块351上设有第一连接杆35,所述第一连接杆35穿设于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内;所述第十三活动槽和所述第十四活动槽底部均设有第十五活动槽,所述导块351底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杆35另一端底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第十五活动槽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杆363,所述第十五活动槽侧壁上设有连接腔,所述连接腔侧壁上设有第十六活动槽,所述第二连接杆363上设有第三连接杆362,所述第十六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推块36,所述第三连接杆362固连于所述第二推块36上,所述第二推块36上设有第四复位弹簧361;第五滑块331移动至第五滑槽远离塑化桶2一端时,第三推杆335抵在第二推块36上,第三推杆335往第十一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块36往第十六活动槽内移动,第二推块36带动第一连接杆35移动,导块351往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导块351推动第二传动板34往第十二活动槽内移动,传动块332下降进入到第十一活动槽内后,第二传动板34从第十二活动槽内伸出,传动块332通过传动带342与传送带311形成配合,传送带311带动传动带342转动,传动带342带动第五滑块331移动,第五滑块331往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2一端移动;第五滑块331移动至第五滑槽靠近塑化桶2一端后,第五滑块331另一侧的第三推杆335与第五滑槽另一端的第二推块36相接触,第二推块36带动导块351往第十三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推杆335推动传动块332往第十一活动槽外移动,第二传动板34进入到第十二活动槽内,传动块332从第十一活动槽内伸出抵在传送带311底部与传送带311形成传动配合,传送带311带动第五滑块331往回移动,导料板33往回移动,将原料铺于载料板22上;导料板在移动过程中将原料放置在载料板上,使原料更加均匀的置于载料板上,以便将原料中的铁屑分离,使铁屑吸附在载料板上,有效的去除原料中的铁屑。
67.接料盒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块2201,塑化桶侧壁上设有排料口,接料盒设于排料口底部,塑化桶侧壁上设有与第二连接块相配合的连接槽,在第二连接块与连接槽的配合下将接料盒固定在塑化桶侧壁上,可将第二连接块从连接槽内取出,以将接料盒中的铁屑倒出;塑化桶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密封板230,塑化后的原料从出料口处排出。
68.本技术中未提及的其他注塑机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结构相同,本技术仅为示意图,其具体尺寸以实际实施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