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40762发布日期:2022-02-07 21:5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拖鞋鞋底成型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如今,拖鞋生产加工时,拖鞋鞋底多数都是采用塑料或者胶皮质地,所以在进行加工成型时,可以采用模具进行一体成型,由于塑料或者橡胶在进行成型后具有余温,不便于人们拿取,所以为了便于人们拿取,需要进行降温,并且在成型之后也要合理的存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
4.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包括矩形基座,所述矩形基座上设有运输结构、成型结构以及冷却结构,所述运输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前方,所述成型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左侧;
5.所述成型结构包括:步进电机、电动推杆、上模具、下模具以及伸缩电机;
6.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步进电机安置于第一圆形通孔内部,所述步进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安装有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两侧壁面均固定有第一驱动安装座,所述电动推杆安置于第一驱动安装座上,所述电动推杆驱动端上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壁面固定有支柱,所述支柱下壁面安装有与矩形基座上壁面相搭接的第一滚轮,所述下模具安置于第一支架上,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安装有第一折型架,所述第一折型架下壁面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伸缩电机安置于第二支架下壁面,所述伸缩电机驱动端上有连接架,所述上模具安置于连接架上,所述上模具下壁面固定有插杆,所述下模具上开设有与插杆相搭接的卡槽。
7.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制冷片、第一伺服电机以及矩形罩体;
8.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固定有第二折型架,所述第二折型架上壁面固定有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下壁面均安装有第二驱动安装座,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置于第二驱动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安装有叶片,所述矩形罩体安置于矩形基座上壁面,所述矩形罩体侧壁面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制冷片安置于矩形罩体内。
9.所述运输结构包括:丝杠模组、辊轴以及收集箱体;
10.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开设有一对条形凹槽,所述丝杠模组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所述丝杠模组移动端上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收集箱体安置于支撑座上,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条形凹槽之间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插装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轴承,所述辊轴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收集箱体下壁面与辊轴相搭接,从而支撑收集箱体。
11.所述第一驱动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支架侧壁面安置有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内的第一限位杆。
12.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且位于承载架下方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承载架下壁面安装有插入环形凹槽内顶杆,所述顶杆下壁面安装有与环形凹槽相搭接的第二滚轮。
13.所述矩形基座上壁面固定有支撑托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支撑托架上开设有与第一插孔相匹配的承载槽,所述第一插孔内插装与承载槽相搭接的第二固定杆。
14.所述矩形罩体上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插装有透明玻璃。
15.所述条形凹槽内贯穿支撑座的第二限位杆。
16.所述矩形基座下壁面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有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下壁面固定有垫板。
17.所述矩形罩体侧壁面通过铰链连接有与矩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
18.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通过运输结构,便于在鞋垫在成型之后存放,统一拿取运输收纳,通过成型结构,便于鞋垫成型,通过成型模具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工作效果,并且冷却结构在鞋垫成型后,进行降温处理,便于后续人工手动拿取。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成型结构主视图;
21.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矩形基座俯视图;
22.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矩形罩体侧视图;
23.图5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的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24.图中,1、矩形基座;2、步进电机;3、电动推杆;4、上模具;5、下模具;6、伸缩电机;7、第一连接杆;8、承载架;9、第一驱动安装座;10、第一支架;11、支柱;12、第一滚轮;13、第一折型架;14、第二支架;15、连接架;16、插杆;17、制冷片;18、第一伺服电机;19、矩形罩体;20、第二折型架;21、条形板;22、挡门;23、第二驱动安装座;24、立柱;25、第二连接杆;26、叶片;27、第二限位杆;28、丝杠模组;29、辊轴;30、收集箱体;31、支撑座;32、第二固定杆;33、第一轴承;34、第一限位杆;35、顶杆;36、第二滚轮;37、支撑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自动化拖鞋鞋底成型装置,包括矩形基座1,矩形基座1上设有运输结构、成型结构以及冷却结构,运输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前方,成型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左侧;成型结构包括:步进电机2、电动推杆3、上模具4、下模具5以及伸缩电机6;矩形基座1上壁面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步进电机2安置于第一圆形通孔内部,步进电机2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上安装有承载架8,承载架8两侧壁面均固定有第一驱动安装座9,电动推杆3安置于第一驱动安装座9上,电动推杆3驱动端上有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下壁面固定有支柱11,支柱11下壁面安装有与矩形基座1上壁面相搭接的第一滚轮12,下模具5安置于第一支架10上,矩形基座1上壁面安装有第一折型架13,第一折型架13下壁面安装有第二支架14,伸缩电机6安置于第二支架14下壁面,伸缩电机6驱动端上有连接架15,上模具4安置于连接架15上,上模具4下壁面固定有插
杆16,下模具5上开设有与插杆16相搭接的卡槽;冷却结构包括:制冷片17、第一伺服电机18以及矩形罩体19;矩形基座1上壁面固定有第二折型架20,第二折型架20上壁面固定有条形板21,条形板21下壁面均安装有第二驱动安装座23,第一伺服电机18安置于第二驱动安装座23上,第一伺服电机18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5上安装有叶片26,矩形罩体19安置于矩形基座1上壁面,矩形罩体19侧壁面开设有矩形通孔,制冷片17安置于矩形罩体19内;运输结构包括:丝杠模组28、辊轴29以及收集箱体30;矩形基座1上壁面开设有一对条形凹槽,丝杠模组28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丝杠模组28移动端上安装有支撑座31,收集箱体30安置于支撑座31上,矩形基座1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条形凹槽之间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插装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轴承33,辊轴29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轴承33上,收集箱体30下壁面与辊轴29相搭接,从而支撑收集箱体30;第一驱动安装座9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第一支架10侧壁面安置有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内的第一限位杆34;矩形基座1上壁面且位于承载架8下方开设有环形凹槽,承载架8下壁面安装有插入环形凹槽内顶杆35,顶杆35下壁面安装有与环形凹槽相搭接的第二滚轮36;矩形基座1上壁面固定有支撑托架37,第一支架10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支撑托架37上开设有与第一插孔相匹配的承载槽,第一插孔内插装与承载槽相搭接的第二固定杆32;矩形罩体19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内插装有透明玻璃;条形凹槽内贯穿支撑座31的第二限位杆27;矩形基座1下壁面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有立柱24,每个立柱24下壁面固定有垫板;矩形罩体19侧壁面通过铰链连接有与矩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22。
26.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包括矩形基座1,矩形基座1上设有运输结构、成型结构以及冷却结构,运输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前方,成型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左侧;
27.成型结构包括:步进电机2、电动推杆3、上模具4、下模具5以及伸缩电机6;
28.矩形基座1上壁面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步进电机2安置于第一圆形通孔内部,步进电机2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上安装有承载架8,承载架8两侧壁面均固定有第一驱动安装座9,电动推杆3安置于第一驱动安装座9上,电动推杆3驱动端上有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下壁面固定有支柱11,支柱11下壁面安装有与矩形基座1上壁面相搭接的第一滚轮12,下模具5安置于第一支架10上,矩形基座1上壁面安装有第一折型架13,第一折型架13下壁面安装有第二支架14,伸缩电机6安置于第二支架14下壁面,伸缩电机6驱动端上有连接架15,上模具4安置于连接架15上,上模具4下壁面固定有插杆16,下模具5上开设有与插杆16相搭接的卡槽,通过运输结构,便于在鞋垫在成型之后存放,统一拿取运输收纳,通过成型结构,便于鞋垫成型,通过成型模具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工作效果,并且冷却结构在鞋垫成型后,进行降温处理,便于后续人工手动拿取。
29.在本实施方案中,包括矩形基座1,矩形基座1上设有运输结构、成型结构以及冷却结构,运输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前方,成型结构位于冷却结构左侧;
30.成型结构包括:步进电机2、电动推杆3、上模具4、下模具5以及伸缩电机6;
31.矩形基座1上壁面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步进电机2安置于第一圆形通孔内部,步进电机2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上安装有承载架8,承载架8两侧壁面均固定有第一驱动安装座9,电动推杆3安置于第一驱动安装座9上,电动推杆3驱动端上有第一支架10,第一支架10下壁面固定有支柱11,支柱11下壁面安装有与矩形基座1上壁面相搭接的第一滚轮12,下模具5安置于第一支架10上,矩形基座1上壁面安装有第一折型架13,第
一折型架13下壁面安装有第二支架14,伸缩电机6安置于第二支架14下壁面,伸缩电机6驱动端上有连接架15,上模具4安置于连接架15上,上模具4下壁面固定有插杆16,下模具5上开设有与插杆16相搭接的卡槽;
32.需要说明的是:
33.矩形基座1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步进电机2,步进电机2驱动端上的第一连接杆7上的承载架8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第一驱动安装座9上的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驱动端能够伸缩,带动第一支架10移动,支柱11下壁面的第一滚轮12与矩形基座1上壁面相搭接,便于在第一支架10移动时,第一滚轮12能够移动,不会阻碍第一支架10移动,并且通过第一滚轮12移动,达到移动第一支架10时,起到移动支撑作用,电动推杆3驱动端伸缩,推动第一支架10移动,调整下模具5使用位置,第一折型架13起到支撑作用,用于支撑伸缩电机6,伸缩电机6驱动端上安装的上模具4能够随着伸缩电机6驱动端上下移动,使用时,电动推杆3驱动端伸展,带动第一支架10伸展,从而下模具5位于上模具4下端,之后伸缩电机6驱动端伸展,带动上模具4下落,让与下模具5对接,将物料灌入上模具4与下模具5对接够形成的内腔,进行注塑,便于拖鞋鞋底成型,上模具4的插杆16插入插槽内,便于对接稳定,在拖鞋鞋底成型之后,伸缩电机6驱动端缩紧,将下模具5与上模具4分开,之后步进电机2驱动端顺时针转动,让成型之后拖鞋鞋底从左移动到右侧,之后电动推杆3驱动端伸展,将存放鞋垫的下模具5插入冷却结构内,从而进行鞋垫冷却,右侧的下模具5转动到左侧,之后电动推杆3伸展,之后伸缩电机6驱动端再次伸展,带动上模具4下落,让与下模具5对接,将物料灌入上模具4与下模具5对接够形成的内腔,再次进行注塑,进行拖鞋鞋底成型。
34.冷却结构包括:制冷片17、第一伺服电机18以及矩形罩体19;
35.矩形基座1上壁面固定有第二折型架20,第二折型架20上壁面固定有条形板21,条形板21下壁面均安装有第二驱动安装座23,第一伺服电机18安置于第二驱动安装座23上,第一伺服电机18驱动端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杆25,第二连接杆25上安装有叶片26,矩形罩体19安置于矩形基座1上壁面,矩形罩体19侧壁面开设有矩形通孔,制冷片17安置于矩形罩体19内;
36.需要说明的是:
37.矩形罩体19内制冷片17,便于将矩形罩体19内降温,便于下模具5内的成品降温冷却,在进入矩形罩体19内部前,第一伺服电机18驱动端转动,带动叶片26转动,从而提高空气流动,便于吹向下模具5,提高散热效果。
38.运输结构包括:丝杠模组28、辊轴29以及收集箱体30;
39.矩形基座1上壁面开设有一对条形凹槽,丝杠模组28安置于条形凹槽内部,丝杠模组28移动端上安装有支撑座31,收集箱体30安置于支撑座31上,矩形基座1上壁面且位于一对条形凹槽之间开设有条形通孔,条形通孔内插装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轴承33,辊轴29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轴承33上,收集箱体30下壁面与辊轴29相搭接,从而支撑收集箱体30;
40.需要说明的是:丝杠模组28移动端能够移动,从而带动支撑座31上的支撑架32支撑的收集箱体30移动,在将冷却的拖鞋鞋底成品从下模具5取出后,放入收集箱体30内部,当收集箱体30放满时,丝杠模组28向右移动,便于运输成品,让成品统一收集,辊轴29通过第一轴承33支撑,第一轴承33自身能够转动,便于辊轴29可以转动,辊轴29与收集箱体30下壁面搭接,从而支撑收集箱体30,在收集箱体30移动时,辊轴29受到摩擦而转动,不会阻碍
收集箱体30移动,并且起到支撑收集箱体30作用。
4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第一驱动安装座9上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第一支架10侧壁面安置有插入第一圆形凹槽内的第一限位杆34;通过第一限位杆34,用于支撑第一支架10。
4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矩形基座1上壁面且位于承载架8下方开设有环形凹槽,承载架8下壁面安装有插入环形凹槽内顶杆35,顶杆35下壁面安装有与环形凹槽相搭接的第二滚轮36;通过顶杆35以及第二滚轮36,用于支撑承载架8,在承载架8转动时,第二滚轮36移动,不会阻碍承载架8移动。
4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矩形基座1上壁面固定有支撑托架37,第一支架10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支撑托架37上开设有与第一插孔相匹配的承载槽,第一插孔内插装与承载槽相搭接的第二固定杆32;通过支撑托架37用于支撑下模具5,第二固定杆32,用于固定第一支架10,让下模具5使用时稳定。
4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矩形罩体19上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内插装有透明玻璃。
4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条形凹槽内贯穿支撑座31的第二限位杆27。
4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矩形基座1下壁面且靠近四角处均固定有立柱24,每个立柱24下壁面固定有垫板;通过立柱24用于支撑本装置。
4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更进一步地,矩形罩体19侧壁面通过铰链连接有与矩形通孔相匹配的挡门22。
48.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