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多种材质阻燃母粒的压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47340发布日期:2022-01-05 11:0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多种材质阻燃母粒的压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压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多种材质阻燃母粒的压粒装置。


背景技术:

2.阻燃母粒,就是阻燃剂与载体通过造粒机而成的粒子,目前阻燃母粒可分为注塑级、拉丝级、挤出级,阻燃母粒目前已经成为聚丙烯阻燃改性通常采用的产品,其特性也得以加强,优势得以彰显;阻燃母粒的工艺成熟,亲和力极佳,在与聚丙烯配伍使用经熔融共混完全可以得到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既降低了对材料物性的恶化,又使阻燃元素得到充分的利用,阻燃效率达到极致耐迁移性好,使用后长期放置也不会出现冒霜现象,优良的耐候性,长期空气中放置也不会变黄、不失效。
3.现有技术中在阻燃母粒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一般使用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生产,再把挤出的阻燃母粒投入到下一道工序中,现有技术中的双螺杆挤出机的价格都比较昂贵,对于一般的企业比较难以承受,尤其对于阻燃母粒的加工精度不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多种材质阻燃母粒的压粒装置,包括加热混料装置,所述加热混料装置的下部设有旋转接料盘,所述旋转接料盘上设有压料孔,所述旋转接料盘的上部设置有压料装置,所述旋转接料盘的底部设有挡料盘,所述挡料盘的底部设有抛丸机。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料装置包括与旋转接料盘形状相适应的压板,所述压板与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气缸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接料盘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与旋转电机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接料盘包括转盘一、转盘二、转盘三、转盘四,所述转盘一、转盘二之间、转盘二、转盘三之间、转盘三、转盘四之间、转盘四、转盘一之间均设有隔料板。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料盘包括挡料部和漏料部。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转电机通过支架与抛丸机进行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通过连接支架与支架连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挡料盘通过连接支架与抛丸机连接。
12.原始状态下,转盘一、转盘三、转盘四下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挡料部,对物料实现更好的支撑,转盘二下部对应的位置为漏料部;加热混料装置内混合加热后的物料落入到转盘一上,旋转接料盘开始旋转,转盘一转动至原来转盘二的位置上时,底部对应漏料部,转盘二上部的压料装置开始向下移动,对物料进行挤压,通过转盘二上的压料孔将物料压制成型,落入到下方的抛丸机中,抛丸机对物料进行抛圆,形成圆形的阻燃母粒;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完成阻燃母粒的加工,且适用于多种材质,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大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为企业带来的更多的利润,使其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技术的角度一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技术的角度二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技术的旋转接料盘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技术的挡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是本技术的旋转接料盘与挡料板的配合结构角度一的示意图;
18.图6是本技术的旋转接料盘与挡料板的配合结构角度二的示意图;
19.1、加热混料装置
ꢀꢀ
2、旋转接料盘
ꢀꢀ
3、压料孔
ꢀꢀ
4、旋转轴
20.5、旋转电机
ꢀꢀ
6、压料装置
ꢀꢀ
7、挡料盘
ꢀꢀ
8、抛丸机
21.9、支架
ꢀꢀ
10、连接支架
ꢀꢀ
11、压板
ꢀꢀ
12、连接杆
22.13、气缸
ꢀꢀ
14、转盘一
ꢀꢀ
15、转盘二
ꢀꢀ
16、转盘三
23.17、转盘四
ꢀꢀ
18、隔料板
ꢀꢀ
19、挡料部
ꢀꢀ
20、漏料部。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一: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多种材质阻燃母粒的压粒装置,包括加热混料装置1,加热混料装置1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对物料进行混合的加热的装置即可,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的限定,如采用带有加热形式的搅拌桨搅拌罐、也可以采用搅拌罐和加热装置配合的形式,加热装置可以采用电加热、燃气加热等形式,上述均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的赘述,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可;所述加热混料装置1的下部设有旋转接料盘2,旋转接料盘2用于接收加热混合后的物料,所述旋转接料盘2上设有压料孔3,所述旋转接料盘2与旋转轴4连接,所述旋转轴4与旋转电机5连接;旋转电机5启动,带动旋转轴4旋转,从而带动旋转接料盘2进行旋转;旋转电机5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对此具体结构不做任何的改进,具体型号不做具体的限定,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可;所述旋转接料盘2的上部设置有压料装置6,压料装置6通过压料孔3将物料压出,形成初步的阻燃母粒,所述旋转接料盘2的底部设有挡料盘7,挡料盘7的设置为了更好的对物料实现支撑,使物料更均匀的落入到旋转接料盘2内;所述挡料盘7的底部设有抛丸机8,抛丸机8对初步形成的物料进行抛圆;抛丸机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抛丸机即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任何改进,具体型号不做具体的限定,如采用苏邦干燥型号为qzl

300的抛丸机;本实用新型将原有40多万的设备降至3万左右,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上述加热混料装置1通过安装支架等与抛丸机8进行连接,采用焊接、粘结、螺纹连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旋转电机5通过支架9与抛丸机8采用焊接、粘结、螺纹连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挡料盘7通过连接支架10与抛丸机8采用焊接、粘结、螺纹连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连接。
27.加热混料装置1内混合加热后的物料落入到旋转接料盘2上,旋转接料盘2 开始旋转,转动至压料装置6的下部时,压料装置6向下移动,对物料进行挤压,通过旋转接料盘2上的压料孔3将物料压制成型,落入到下方的抛丸机8 中,抛丸机8对物料进行抛圆,形成圆形
的阻燃母粒。
28.实施例二:
29.本实施例对压料装置6进行具体的限定,具体地,所述压料装置包括与旋转接料盘2形状相适应的压板11,所述压板11与连接杆12连接,所述连接杆12与气缸13连接;所述气缸13通过支撑架与支架9固定,气缸13与支撑架、支撑架与支架9采用焊接、粘结、螺纹连接等众所周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气缸13带动压板11进行上下移动,压板11与旋转接料盘2配合,对物料进行挤压;气缸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气缸,本实用新型对此具体结构不做任何的改进,具体型号不做具体的限定,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即可。
30.实施例三:
31.本实施例对旋转接料盘2、挡料盘7进行具体的限定,具体地,所述旋转接料盘2包括转盘一14、转盘二15、转盘三16、转盘四17,所述转盘一14、转盘二15之间、转盘二15、转盘三16之间、转盘三16、转盘四17之间、转盘四17、转盘一14之间均设有隔料板18,隔料板18的设置防止物料溢出;加热混料装置1每次落入到转盘一14、转盘二15、转盘三16、转盘四17上的物料体积是固定的,根据转盘一14、转盘二15、转盘三16、转盘四17的体积进行物料体积的调整;优选地,转盘一14、转盘二15、转盘三16、转盘四17组成圆形,转盘一14、转盘二15、转盘三16、转盘四17的尺寸相同;使用时,物料先落入到转盘一14上,然后旋转接料盘2开始旋转,转盘一14转动至转盘二15的位置,依次类推,气缸13带动压板11进行上下移动,对物料进行挤压,通过转盘一14的压料孔3将物料压制成型,落入到下方的抛丸机8中,抛丸机 8对物料进行抛圆,形成圆形的阻燃母粒;然后物料落入到转盘四17上,旋转进行挤压,然后物料落入到转盘三16上,旋转进行挤压,依次循环旋转,提高了压料的工作效率。
32.所述挡料盘7包括挡料部19和漏料部20;所述挡料部19和漏料部20组成整圆,所述漏料部20与上述的转盘一14、转盘二15、转盘三16、转盘四17 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漏料部20的角度为90度,挡料部19的角度为270度。
33.上述旋转接料盘2不仅仅限于四个,也可以采用2个、6个、8个等,任何数量均可,相应的当旋转接料盘2的数量进行改变时,漏料部20和挡料部19 的角度也进行相应的调节。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原始状态下,转盘一14、转盘三16、转盘四17 下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挡料部19,对物料实现更好的支撑,转盘二15下部对应的位置为漏料部20;加热混料装置1内混合加热后的物料落入到转盘一14上,旋转接料盘2开始旋转,转盘一14转动至原来转盘二15的位置上时,底部对应漏料部20,转盘二15上部的压料装置6开始向下移动,对物料进行挤压,通过转盘二15上的压料孔3将物料压制成型,落入到下方的抛丸机8中,抛丸机 8对物料进行抛圆,形成圆形的阻燃母粒。
3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完成阻燃母粒的加工,且适用于多种材质,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大大的降低了制造成本,为企业带来的更多的利润,使其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36.上述未具体描述的装置、连接关系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具体的赘述。
37.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
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3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9.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0.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申请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