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70861发布日期:2022-04-14 21:1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贴膜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贴膜组件。


背景技术:

2.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屏幕容易划伤,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及美观度,或者是电子设备意外跌落时会损伤屏幕。贴膜可以提高屏幕的抗磨性能,对电子设备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人们大多选择对电子设备的屏幕进行贴膜。贴膜通常需要借助于专用的贴膜工具。
3.然而,消费者通过现有的贴膜工具对手机进行贴膜时,容易将保护膜贴歪,不能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组件,包括贴膜装置和保护膜,贴膜装置包括壳体和盖板,壳体设有连通前端的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定位槽,盖板与第一容置槽滑动配合,且当盖板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内时可相对壳体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盖板设有用于容置保护膜的第二容置槽;保护膜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层、保护层和离型层,定位层位于靠近盖板一侧并相对盖板固定,壳体的前端设有固定柱,离型层位于远离盖板一侧且其一端与固定柱固定配合。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置槽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滑轨槽,且滑轨槽连通壳体的前端,盖板的相对两侧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滑轨槽滑动配合的导杆,当盖板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内时可相对壳体向上移出第一容置槽。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滑轨槽的两端均设有缺口,缺口的上端位于滑轨槽上方,且分别与外界和滑轨槽连通,缺口的下端位于滑轨槽下方且与滑轨槽连通,当盖板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内时,盖板可通过导杆沿缺口上下移动。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还包括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别设置于盖板的相对两端。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定位层还包括凸设于定位层两端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部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分别套设于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还包括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第一卡块上设有第一卡孔,第二卡块上设有第二卡孔,第一卡孔套设于第一定位柱使得第一卡块与第一定位部接触,第二卡孔套设于第二定位柱使得第二卡块与第二定位部接触。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离型层包括离型本体和延伸部,延伸部连接于离型本体的一端,并可相对离型本体弯折,延伸部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套设于固定柱使得离型层与固定柱
固定配合。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贴膜组件还包括清洁件,清洁件设置于第一卡块远离盖板的一侧。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还设有镂空区,镂空区贯穿盖板设置。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还包括扣手,扣手沿盖板的长度方向凸出于盖板。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组件,通过盖板与第一容置槽的滑动配合,且当盖板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内时可相对壳体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能够实现盖板与壳体的快速并且准确对位,提高了贴膜的精准度,改善了保护膜与屏幕之间存在的气泡问题。通过离型层的一端与固定柱固定配合,还能够在盖板相对第一容置槽滑动时将离型层剥离。
16.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所示的贴膜组件在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
20.图3是图1所示的贴膜组件在另一种视角下的爆炸图。
21.图4是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5是图3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6是图1所示的贴膜组件在保护膜安装板朝上抬离电子设备容置壳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图1所示的贴膜组件的保护膜安装板、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及清洁件的爆炸示意图。
25.图8是图1所示的贴膜组件在保护膜安装板脱离电子设备容置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图8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10是图2所示的贴膜组件的离型层的延伸部穿设于电子设备容置壳的定位柱的示意图。
28.图11是图1所示的贴膜组件的电子设备容置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
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31.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组件1,包括贴膜装置10和保护膜20,贴膜装置10包括壳体11和盖板13,壳体11设有连通前端的第一容置槽112,第一容置槽112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定位槽1161,盖板13与第一容置槽112滑动配合,且当盖板13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112内时可相对壳体11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盖板13设有用于容置保护膜20的第二容置槽130。保护膜20包括依次连接的定位层21、保护层23和离型层25,定位层21位于靠近盖板13一侧并相对盖板13固定,壳体11的前端设有固定柱1163,离型层25位于远离盖板13一侧且其一端与固定柱1163固定配合。
3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大致为矩形结构,以适应待贴膜的电子设备的形状。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壳体11的前端为最先与盖板13相配合的壳体11的一端,也即,盖板13通过壳体11的前端开始滑入第一容置槽112。
33.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壳体11包括侧壁114和底壳116,侧壁114连接于底壳116,侧壁114和底壳116围成第一容置槽112。侧壁114可以用于与盖板13滑动配合,底壳116可以用于容置电子设备。
34.侧壁114包括内侧面1141和外侧面1142,内侧面1141和外侧面1142相背,内侧面1141位于外侧面1142和定位槽1161之间。内侧面1141是侧壁114靠近定位槽1161一侧的表面,可以用于设置滑轨槽1147。外侧面1142位于壳体11的外侧。侧壁114还包括侧顶面1143和侧端面1144,侧端面1144设置于壳体11的前端,并且连接于内侧面1141和外侧面1142之间;侧顶面1143连接于内侧面1141和外侧面1142之间,侧顶面1143与侧端面1144连接,侧顶面1143位于侧壁114的顶部。
35.请参阅图3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侧壁114包括第一子侧壁1145和第二子侧壁1146,第一子侧壁1145和第二子侧壁1146分别连接于底壳116的两侧。
36.第一容置槽112的相对侧壁114上分别设有滑轨槽1147,且滑轨槽1147连通壳体11的前端,也即,第一子侧壁1145和第二子侧壁1146均设有滑轨槽1147,滑轨槽1147贯穿侧端面1144,使得盖板13从侧端面1144即可滑入滑轨槽1147内,便于盖板13与壳体11的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滑轨槽1147设置于侧壁114靠近定位槽1161的一侧,例如,滑轨槽1147设置于内侧面1141。滑轨槽1147限定出引导方向d,引导方向d即引导盖板13移动的方向,与滑轨槽1147的延伸方向一致。引导方向d也是贴膜过程中盖板13的移动方向。滑轨槽1147可以用于对盖板13进行导向,使得盖板13可以沿引导方向d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满足对盖板13进行导向的条件下,滑轨槽1147还可以设置于外侧面1142(图4),也即,盖板13在壳体11的外表面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滑轨槽1147大致为矩形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满足对盖板13进行导向的条件下,滑轨槽1147还可以是燕尾槽、弧形槽等。
37.由于滑轨槽1147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12(图1)的相对侧壁114,因此滑轨槽114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轨槽1147分别设置于第一子侧壁1145和第二子侧壁1146,也即,盖板13与壳体11之间为双侧滑动,盖板13的滑动稳定性更高。
38.请参阅图1、图3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滑轨槽1147的两端均设有缺口1148,也即,第一子侧壁1145和第二子侧壁1146各设有两个缺口1148,两个缺口1148沿侧壁11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例如,沿引导方向d间隔。两个缺口1148的间距及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设定。缺口1148的上端位于滑轨槽1147上方,且分别与外界和滑轨槽1147连通,使得当盖板13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112内时可相对壳体11向上移出第一容置槽112,也即盖板13上抬即可脱离缺口1148,便于后续盖板13从壳体11分离。例如,贴膜完成后,将盖板13的一端抬起,便可实现盖板13的一端与壳体11分离。缺口1148的下端位于滑轨槽1147下方且与滑轨槽1147连通,使得盖板13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112内时可相对壳体11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综上所述,当盖板13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112内时,盖板13可沿缺口1148上下移动,便于完成贴膜以及贴膜完成后盖板13与壳体11的分离。
39.底壳116大致为矩形板状结构,底壳116连接于第一子侧壁1145和第二子侧壁1146之间。底壳116设有定位槽1161,定位槽1161大致为矩形槽,可以用于容置电子设备。底壳116包括安装端面1162,安装端面1162可以与侧端面1144共面。
40.固定柱1163用于离型层25(图2)的连接,以便于盖板13相对壳体11移动的过程中剥离离型层2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16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柱1163设置于安装端面116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满足与离型层25连接的情况下,固定柱1163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三个或者更多个。
41.底壳116还设有摄像头避位孔1165,摄像头避位孔1165为通孔并且与定位槽1161连通,摄像头避位孔1165用于对手机等电子设备上的摄像头避位,使得电子设备安装于定位槽1161内时,摄像头可以位于摄像头避位孔1165内,电子设备能够准确地安装于定位槽1161内。摄像头避位孔1165还可以作为防呆设计,例如,用户将电子设备置于定位槽1161内时,通过摄像头避位孔1165可以快速的将电子设备放置到位,降低电子设备被放反的概率。
42.请参阅图7和图8,盖板13大致为矩形板状结构,为了适配于壳体11,盖板13的尺寸需要与壳体11的尺寸对应,例如长度和宽度均大致相同。
43.盖板13包括第一侧面133、第二侧面134、保护膜安装面135和安装背面136。第一侧面133和第二侧面134为盖板13相对的两个侧表面,第一侧面133设置于第一子侧壁1145,第二侧面134设置于第二子侧壁1146;保护膜安装面135连接于第一侧面133和第二侧面134之间,保护膜安装面135为盖板13朝向底壳116(图6)的表面。安装背面136和保护膜安装面135相背,安装背面136连接于第一侧面133和第二侧面134之间。安装背面136为盖板13背离底壳116的表面。
44.第二容置槽130设置于保护膜安装面135,例如,第二容置槽130可以凹陷于保护膜安装面135,以减少盖板13的厚度。第二容置槽130位于第一侧面133和第二侧面134之间。第二容置槽130可以用于容置保护膜20(图2),还具有对保护膜20定位的作用,使得设置于第二容置槽130内的保护膜20不会随意移动。
45.请参阅图6、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的相对两侧表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导杆137,导杆137与滑轨槽1147滑动配合,导杆137还可以卡设于滑轨槽1147的两端的缺口1148,也即,第一侧面133的两端设有两个导杆137,第一侧面133的两个导杆137可以与第一子侧壁1145设置的滑轨槽1147滑动配合,并且可以卡设于第一子侧壁1145设置的两个缺口1148;第二侧面134的两端设有两个导杆137,第二侧面134的两个导杆137可以与第二子侧壁1146设置的滑轨槽1147滑动配合,并且可以卡设于第二子侧壁1146设置的两个缺口1148,使得盖板13与壳体11之间为双侧滑动。两个导杆137的间距可以大致等于两个缺口1148的间距。当两个导杆137分别卡设于两个缺口1148内时,盖板13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
112内,并且可相对壳体11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
46.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37大致为椭圆柱形。导杆137用于与滑轨槽1147滑动配合,以使盖板13可以相对壳体11滑动,从而盖板13设置的保护膜20(图2)能够与壳体11设置的定位槽1161(图1)对应,实现了盖板13与壳体11的快速并且准确对位,提高了贴膜的精准度,改善了保护膜20与屏幕之间存在的气泡问题。导杆137还用于与缺口1148配合,导杆137的宽度可以与缺口1148的宽度大致相等,导杆137的高度可以和滑轨槽1147的宽度大致相等,使得导杆137在沿着滑轨槽1147滑动后能够嵌入缺口1148内。当盖板13相对壳体11滑动时,导杆137还可以用于承载盖板13,通过第一侧面133间隔设置的两个导杆137与第一子侧壁1145设置的滑轨槽1147的配合,以及第二侧面134间隔设置的两个导杆137与第二子侧壁1146设置的滑轨槽1147的配合,降低了盖板13在滑动过程中发生偏转的概率,降低了保护膜20提前与电子设备的屏幕接触的概率,提升了贴膜的成功率。
47.当两个导杆137分别卡设于两个缺口1148内时,保护膜20与定位槽1161对应,并且盖板13可以向靠近底壳116的方向移动,若定位槽1161内容置电子设备,则按压盖板13可以使保护膜20贴附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完成贴膜操作。实现了盖板13与壳体11的快速并且准确对位,提高了贴膜的精准度,改善了保护膜20与屏幕之间存在的气泡问题。
48.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还设有镂空区138,镂空区138贯穿盖板13设置。例如,镂空区138贯穿保护膜安装面135和安装背面136。用户可以通过镂空区138查看保护膜20是否完全贴合于电子设备的屏幕,便于用户的后续操作,例如重贴或者将盖板13与壳体11分离。同时,在保护膜20与电子设备的屏幕接触后,可通过镂空区138按压保护膜20使得保护膜20贴设在电子设备的屏幕上,同时排出保护膜20与电子设备屏幕之间的空气。
49.盖板13还包括第一定位柱139和第二定位柱1310,第一定位柱139和第二定位柱1310分别设置于盖板13的相对两端,其中,第一定位柱139设置于盖板13的前端,并且自盖板13沿背离安装背面136的方向凸出,其中,盖板13的前端为最先与壳体11相配合的盖板13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柱139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柱139并排设置。第二定位柱1310设置于设置于盖板13的后端,并且自盖板13沿背离安装背面136的方向凸出,其中,盖板13的后端为与盖板13的前端相对的另一端。第二定位柱13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定位柱1310并排设置。
50.盖板13还包括扣手1320,扣手1320沿盖板13的长度方向凸出于盖板13。设置扣手1320有助于用户将盖板13与壳体11的分离。作为一种示例,贴膜完成后,两个导杆137分别嵌设于两个缺口1148内,通过扳动扣手1320可以将盖板13的一端朝上抬起,使得其中一个导杆137先从对应的缺口1148处抬离壳体11,然后再将另一个导杆137推入滑轨槽1147并且从侧端面1144推出,即可完成盖板13与壳体11的分离。在本实施例中,扣手13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扣手1320分别设置于盖板1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
51.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3还包括第一卡块1330和第二卡块1340,第一卡块1330设置于盖板13的前端,例如,第一卡块1330上设有第一卡孔1331,第一卡孔1331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39。第二卡块1340设置于盖板13的后端,例如,第二卡块1340上设有第二卡孔1341,第二卡孔1341套设于第二定位柱1310。
52.请参阅图10和图11,定位层21固定设置于保护膜安装面135,以实现保护膜20固定
设置于盖板13,例如,定位层21穿设于第一定位柱139和第二定位柱1310。
5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层21还包括凸设于定位层21两端的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二定位部213,第一定位部211设有第一定位孔2112,第二定位部213设有第二定位孔2132;第一定位孔2112和第二定位孔2132分别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39和第二定位柱1310,使得定位层21可以固定于盖板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孔2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定位孔2112并排设置。第二定位孔21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定位孔2132并排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满足将定位层21固定设置于第二容置槽130内的条件下,定位层21还可以直接粘接于盖板13。
54.第一定位部211连接于盖板13和第一卡块1330之间,因此第一卡孔1331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39可以使得第一卡块1330与第一定位部211接触,以将第一定位部211固定于盖板13。第二定位部213连接于盖板13和第二卡块1340之间,因此第二卡孔1341套设于第二定位柱1310使得第二卡块1340与第二定位部213接触,以将第二定位部213固定于盖板13,从而将定位层21固定于盖板13。
55.保护层23可以用于与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合,以保护电子设备的屏幕。保护层23朝向电子设备的屏幕的一侧可以背胶,以更好地与电子设备的屏幕贴合。
56.离型层25包括离型本体252和延伸部254,延伸部254连接于离型本体252的一端,并且可以相对离型本体252弯折。延伸部254穿设于固定柱1163。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254与第一卡块1330相邻,其中,相邻指的是延伸部254与第一卡块1330的最小间距小于预设数值,例如1mm。
57.延伸部254设有固定孔2541(图2),固定孔2541套设于固定柱1163使得离型层25与固定柱1163固定配合。离型本体252可以与保护层23贴合,以对保护膜20表面的胶水作用进行保护。在贴膜前需要将离型本体252从保护层23的表面剥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贴膜组件1即可实现离型本体252的剥离,例如,离型层25通过固定孔2541而穿设于固定柱1163,使得离型层25的一端与底壳116连接,另一端仍连接于保护层23,当盖板13相对壳体11移动时,保护层23随盖板13移动,由于此时离型层25的一端与底壳116连接,因此,离型层25与保护层23会发生分离,从而实现盖板13在相对壳体11移动的过程中剥离离型本体252。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手动剥离离型本体252。
58.请继续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贴膜组件1还包括清洁件30,清洁件30用于擦拭电子设备,以清洁屏幕。清洁件30设置于第一卡块1330远离盖板13的一侧,也即,清洁件30位于盖板13的前端,因此,当盖板13相对壳体11滑动时,清洁件30可以对整个屏幕进行清洁,便于后续的贴膜操作,可以改善贴膜后保护膜20和电子设备的屏幕之间存在灰尘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清洁件30可以为清洁棉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满足对屏幕的清洁并且不刮伤屏幕的条件下,清洁件30还可以是清洁布等。
59.请参阅图10和图11,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组件1的贴膜过程进行说明。
60.将电子设备放置于定位槽1161内,并且保证电子设备的屏幕朝上;
61.将定位层21通过第一定位孔2112套设于第一定位柱139,并且通过第二定位孔2132套设于第二定位柱1310;
62.第一卡块1330穿设于第一定位柱139并与定位层21的第一定位部211接触,第二卡块1340穿设于第二定位柱1310并与定位层21的第而定位部接触,以将定位层21固定于第二
容置槽130内;
63.清洁件30贴附于第一卡块1330远离盖板13的表面;
64.离型层25通过固定孔2541(图2)与固定柱1163的配合,实现离型层25与壳体11的连接;
65.盖板13通过导杆137从壳体11的前端滑入滑轨槽1147内,实现盖板13与壳体11的滑动配合。在盖板13的滑动过程中,定位层21和保护层23随盖板13移动,离型层25通过固定孔2541与固定柱1163的配合而保持与壳体11连接,因此离型层25会从保护层23上剥离;
66.当两个导杆137分别卡设于两个缺口1148内时,按压盖板13,可以使保护层23贴附于电子设备的屏幕,完成贴膜操作;
67.扳动扣手1320可以将盖板13的一端朝上抬起,使得其中一个导杆137先从对应的缺口1148处抬离壳体11,然后再将另一个导杆137推入滑轨槽1147并且从侧端面1144推出,即可完成盖板13与壳体11的分离。
68.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贴膜组件1,通过盖板13与第一容置槽112的滑动配合,且当盖板13完全滑入第一容置槽112内时可相对壳体11向下移动一预设距离,能够实现盖板13与壳体11的快速并且准确对位,提高了贴膜的精准度,改善了保护膜20与屏幕之间存在的气泡问题。通过离型层25的一端与固定柱1163固定配合,还能够在盖板13相对第一容置槽112滑动时将离型层25剥离,提升了贴膜组件1的自动化程度。
6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