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58880发布日期:2022-01-19 16:30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拼板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2.直拼板材是通过多个板材之间涂抹粘接剂组合而成,组合之后,直拼板材容易出现变形,平整度较差,为了保证个板材之间粘接牢固,提高平整度,因此需要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直拼板材粘接后会出现变形,粘接不牢固,平整度较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包括:
5.一支撑旋转件,连接在地基上;
6.两个第一支撑座,间隔连接在所述支撑旋转件上;
7.一塑形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用于容纳直拼板材,限位所述直拼板材;
8.一第一限位件,连接在所述地基上,用于支撑所述塑形模一端,支撑后所述塑形模处于水平状态;
9.一第二限位件,连接在所述地基上,用于限制所述塑形模的旋转角度;
10.以及一驱动件,连接在所述地基上,联动所述支撑旋转件旋转角度,所述支撑旋转件联动所述塑形模和所述第一支撑座旋转角度;
11.所述塑形模具有水平状态和垂直状态。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旋转件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座,间隔连接在所述地基上;两个轴承座,一对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顶部上;以及一旋转轴,穿在所述轴承座上,中间部位与所述第一支撑座连接,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塑形模包括:一下模,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具有一模腔,所述模腔用于容纳所述直拼板材;以及一上模,连接在所述下模上,压住所述模腔中的所述直拼板材。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两个第三支撑座,间隔连接在所述地基上;以及一第一微动开关,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支撑座上。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一第四支撑座,连接在所述地基上;以及一第二微动开关,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座上。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支撑旋转件,第一支撑座,塑形模,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
驱动件;直拼板材叠加在塑形模中,塑形模被第一限位件支撑限位,此时塑形模为水平状态,驱动件动作,驱动支撑旋转件旋转角度,支撑旋转件联动第一支撑座和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旋转角度,塑形模被第二限位件阻挡限位,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处于垂直状态,采用叉车托起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松开第一支撑座和塑形模上的连接螺栓,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被叉车搬运存放,由于直拼板材被塑形模压紧限位,并且直拼板材处于垂直状态,重力的作用对直拼板材的变形相对较小,粘接相对牢固,平整度相对较好;从而克服了直拼板材粘接后会出现变形,粘接不牢固,平整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粘接牢固,减少变形,平整度相对较好的技术效果,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塑形模处于水平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处于垂直状态的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塑形模的爆炸图;
20.图中:10.支撑旋转件,11.第二支撑座,12.轴承座,13.旋转轴,20.第一支撑座,30.塑形模,31.下模,311.模腔,32.上模,40.第一限位件,41.第三支撑座,42.第一微动开关,50.第二限位件,51.第四支撑座,52.第二微动开关,60.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直拼板材粘接后会出现变形,粘接不牢固,平整度较差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粘接牢固,减少变形,平整度相对较好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
23.一实施方式:
24.见图1、图2;一种环保直拼板材环保清洁制造系统,包括:
25.一支撑旋转件10,连接在地基上;
26.两个第一支撑座20,间隔连接在所述支撑旋转件10上;
27.一塑形模30,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0上,用于容纳直拼板材,限位所述直拼板材;
28.一第一限位件40,连接在所述地基上,用于支撑所述塑形模30一端,支撑后所述塑形模30处于水平状态;
29.一第二限位件50,连接在所述地基上,用于限制所述塑形模30的旋转角度;
30.以及一驱动件60,连接在所述地基上,联动所述支撑旋转件10旋转角度,所述支撑旋转件10联动所述塑形模30和所述第一支撑座20旋转角度;
31.所述塑形模30具有水平状态和垂直状态;
32.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支撑旋转件10,第一支撑座20,塑形模30,第一限位件40,第二限位件50和驱动件60;直拼板材叠加在塑形模30中,塑形模30被第一限位件40支撑限位,此时塑形模30为水平状态,驱动件60动作,驱动支撑旋转件10旋转角度,支撑旋转件10联动第一支撑座20和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旋转角度,塑形模30被第二限位件50阻挡
限位,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处于垂直状态,采用叉车托起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松开第一支撑座20和塑形模30上的连接螺栓,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被叉车搬运存放,由于直拼板材被塑形模30压紧限位,并且直拼板材处于垂直状态,重力的作用对直拼板材的变形相对较小,粘接相对牢固,平整度相对较好;
33.另一实施方式:
34.见图1、图2;实施时,所述支撑旋转件10包括:两个第二支撑座11,间隔连接在所述地基上;两个轴承座12,一对一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1的顶部上;以及一旋转轴13,穿在所述轴承座12上,中间部位与所述第一支撑座20连接,一端与所述驱动件60连接;第二支撑座11的外形为“t”形结构,通过板材组焊而成,与地基上预留的地脚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较方便,形成了稳定的支撑结构;轴承座1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比如sn剖分式轴承座,有利于旋转轴13的安装拆卸;旋转轴13为阶梯轴,连接在轴承座12上,并且与驱动件60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
35.另一实施方式:
36.见图1、图2;实施时,第一支撑座20的外形为“t”形结构,一端套在旋转轴13上,与旋转轴13之间连接有键,并且与旋转轴13紧配,另一端为一水平面,水平面用于支撑塑形模30,使得塑形模30的安装拆卸较方便;
37.另一实施方式:
38.见图1、图2、图3;实施时,所述塑形模30包括:一下模31,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0上,具有一模腔311,所述模腔311用于容纳所述直拼板材;以及一上模32,连接在所述下模31上,压住所述模腔311中的所述直拼板材;下模31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具有长方体形的模腔311,有利于叠加直拼板材,并且在下模3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挡块312,防止塑形模30处于垂直状态时,直拼板材掉落;上模32的外形为长方体形结构,断面为“t”形结构,与下模31匹配后,与下模31之间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安装拆卸较方便,实现了压紧塑形直拼板材;
39.在叠加直拼板材时,需要考虑粘接剂外溢,导致直拼板材之间粘连的问题,因此在直拼板材之间需要垫上隔离薄布层,比如塑料布,一般模腔311中能够容纳五块直拼板材,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设置,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
40.另一实施方式:
41.见图1、图2;实施时,所述第一限位件40包括:两个第三支撑座41,间隔连接在所述地基上;以及一第一微动开关42,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三支撑座41上;第三支撑座41的外形为“t”形结构,通过板材与方管组焊,底部与地基上预留的地脚螺栓连接,形成了可靠的支撑,有利于支撑限位塑形模30;第一微动开关4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目的是为了限制塑形模30的旋转角度,当塑形模30与第一微动开关42接触时,驱动件60停止动作,安全性相对更好;
42.另一实施方式:
43.见图1、图2;实施时,所述第二限位件50包括:一第四支撑座51,连接在所述地基上;以及一第二微动开关52,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撑座51上;第四支撑座51的外形为“t”形结构,底部与地基上预留的地脚螺栓连接,形成了可靠的支撑,有利于阻挡限位塑形模30;第二微动开关5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目的是为了限制塑形模30的旋转角度,当塑形模
30与第二微动开关52接触时,驱动件60停止动作,安全性相对更好;
44.另一实施方式:
45.见图1、图2;实施时,驱动件60为减速电机或者普通电机配备减速机,连接在地基上,目的是为提供驱动力,使得旋转轴13旋转;
46.工作原理如下:直拼板材叠加在塑形模30中,塑形模30被第一限位件40支撑限位,此时塑形模30为水平状态,驱动件60动作,驱动支撑旋转件10旋转角度,支撑旋转件10联动第一支撑座20和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旋转角度,塑形模30被第二限位件50阻挡限位,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处于垂直状态,采用叉车托起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松开第一支撑座20和塑形模30上的连接螺栓,具有直拼板材的塑形模30被叉车搬运存放,由于直拼板材被塑形模30压紧限位,并且直拼板材处于垂直状态,重力的作用对直拼板材的变形相对较小,粘接相对牢固,平整度相对较好,周边的工作环境相对卫生环保;
47.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
48.除非个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绝对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需根据实施例的内容确定;
49.以上所述,仅为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