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9748发布日期:2022-01-29 14:57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3.顶针是塑胶模具的一种配件,用在产品在注塑成型后将产品顶出。
4.现有顶针在工作中,对顶板施力不均匀,同时,顶板在上升速度较快,容易在顶板与下模底部之间产生较大的负压,从而导致顶板移动困难。同时,在工作后如何使得顶针复位至原位置处,也是存在的问题。
5.因此,如何高效且高质量的通过顶针顶出顶板,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一)实用新型目的
7.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保证浇铸件能够顺利由下模内顶出,提高了设备整体工作效率。
8.(二)技术方案
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包括下模、顶板、安装箱和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安装板、弹簧、限位板和滑轮;
10.所述安装箱设置在工作台底部;所述下模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顶板设置在下模内部;
11.所述顶针在等间距均布设置多个;所述顶针的上端穿过下模并连接顶板的底部;所述顶针的下部穿过安装箱并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支脚,滑轮安装在支脚底部;
12.所述弹簧、限位板以及顶针中部均位于安装箱内;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在顶针上;所述弹簧套设在顶针的外周,弹簧的上端连接限位板的下表面,弹簧的下端连接安装箱的底部;
13.所述滑轮下方设有用于推动滑轮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顶出机构。
14.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开口向下的第一螺纹盲孔,顶针上端螺纹配合旋入第一螺纹盲孔内,顶针与顶板螺纹连接。
15.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设置开口向上的第二螺纹盲孔,顶针下端螺纹配合旋入第二螺纹盲孔内,顶针与安装板螺纹连接。
16.优选的,,所述顶针为中空管;所述顶针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顶针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其中,出气孔位于下模的内部。
17.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底部沿竖直向下方向设置导向管;所述顶针配合滑动穿过导
向管。
18.优选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转盘、顶出部件和动力设备;所述转盘位于工作台的下方;所述动力设备动力连接转盘;所述顶出部件为条形凸起,且条形凸起为与转盘同心的弧线形;所述顶出部件的中部为水平面,其沿中部朝向两端处逐渐向下倾斜至与转盘的上表面相切;所述转盘、顶出部件与滑轮联动,以带动顶针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
19.优选的,所述顶出部件的中部为水平段;所述顶出部件的两端为曲线段,其分别包括第一曲线段、第二曲线段和第三曲线段;所述第一曲线段为向下凹陷的弧线状,第一曲线段的下端与转盘的上表面相切;所述第三曲线段为向上凸起的弧线状,第三曲线段的上端与顶出部件的中部相切;所述第二曲线段为连接第一曲线段和第三曲线段的曲线段。
20.优选的,在所述的转盘两侧均设置有工作台;所述转盘上对应设置有两个顶出部件;其中,两个工作台连线所在的直径与两个顶出部件连线所在的直径相互垂直。
21.优选的,所述动力设备每次控制转盘转动180度。
22.本实用新型中,顶出机构推动滑轮竖直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安装板带动多个顶针向上移动(限位板也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多个顶针同时推动顶板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顶板能够保持水平状态(或与下模的底部平行状态)向上移动;顶板移动平稳,从而不会使得浇铸件发生倾斜,不会出现浇铸件卡死在下模内的现象,保证浇铸件能够顺利由下模内顶出。
23.本实用新型中,顶针向上移动时,顶针的出气孔位于下模的内部,外界空气由顶针底部进入下模的内部,避免下模底部产生负压,以保证顶板的顺利向上移动。其中,浇铸件取出过程稳定顺利,提高了设备整体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的正视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的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中顶针结构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中顶出部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中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3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注塑模具顶针安装结构,包括下模2、顶板21、安装箱3和顶针组件4;所述顶针组件4包括顶针41、安装板42、弹簧43、限位板44和滑轮45;
31.所述安装箱3设置在工作台1底部;所述下模2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顶板21设置在下模2内部;
32.所述顶针41在等间距均布设置多个;所述顶针41的上端穿过下模2并连接顶板21的底部;所述顶针41的下部穿过安装箱3并连接安装板42;所述安装板42底部设置支脚,滑轮45安装在支脚底部;
33.所述弹簧43、限位板44以及顶针41中部均位于安装箱3内;所述限位板 44固定设置在顶针41上;所述弹簧43套设在顶针41的外周,弹簧43的上端连接限位板44的下表面,弹簧43的下端连接安装箱3的底部;
34.所述滑轮45下方设有用于推动滑轮4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顶出机构5。
35.本实用新型中,顶出机构5推动滑轮45竖直向上移动,进而通过安装板42 带动多个顶针41向上移动(限位板44也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多个顶针41同时推动顶板21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顶板21能够保持水平状态(或与下模2的底部平行状态)向上移动;顶板21移动平稳,从而不会使得浇铸件发生倾斜,不会出现浇铸件卡死在下模2内的现象,保证浇铸件能够顺利由下模2内顶出。
36.本实用新型中,待浇铸件取出后,顶出机构5移动至到初始位置;在弹簧43的作用下,弹簧43拉动限位板44(以带动顶针41)向下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实现顶针和顶板的自动复位,无需手动,省事省力;
37.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44与顶针41可拆卸连接,限位板44向上移动至最大行程时,限位板44不予工作台1的下表面接触,保证浇铸件的顺利出料(如,图2所示)。
38.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42底部设置支脚,滑轮45安装在支脚底部,滑轮 45与顶出机构5之间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以减小机械能耗。
39.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板21的底部设置开口向下的第一螺纹盲孔,顶针41上端螺纹配合旋入第一螺纹盲孔内,顶针41与顶板21螺纹连接。
4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42的上表面设置开口向上的第二螺纹盲孔,顶针41下端螺纹配合旋入第二螺纹盲孔内,顶针41与安装板42螺纹连接。
41.需要说明的是,本设备便于安装、拆卸、更换和维修,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4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针41为中空管;所述顶针4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孔46;所述顶针4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47;其中,出气孔47位于下模 2的内部。
43.工作中,顶针41向上移动时,顶针41的出气孔位于下模2的内部,外界空气由顶针41底部进入下模2的内部(空气由进气孔46经过顶针41内部,并由出气孔47进入下模2的内部),避免下模底部产生负压,以保证顶板21的顺利向上移动。
4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箱3底部沿竖直向下方向设置导向管31;所述顶针41配合滑动穿过导向管31。
45.需要说明的是,导向管31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顶针41竖直向上移动,从而保证顶板21的平稳向上移动,避免顶板21发生倾斜二导致的浇铸件卡在下模2内取不出的状况发生。
46.如图4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出机构5包括转盘50、顶出部件和动力设备9;所述转盘50位于工作台1的下方;
47.所述动力设备9动力连接转盘50;所述顶出部件为条形凸起,且条形凸起为与转盘50同心的弧线形;
48.所述顶出部件的中部为水平面,其沿中部朝向两端处逐渐向下倾斜至与转盘50的
上表面相切;
49.所述转盘50、顶出部件与滑轮45联动,以带动顶针组件4沿竖直方向移动。
5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部件的中部为水平段;所述顶出部件的两端为曲线段,其分别包括第一曲线段51、第二曲线段52和第三曲线段53;
51.所述第一曲线段51为向下凹陷的弧线状,第一曲线段51的下端与转盘50 的上表面相切;
52.所述第三曲线段53为向上凸起的弧线状,第三曲线段53的上端与顶出部件的中部相切;
53.所述第二曲线段52为连接第一曲线段51和第三曲线段53的曲线段。
54.需要说明的是,动力设备9控制转盘50转动的过程中,顶出部件作用于顶针组件4,从而实现对浇铸件的顶出过程。
55.顶出部件工作中,包括以下过程:
56.第一过程,顶针41上升;
57.首先,滑轮45移动至第一曲线段51为上,由于第一曲线段51的下端与转盘50的上表面相切,因此没有颠簸,此时滑轮45缓慢上升,以带动顶板21开始上升部分距离,以适应上升过程;
58.然后,滑轮45移动第二曲线段52,由于第二曲线段52的倾斜度较大,此时滑轮45迅速上升;由于,顶板21已经处于正常上升阶段在(第一曲线段51 的预热前提下),因此,顶板21能够无碍的迅速上升;
59.最后,滑轮45移动至第三曲线段53,滑轮45的上升速度减小。由于,浇铸件大部分(上部以及中部)已经脱离下模,为了保证浇铸件的稳定,因此通过第三曲线段53降低浇铸件的上升速度,保证浇铸件的运动更加稳定,同时保证人工取件(浇铸件)的顺利。
60.第二过程,顶针41水平高度不便;
61.此时,滑轮45滚动在顶出部件中部的水平段,此过程是留给操作工人(或智能机械爪)时间,便于顺利取走浇铸件;
62.第三过程,顶针41下降;滑轮45继续移动至落在转盘上;在弹簧3的拉力作用下,顶针41带动顶板21恢复至初始位置,为下一次的浇筑做准备。
63.如图5所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转盘50两侧均设置有工作台1;所述转盘50上对应设置有两个顶出部件;其中,两个工作台1连线所在的直径与两个顶出部件连线所在的直径相互垂直。
6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设备9每次控制转盘50转动180度。
65.需要说明的是,动力设备9每次控制转盘50转动180度时,两哥顶出部件能够同时作用于两个顶针组件4,以同时完成两个浇铸件的取出过程,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
6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